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满面”、“霜满天”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在爱妻王氏去世十年被谪密州时写的一首悼亡词。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所有资料对“尘满面”的解释是“灰尘满面”,难道在妻子死后的十年中,他一直没洗面?苏轼是公务员,他怎么可能不洗面?这个“尘”,指的是老年人粗糙的面皮、皱纹、毛发、老年斑之类。正确的解释是:你走了已经十年了,十年来,你我阴阳相隔两不知,不去思念,也难以忘怀。千里外的那座孤坟啊,没有地方能诉说我心中的凄凉。如今即使相见,你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已容颜苍老,两鬓斑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卷起千堆雪”,这个“雪”指的就是浪花。
却看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霜”字,千百年来难倒了所有人。有的不经思考,直接解作“满天是霜”,霜怎么会跑到天上去呢?有人觉得不对劲,或说这“霜”是指寒气;或说是作者的感觉;或说满地是霜看去就像满天是霜;或说天在下霜;或说满天是雾,作者误以为是霜……都错了!感觉寒气袭人就可说“霜满天”吗?只有形状像霜,或者颜色像霜,才用霜来形容,哪有用霜形容寒气的?即使诗人描写的是一个冬天的夜,如果这天夜里阴雨霏霏,寒气足不?
能说“霜满天”吗?霜,必要到下半夜才能露白,到天亮才看得见,那个时候还是“夜半”,作者又在船上,怎么可能看得清满地的霜?霜是天下下来的吗?古今中外,谁见过天下霜了?又有谁会把雾误认为是霜?如果满天是雾,又何来“月落”?……
可见都站不住脚。
其实“霜满天”这个“霜”,指的是满天的星光。月在天,星星不显得亮,到月落山(或被建筑物挡住),人眼看不到月亮时,反而显得亮。此曹孟德所谓“月明星稀”也。至于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星满天,鄙人不说,读者自明。
这首诗,写的是安史之乱的时候,作者从北方逃难到苏州一带,应该是在运河上,或者在太湖中所写,全诗表达的是一种孤寂的意境和忧国忧民的心情,并不需要表达天气的寒冷,也就是说,这首诗并不排除写的是一个夏天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