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

发布时间:2023-08-07 15:19:54作者:药师网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

  (恒强法师讲,慈云记录,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索引:

  2008年2月23日开学典礼上的开示、3月8日的课

  3月15日的课

  3月22日的课

  3月29日的课

  4月5日的课

  4月12日的课

  4月19日的课

  4月26日的课

  5月2日的课

  开学典礼上的开示

  2008年2月23日,佛法进修班本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恒强法师回答了现场的几个问题,以下是部分答案。(问题本身我一点没听见,当时用的那个笔记本电脑声音超小。)

  1、如果是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去算命,还有情可原,因为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对生命的困惑。而对于已经见法的人来说,不应该去算命、打卦,也不应该给别人算命。

  2、在家人修行,可以修成三果。修成三果之后,必然将来能修成四果。比如说在中阴身的过程中啊,或者将来在天上啊,会成四果的。

  3、中阴身的形象,与生前类似,只是身量小一些。在中阴的前一阶段,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但无法与活人沟通,他会感到孤独、恐惧、生气。通常情况下,活人是见不到他的。

  4、印顺法师生平,可见他自己的著作《平凡的一生》。

  5、鬼神是有的,在很多地方都有。我们不要不尊重他们,但我们也要知道,鬼神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6、与不学佛的人,应该和谐共处。

  7、了解佛法后,修行与生活不会对立的。如果现在感到两者对立了,有矛盾了,这只是暂时的。

  8、让我们流转轮回的,有两种力量,一是无明,二是爱欲。断除爱欲,未必一世成就。也许今世未断爱欲,而到了来生,你就出家了。

  佛法概论(讲于2008年3月8日)

  一、绪言

  这门课,讲的是佛法基本的法相义理,这是必要的基础。参考经典是《阿含经》。可以参考的书籍有《佛陀的古道》,可以参考的网站有“觉悟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了解四圣谛、八正道,了解原始佛教。

  学习这门课,需要有的一个态度是:大小共贯。

\

  原始佛教,是佛陀生前所说教法,原汁原味的。

  到了后来,教理有所发展。

  “四阿含”通常被称为小乘经典,而唯识、中观的典籍,则被称为大乘经典。其实,大小乘的根本是一样的。《阿含经》,是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这三乘共依的经典,大小共贯。

  这门课,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两种真实:一是历史的真实,二是法的真实。

  1、历史的真实:

  我们深信,释迦牟尼确已成佛,以他的慈悲和智慧,能使我们超出三界,究竟解脱。

  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各地的佛教有所不同。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不同是如何产生的,否则会存在疑惑,徘徊不定。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教史,否则,奢谈部派佛教,奢谈宗派,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空谈。

  2、法的真实

  我们要了解,因缘、无我、无常、空……它们真实的义理是什么。了解这些,才会有正确的知见。我们经常看到,学佛的人在网络上争论不休,其实,通达了义理之后,是不会争论的,就与人无争了。

  学习这门课,有三个目的:

  1、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的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

  2、确立对佛法基本的知见:无常见、无我见、缘起见、中道见。

  3、对佛法有基本的判断。学佛的过程中,一些微妙的认知,如果出现一点偏差,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好比一个人,要一直往北走,走到北极。如果往西偏了一点点,后来就不知会走到哪里去了,也许是乌鲁木齐,也许是伦敦。我们要有能力了解,我们见到的,是不是真的佛法,是不是附佛外道,是不是有漏的。

  学习这门课,有四个准则:

  1、依法不依人。盲目依人,他要是下地狱,你也跟着去了。

  2、依义不依语。要了解法师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咬文嚼字。

  3、依智不依识。智,是究竟的智慧。识,指的是世俗的观点、情感,普通人的思维定势。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究竟的,圆满的。不了义,则是方便说,假说,权说。直指解脱、涅槃的,是了义。

