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在北京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的开示
时间2006年6月7日
地点:北京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
吴甘霖老师:
今天是我们非常隆重的一天,请来了著名的明奘法师。
去年我应净慧大师邀请,去四祖禅寺参加禅文化夏令营。当时就目睹了明奘法师的风采。
他告诉大家,学禅学佛是快乐、是力量、是智慧。我很难忘记一个体验,我们去传灯,把灯拿上去,然后坐下来,明奘法师给大家开示。
当时天上有个月亮,蓝色的夜空,伴着明奘法师的讲释,真是诗意得一塌糊涂。就像洗澡一样,把我们从内心深处洗得非常干净。禅不仅是很美的,而是最美的。今天明奘法师来,送了一本书给我,叫做《心如晴空》。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明奘法师给我们开示。
明奘法师:
让吴老师一介绍好像很隆重,其实没有。如果我今天没有穿上这身僧袍,可能还能混进学校去。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会议,关于销毁日本人遗留的武器。坐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说:“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小伙子,谁知一谈下来,才知道你大我好多岁。”
刚才吴老师讲的禅的几个特色,都是外用的,可以给它各种定义,是什么长明灯也好,金钥匙也好,这些都是外在的界定。也许跟禅本身毫不相干。
它就跟杯子里的水一样,很甘甜,可能取自天山,经过神仙的加工,可以长生不死,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但这杯水到底是什么样,你没喝过,所以永远不知道,这只是隔靴搔痒。
禅,你要在烦恼面前用它,那它才是真的,禅是不能离开我们的生命的。不管你的收入、地位、长相如何,那都是生命的所属。而我们关键要看的是你生命中的烦恼是如何起来的,怎么解决。
普通人碰到烦恼可能去喝酒麻醉自己,可能去踢球发泄,这都方法之一。但这些都有损伤性。万一踢球受伤了呢?而且这次你用喝酒、踢球的办法解决,下次也是,但是到了第三次呢?你可能就受不了了。
所以这些办法都不能长远。但禅却是什么也不做。它有一种超越的智慧,包容的智慧,来洞见,了解,接受烦恼。看看烦恼是怎么暴露的,在内心怎么停留,怎么不由自主,像个小孩子愤怒那样,没人理他了,就化解了。真正用在化解、解决烦恼的禅,才是禅。
而我们所听到的一些,那都是描述人所说的,是间接的,不是我们真正接触到的。就像我们去喝水,喝到多少,喝到什么样,跟每个人的根基是有关的。
恰恰在你最不想喝的时候,喝到了。就好比把山珍海味吃够了,又吃麦当劳,发现很腻。如果禅被形容得过分了,就不是禅了,就像古诗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我们站在路口喊,说禅多好多好,像广告似的,这种载体是不对的。当你了解了这一点,并且明白禅是无所不在的,你就可以在走路中坐禅,在旅游中坐禅。
只有你体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禅。当我们超越了是非、对错、美丑以后,才能扩大一切。对一切跟你相反的意见,去接纳,去了解。
你可以不认同,但你要了解它为什么不同,这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生命之间,是和谐的。你清楚地知道吵架中,就像陪他玩一个游戏,那是没有任何伤害性的。如果连吵架你都能这样想,那么工作也一样,紧张变成享受时,是不是可以成为最好的动力呢?
禅是不需要你添加任何东西的,今天要学禅,左肩给我五十斤,右肩给我五十斤,那是不对的。不需要成为一个佛教徒,你就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把你的心足够地打开,很轻松的,禅就自然涌现。
只要放下心,把心打开,修禅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禅师不一定是出家人,你有这样的感觉了,那风吹过来也是禅,微风自南来。微风吹来也是禅,它随时都在。但平时你却不觉得,你会觉得烦,为什么?
