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佛陀——永恒的怀念

发布时间:2023-08-08 13:29:51作者:药师网

  佛陀——永恒的怀念

  菩提法师

  写作的因缘:

  今年八月,蒙藏慧法师的慈悲摄受,寓居于澳洲雪梨之华藏寺静修,期间专门致力于印顺导师之著作的阅读,受益良多。尤其对导师之《印度佛教思想史》序言中:“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动力,是佛灭度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这段话,产生了极大的研读兴趣。因为,这一思想在印顺导师早年的著作中是很少见到的。在上人的鼓励与指导下,余不揣自陋地对导师这句话的内涵,沿著导师的著作耙梳,“依样画葫芦”地揣摸导师之意趣,希与诸读者共勉!亦申对华藏寺常住的微分供养。

  一、人间佛陀的行迹

\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少年时代,享受人间的快乐生活。二十九岁时不顾社稷家庭,毅然地步入出家沙门的行列,过著谨严淡泊的生活,以求究竟解脱。为了求得解脱,他遍参当时最为著名的苦行者,学习高深的禅定。但觉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彻底的,不能正觉人生的实相,于是他放弃了一切无畏的苦行,开始了他自觉解脱的行程。在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之后,到尼连禅河沐浴,然后至菩提伽耶的树下静坐禅思,终于正觉缘起的寂灭,超脱一切而成为人间的佛陀。

  成佛后的释尊,在“五十七日”的禅思中,享受著解脱的快乐,度著独善其身的生活。由于梵天的殷勤请佛说法,这才到波罗奈为五比丘说四谛法,开始了他觉世救人的佛化运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出家弟子已多达一千二百五十人,可见释尊教化人间的感化力是多么的伟大。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释尊的平等施化,风行恒河两岸,他的足迹更是踏遍迦毗罗卫等十六大国。

  释尊晚年的生活,依然游化各方,在他八十岁的那年,从摩谒陀到毗舍离结夏安居。三个月后,又率领阿难等比丘,渐向北方游行。受纯陀的饮食供养后,原本衰老有病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勉力前行至拘尸那。就在那天半夜里,释尊在娑罗双树间般涅槃了。临入涅槃前,释尊仍然没有放弃最后一个可度弟子须跋陀罗,并为比丘们作了最后一次教诫:“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叉,当知波罗提木叉即是汝等大师”。“我诸弟子,辗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人间的佛陀入涅槃了,但是,他将永远地铭刻在佛弟子内心的深处。

  二、佛涅槃后舍利等的供养

  “世间眼灭一何疾”!释尊的般涅槃,引起了佛弟子内心无比的怀念。昔日形影相随的弟子们,更是不觉悲从中来。从修学的依止来说,一向禀承佛的教诲而修行,以后又有谁来教导呢?依谁而修行呢?从师生的情感来说,佛对弟子,对众生,一向是恩深如海。现在竟要涅槃了,永别了!也就是在也无法见到佛了,这怎么能不让弟子们悲感忧恼呢?更有甚者,则认为佛为什么不久住世间,广度众生呢?如是种种的怅惘、悲伤,激起了佛弟子对佛的深刻怀念。

  在大迦叶的主持下,为释尊的遗体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及“轮王葬法”的葬礼。茶毗后遗留下来的碎舍利,由八王共分,回国建塔。弟子们则常萦怀于佛的诞生处、成道处、初转*轮处及涅槃处,思慕佛的崇高、伟大。为了表现于这种存在于内心怀念的虔诚,他们以各种方式追念佛陀的恩德:香、花、璎珞、伞盖、珠蔓、灯明、饮食、幢幡、伎乐、歌舞等供养舍利塔,因为舍利塔是佛陀象征。

  阿育王时,为了满足一般信众的要求,引发信众的心,通俗化普及化。“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在阿肓王的示范作用与推动下,建舍利塔礼拜供养,成为一时之风尚。于是,造塔的趋势是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大庄严,以至有造塔八万四千的传说。

  塔是供奉舍利……。佛的遗体,为佛涅槃后代表佛的存在。因此,塔的重要性,对佛弟子来说,就如见佛一般。对佛骨、佛牙的礼拜供养,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供养舍利塔的功德、舍利的神奇与灵感,更使得舍利染上几分传奇的色彩。舍利的建塔供养,本为对佛的诚敬与怀念的表示,但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不免失去造塔供养的本意,而转化为世俗的宗教行为。因此,印顺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造舍利塔,广修供养的风气对大乘佛法来说,接近了一步,如约佛法说,也许是质的开始衰落。然舍利造塔,也还有引向高一层的作用。舍利是佛的遗体,是佛生身的遗余。佛依生身而得大觉,并由此而广化众生。怀念佛的恩德,所以,为生身舍利造塔,并修种种的供养。然佛的所以被称为佛,不是色身,而是法身。由于佛的正觉,体悟正法,所以称之为佛,这才是真正的佛陀。佛的生身,火化而留下的身分,称为舍利。佛的法身,证入无余涅槃界,而遗留在世间,佛法不正是法身的舍利吗?”。

  佛涅槃后,不但佛的遗体……。舍利,受到佛弟子的尊敬供养,佛的遗物,即佛的日常用具:佛钵、锡杖、僧伽梨、衣服、内衣、敷具、水盂、带、浴衣、白毫、袈裟、座具、燧石、滤水布、刀、针葙、澡罐、扫帚等余物也都受到尊敬供养而流传于各地。

