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身心合一是人生最高境界

发布时间:2024-01-17 10:27:38作者:药师网

身心合一是人生最高境界

  平常人之于禅,觉得高深莫测,神秘无比。其实,禅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吃饭,就是睡觉,就是走路,就是工作。古德高僧曾说过:“运水劈柴是禅”,正如庄子所言,道在便溺里。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大抵如是一个概念。

  禅,在传统思想里叫冥想。大家在练瑜伽的时候,就有过冥想,当我们的身心跟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时候,它里面会发生一种变化,这种状态平时感觉不到,只有自己的身心灵全部宁静下来、沉淀下来,那种愉悦和轻安,那种平时无法想象的一种快乐,才从内心涌现,升起。它不是别人给的,只能自己去体会。所以禅,就是让我们修这种“得意忘言”的境界,从而改变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生活……

  禅还有一种解释叫静虑。静者,宁静,虑者,过滤也。合起来就是宁静地过滤。为什么要过滤,因为我们的思想有杂质。人,只有静下来后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叫“水清犹明,何况精神”。人要“明”,要处于清明的状态,必须先安静下来。当安静下来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处理,也许是欠妥的,很多东西是多此一举,并不需要的。所以,我们安静下来才能科学地、理智地过滤自己,去芜存精,给自己灵魂一个净化,给自己思想一个提纯,给自己人生一个抛光。

  于是,“宁静地过滤”,在现实生活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当我们遭逢痛苦矛盾、纠结烦恼之时,要平静下来,安静下来,宁静下来,乃至寂静下来。这时候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痛苦,为什么纠结,为什么忘乎所以,为什么灰心丧气?……找到事情的真正原因,最后,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一切原来都是自己造成的。

  既然是自己造成的,改变,也只能从自己开始。

  也许,在我们身边许多人观念里,赚很多钱才算成功,才是幸福,一挥千金,风光无限,纵情享乐,不枉此生。或者当上大官才是成功,人前显贵,迎来往送,手执权杖,无所不能。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我们“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富贵有富贵病,当官有闹心病。富贵的人身心不一定自在,现在社会贫富分化悬殊,仇富的人比比皆是,你整天怀揣一颗珠宝过闹市就不怕别人抢劫吗?当官的责任大,哪件事处理不好就可能乌纱帽落地,何况官场即战场,你上我下,你死我活,兵不血刃,冷酷无情。有的高官落马,死前对家人说:以后子孙切不可从政为官!由此遗言可见一斑。

  很多人不信这个,说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古往今来的圣贤之言一大堆,他偏不听,非要风里火里自己走一趟,才肯承认的确如此。当然,这么讲也不是说富了一定不好穷才好,当官一定不好做老百姓才好,而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只看你如何选择,追求怎样的人生。

  因而禅修就是让我们不断去觉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无欲无求知足常乐,那么每天吃一碗白粥饭,也会很舒服,可以乐呵呵上班,乐呵呵回家,晚上睡的香,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状态。当时刻处于愉悦状态时,做每件事就轻松自如,能力就可以超常发挥,超出自己的期许。

  我们在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回归原点,回归平静,回归处子之心。什么是处子之心呢?——平和之心,无污染之心。婴儿看到的世界是无染的世界,因为他没有是非分别之心,心清净又光明。禅修,便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阶梯。

  讲到静虑,还有个解释叫“独一静处,专精思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开发潜能的客户,把你百分之七十潜伏在下面的能量挖掘出来。那么什么状态才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呢?就要学会“独一静处”。举个例子,有人问我,在兴办香海禅寺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我说怎么给“苦”下一个定义呢?什么是苦?譬如说,要吃饭了没有吃饭,要睡觉了没有睡觉,是不是把这种状态叫做“苦”?也许,某些人认为它是苦,但另一些人未必这么认为。有一次,我到南昌去讲课。买的是那天最晚一个航班,从上海飞南昌,结果不知道登机口换了,延误了登机。最后我只好给主办方打电话,说能不能把我的课调到下午,明天上午我不能按时到达了。他说不行啊,我们江西三百多个企业家老远跑来就是为了听你的课,你不来怎么行?然后我只能打出租,找了好多辆都不愿意去,最后终于找个愿意去的,他又找了个司机,两人换着开,因为此去有900多公里,跨越三个省。当我到南昌现场的时候,离上课只有十分钟了。我一个晚上没睡,早饭没吃,还要上三个小时的课,这种情况你可以想象,一般人真的叫苦连天,但我觉得这不是叫苦的事情,你答应了人家就要做到。佛教讲,世界是苦的,“苦”,无处不在。好比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如果没有空调,大家一定热的受不了,但如果一直这么吹着就舒服吗?时间长了你的身体会莫名其妙不舒服,因为你的五脏不能得到正常代谢。有汗不能出,所以毒就排不出来,时间长了便会生病,你说那时苦吗?到底什么才是“苦”呢?

