药师经问答网

蔽障实无蔽障

蔽障实无蔽障菩提心光明本来具足,不因无明、妄念的习气所熏染而失去,只是被众生的无明、妄念、业力、习气执著分别能所二取相而蔽障住了即本体法身空上的清净智见被阿赖耶识所聚的阿...
蔽障实无蔽障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四、本经叙说有三根〡〡未知当知根、知根具知根。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三种根〡〡未知...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放下觉受的标签

放下觉受的标签信心增上时,法执重感性。  偏执到极端,错觉成幻境。  正慧斩虚妄,无执亦无惊。  时时当警觉,护持身与心。  避免陷边径,中道通圣城。...
放下觉受的标签

接引与授法

接引与授法接引法门  所贵乎善知识者以其能方便也,引其人入正道也,热肠也,不惮烦也。倘自己根本未明,虽热心为人,然般若不开,总是执取我见,一切不圆,无形中贻误后学,造无...
接引与授法

佛学研究方法论

20世纪初,佛教学术研究在佛教界和学术界通常被称为“佛学研究”。此“佛学”,意谓佛教尤其其思想学说乃一家之学或一种专门的学问,对这种学问进行研究,称为“佛学...
佛学研究方法论

当代马来西亚佛教

当代马来西亚佛教于凌波  佛教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僧人“法显大师”和唐朝时期之“义净大师”通过海路前往印度学习佛法,航程经马来半岛。那时佛教已...
当代马来西亚佛教

观心、念佛、人事磨炼

学佛的目的,既在于解脱生死苦恼,而解脱生死苦恼,必先明心见性,而见性的切要功夫,便应从观心入手。譬如伐木必须断根,灸病必须得穴。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
观心、念佛、人事磨炼

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玄高(402-444)是否从学佛陀跋陀罗(359-429),是中国禅学史上的一桩著名的疑案,近日宣方博士发表了《南北朝禅学史上的一桩疑案——玄高从浮陀跋陀学禅说辨伪》(《中国文化》1998年春...
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是功夫

...
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是功夫

学习《弟子规》为何不得力

我们处人待事接物,在社会上工作、学习、生活,为什么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出发点很好,为别人着想,劝别人的道理都是对的,为什么总是达不到目的?往往背后老说你的坏话?因为你没有智慧,因为你...
学习《弟子规》为何不得力
  • 首页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尾页
  • 共 324 页
  •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