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刹那定与观禅

发布时间:2023-07-21 01:59:23作者:药师网

刹那定与观禅

  刹那定与观禅1

  帕奥禅师讲 · 法王比丘英译 · 弟子等中译

  心清净

  是否有必要培育八正道里的所有八支正道呢?

  欲证悟涅槃的禅修者应该记得,在《转*轮经》2、《大念处经》3及其他经里所提到趣向灭苦之道都是具备八支正道的,即从正见至正定。只有在所有八支正道具足时,禅修者才能达到灭苦的涅槃。

  在这八支正道当中,佛陀在许多经典里把正定诠释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这种教法称为“出胜义释”(Ukkattha niddesa)或“中灯法”(Majjhedipaka)。出胜义释列举最佳定力作为修习观禅的根基;中灯法则是指九种定的中间四个,即指色界定(rupavacara samadhi)。这就是表示,它已经把在色界定两边的欲界近行定与无色界定包括在内,所以当佛陀举出四个色界禅为正定时,它的真正意思是指所有九种定(九次第定)。

  可见禅修者必须具有正定,以便能够修习观禅与证悟涅槃。那些认为证悟涅槃是不需要修定的人,事实上已经从八正道中除去了一支,而只剩下七正道。每位禅修者应该自己反省,试想只修七正道是否能够到达涅槃?

  如果要修七清净,禅修者首先须修“戒清净”(sila visuddhi),进而修“心清净”(citta visuddhi)。在获得心清净之后,他可以进修“见清净”(ditthi visuddhi)。

  《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vgaha)里提到:Lakkhana rasa paccupatthana padatthana vasena nama rupapariggaho ditthivisuddhi nama. (visuddhibhedo chp.9摄业处分别品)“以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近因或直接因)而理解名色,名为见清净。”4

  若欲圆满见清净的禅修者首先必须致力于获得心清净。《清净道论》在为心清净下定义时说:Cittavisuddhi nama saupacara attha samapattiyo. “心清净是近行(定)及八等至(定)。”(《清净道论》第十八章,段一)

  所以四色禅、四无色禅与近行定皆是心清净。因此,禅修者为得心清净必须致力于获得近行定,或其中一个禅那,或全部的禅那。

  《相应部·定经》(Samyutta Nikaya , Samadhi Sutta)中提到: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 , kibca yathabhutam pajanati , rupassasamudayabca atthavgamabca , vedanaya samudayabca atthavgamabca, sabbaya samudayabca atthavgamabca, savkharanam samudayabca atthavgamabca, vibbanassa samudayabca atthavgamabca.“诸比丘,应修习定。诸比丘,得定之比丘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什么呢?即色集色灭及其因,受集受灭及其因,想集想灭及其因,行集行灭及其因,识集识灭及其因。”5

  在这部经里,佛陀指示必须培育定才能如实知见:

  (一)、五蕴(色、受、想、行及识)是究竟法。

  (二)、五蕴集,即无明、爱、取、行与业。

  (三)、五蕴灭,即无明、 爱、取、行与业的止息。

  (四)、五蕴的生灭及它们生灭的因。

  任何想要证悟涅槃之人,应该注意佛陀所说的这一段话,因为它指出了培育定的必要性。如果禅修者依旧不培育定而修观,由于没有定力的缘故,他们:

  (一)、不能够依据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而知见异熟法(果报法)如何依因缘法而生,或因缘法之灭如何导致异熟法之灭。

  (二)、不能够看到色聚,或若能看到色聚,却不能分辨它们,不能破除密集,以及不能辨明真正的究竟法。

  (三)、不能够如实知见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外五蕴及它们的生灭。

  因此,还不知道这些的人,他们应该以恭敬心跟随佛陀的劝导及培育定。如此,他们将能以三遍知圆满地观照五蕴与证悟涅槃。佛陀是如此教导我们灭苦的。

  刹那定

  有人相信“纯观行者”(suddha vipassana yanika)不需要培育定力,而且只需以“刹那定”(khanika samadhi)即能直接修习观禅。由于这个原因,让我们谈谈有关纯观行者在“心清净”阶段的刹那定,以及在真正修习观禅时的刹那定。