  有个作家说,生活怎么创造我,我怎么创造生活。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把它做好,也许在这个状态里你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然,那种价值也是一种短暂的体现,不能把它认为是一种永恒的占有,因为世上,本无永恒的东西。

  了解生命的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看得开,放得下”,这样的人才能洒脱,自在。好比孩子不读书,你也没有必要烦恼,不读书就一定不好吗,怕也未必吧。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书读的很差。像刘邦,是个流氓,从来不读书;朱元璋,是个乞丐,一字不识;乔布斯、比尔盖斯这些人,都辍学了。成功的人生一定要读很多书吗?不敢这么说。不要用一个固有的观念把活性的精神框住,那就画地为牢,人有无限的可能,人生也有无限可能,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什么是宇宙的真理,什么是活着的真正意义,什么是万物的法则,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某人升官了,发财了,我们很羡慕,但如果他的职位给你,你也未必能够胜任。你羡慕他,说不定他还羡慕你悠闲自在。所以,安下心来把自己的角色、自己的工作,用一颗喜乐之心做到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即是最佳的。

  禅修,就要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走自己的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但是芸芸众生往往容易失迷自己,别人发财,我也要发财,别人当官,我也要当官,别人出国,我也要出国,别人找美女,我也要找美女,别人上奥数班,我也要上奥数班……就说找美女吧,有句话说,“不找美女伤心,找美女伤肾”。任何事物都有副作用,我们何必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呢?别人做什么,当我们都一窝蜂涌去的时候,最后发现,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一个人活着的真正意义,便是要找自己能做的事,把自己的事做好。很多人对我说,师父,你如果去做企业,可以把企业做到上市。我说企业我做不来,还是当和尚比较好。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这样的诉求,我只做自己能做的事。因此,一个人活的明白很不容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不容易。

  什么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例如我是个员工,首先就要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这才称得上“员工”。我扫地,就应该把地板扫干净,最好做到自己的极致,能做到,这就是人生中最圆满的状态。但我们人往往是,拖地板,马马虎虎拖一遍或者说得过去就行了,什么过道、玻璃、墙壁全不关我的事,就是全干自己分内的事,这当然没有错,但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会想,今天拖地板做什么?——大家要在这里听课,所以就把座位排好。座位排好后发现坐在这里不舒服,那我能不能把它定高一点?再想到,有的人年龄大了,我能不能给他搬张椅子?……围绕着这种思路不断延伸出去,你把领导所关心的事情全都想到了。这种人其实就是人才,领导需要这样的人。如果你真是人才,今天安排你扫地,你不认为扫地是件很容易或者很低贱的事,你会尽全力去做,把它做到最好。当这种小事你都能做好的时候,领导就会慢慢把重要的事让你去做,如果你同样做得很好,职位就升起来了。因而,一个认真扫地的人,往往不会长久扫地的。想领导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这样的员工任何公司都需要。你是这样的人,你就是人才。你是人才,走到哪里都吃香。

  诸如此类的想法,都是在静虑的基础上,保持清净心产生的。心里面越清净,想的就越周全而高效。倘若没有这些想法,势必活得迷迷糊糊得过且过,每天做什么都被人赶着走,像一只蒙着眼睛的小毛驴,抽一鞭,迈一步。这样一种工作状态,也没有多少快乐可言,就是为了混一份工资,是一种被迫的做事状态。有人讲过,我们中国的航空小姐跟国外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国内的小姐上来后,把工作程序走一遍,把座位调好,把快餐、茶叶等等一收,然后就坐在那里没事了;而国外的空姐她做好这些外,会一直在舱中走来走去,寻找事情做,碰到有人睡觉了,会把它灯关掉,睡着了,就给他盖一条毛毯……她永远在找事情做。显然,这二者的区别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在人生中,被动做事和主动做事,最终会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就说我自己,也有人对我不解,说你是一个和尚,一天到晚瞎折腾啥呢?我说这不是折腾,我在为我们这个年代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做的事又可以利益大众,那为什么不呢?做和尚就是我的职业,我怎样把这个职业做得更好、更圆满,那是我应该考虑的事。

