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信根

发布时间:2023-08-29 14:28:25作者:药师网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1 信根

  诸比丘!以何为信根耶?

  诸比丘!于此,圣弟子有信,对如来之菩提坚信:如是,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诸比丘!此名为信根。

  (南传相应部六 根相应8-9)

  何等为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北传杂含659(六四七))

  世间不论是学术、文化、科技、宗教……等。都必须透过语言文字的听闻或阅读,才能让他人认识与瞭解,佛法亦不能例外。但世间的思想与观念众多纷纭,有些人听了马上相信,有些人是保守半信半疑,但有些人却是勇于去确认、反复查证后,才逐渐相信。佛陀亦在经典中说,不要因为它是您的老师、专家、权威者,甚至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这么说,而马上相信,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先去确认、查证,以免以讹传讹的误了自己,也误导了别人。佛法历经了二千五百多年,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表示了他是经的起考验的。因为佛法是在说明我们的身心世界,不是偏唯物,也不是偏唯心;而是身心相依相在,不需要科学仪器,就可以自我当下体验的,可说是不假外求,当下体悟。但认识相信一件事情,一定有一个次第流程,舍利弗回答佛陀,何谓四预流支。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 谓,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北传杂含855(八四三)) 时,具寿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曰: 「舍利弗!预流支、预流支之谓者,舍利弗!以何为预流支耶?」 「大德!亲近善士为预流支,听闻正法为预流支,如理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

  「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亲近善士为预流支,听闻正法为预流支,如理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舍利弗!谓流、流者,舍利弗!以何为流耶?」 「大德!八支圣道为流也,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善哉、善哉!舍利弗!八支圣道为流,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住、正念、正定是。 (南传相应部六 预流相应208-209)

  在南传杂阿含经中四预流支,依次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法随法行。北传经典中亲近善男子,在我认为成就圣果是不分男女,只要是他能够说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向涅槃之法,甚至佛世有七岁就证阿罗汉果者。所以不论男女老小,合于经中所定义的法师者,都是我们应该亲近的对象。

  另外听法学习者,也必须有一个虚心、谦下的态度来学习佛法,因为学法者如果起慢心,很容易错失听闻佛法的机会,就如佛成道后向五比丘路程中,碰见一修行者询问佛陀师出何门,因他亦是六师外道之一的学习者,佛陀无师门,而错失了听闻佛法的机会。

  听闻正法后,就要捡择善士所说的法中,哪些是世间言语(与五欲相应);哪些是出世间言语(远离五欲过患);哪些让我们远离灾祸的身口业(正语、正业);哪些是让我们过着无罪过、无过失生活 (正命)的善法。内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是重要的,正确的掌握戒善法、远离法,更近一步的就是出离法。法次法向或法随法行,但要随什么法、向(行)什么法呢?那就是四圣谛与八正道。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北传杂含855(八四三))

  佛陀又接着问舍利弗,如果已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法随法行后,成为入流者,能够成就几种法?舍利弗说能够成就四不坏净(信)或称四证净,哪四不坏净呢?

  ----------- 于佛不坏净 -----------

  诸比丘!此处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

  (南传相应部六 预流相应201-293)

  过去、现在乃至未来诸佛,皆会有此十圣号。这十圣号并不是因为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称的,而是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以及善导众生出离三界、脱离轮回苦海的慈悲大雄力而来。

  ----------- 于法不坏净 -----------

  于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也。」 (南传相应部六 预流相应201-293)

  佛陀历经无数劫,最后依缘起的顺逆观察,发现了轮回的症结,是集法而产生了苦法,也观察到了一切缘所起之法,皆有此归向灭之法,八正道就是此归向灭的道迹。

  这个向于灭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再花无数劫去摸索找寻出来,您只要依法随法,看您要随顺着「世间」八正道(大福业、菩萨道);或者是「出世间」八正道(一乘道、涅槃道),就倌看个人的意愿而行。所以佛陀为世间留下这无上的法宝,凡佛弟子都应该好好珍惜,能为他人说者则广布之;能实践者则努力实践之。

  ----------- 于僧不坏净 -----------

  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谓四双八辈者是。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南传相应部六 预流相应201-293)

  妙行就是身、口、意三妙行,是相应于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及不绮语;意三,不贪、不瞋、不痴等十善业。直行即是其心无有邪取,佛陀或僧众共同制定之律法,皆不会找任何借口或漏洞来亏避。应理行即是离空有二边,能应一切理,圆满真实中道而行。和敬行即是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共住, (二)口和无诤, (三)意和同事, (四)戒和同修, (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四双八辈即是即四向四果。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四对八种。向与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

  由此可知僧团是有别于世俗的社会团体,是世俗社会所仿效与学习的对象,在佛入灭后,僧团除了佛法上的实践,也肩负着法的传承与流布,而信众于僧团中获得法益后,从更慈悲的角度,有物资的出物资;有力量的则全力帮助,让未闻法者听闻佛法;已闻法者更深入于法。而不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哪位师父是初果乃至是否阿罗汉果。毕竟在各位没有择法眼时,去妄断分别任何人,只会徒增他人甚至自己的烦恼与困扰。

  佛陀已说过,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要依法而不依人。佛陀出现世间的珍贵,不在于佛的圆满报身,而是这无上法宝--八正道。

  ----------- 圣戒成就 -----------

  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南传相应部六 预流相应 201-293)

  圣者之所乐的是什么呢?五戒、十善是普世戒法,他是世间善法戒,也是出离世间的戒善根基,律法则是规范僧团在食、衣、住、行及医药等,能够无罪过、无过失共同生活的羯磨法。

  一般刚学习戒法之人,因长时以来放逸的生活习惯,常会有意无意的触犯一些戒法,总会觉得戒律对他来说是绑手绑脚的,为了要卸脱或掩饰自己过失,常会找一些理由或原因,来摆脱原谅自己,所以对戒法会有破、穿、杂、秽等情事,如前面所说的直行者,是不会找任何借口或漏洞来亏避,应该以见纤细罪则生大恐布,如牦牛爱尾之心来持守戒律。

  戒法、律法的多少与持守的分际,在其它宗派有时比佛教来得更多或更严苛,对戒法律法过分的执取、不通情理环境,则较容易落入戒禁取的状况,殊不知戒律除了不妨碍、触恼他人外,重要是自我身心依此能够沉潜下来,身心不躁动,心才能清净安住,三摩地因此而引发出来。

  此四不坏净佛说为法镜经或法镜法门,而成就四不坏净者,于南传相应部六预流相应篇中,整理得如下之现生现得之功德利益:

  1.能得福泽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入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

  2.得富饶而有大宝、大财之大名称。

  3.于获得四洲及获得四法,获得四洲是不及获得四法之十六分之一。

  4.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5.得顺修习六顺明分法!即于此一切诸行,当作无常观,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

  6.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7.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