  “止行者”(samatha yanika)已经证得禅那,所以已经圆满了心清净。若欲圆满“见清净”,他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禅那(非想非非想处禅除外),从禅那出定后,他应辨明寻、伺等禅支,以及所有与修禅之心相应的心所(cetasika),辨明它们每一个的相、味(作用)、现起与足处(近因)。过后,应视它们全部为“名”(nama),因为它们皆有朝向目标(所缘)之相,接着他应辨别:那些名法所依的心所依处色,心所依处色所依靠的四大,以及其他所造色。他应辨明它们每一个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清净道论》第十八章,段三)

  然而,若止行者不想先分别名法,而想分别色法,他即应依照纯观行者所采用的方法修习。纯观行者修见清净的方法如下:Suddhavipassanayaniko pana ayameva va samathayaniko catudhatu vavatthane vuttanam tesam tesam dhatupariggaha mukhanam abbatara va mukhavasena savkhepato va vittharato va catasso dhatuyo parigganhati.“纯观行者,或不想先分别名法而想先分别色法的止行者,应以其中一法简略地或详尽地辨明四界。”(《清净道论》第十八章,段五)

  根据《清净道论》的这些指示,一、不具禅那基础而欲直修观禅的纯观行者,二、已证得其中一种禅那或所有八定,但却想先分别色法修观者,皆必须先简略地,或详尽的,或简略与详尽兼修辨明四界。

  “观”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色业处和名业处。这两者也称为色摄受(rupa pariggaha)与非色摄受(arupa pariggaha,即名摄受)。《中部注》与《分别论注》6中提到:Tattha bhavaga va rupakammatthanam kathento savkhepamanasikaravasena va vitthara manasikaravasena va catudhatuvavatthanam kathesi.“在这两者之中,色业处是指简略地或详尽地分别四界。”(Sammohavinodani para.1218; M. com. 1. p.280 )

  在注释里对修观时辨明色法之方法的指示,显示佛陀教导纯观行者及欲以分别色法为先的止行者,都应先简略地或详尽地辨明四界。若禅修者依照佛陀的教法修习,它即会带来最大的利益。

  《清净道论》很清楚的提到,属于四十业处之一的四界分别观,是能够到达近行定的禅法,意思即是必须修此业处到近行定。

  在第八章里有详尽地解释修习四界分别观的方法。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教简略法时说:Puna caparam bhikkhave bhikkhu imameva kayam yatha thitam yatha patthitam dhatuso paccavekkhati , ‘atthi imasmim kaye pathavi dhatu apo dhatu tejo dhatu vayo dhatu’ti. (缅文版1. p.73 )“诸比丘,比丘观察此身无论是处于任何姿势,都只是由诸界组成而已:‘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7

  《清净道论》进一步指示禅修者以智辨明骨、腱、肉与皮每一部分里的四界,以及重复地辨明它们一百次,一千次,或甚至十万次。

  《清净道论疏钞》进一步提到:Tassevam vayamamanasse na cireneva dhatuppabhedavabhasane pabbapariggahito sabhavadhammarammanatta appanam appatto upacaramatto samadhi uppajjati(缅文版Vsm. subcom.1.p.15)“当他如此致力修行时,不久他就获得定,在智的助力之下,它得以照见辨明诸界。此定只是近行定,而非安止定,因为它是以自性法(paramattha 或 sabhava dhamma)为所缘的。”。我们必须注意《清净道论》已清楚地注明修四界分别观可达到近行定。

  《清净道论疏钞》说:Samathayanikassa hi upacarappanabhedam samadhim itarassa khanikasamadhim ubhayesampi vimokkhamukhattayam vina na kadacipi lokuttaradhigamo sambhavati. ( Vsm.subcom. 1.p.15 )“没有近行定与安止定的止行者,或没有刹那定的纯观行者,是不会有解脱门(无常、苦及无我的观智),及不可能证悟出世间法的。”