  所以人要活得明白,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什么叫“明白”?在你这一期生命里,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预想到终极结果。例如做生意,或者结婚,其实都是一笔风险投资,诚然,投资之前,每人心里都想赚一笔的,可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的亏本和败北,正如有人的婚姻很不幸,事业是失败的。所以在投资之前,你就要想明白。一个想明白的人,无论他处于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都会坦然面对,世间任何事情都打击不到他,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他不会忘乎所以狂妄自大,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终归靠不住,早晚成过眼烟云;屡受挫折、一败如水,他也一笑置之,因为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总之一句话,成败都不执着。但在开始行动前,他会有细致周详通透明白的考虑。

  我们这里有很多山,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爬到高山之巅,去俯视大地,骋目远游,感受宇宙之浩大,生命之渺小。也可以找个黑暗的地方,把自己关在里面几个小时,真正在黑暗中体验自己的内心,臣服、驾驭自己的内心。

  可这些,我们似乎都没有做过,那么,空闲时间我们又在做什么呢?不断玩手机,或者不断换电视频道,或者打开电脑看些无聊的八卦新闻,或者三五狐朋狗友去外面喝酒、搓麻将、跳舞……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的寿命尽量延长,另一方面,每天又在浪费生命,觉得无聊,时间无法排遣。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拉屎这样周而复始——我不提倡自杀——但是想一想,这样活到100岁,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没有意义何必一定要长寿,如果哪天搓麻将晕倒了,我看也不用抢救,因为你明天活着,也无非是接着搓麻将,所以还不如早点休息好。如果大家每天都这么活着,那活20岁与100岁,又有多大区别呢?

  我想,作为一个人,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对别人有益,可以对别人带来方便,帮助。相反,如果你每天都给别人制造麻烦,让别人很痛苦,那你就是一个社会的累赘,甚至是毒瘤。我也时常在反思自己,你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学生时老师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你以什么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一期生命?来看待这个世界,来解读成功,解读生命,解读政治,解读环保,解读人物关系,解读宇宙万有……比如说,我的家庭不幸福,那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我和同事关系不和谐,不和谐的原因在哪里?我的孩子教育不成功,不成功是怎么造成什么?——如果我们没有追根究底寻求答案的精神,就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蜕变,生命也不会向更高一个层次进化,而是一直保持原状,顽冥不化执迷不悟。

  故而,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自己的内心,找出生活中问题的所在,把它解决掉。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自我修行,自我蜕变,自我成长,自我圆满的过程。最后,我送给大家几句话。

  第一,要让自己的心量像虚空一样广阔。我经常有一个比喻,当你的心像杯子一样大的时候,一粒微尘扔进去都会激起涟漪,当的心胸像大海一样浩瀚的时候,航空母舰丢进去都没动静,当它像虚空一样无限的时候,地球扔进去,银河系放进去,照样运转不息,毫无阻碍。如果一个人能够让你生气,让你纠结,让你睡不着觉,让你咬牙切齿,说明你的心还像杯子一样大小。古人说,宰相肚子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里面开个飞机场才行。

  想起了书上看到的一个笑话。说有父子两个,性子都极倔,不肯容让人。一日父亲留客人吃饭,让儿子进城去买肉。儿子买肉后刚要出城门,正好碰上一个人对面走来,于是两下各不相让,就对立起来。过了半天,父亲等不及,找到这里,见状大怒,对儿子说:“你把肉拿回家去,让我和他在这里继续对立到底!”

  这虽然是个笑话,明显夸张,但现实中也不乏这样“一根筋”的状元户,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家庭中家长是这样不融通、不开窍的人物,子女会怎么样呢?孩子天然具有模仿能力,所谓“父不慈,则子不孝”,“上梁不正下梁歪”,几乎是必然的。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温良恭俭让,子女怎么会不在这种气氛中受到熏陶呢?

  所以,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时,遇到痛苦、烦恼时,要反思,要容忍,要接受,然后慢慢把你的心量撑大。常言道,量大福大,你的心量越大,烦恼纠结就越少,这不是福是什么?因而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不是向佛菩萨求来的。

  首先应该厘清一个概念,吃亏,绝对不是懦弱,绝对不是脑残,也绝对不是无能。吃亏是什么呢?是一种大心量的表现,是宅心仁厚,是不与计较,是放下自己,成全别人。从某种角度讲,一个人一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他能吃多大亏,“吃一亏,坐一堆”。在《圣经》里面,耶稣曾对他的门徒数次说过这样的话: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佣人。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做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就要服务大家,成为他们的佣人,而不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享受自己的特权和供奉。

  吃亏首先建立在心胸开阔之上,如果心里放不下,即使吃亏了也会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吃这样的亏才真叫吃亏。正如我们布施,如果对布施念念不忘,那便不是布施,而是放债。所以,肯吃亏的人,他是在不断利益别人。如果自己既吃了亏,又没有利益别人,这样的亏一定不要吃,你损人又不利己,何为呢?