因为那个时候,你的眼中只看到烦恼,没看到当烦恼产生的时候,禅就是体现的时候,烦恼产生的时候,恰恰是要运用禅消灭它时。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东西我可以这么去欣赏。
但你也不要天天对着这个东西去想,认为这就是禅了,那是傻瓜。该用的时候用,不用的时候各安其位。老板就是老板,职员就是职员,不可以超越外相上的差距,森罗万象,不可模糊。
如果你站在西单的十字路口,喊平等,你看看司机答不答应,警察答不答应。当然不可能。所以你要了解外象的虚幻性和规则性。
五十年前,这条街上什么车都走,人力车,马车牛车,汽车,那时的红绿灯就不现实。你如果不了解不久长性,看不透不真实性,它对你的干扰就越来越大。
现在我们用这个房间,是公司,可能明天变成茶馆,可能成为另一个机构,可能名称变了。你就了解实实在在的东西的虚幻性,时间空间,让我们烦恼的东西就会越来越淡。
由于大家接触了解的少,多数以为禅是宗教性的,这是误区。禅超越宗教性。哲学是从西方到东方,从理性到非理性,建立在能认知的我,能认知的主观上。
我们是身和心组成的,被身约束,生病的人痛苦,被身制约。身又受精神的影响,在《烈火金刚》、《红岩》等书里面,那里的英雄们,在敌人面前,面不改色,精神完全超过了肉体的力量。
在哲学上不了解能够认知的身心是随时变化的。哲学上的虚幻在这里,它认为它解决了终极问题,其实这本身就是问题。
宗教要你拿出你的感情,拿出朴素的信仰,被列入灾民拯救信仰当中。在宗教中世人都是灾民,是可怜的迷途羔羊。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
外在的身心和外在会发生各种关联。今天不开心,跑到别处就开心了吗?但是智者除心不除境,我做不到外界随我的心去转,那么我就冷的时候加衣,调整心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不是说要遵从形式,成为得益者。今天你是杀人魔王,醒来时发现可以放下屠刀,你真的放下了,那你就是善良的,跟信仰不相关,是作为决定生命走向的。一个人杀人放火,只因为信仰就能升天吗?不可能的。
我们信者在因果的自然法则中是不成立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给你的力量是好的,我爱人,人也爱我,我恨人,人也恨我。这是天经地意的。此生故彼生,此念故彼念,是人的作为决定了人的心态走向,禅一下把哲学宗教甩在身后。超越了不圆满之处,超越了逻辑。
一个人早晨吃完饭来公司上班,公交车上,你都是睡眠充足的状态,也没想到白天的压力,看人微笑,这是不是天堂?
一来公司,领导同事立刻说你哪件事没办好,本来你想辩,根本就是屈打成招,那时候你的愤怒,就是地狱。
当时当下你的内心都具备天堂地狱。一个禅者对自己负责,不把自己交给信仰和上帝,交给自己心灵。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有自己的过程,有时是积极的,是天经地意的。
高昂的时候接受,悲伤的时候接受,不是一味地好,只接受事情的本来。这就是禅的智慧。如果你拥有这样的智慧,那是无敌的,是无惧的。
禅不是出世的,超越了善恶是非,是解决生命的烦恼。人必然有衣食住行的烦忧,在这些时候才能体现一个禅者的无忧无惧,才能体现一个禅者的从容。
吴老师:
明奘法师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我这次安排一个人给你做记录,到时我把你的精华给你发过去,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宝库。
现在我们的员工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拿出来,让明奘法师解答。我先说一下我的感受,明奘法师,我觉得禅和别的不一样,是自己的体验,是当下的认知,是实见,是对生命本身下功夫,还有一个是接受生活的本然状态。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不接受。我们很多人去抗拒,我毕业时自杀过一次,把自己整得不成样子。在我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为了追女孩子,总喜欢读普希金的诗,我们都烦透了。
但当我要自杀的时候,我脑海突然响起了普希金的一句话:“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
