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浅释全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10:36:57作者:药师网

维那领大众恭诵: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浅释全文

诸位道友,我们今天总算缘成熟了,我们想讲楞严经好几个月了,我个人的障碍很多,因为考虑到恐怕讲不成,现在总算消失一些障碍,跟大家结缘,共同学习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依照华严经贤首讲经的次第程序,要讲哪一部经用十门来解释。第一个先解释经的名,解释经的题。接着讲为什么发起楞严这个教义的。第三个就是这三藏属于那一藏,在诸乘之中属于那一乘。再解释这部经它的道理,它的意义是了义是不了义、是深是浅。然后次第讲教的体,这部经加被哪一些人,也就是所被的机。对于这个教,楞严经的目的、趣向,是不是一切众生都能学,是不是一切众生不能学,有通有别。第八说这部经是在什么时候说的,说它教起因缘前后的时间。接着再讲讲历代对这部经的传译。第十个解解它的义理。这是一切讲经的根据十门分析,贤首宗是这样子,我是根据贤首宗来讲。

凡是说这部经的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是这部经的题目,也是总纲。因为在学习这部经的时候,大家思想上先要了解它的大概意思。总的这部经是讲禅宗的,从最初修禅定,到最后究竟了义禅定,就是讲定的法的。我们分别看这个题目在原文的原话,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这是一切诸佛的清净的法眼。第二个大义,这是因为救护阿难,让他得脱苦难,这还属于阿含部分的,不是楞严经的了义,让阿难破除我见,以后波斯匿王向佛请求,佛让他破除断见。这个前头的我见断见都属于阿含部分的。如来的本义,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这前头是教起因缘。而这部经跟华严经的妙义相通的,大佛顶就是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大家都会念楞严咒,就是楞严咒的咒义,这是密义。楞严经的密义就是咒,楞严咒。经文解释就是显,你要想明了楞严咒什么意思,那就学楞严经吧!楞严经就是楞严咒的密义的解释。密因就是咒,修证了义就是显,就是解释密因的。因为大方广这三个含义,跟咱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含义是一样的,体性是一样的。所以就是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上头所讲的也都是万行首楞严。经是解释密咒的,密咒又是经的总说,我们就分别来解释。

往往古来时候解释一部经,按照五教的教义来讲,它要先解释这个经的题,如果你把经的题了解了,这部经你就了解一半了,大义你就明白了。各个经的题都不一样的,有的是以人为主的,有的是以法为主的,有的用譬喻来显示。或者把人和法合起来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人和喻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法和喻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人法喻三个都具足来作为这个经的题。

什么叫以人为题?弥陀经,阿弥陀佛这是以人说的。维摩诘经,维摩居士以人来说的。这部经就以人来作题目,单人为题。光是法,有般若经、大般涅槃经,没有喻,也没有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人法喻三个都具足。所以这个经的题,你一看经的题就知道经的意思了。如果说地藏经,单人。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人和法。再说文殊师利问般若经,那也是以人和法为这经的题。有的是人和喻,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是比喻的意思。如来狮子吼经,也是人和喻。有的经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这是法喻为题。

每部经的标题都不一样的,因为你从这个经题就知道了这部经的大概意思。我们解释这部楞严经,全经的意义,“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题目很长,我们平常就叫楞严经,但是具足来说得说全。