  在此,疏钞使用“刹那定”一词来形容纯观行者之定,而《清净道论》则用“近行定”,我们应该理解辞汇上的差异。

  关于辞汇的使用,疏钞解释说:Upacarasamadhiti ca rulhivasena veditabbam. appanam hi upecca cari samadhi upacarasamadhi appana cettha natthi. tadisassa pana samadhissa samanalakkhanataya evam vuttam . (缅文版Vsm. subcom. 1. p.436 )“所谓‘近行定\’者,由惯用义言(单词),当作如是知。行者已近行于安止故,于此并无近行定与安止定,于如是定之‘同相性\’而作如是言”8。

  当疏钞说近行定为四界分别观的最高定力时,它只是在做比较或因为类似而用“近行定”一词。只有接近禅那的定力才名为近行定,而修四界分别观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因为它是以自性法为目标。然而,由于修四界分别观所获得的定力是与近行定相似的,所以论师称它为近行定。

  可见疏钞作者认为只有修止的最高欲界定(kamavacara samadhi),即接近禅那之定才是真正可称为近行定。他相信论师把修四界分别观而获得的最高欲界定称为近行定是因为它们的性质相似,但他认为它应被称为刹那定。

  观禅与刹那定

  《清净道论》说禅修者应在修完五种摄受之后才可修习从思惟智以上开始的观智,这五种摄受是9:

  一、色摄受(rupa pariggaha)。

  二、非色摄受(arupa pariggaha)。

  三、名色摄受(nama-rupa pariggaha)。

  四、缘摄受(paccaya pariggaha):摄受今生名色的因缘法与异熟法。

  五、世摄受(addhana pariggaha):摄受过去世和未来世名色的因缘法与异熟法。

  观禅的目标是名法、色法、因缘法与异熟法,这些法亦名为行法(savkhara dhamma,有为法)。

  如实知见一切行法为无常、苦及无我的智慧名为观智。因此,欲从“道、非道智见清净”开始培育观智的禅修者,应先完成“见清净”与“度疑清净”,因为在上述两个阶段里所辨明的名色法及因果是观禅的所缘,修观禅时应以智慧知见它们的无常、苦与无我。

  修习观禅之时,禅修者必须轮流运用三相(无常、苦及无我),一时于内五蕴,一时于外五蕴,一时于色法,一时于名法(《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段八五至八八)。《清净道论》亦指示在修“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时,把三相运用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十二缘起支里(《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六至七)。修习观禅时的定力名为刹那定,因为它不像在修习止禅时那样可以持续、专注于一个目标。

  若欲按照上面所说有系统地修习观禅,就必须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做为基础。在此所说的近行定是指修习四界分别观或止禅所获得的定力。只在拥有如上述般修习观禅时的定力才被称为“观刹那定”(vipassana khanika samadhi)。

  请注意:若禅修者还未能见到色聚或个别名法,不能分别它们,不能辨别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果,不能运用三相于这一切法,那他的定力不能被称为观刹那定!

  再次简要的说明:在培育定力时,纯观行者修习四界分别观而达到的最高定力被称为近行定,这是因为把它与止禅的近行定做比较,疏钞里则称此(修习四界分别观而达到)最高定力为刹那定。当纯观行者以近行定(这是他的心清净,citta visuddhi)来修观禅,及以观智知见行法(有为法)时,这时候的定力名为观刹那定;当止行者先培育近行定或安止定作为心清净,在出定后以观智知见有为法时,这时候他的定力亦名为观刹那定。

\

  所有三相(三法印)

  《清净道论》中提到:某人先观诸行为无常,然而只是观无常是无法解脱的,因为必须也观诸行为苦及无我,所以他观它们为苦与无我(《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段八八))。这显示只观无常而已,或苦而已,或无我而已,是无法证得圣道的;只有轮流观此三相之下,禅修者才能达到圣道。

  堕入有分

  在此书中,我们有简要的说明如何透过各种不同的传统业处培育安止定,例如:安般念、白骨观与白遍等,这些业处都能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在即将进入禅那定之前的定是近行定,已进入禅那的定是安止定。