当时这句话我想来,所有的痛苦都放在边上,谁也改变不了。后来又看到比尔·盖茨给在校的大学生的十一句格言,其中有一句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生活。”我长成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将来肯定不一样。不接受就痛苦。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我老家有个七十多的老头,从来没想过死。有一个黄昏,他站在坟墓前面,突然明白了死是什么,他面对了,也吓坏了,躲在床上哭了,说死了就没有了。他不接受,更加快了死亡,半个月就死了。
人不接受必然痛苦,其实接受了面对了很轻松。当我工作不圆满时,一开始不接受,我的上司也不喜欢我。反而后来我接受了,主任还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转悟,不是环境转变,而是自己转变。
去年我在柏林寺过的,我一个人住一个楼,念《心经》,听到一句话,“不与诸尘作对,不与万法为侣。”为什么跟别人作对呢?所有的烦恼都不跟别人作对,前面是独立的,后面是圆融的。
外在的差别是永远存在的,而内心的差别就没有了。这是我受益最大的一句话。有一次我在邢台,特别听到净慧大师的一句话,觉得特别受用:“为什么学佛学禅?就是让你破除一切执着,消除一切对立。假如你内心深处,还有一丝对立,那就是修行的不圆满。”
下面我们的员工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拿出来,请明奘师与大家交流。
明奘法师:
不知道你们学没学过数学一一对应,在心法上叫烦恼,在事上,相对于企业就是问题,不与诸尘作对,还是消极,不与万法为侣还没有达到内心彻底的明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存在有百花,但百花又不少一点,这才达到得心应手。
在企业管理上就叫问题业绩,一一对应,也许禅不能解决个案,因为每一个个案在同样性质的公司在处理时千差万别,但你拥有解除烦恼的智慧时,就一切解决了。
吴老师:
写禅宗的编辑要学一下明奘法师的这种风格,亲切的风格。
明奘法师:
我出家前就是做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
吴老师:
我们平常人脸上经常写满了烦恼,但明奘法师却是快乐的。
明奘法师:
因为学禅而得到快乐。
刘海鸥:
对于禅我是刚刚接触,写起来很费劲,公案和现实相结合的并不圆融,怎么能尽快达到事理圆融?
明奘法师:
每天拿半个小时,坐禅,拿身心实验,这半个小时是磨刀,加深内在的体验。否则禅的故事好写,公案难矣。比如老和尚背女子过河,比如一休的公案,都好玩。但要理解它,参透它。禅是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本来是圆,你拿直角去量,量也量不得,画也画不得。
吴老师:
过几天我们都去柏林禅寺学学坐禅吧,光写是没有用的,要去体验。
明奘法师:
你想的是在意识心的层面去想的,但是禅不是,心的本来状态。比如禅是圆形,而你却用三角,用方形去量它,你把一个多边形放在圆里,哪怕最大的去靠拢他,也不是它本身。
微妙的差异,包括蔡志忠的,在漫画中的注解,已经是头三把交椅了,但他仍不是。好多人出了很多书,但仍不是,出了很多丑。
吴老师:
昨天看了一本书,一看都是口头禅。
明奘法师:
现在很多书,都是这种多边形。你可以没有大师的文笔,但你用每天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坐。
高杨:
有一个关于禅本身的问题,我们的情绪喜怒哀乐,是烦恼吗?
明奘法师:
七情六欲,悲伤恐惧,一定就是本身的样子。一个人同样在谈恋爱,早晨在一起,甜言蜜语,是什么?
高杨:
是愉悦。
明奘法师:
对,那到中午误会了,变成痛恨了,三辈子都不见了。你想,如果是持久的话那就晚上永远不可能合好。七情六欲,只是心上的一个浮章,本身不是心。别把它当成实在的,随心灭变化。
高杨:
那按禅来说,这些不是都应该剔除吗?
明奘法师:
不需要,你不需要像电脑般分驱,把苦的去了,不是要除,而是保存加密,只是接受了解。
饮食的不同引起身体至心理的变化,第一步接受,了解三性,自主性,自我性,生灭变化随时性,不是传统的,了解了这点,那么自身没力量。是不除而自除。
高杨:
高兴时去高兴,烦恼时去烦恼,在现实中,是不是不合适?
明奘法师:
饿而食,冷而衣,是不一样的,我上面说的是完全的智慧。但是你慢慢的用,你认为自己有智慧,别说,那是最没智慧的。跟任性胡为不同。
高杨:
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享受时,要加个限制。像放风筝,要拉着。
明奘法师:
可以。
高杨:
乐可以享受,如果把悲和苦也当成享受的话,是不是逃避呢?