  二、三宝与信徒

  佛法僧被称为三宝,因为这三者的智慧威德至高无上,犹如珍宝一般。

  1、佛

  佛陀,梵语发音“布达”,意思是“觉者”。比如“布达拉宫”中的“布达”,就是佛陀的意思。在古代,“佛陀”的发音肯定与“布达”相似,这是个音译,但现在这两个字的汉语发音已经转变了。在汉地,佛陀又被简称为“佛”。

  佛陀当年是古印度释迦族人,贵为净饭王的太子,曾经过着很奢华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奢华而感到幸福,后为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作为太子时,他是个敏感的人,容易受伤害,是个内向的人,善于思考。他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离家去修苦行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因此,“牟尼”成了他的雅号,这个词的意思是“寂默”。佛陀成道后,这个词因为他成道的缘故,又有了“圣人”、“贤人”的意思。他被称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从佛陀的经历看,他有浓厚的人性,是人性与佛性的统一。

  他断灭了一切烦恼,断尽世间八苦。这一生,也是他的最后一生,此后,他不会再轮回受生于六道,他已经悲智圆满。

  当太子时,他的生活奢侈得脚不沾地,去哪里都有车有马。传说中,他从小接受了武术教育,是个武林高手。他有三个行宫,分别适合当地的夏季、雨季、凉季这三个季节。

  但他并没有沉浸在奢侈生活里,他喜欢静思,思考人的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

  在一个热闹的节日,别人都去玩乐,他独坐树下,自然地进入了初禅境界,感受到了禅定的愉悦,这时,连他的父王也不禁向他鞠躬致敬。

  他于人间成道,和人们一样需要吃饭。就连他到了天上时,帝释天也遵照佛陀的意思,用人间的食物招待他。

  佛陀生前,也有生老病死。他自己讲过:“我今亦是人数。”成佛,并非消除了生老病死这些自然现象,但消除了这些现象带来的烦恼。

  2、法

  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为“法”。

  佛法——佛的法,佛所知、所得、所说的法。

  佛所知如大地上的树叶一样多,而佛所说的,就像他手上的树叶。这不是他吝法,不是他把自己知道的法藏着、掖着,不告诉你。他说的法,是与解脱相应的。

  狭义的佛经,是佛亲口说的。广义的佛经,也包含佛弟子、诸天、仙人所说。

  “三藏”,是指经、律、论。经,是法相义理。律,是佛亲口所说的生活规则。论,使佛法广度更大。

  佛陀,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他的法是根本的。

  诸佛常法是竖贯的。

  融贯的法是旁通的。比如,佛陀生前只提到护生,没有提到放生,放生是发展出来的,与佛法不相抵触,是旁通的。旁通的意思是:虽不是主干,却由主干而来。

  佛法的三大语系:巴利文系(代表早期佛法)、藏文系(代表后期佛法)、汉文系(代表中期佛法)。

  3、僧

  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梵语音SENGGA,而不是SENGQIE。(瑜伽,梵语音YOUGA。阿弥陀,梵语音AMIDA。)不过,念佛法僧,关键是心里诚信三宝,倒不在于语音。

  有时,汉地把相关词汇简化,意思与原来就不同了,比如“阿罗汉”,“阿”是否定前缀,一去掉这个字,简化为“罗汉”,意思就反了。但这种简化,我们都习惯了。

  僧伽,意为和合众、僧团,四个人以上。

  所谓“只不成侣,单不成僧”,单一个人,是不应被称为“僧”的。

  出家五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其中,式叉摩那尼意为“正学女”,沙弥尼要成为比丘尼之前,用两年时间学法学戒,这个阶段时,就是式叉摩那尼。

  比丘意为“乞士”,通俗地说就是乞丐,说是要饭的也没错,就是托钵乞食嘛。

  依汉传佛教,比丘为“大僧”,比丘尼为“二僧”,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为“小众”。(如依南传佛教,没有这样的说法。)沙弥,意为“勤策”,以大僧为榜样学习。

  僧团的特点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不打架,不吵架,也不勾心斗角。平等、民主。

  出家五众与在家二众,合称“七众”。

  皈依,是救护的意思。皈:皈投,投靠。依:依靠。皈依是指通过依靠而得到救护,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为看护。