什么叫大佛顶?大佛顶是表法的。大,咱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得很多了,大就包含一切。称赞这部经它的体,大以法性为体,就是这个经非常广大,拿佛顶作比喻。“大佛顶”三个字就是表这个意思,就是称赞的意思。密因,就是大的因,因生密,就叫密因。什么是大因?这个因能成佛果,所以称为大因。你受持这个经的,你要理解这个教义非常大,道理非常深,证得之佛果,修行的密因了义。就是说你成佛,大佛顶就是成佛的道理。这个成佛得假密因,如来密因,这部经就是如来的密因。因的心,初发心的因的心,就是妙德的果德,就叫妙,微妙的意思。密因就是妙因,了义就是妙义。妙因妙义,六根清净。万行就是妙行。楞严就是妙定,妙定不是一般的定,而称为妙定。是什么含义?我们人人本具足的妙性,本体永远在定中,你修成也如是,我们没有修也如是。不是修成了就增加,现在我们迷失了就减少,它是不增不减,所以这叫妙定,楞严妙定。大佛顶”这三个字把它作为这部楞严经之首,赞叹这部经义理非常之深,就以“大佛顶”三个字来说。如来的密因,大佛顶本身就是如来的密因。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佛有十号,如来是第一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这是佛的十种德号,但是如来是第一号,佛佛道同,一切佛都如是。但是这部经约佛的三身来说的,这部经是讲究究竟觉,始觉与本觉合了,合二为一,那就成为究竟觉。这是修成的,不是本具的,所以称为如来。一般解释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体,来是应化,应众生之机。毗卢遮那是他的体,释迦牟尼是用,什么是他的相?卢舍那,报身佛是他的相。就是咱们讲华严经的时候,体、相、用三大。因为我们现在等于大家都是始觉,开始觉悟,出家修道,这叫始觉。等你回光返照的时候,由于始觉照着你自己本觉的理性。咱们现在不论你学戒也好,读诵经典也好,闻法也好,念佛也好,这个都是开始觉悟,这叫始觉。用这始觉的智慧,照了本觉的理。本觉的理就是真如的妙理,当你始觉观想一照,观想法身如来是空的。佛体如虚空,因为空才能遍,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时,没有时间,没有处所。所以如来法身遍一切处,这是法身如来。这是密因,这是讲如来密因的。法身如来的密因,他起妙觉的智慧要利益众生,从法身要利益众生,把他果德所得到的称为报身如来。报身如来叫卢舍那,卢舍那翻我们中国话,华言叫清净满一切处,叫净满。而他的法身是无相无言说的,报身把佛所集俱的智慧,以智慧为身,报身全是智慧身,没有一切惑染。一切诸佛叫清净,智慧圆满了,智慧明净达到极点,这是报身义。

佛的报身是智慧身,但是这个报身一般众生是无法得见的,这是果地的菩萨化身诸佛所能够承侍的报身。卢舍那佛坐的那个莲华座,莲华座有一千叶,整整一千叶的莲华,由报身一切法传给化身,一叶一化身。但这个化身佛是大化,大化又变成小化,一花百亿果,一百亿。报身坐的千叶莲华,一花有一百亿化身释迦牟尼。化即是报,报即是法,三身一体。在这个地方讲的要讲四身,报身有大应,应身又有化身,化分大化小化。卢舍那佛坐的千叶莲华叫大化身,大化的释迦牟尼,一花一花百亿果,一百亿释迦,这叫小化,千百亿释迦。为什么化这么多?因为众生的机不同。这个佛在这个世界化现的,跟在极乐世界化现的,完全不一样了;跟药师琉璃光如来化现的,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密因就指这报身佛说的,密因是指报身、应身、化身。现在我们修的因,密因,修报身。

法身是本源,为什么不修法身?法身是我们本具足的,不假修证的,人人本具足法身。毗卢遮那遍满一切处,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毗卢遮那,没有报,没有化,没有应。诸佛的法身跟众生的法身是一个,众生没有报,没有应,没有化。众生的报是业报,众生的化,是业障身。因此如是的理解,如是的修行。如来密因不是事相,也不是事相的修行,我们显因可以见到,密因我们见不到了。如来的密因是十方一切诸佛,他成道果德的时候,所依的那个心。那个心就是我们每个众生的本性,每个众生的根性,就我们那根性就能够成菩提,证涅槃,跟佛无二无别的,但是没有修证。我们感的报身是业报,诸佛所感的报身是功德,修得的功德的体。这个在你修的时候,证得果德的时候,你在因时候所发的心。一切诸佛成就都是依着这个心,一切众生闻法发菩提心也是依着这个心,这个心人人本具,在众生迷而不觉,我们就闻法皈依三宝,依着它而修证,这就密了,过程非常密,就叫密因。众生都能成佛,众生本具的因都是跟佛无二无别,缺乏修证,所以就密。这是讲的因性。因即是果,因该果海,因性即是果性;到你成佛了,叫果彻因缘。咱们现在凡夫心,因该果海;到你成佛了,果彻因缘。但是这一个因该果海,一个果彻因缘,极端秘密,这叫密因。本来是因性,但是它就是果,果就是密,因性即是果性。如来证得的极果,也就是证得他的因性,所以不离证因,因该果海;证得果彻了,叫果彻因缘。这样子讲密因。