  三、现实与理想的佛陀观

  释尊涅槃了,超脱了无休止的生死流转,不在与世间,发生关涉了。佛的遗体——舍利及传诵中的法与律,是不能满足人心和信仰的需要。在对佛的怀念中,除了对佛陀遗体,遗物,遗迹崇奉外,更增添了佛的“本生”、“辟喻”、“因缘”的传说及释尊在过去世的修行事迹。对于现实人间的佛,也赋予了神话般的解说:佛的寿命是无量的,佛的色身是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的,佛的威力是无所不能的,佛是“一刹那心了一切法”,是无所不知的;佛是永恒常在的,是不会离开众生的。人间的佛陀是化身,因此,佛的色身与一般人一样要饮食,也有大小便,也要睡眠。也曾有背痛、头痛、腹泻等病,也曾服药。佛的身体也曾受伤出血,年老了,皮也皱了,也要为无常所坏。《大智度论》云:“问曰:若佛神力无量,威德巍巍不可称说,何以故受九罪报?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脚;五者,毗楼离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何以故受诸罪报?”对于这一问题,佛弟子认为这是化佛“为众生故,方便示现”。真正的佛身是无漏清净而不受一切的。以至传出真实佛在兜率天上,最后竟被升级到色究竟天上,这理想的佛陀观,是可以满足佛弟子们对佛陀永恒怀念的需要与安慰,但却渐失佛法的本真。崇仰释尊的伟大,引发出佛与弟子们过去生中的因行,这当中,或是印度古代的名王、名医、婆罗门、出家仙人等所有的“至德胜业”,或是印度民间传说的平民、鬼神、鸟兽的故事,都传说为释尊过去生中,可敬可颂,可歌可泣的修行事迹,这些都是佛涅槃以后,由佛弟子诚挚的怀念恋慕,表达出佛陀伟大的因行。而释尊前生遇到然灯佛,曾以“五华献佛”、“布发掩泥”的善行,得到然灯佛的授记,则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以前有过去佛,末后就有未来佛的三世佛的思想。对于怀念释尊所引起的空虚感,使得弟子门更加想到十方世界亦有无量无数的佛。这样,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现在,对于那些因释尊入灭而感到无依的信仰者,多了一份的安慰,毕竟他方世界还有佛现在,只要能往生其他佛土,不就又可与佛同在了吗?

  四、大乘念佛法门的开展与盛行

  释尊入灭了,在佛弟子的永恒怀念中,“世间情深”不能满足于人间(涅槃了)的佛陀,依弟子们的自我意欲而倾向于理想的佛陀,现生人间的佛陀,其实在甚大久远劫前,已经成佛,寿命亦是无量阿僧祛劫,且常住不灭。继而天、神、鬼、夜叉、罗刹、畜天(俗称妖精)等都成了佛法的护持者与奉行者。这一思想的开展,使佛法进入了一个的新的历史时期………。大乘佛法。

  为了适应慧弱信强的根性,念佛的易行道,广泛地流行开来。念佛原本也只是念佛的十号,念佛的无漏功德,甚至是念佛的色身相好庄严。但释尊已经涅槃,没有佛的相好可念。因此,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就不怕在生死中迷失了自己。并且依信愿忆念力,求生净土,也就能生生世世地不忘失佛法,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更不会退堕于二乘了。于是念佛法门成为大乘佛法的一大主流。印顺导师在《方便之道》一书中说:“念佛法门的广大流行,念他方佛经典的不断传出,表示了“大乘佛法”界的一项重要意义。根本原因是:“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释尊在世,佛弟子见佛、闻法、如说修行。佛涅槃后,虽还是闻法修行,在一般佛弟子的心目中,到底没有佛那样的应机开示,鞭辟入里。从释尊入灭到弥勒成佛,要经一段漫长(而没有佛法)的时期。修学佛法的,如还没有见谛,得须陀洹果,虽凭善业而往来人间天上,但长期不逢佛法,是有误失堕落可能的,这该是佛弟子永恒怀念的重要因素。现在十方有佛,胜解念佛而三昧成就的,能见佛,能闻佛法,还能与佛问答,那真是太理想了!念佛的往生佛国,可以不离见佛闻法,能满足佛弟子的愿望,是一切念佛法门盛行的原因。”

  念佛,在佛法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地变为简单易行的称名念佛,这可说是念佛本意的一种深刻变化,也就是念佛从自力向他力(佛力加持)的发展。称佛名号,也就含有了人在急难之时“呼天”、“叫娘”而请求援助的意味。这样,人念佛,佛也念人,众生也就能够得到净土的往生。这种异方便的突起,使得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的法门,偏颇地开展起来,几乎涵盖了一切,而成为大乘佛法信仰的中心。易行道的称名念佛,约教化的普及说,确是仁值得赞叹的,但大乘法的深义大行,也就因此而大大的被忽略了!

  念佛,在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中,适应信众崇敬的心理,特别发达起来。直至今日,念佛,依然是弟子们怀念佛陀的一种方式。但是,念佛已从“永恒的怀念中”变为一句“阿弥陀佛”了!

  1999、9、1、作于雪梨华藏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