  皈依了的在家人,受了五戒的,被称为“近事男”和“近事女”;受了八戒的,被称为“近住男”和“近住女”。

  课后回答的部分问题(问题本身我没听清楚):

  1、居士的本义是“在家的有钱人”,后来演变成在家信徒。

  2、与男众相比,女众有不足之处。女众有五事不可为,比如,不可以女身成佛。总体上说,女众的烦恼比男众多,因为女众往往性情柔弱,没有果敢、果决的男子汉气概,容易感情用事。所以,针对女众的戒律也多一些。

  3、“四阿含”,是佛陀涅槃的当年夏天结集的。

  --------------------------------------------------

  佛法概论笔记(讲于2008年3月15日,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三、有情观

  上次讲到了佛教信徒。成为佛教信徒,有皈依仪式。汉地有些人并未经过皈依仪式,只是心里想着自己皈依了,能不能算是佛教徒呢?或者即使经过皈依仪式,对僧团却没有信心,那成了“二宝居士”了。经过了皈依议式、对三宝也生起信心的,应该怎样成就信心呢?济群法师很重视修三皈依的仪轨。修皈依修到顶点,可以成佛,希望大家也要重视。

  今天讲有情观。

  有情,即众生。众生有情识——情是感情,识是六识的识。也就是说,众生有精神活动。

  人是有情中的一个种类。

  佛教,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佛教关注的重心点,就是有情的情识活动产生了种种痛苦和烦恼,目的是消除痛苦、烦恼,达到涅槃。佛陀也是为此而说法的。因此,教界有学者提出了“人生佛教”。

  有的人,认知上有误区,由此产生痛苦烦恼。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爱喝酒,喝上了瘾,一天不喝就坐立不安,睡不着觉,离不开酒了;但对有的人来说,酒可有可无;也有人根本不喜欢酒。对酒的依赖能产生痛苦,对酒的反感也能产生痛苦。但改变一下认知,痛苦马上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认识到喝酒对健康不利,还会造成经济负担,可能会改变对酒的贪著。

  我们要从三科(三个科目)来认识有情。

  (一)三科

  三科包括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与六尘)、十八界(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

  从现在的生物学等科学的见解来看,有情可分为身体、精神两个方面。三科,就是详略不同地分析有情的精神活动。

  1、五蕴

  先看五蕴。“蕴”,积聚义,意思是同一类集合在一起,归纳为一类。“蕴”,旧译为“阴”、“众”。这里的“阴”,覆盖义——五蕴能产生种种痛苦和烦恼,能覆盖我们的智慧。玄奘后,新译为“蕴”。

  (1)色蕴

  这里的“色”,不是指好色的色。好色的色是很狭义的,是美色的意思,只是色中的很小一部分。色蕴,指有形质碍之法——有相对固定的形状,有障碍作用。比如书,有相应的作用,能挡住视线;比如水,可以隔热、隔火;比如气体,对飞行体可以产生障碍,飞机遇到气流,有时候颠得很厉害。客观存在的种种物质,都是色蕴,或称为色法。

  但我们学习五蕴的目的,不是分析世界,而是分析身心。

  身心中的色蕴,共14种,包括:四大、五根、五尘。

  A、四大

  四大,所谓“四大皆空”的“四大”,并不是民间一些人所以为的“酒色财气”,而是“地水火风”,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是四种元素。

  地大:组成一切固态的物质元素,具有坚固性。有形状,有体积,有相应的硬度,可以承载人、车等。(关键词:坚固性。)

  水大:组成具有流动性的元素。(关键词:流动性。)

  火大: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明火,而是指具有暖性的各种元素。(关键词:暖性。)

  风大:具有运动性的因素。(关键词:运动性。)

  物质皆由以上这四大因素组成,而不是四大本身。

  对有情来说,身体由四大组成。肌肉、牙齿等,是地大。流动性的体液等,是水大。消化产生的种种热量,保持体温的恒温,是火大。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是风大。

  B、五根

  根,生长义。有情身心中,“眼耳舌鼻身”称为五根,属于物质。(意根是第六根,不是物质,而是心法。)