修证了义,密因所起的,依着密因所起的,又假修证修的功夫,证得的功夫。修的时候,就是把你身心修理修理。像我们学戒、念佛,这都是整治你的身心,断你无明烦恼,乃至最高处断了习气,把你身心修理好。从开始断见惑、思惑、尘沙、接着是断无明,再断习气,无明习气。这都是你整治身心修的时候。我经常跟大家讲修理修理,就是依着什么修理?怎么样修理?依着佛教导我们的方法。方法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依着这个方法,身不造杀盗淫,容易修理;心可不容易修理了,不要胡思乱想,你让它断烦恼,证菩提。修理我们的身心。修理好了,就证得了;证得了,就达到了义了。就是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就是修证了义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浅释全文

菩萨,说圆满了叫菩提萨埵。我们中国人喜欢简略,菩提萨埵就略了,略了别人就不知道了,就知道菩萨,说来说去,把菩萨当成华言了,萨埵没有了,光剩菩萨了。菩萨是什么意思?菩萨还要翻,菩萨翻我们华言叫觉有情,使一切有情众生觉悟了。菩萨在行菩萨道,自己是有情。菩提萨埵,萨埵就翻有情,但是他是觉悟的有情。觉悟的有情度那些个没觉悟的众生,那这个觉悟的有情就是大道心的有情,没觉悟的众生没有这个心。同时菩提萨埵有三种含义,他自己已经觉悟了,觉悟是什么标准?觉悟有两种标准,先认得我空(无我),尔后是法空(无法),要能达到无我无法、我空法空。有时候我不说我,说有情。是我法两空的有情,才叫菩萨。能够觉到法界真理,认得无量众生空的,空而不舍悲智,大悲心、智慧心不舍,自他两利。自己在进修,直至成菩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化他,让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学般若波罗蜜,都证得。 这个菩萨有五十五位,咱们在华严经都讲过了。从十信开始,初信到十信,初住到十住,初行到十行,初回向到十回向,初地到十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讲五十二位,到了等觉地,总共成五十三位。但是这个楞严经讲圆融无碍。修行当中的时候,圆融是什么?无碍是什么?万行。菩萨利有情的时候,自修他修无量法门,叫万行菩萨。所以你证得了圆通的体,起了没有作用的妙用,无作的用叫妙行。就是作而不去起念、不去执着,就叫作即无作,就叫妙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文殊师利菩萨十大愿,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乃至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法,这些个都叫万行所包括。

咱们现在讲楞严经的楞严定,为什么不叫定,叫个楞严?因为它含义很广。楞严,定即是慧,叫大定的智慧,慧即是定。也不叫慧,也不叫定,叫三摩地。三摩就是智慧的定,定慧圆融,流入菩萨智慧海。菩萨智慧海就是佛海,就是萨婆若海。

我们现在大家还没入信位。修行进入信位,就是你的根和你的力能够相信佛,皈依三宝了,每天照佛所教授行持,有了信心了。但是这也有个标准的、有个要求的,你觉知念头不对,起个错误的念头,觉知前念起恶,觉知后念不起。觉了念头不对了,马上止住了,这叫入了信位了,信心不会再丧失了。遇着挫折了,遇着什么烦恼了,不信佛了,这个念头没有了,入了信位了,叫不退位,叫信不退。住就不同了,咱们讲华严经很清楚,住在佛家,成为佛子,这不是在家的了。十行,这是菩萨所修的,以六度万行广度一切有情,大作佛事,这叫十行。十回向,把所做的佛事回向佛心。特别要注意,把你所做的事都是佛事,回向佛心,回向首楞严,首楞严即是佛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在十地之前得修四加行,加行位。这个时候没有心佛的差别,也没有众生的差别,让你的心念能够把心和佛结为一体,心佛合为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才能登大欢喜,登入欢喜地,破无明,见法身,契真如,证涅槃。跟真如结合了,证到不生不灭了,这时候进入等觉位菩萨。上来咱们讲五十五位,大家记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五十四位,加等觉五十五位,破生灭相,究竟成佛。