明奘法师:
不是享受痛苦,有人打我再伸过脸去,那是傻瓜。享受不等于不解决。
吴老师:
明尧居士对于这个有补充性的说明:第一要有观照力。你很清楚,在不自主的状态,观照它,看清楚叫断续心。举例子说,你男朋友对你不好,你不断恨,你一天都在那里出不来,不要执着,允许你有轻微的感觉,但不能住在上面。
吴老师:
高杨在进公司时,写了一篇文章,也是很有禅味的。
下面谁有问题。
任悦:
我有件事情想问一下法师,我家楼下有很多流浪猫,有一次我在去喂的时候,发现其中一只情况不对,好像生病了。于是第二天就带它去看,结果是白血病。
医生说这种病是会在同类中传染的,百分之百的死亡率,而且这只猫本身也很痛苦,无法治愈,医生的建议是做安乐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得去做了安乐死。我想问一下,我究竟有没有做错,如果说我做错了,那猫不该死,那就会传染很多其他的猫。
可如果说我没做错,那么那猫的死是由我而起,如果我不带它去看病,可能它还不会这么快死,那么我究竟有没有做错?
吴老师:
我给您介绍一下,她来这里之前,是在动物保护协会做事,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很喜欢打包带回剩菜,是带给流浪猫吃。她向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认真的。
明奘法师:
首先我想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你的烦恼就是因为这个字——死,对吗?要知道,生死一如的道理。那么我们看到黑白是对立的,是非也是对立的,生离不开死,死也离不开生,死不过是生的另一面。
请给我拿一张纸,平着的时候有两边,这两边就像生和死。但是当我们把它卷起来就分不出彼此,你能分清哪个是生哪个是死吗?
当你了解了,它的死并不是结束,是生的另外一种显现状态,你就不会为它难过。
比如文天祥,耶律楚材,全是在家的人物,不出家但学禅,对生命的承担,对生死达观的态度,舍一人而救一家时,那就舍一人;舍一家而救一城时,就舍一家。择其利害,择最大的利害选择,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冬梅:
刚才明奘法师讲到对生活的事情接受,生活中总不可避免的有不喜欢的人或事,可能一次两次能接受,但当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时,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解脱。像普希金,写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但他的生活就是有很多烦恼,能写出这种诗句的人也会有。我们怎么才能不被一波波的烦恼打倒。
明奘法师:
普希金还有一句诗:“每个人都不必着急,每个人都有他的位置。”诗人禅,他是瞬间性。禅师,是持久性。瞬间性通过艺术来表现。持久性通过生活来流露。
诗人的瞬间的体验是很接近禅的,一旦离开那种氛围,就没有了。穿越了所有的虚幻,通过艺术展现,没有持久的扎根力。禅师是没有多少艺术性的,既有僧人的,也有普通人的,没有艺术天份,通过生活流露出来。
我们在今天可能包容敌人,但不持久。
我讲一个故事,在英国有一个企业家,每天到小贩的住处买报纸。小贩找给他钱时,他都要说谢谢。而小贩从来不做声。
有一次,企业家的一个好朋友来看他。看他跟小贩买报纸,说谢谢,小贩又不理他。朋友就很不解,你这么有名的人,他怎么连谢谢都不说。
企业家说,这有什么的,我十五年都这样。
朋友很吃惊,说你怎么不改变。企业家说我为什么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我的做人准则?