  现在,我们反思一下:你的人际关系和谐吗?如果长期不和谐,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对症下药,这时候你如果能够学会吃亏,学会帮助别人,就会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至于做生意,我们更要学会吃亏,一代大商李嘉诚,就曾这样教育他两个儿子。如果说“商经”,这就是他的商经。一个能吃亏的人,往往心态好,身体好,人际关系和谐,这已经是福了。相反,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动辄生气,生气时很难受,久而久之,他的身体肯定不好,一天到晚老是晚病怏怏的,这便是殃了。所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今天在座有的老师就是学中医出身,我想这方面他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最能明白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疾病,外在的病毒可以消除,内在的病毒怎么消除呢?心病必须心药医,什么是“心药”?——吃亏、宽容、慈悲、放下,等等,这些都是。

  出家师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阿弥陀佛”,大家知道它的含义吗?他的意思是祝你无量光寿!——也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寿,大家都明白,就是长生不老,无量光呢,即是光明之心。什么是光明心?顾名思义,便是内心没有黑暗。内心是光明的,快乐就存在了,快乐存在了,痛苦就没有了。清净、喜乐一旦主宰了你的心,身体就能够健康、长寿。你健康长寿就活的很幸福,——福报就这样来了。

  因此,我们要时刻让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光明状态,光明来则黑暗去,此叫“明来暗谢”。光明是电,如果电力饱和、能量大,阴翳怎么产生呢?如果你的内心电力微弱,如同一只15瓦的灯泡,很昏暗,就有很多阴影产生,这些阴影就是负面情绪。

  当别人骂你一句笨蛋,你急着跟人家争论自己不是笨蛋,别人骂你一句白痴,你非要证明自己不是白痴,这有必要吗?好比路上一条疯狗咬你一口,你也要咬它一口才行吗?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他不是“狗眼看人低”,而是往高处看的。如果一个人还能使你生气、痛苦,正说明你和他在同一层次上,因为只有在同一频道才能发生共振,不是吗?

  这也是因为你的内心光明不足。

  事实上,历史上那些建功立业的伟人志士,往往都是具足光明心的人。

  宋朝有个著名的宰相,叫韩琦,他当知府时,有一位下属呈上公文,最后竟然忘记署名。这在当时要治罪。韩琦看完之后,用袖子盖住文件,抬头和他谈话。讲完又从容地把文件还给他。这位下属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不小错误,一面惭愧不已,一面感叹说:韩公真是天下盛德之人!

\

  还有一次,韩琦宴请官员,一位小官不小心碰倒了桌子,把两只玉杯摔碎了。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这位小官吓得跪倒在地,韩琦却神色不变,笑着对大家说:“什么事的成坏都有一个定数。”又对小官说:“你也不是故意的。”在场的人无不感恩佩服。

  韩琦还在山东做统帅的时候,有天晚上写信,叫一个士兵拿蜡烛在一边照明。这位士兵是个马大哈,偶而向其它地方张望,结果蜡烛烧了韩琦的胡子。韩琦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胡须,照样写下去。

  过了不久,韩琦回头一看,已经换了掌灯人。他担心主管的官员会鞭打那位士兵,就急忙把他叫回来,而且对管事的说:“不必要换人,他现在懂得怎么拿蜡烛了。”

  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自然流露。

  韩琦为什么能这么“不拘小节”呢?因为他宽容,为什么能够宽容?因为他具有一颗光明的心,这颗心轻易不会被阴翳遮蔽,它充盈着天地宇宙之间的正能量。

  所以,什么是光明心,就是一切正面的情绪,宽容,慈悲,喜乐,清净,智慧,忘我,随缘,平等,放下……这些,都是正能量。正能量进来了,负能量自然退场,因为佛魔不同道,冰炭不同器,光明永驻,阴邪不侵。

  纵观古今,个人要真正明白地活着,虽然不一定出家,但他的心一定是出世间的。只有他的心出世间,身才能超脱出来。身超脱出来,做事才能游刃有余,举轻若重,张弛有度。

  身心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明明白白我的心,自自在在我的身”,身心一如,不受束缚,身随心转,即便困于牢笼之内,也是活泼曼妙、优裕自在的。这样的生活状态值得追求,这样的人生境界必须修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