首楞严是梵语,印度话,翻我们中国话叫大定,一切定的总名,就叫大定。名词很多,妙奢摩他。圆满了,一切定圆满了,叫妙舍摩他。定,加个妙,妙舍摩他。或者叫三摩地,或者叫禅那,这叫别名。首楞严是总名,别名妙舍摩他、三摩地、禅那,有这三种别名。首楞严一定具足三种,不是一般的定,不是修证引起的那个定,所以叫大定。咱们起心对的境界,对心观境,这个定不是的,这个是自体本性的本体,自性的本体的定。佛自己解释的,一切事究竟坚固,任何事都究竟了、都坚固了。那什么意思才能一切事都坚固?一切都在定中。一切事坚固,任何事物不能破坏,这叫楞严定,首楞严大定。

这是体性的定,一切定的总体体性之定。佛自己在涅槃经解释首楞严,就光解释首楞严,一切事究竟坚固。任何事达到究竟坚固,所以彻法的根源,一切事究竟坚固。但是这是理,说的理体,这种定叫什么定?圆定,圆满大定。就是自心法性的理体能统摄万法,而不被万法所动,但是它本来就不动。咱们尽管在六道轮回,经过很多苦难,经过无量劫的流转,本性的大定从来没动过,你恢复就是了,再恢复你的本性就可以了。这叫本定。所以广大叫为妙定,不可思议的定。但是这个定又不是修得来的,是自性本具的,永远不会动,不假修证。虽然我们现在都迷了,有各种的惑,但是我们定的本体没动,不失掉,也没有动,这叫圆满了。所以在楞严经,在经前半部谈的是如来藏性,启发或者开发圆通。圆通是无碍的意思。启发圆通,开发圆通。后半部楞严经说圆通,说究竟圆通的义,修证如来藏性。但是不用前段、后段,此经只讲一个字,定!初定、中定、大定,这叫三定,就是三佛性。三定,就是三因佛性,名词是舍摩他、三摩地、禅那。这是全经的大义,在一个经题就把整部楞严经就讲了。

在过去的古德,有些个讲经的时候,他有的时间就在这个经题讲完了,有些听经的人就不听经文了,这就走了。为什么?在经题他把大义就讲清楚了,他就懂得了,完了他依文解义,自己去看。现在我们这不是,我们这大概把这经题说一说。古德讲这个经题,或者讲一个月,或者讲二十天,全在经题发挥,不立文字,不依着文字讲,光讲大义。现在的人,就是我们现在的道友,全讲经文都不能进入,一个经题能进入得到吗?不可能。但是在经题又不能不把它大致解释一下,大致解释一下就是使你没入全经之后,在经题当中,你就能可以进入了。因此咱们大概说一说,就用一座把经题讲一讲。

以下要开始讲故事了。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六百年前说的,咱们现在来讲两千六百多年前的事,是不是故事?你当故事听,心里不会烦恼,你能够进入。我们不一定依着文字,知道前半段大概有四卷多经文讲的还是故事,讲阿难的故事。但这属于教义,属于阿含经的教义,不是楞严经的教义,那叫故事。跟波斯匿王讲,跟阿难讲,这个故事很长,把释迦牟尼佛所有说的法都叫因缘;不止楞严经,因缘法生。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全是因缘,不论哪部经全是因缘。因缘说的不要当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全是假的。听故事的时候,不要认真。注意,听故事的时候不要太认真。咱们现在讲这个要你认真的是什么?修定。定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天天念楞严咒,但是你不懂,没有翻译,这经就告诉你了。楞严咒,就是我上来讲的都是楞严咒。什么含义?楞严咒里头说的是故事。什么故事?成佛的故事,你怎么能成佛。楞严咒不翻,楞严经翻了,楞严经即是楞严咒。楞严就是密因、了义,语言、文字它是显示密因的,显示了义的,但是语言、文字不是密因,不是了义,它能使你进入密因、进入了义。讲故事不是真实,但是能够进入真实。讲旧事变成新事,故事是过去的事,旧的事,在我们现实当中它是新事,它又是很新的新事。