这就是禅者的力量。不会因为外界而改变。
把禅的超越包容用在生活中,也许你不是禅师,但拥有禅的智慧,才是根本。
徐金辉:
刚才明奘法师说的我也有体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禅心天性,每个人都有顿悟的瞬间,难的就是持久性。禅无处不在的状态是很难找到的,瞬间很短,有时要经历很多痛苦的挣扎,很多人经历了也找不到这瞬间。
同时牵扯到一个问题,大脑和心,有时发现用脑思索问题,我们的思维都从这里产生。我们思考很多很累,没用,增加烦恼,反而用心就解脱了。我对心和脑之间的关系很疑惑。
明奘法师:
你这个问题很专业。我们是由脑,心脏,识,智组成。我们普通人认为的思维的源泉在脑或心。在心理学我们认知的作用是通过识,所依赖的器官是脑心。
识是眼识鼻舌身识耳识,是六识的幻用和化用,智又是什么呢?心的本来如此的样子。它是层层的,脑和心脏只是器官,牵涉到佛法佛教心理学生理学。
工人工作十二个小时,回去喝酒,睡七个小时,起来后是旺盛的。而编辑在八个小时,又拼又写,你让他睡几个小时,起来还是委靡的,一个是体力一个是心力,智和心是无分别的,是直觉,看到了就是如此,至于是什么,可能说不出来。
第二念是识,窗、门,开、关。第三念是别,哪个是冷的哪个是热,不喜排开,喜的接受。执取推开。整个的心理流程是这样的,本来如是无所不在。每个人在瞬间都能体验到,只是他不知道是禅,所以错失。
教禅的人也有问题,拐弯抹角,别人怎么能知道。
吴老师:
小甄是学心理学的,一定要学佛法心理学。
明奘法师:
把多余的东西抛弃掉,对本体的把握,也是有一些。
吴老师:
五个写禅的已经问过了,另外的员工谁有问题。
肖楠:
我刚才听了以后感觉到一种智慧,对身心都陶冶,但也有疑惑。第一,禅是不是关于心灵的修炼。第二,刚才听了对禅的讲解,感觉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有很多东西要接受,打开思想,但是有些东西不能去接受,有些东西不能改变,朝代的变革,经过流血,才能变。可是佛要接受,是不是对社会进步不很好。
明奘法师:
本身改革你也没有排斥,不是你想要的,而是全体的袒露给你的。耶律楚材,在砖塔胡同参禅三年,很多人认为没有民族气节。等蒙古兵征伐,他随军出征。他不接受吗?
如果你只接受消极一面,那就是临终一死报君王。第一个问题,心法的修炼,禅不需要修炼,所需要的都是技、术,而禅是本来如是,本来存在,打开你的心眼,你就能够接受。
肖:
心怎么打开?
明奘法师:
又回到技术的层面,和禅师的接触,不明白的时候要有人给你指路,月光是禅,微风是禅,是老师创造的吗?不是,是本来就在那的。
肖:
要去打开的话,去体会,关于超越,烦恼,在超越的时候,你要跳过痛苦,有切肤之痛,走到那里,才会想摸索出来。
明奘法师:
生而知之者,是为神。
想想看,中国人有几个是生而知之者,没有天生的尧舜,看到春花的灿烂,才知道凌落之后的,在这方面禅师很多。我本也是经历过,痛到万丈深渊,体验过痛得不得了的,都经历过,才走过来,不容易。我为了寻求生命精神,不止是十年。根本找不到生命的乐趣。
吴老师:
发现没有他很像一休,又智慧,又快乐。一休年轻时也很痛苦,后来变成最快乐的人。还有另外一句话,最受用的是困而知之者,把你打到十八层地狱时才会过来。
老和尚说过一句话,每一个禅师背后都是一部血泪史。过得好的不好的都学禅,包括抵抗,上路以后你会发现受用最大。员工是这样,我批评很多的,禅宗也是这样,当头棒喝,自己本来如此,环境本来如此。
明奘法师:
有本小说叫《悉达多》,副标题,“走向自我觉醒之路”。他也是经历过痛苦,还解决不了。回来娶妻生子,还是心里不安,自杀,突然体会到,开朗了,通向自我醒觉之路。
吴老师:
明奘法师去了法国,把一些书背回来了。跟你们分享一句话,“未破关时毒如蛇蝎,破关时泓如秋水”。
经常要转,都有的一切都俱备了,总有那一天会如秋水。
今天上午已经耽误了明奘法师的很多时间。禅是要你欢乐的,是艺术的圣境,是力量的源泉,是外用的,但外用我们也需要。通过禅的几次开示,明尧明洁等,我们要更多的去修,一讲就错,都是口头禅。
自己有修,有悟,尤其是顿悟。
再次感谢明奘法师。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