  C、五尘

  五尘是五根所对的对象,是五根所认识到的。

  六尘中的前五尘是“色声香味触”。

  六尘中的前五尘中的“色”,与五蕴中的“色”,含义有区别。五蕴中的“色”是广义的,意为色法。五尘中的“色”是狭义的,包括显色和形色。

  其中,显色是指颜色;形色是指各种各样,如长、短、高、矮、胖、瘦……

  (第六尘是法)。

  (2)受蕴

  受蕴是身心的种种感受。受蕴可以分为两种:身受和心受。也可以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可以分为六受:由眼触所生受、由耳触所生受、由鼻触所生受、由舌触所生受、由身触所生受、由意触所生受。

  A、由眼触所生受。比如见到思念的人,有愉悦感。

  B、由耳触所生受。比如听到喜欢的音乐,有快乐之感,而听到噪音,觉得非常不爽。

  C、由鼻触所生受。闻到气味的感受。

  D、由舌触所生受。尝到的味道带来的感受。

  E、由身触所生受。身体产生的种种感受。比如摔了一跤,产生的擦伤的感觉。

  F、由意触所生受。精神上、心理上、情绪上的种种感受。

  (3)想蕴

  不是指心中的种种想法。

  想蕴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在心里产生的种种印象。

  就像是照相的相。

  六想:由眼触所生想、由耳触所生想、由鼻触所生想、由舌触所生想、由身触所生想、由意触所生想。

  (4)行蕴

  行蕴是六想之后,产生的造作(心理活动),即是思业。包括:由眼触所生思、由耳触所生思、由鼻触所生思、由舌触所生思、由身触所生思、由意触所生思。

  行蕴的“行”,意为迁流、造作。迁,变化。流,流动。迁流,是相续的变化。造作,比如说胡思乱想。

  行蕴即“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

  (5)识蕴

  识,了别义。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是基于六根的认知能力,对外界产生了别的作用。

  五蕴中,色蕴属物质,而受想行识属有情的精神活动。五蕴更侧重精神。佛法正是侧重认识精神的痛苦,并最后消除痛苦。

  2、十二处

  十二处是指六根和六尘。这是长养种种心、心所之法。

  六根(十二处中的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十二处中的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六外处,名六尘,因为它们能染污我们的智慧,又名六贼,因为它们能夺去我们的善法。

  3、十八界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

  六根和六尘前面已经讲了。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指各自相应的触觉神经,而不是指眼珠、耳朵……等等。而意根,不属于物质,不是指大脑和心脏。我们的念头是念念相续的,有前念、后念,而前念是后念的等无间缘。因前念必有后念,后念必有前念,所以,称前念为后念的意根。

  了解上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概念,才能因此起观,观无常。尽管看上去这些概念比较机械,但在这些概念上,才能起观。这是解释身心方面的关联性,解释日常身心的一切活动。

  不要以为这些概念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我们要正确认识日常活动中的无常性、无我性、因缘性。在念佛、诵经、礼拜中,要有正见,确知是无我的。

  痛苦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没有破除我执。要通过蕴、处、界的观察,确立无我见,学佛才入门了。

  (二)有情的类别

  1、众生

  人,起初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一起生到梵天宫。那时候,人没有性别,也没有名字,众共所生,所以称自己为“众生”,有“生存者”之意。

  2、五趣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有五趣之说,后来又加上了阿修罗,成为六趣。六趣是地狱、饿鬼、傍生、人、天、阿修罗。造的业会引导你趣向这六道。

  (1)地狱

  地狱中的众生,只能感受到苦,感受不到乐。

  (2)饿鬼

  饿鬼分三类: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

  其中,少财鬼摄取脓血为食。我们受了伤,伤口中流出黄脓、白脓,我们觉得很臭,而少财鬼以脓血为食。无财鬼则享受不了脓血,即使由于什么因缘,偶尔吃了一些脓血,脓血到了它们的嘴里,会立即化为火流,把它们的喉咙给烧坏。多财鬼则可以享受食物,或者也可以享受衣物、财物。