好了,今天我们第一次讲楞严经,总算开始讲了。

现在我们还把楞严经继续讲几句,楞严经我们讲到教起因缘。一切法不是孤立的,“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今天大家所表现的,供养楞严法会一切诸佛菩萨。因为我们藉这一个因缘,供养楞严法会诸菩萨,这就是缘,假我活到了九十五岁的因缘来供养诸佛菩萨。 知道一切佛法是因缘生,因缘生起一切法,有总有别。佛说法的时代,四十九年说法,那是总,叫总说;现在我们解释楞严经,楞严经就是别说。别说楞严经的因缘,一共这个因缘大概有六种,说楞严法会的因缘。

第一个因缘是阿难尊者,他因为多闻,没有定力,遭受摩登伽难。第二个因缘,有些佛弟子,认为自己了不得了,狂慧,产生邪知邪见。狂慧的意思,就是没有真正的智慧,还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了不得,这种都叫狂慧,邪知邪见。楞严经讲的教义专对邪知邪见,对治狂慧说的,为此佛说楞严。这是第二种讲楞严经的因缘。同时这些个弟子跟佛学法一、二十年了,例如阿难没得定力,遭受摩登伽难,不能见自己的真性。真性不能显现,佛说楞严,让一切众生明了自己的真心,向真性的因缘显你的根性。这是佛说楞严经的第三个因缘。一切法同在楞严大定之中,咱们今天所表演的,全是楞严定之中。不论我们孩子们唱的赞叹歌,乃至我们诸位师父供养;都是供养诸佛,假这个因缘来供养诸佛,性定妙明的真体。我们每一位道友本来的自性是大定,是妙明真体,要显,楞严经就显妙定。说定就是了,为什么加一个妙?现在我们今天所表演的,全在楞严定中,这就是动即是定。这个大家必须得学全部经,才能了解这个意思。明明是唱歌,明明做个仪式,为什么说这是大定?那你得学全部经,学完了你就能明白到其中的理。同时我们这些表现,怎么认识?颠倒想。这就是颠倒,是妄想,与妄相应,与真不相应,这要把它消除。楞严经上讲“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就是在我们无量劫颠倒想,所作所为全是颠倒想;但是一学楞严经,不要经过很长时间,把这颠倒想都消失了,就能证到法身,灭除你的惑染。

再回过来说,现在我们今天所表演的,引发我们的真性。真性,大家所演的所唱的,这些个是从真性流露出来的,把妄想消掉,亿劫颠倒想消除,咱们的真性就显现了。真性没有寿命长短的,那我们今天就算给真性作供养,供养我们每个人的法性,那叫真性。懂得这个真性了,你就知道我们所有的表现全是妄;妄尽了就归真了,叫妄尽还源。一切妄尽了,就还我们本来的自性。在华严经上叫妄尽还源观。楞严经所要教导我们的,把我们无量劫来颠倒妄想消除,叫妄尽还源。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浅释全文

把这种道理,在楞严经可以分作两门的解释。我们回顾一下,大乘起信论里,佛说一切的法你可以分作两门,一个是法起的生灭门,生灭一切诸法,生灭灭已,就进入真如门;二门。如果我们今天所有的表现,把它作为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供养一切尊法,供养一切贤圣僧,虽然这些法都是妄,藉妄显真,以这妄法来显我们的真理。佛在楞严经教导我们,不要像阿难一样的仗恃自己的多闻,仗恃自己的智慧,忽视了定力,他遇境没有功力了。所以在楞严经上说“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不管他智慧好大,没有定力的全叫邪思,邪思惟。利根的众生,大多数利根的凡夫喜欢多闻,好务多闻,就是多听法,但是缺乏什么?不修定力。这是楞严经最重要的解释,叫什么?修定。从定而发生的慧,从慧不能入定,所以说阿难多闻纵强记,不免落邪思,还属于邪知邪见。