  《清净道论》(第四章,段三二,三三)里有提及禅修者在近行定时会有堕入有分的可能性,它提到:“有两种定:即近行定与安止定,心以两种方式得定,即于‘近行地\’或于‘获得地\’。在此,心以舍断诸盖而于近行得定,及以诸禅支的显现而于获得地得定。这两种定的差别是:在近行时诸禅支不够强固,由于它们不够强固,所以在近行定生起时,心取禅相为目标后再堕入有分,就如同幼孩被人扶起站立而又屡屡跌倒在地。但在安止定时的诸禅支是强而有力且稳固的,由于它们在安止定生起时是强固的,所以心在中止有分流之后,可以作为善速行整夜整日持续不断,就有如强健之人,定坐而起之后,可以整天站着”10。

  应该留意的事项

  对于培育近行定或安止定作为修观禅基础的禅修者,当他的定力已达到足够的程度时,如果他辨明四界就能见到许多极微的“色聚”(rupa kalapa),他必须进而分别这些色聚,依据诸色的相、味(作用)、现起、足处(近因),辨别每粒色聚里的四界及其所造色。这些能够辨别的智慧即名“色分别智”(rupa pariccheda11 bana)。这时候,他将能亲自透彻地以正见知见究竟色。

  此后,他必须辨别每个生起的识与心所。这些识与心所组合称为“名聚”(nama kalapa)。当他能够依据诸名法的相、味(作用)、现起、足处(近因),辨别每个名聚里的每个名法,这时候的智慧即是“名分别智”(nama pariccheda bana)。因此,若禅修者还不能如此辨别色法与名法,他即未证得“名色分别智”(nama rupa pariccheda bana)。再者,如果禅修者也还不能以智辨别过去与未来的名色法,他是不可能亲自以智知见是什么过去因引生了今世的名色法,或是什么现在因将会引生什么未来名色法。所以对于不知道过去与未来名色及其因的禅修者,是不能说他已证得了“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

  所以,如果禅修者还没有证得这三智,就有如天空距离地面那么地遥远,距离证得真实观智太遥远了,更别提知见圣道、圣果及涅槃。

  如果由于还未培育真正的观智而离证悟涅槃甚远,禅修者就应该认真的注意《清净道论》里所说的,即修习任何业处至近行定或相等于近行定之禅修者是可能会堕入有分的。如此一再的提示,是因为有些堕入有分的禅修者自称:“我智见无所有”或“所缘与观照之心都灭尽了”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涅槃,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堕入有分而已。由于他们没有能力辨明有分心及其所缘,所以他们说:“我智见无所有”或“所缘与观照之心都灭尽了”。

  然而,如果他们继续培育缘摄受智,他们即将晓得这时候还是有有分心的存在,而它们的所缘(目标)就是前世临终心识的所缘。只是由于识太微细及自己还不能辨别名、色与诸因,所以禅修者并不能觉察到它。

  另一点应指出: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道心与果心两者都取无为涅槃为所缘。唯一能够中止心识生起的时刻是在“灭尽定”(nirodha samapatti)里,而只有拥有四色、四无色禅八定的诸阿罗汉与阿那含圣者,才能证得灭尽定。所以,某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也与证悟真正的涅槃不相符合。 ?

  1 ‘刹那定与观禅\’标题为中译本根据内容所立。目前流通之英译本缺“堕入有分”及“应该留意的事项”二项内容,今据缅文版原著补入。

  2 汉译《南传大藏经》十八·“相应部”六(页三一一)。

  3 汉译《南传大藏经》七·“长部经典”二(页二七五)。

  4 叶均译‘摄阿毗达磨义论\’“第九摄业处分别品”之二──观的业处(页七三)。

  5 汉译《南传大藏经》十五·“相应部”三(页十七)。

  6 再编按:第一版编按指经查证本文应出自《分别论注》,事实上《分别论注》即是第二部《阿毗达摩论注》,通常都称它为《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

  7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七·页二七八)。

  8 编按:此段原文未翻译,今据巴利文补入。

  9 中译按:查英译本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 Meditation’(页一○五)的第四、第五项,与缅文版原著略有出入,今据帕奥禅师亲自口述之原意改正。

  10 参考 叶均译《清净道论》(繁体版上册·页二○○;简体版页一一五、一一六)。

  11 编按:巴利pariccheda有“限界”、“限定”、“制限”、“部分”等意思,如“限定虚空”paricchedakasa,“限定色”paricchadarupa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