闻思修的三慧,光听的慧不行,没有定力,要思,要观。刚才有一班居士念心经来作为供养,心经第一个字是“观”,观自在菩萨修观。这个观是定,全观即是大定,要用这个观。这个观是智慧照,以定而产生的智慧,这才叫真正智慧。所以楞严经给我们要指示的,来教授的,就是学习定。但是这个定叫大定。楞严经最主要的,就警告我们不要产生狂慧、邪思,等我们学了全部经文才知道什么叫邪思。就是不正当的都叫邪,所有我们的思想,所想的、所思惟的不是正确的,都是狂慧所产生的。在世间上的大心凡夫,发大心的凡夫,他见理高妙,一切经论皆通,能见到实理,自己认为不得了,自视天真,自己仗恃自己有智慧,但是没有修证。这就是专指着阿难说的,没有修证,遇到境界相就没办法了,不能转化。所以在楞严经就告诉我们,“心能转境,即同如来”,你的心遇到什么境界相,不为境界相所动,就叫转境,与佛无二无别。所以你的心被境转了,就是凡夫。心能转境是佛,心被境转是凡夫。

在楞严经教授我们,要依佛的方便的法门降伏于魔。所以佛叫文殊师利菩萨持楞严咒,这属于方便法门。假佛的神力,假楞严咒的功力,假文殊菩萨真正的智慧,不是方便智,才能够把阿难救出来,使阿难邪见得消失。但是阿难在这个当中,心是明了的,力量没有,被那个邪咒把他拘束的不自由了,假佛的神咒的力量才能得解脱。因为在这个时间能讲一部楞严经吗?不能够。把它变成密,就变成个咒,那很方便了,念一个咒就解决问题了。要是解释这个咒的力量,为什么这个咒有这么大力量?你就把全部楞严经学,学了楞严经就是楞严咒,咒即是全部楞严经,全部的楞严经即是楞严咒,经咒无二。同时指我们的真心,显我们的根性,楞严经讲叫妙明真心。有的众生他的心是妄想,一切众生把这个妄想心当成真心;但是有的众生他悟得真心,降伏妄想心。但是我们一般的没有学楞严经,把这个妄想心当成功能,一切动作行为都是受妄想心的支配,那我们就把这个肉团心,心脏的这个心当成真实了。它不是的,它不是我们的心,只是肉体的心脏的部分。那我们学楞严经,就从这个妄想心而认识我们的真实心,就是明心见性,把一切境界相都看成虚伪的,不是真的,所以我们所有的想法,全不是真的。说我念阿弥陀佛该是真的吧?读楞严经该是真的吧?那这个心不是真的,是妄心读楞严的。用妄心读楞严,能够显见我们的真心,以真来止妄。

所以楞严经就是大乘如来密因,如来密因就是把我们这个假的妄想心、肉团心,所有的想像把它从楞严意义消灭掉,变了如来的真心,这叫如来密因,学楞严经就显见这个如来密因了。为了显现如来的密因真实,所以要说楞严经。这是说楞严经的因缘。指示我们性定。为什么修定?定是显我们的本性,能够显性才是你真实的证得,才是究竟。凡夫、外道、小乘、权乘全不是真实的。三乘之中,小乘、中乘、大乘,那个大乘不是真实大乘。楞严经讲的小乘、中乘、大乘,这个在五教:小、始、终、顿、圆,属于终教。不是华严经那个大,楞严经不是华严经。咱们讲华严经跟楞严经的义理不大同了,但是我们慢慢学、慢慢的证,等我们学完楞严经,到经文里头再跟大家详细讲,这不过是总说。所以在偈赞当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