  有人给先人供吃、用之物,还有人给先人烧个纸房子,房子里有家具、电器,门口还站着几个门卫,院子里有停车场,上面停着一辆轿车……如果先人生到地狱,享受不到这些。如果先人生到天上,会视此为垃圾。如果先人转生为人,也用不着它们。如果先人生为阿修罗,或生为傍生,同样用不着它们。如果先人生到鬼道,作为多财鬼才能用得着,作为无财鬼或少财鬼,还是用不上这些的。所以,供这些东西,先人能用上的概率不太大。我们尽孝,要在父母生前,不要在其去世之后才烧东西。

  (3)傍生

  畜生是依傍人而住的,所以有此称呼。

  (4)人

  “人”,具有思虑的意思。人因多思虑而称为人。

  (5)天

  又称天人,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天人的寿命、相貌、快乐等均超过人间。

  (6)阿修罗

  阿修罗有不端正之意。阿修罗中的男众相貌丑陋,而女众妖媚动人。

  人道的殊胜:勇健、正念、佛出世处、是修业地、行梵行处。

  勇健:勇敢,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力,很多事情就能成就。

  正念:人苦乐参半,可以更好地保持正念。

  佛出世处:佛陀出生在人间,在人间成道。

  是修业地:有苦有乐,适合修行。这里的业包括:十善业和不动业。不动业即禅定。

  行梵行处:“梵行”这个概念,佛教和外道都有。在外道,指的是清静行,即男女之间没有亲密行为。在佛教,指的是依八正道而行。

  我们得了人身,也听闻了佛法,要珍惜这个境遇,不要只想着学佛仅仅为了培养点福报,那样的话,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有情的生死与轮回

  1、四生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四生,是众生的四种出生方式。

  卵生,如蚂蚁、鸡、鸭、海龟、蛇……

  胎生,如人。

  湿生,依湿气而生。如潮湿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假父母,不因淫欲。

  化生,依业力自然而生。如地狱中的众生,如天人,如往生到极乐世界。

  2、四食

  众生如何延续生命?依靠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口鼻摄受的食物。比如饭、菜、汤、氧气……要分段摄取。

  触食:狭义的“触”,是身体感受到的;广义的“触”,还包括其他各根感受到的。“触食”的“触”,指广义的。比如眼见山河大地感到愉悦,觉得“秀色可餐”,以此长养身心。

  思食:基于个人的愿望、希望,维持生命。比如一个人求生的欲望、对长寿的追求、对社会的理想等。

  识食:有取识、结生识。有情死亡之后,投生到下一道,我们的色身带不去,而有取识和结生识,使生命从上一生到下一生。

  3、四有

  四有是生命的四个阶段。

  生有:投生的一刹那。

  死有:死亡的一刹那。

  本有:由生有到死有之间的过程。

  中有:死亡之后、投生之前。又称中阴。

  4、无常相续的有情论

  生命轮回的两个基本原因——无明和爱。

  无明:对佛法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爱:包括境界爱和自体爱。境界爱,比如男女间的贪爱。自体爱,是出于我执,对自己产生的爱。

  未修行者,不能解脱,因为无明。

  修行者,不能解脱,因为爱。

  修行入手处,不在于认识身外的世界,而在于改造身心。身心是我们修行的道场。身外求法,好比缘木求鱼。我们应该认识身心,对治烦恼和痛苦。

  神秀那首著名的偈子是相当到位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依此而行,非常稳妥。

  如果脱离、忽略了身心,修行无处着手。

  有人也诵经,也礼拜,也布施,也供养,也赶法会……如果对身心没有观照,这就是“空花佛事”了,是徒劳的。

  部分提问(问题本身我在网上听不见):

  1、礼拜、持咒、诵经时,应该保持正念。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身心保持觉察力。

  2、大家喜欢旅游,看到山河大地,起了这种可爱的感觉,这就是触食。听音乐、闻香味、吃口香糖,都是基于触食。

  3、进食时,要如理起观。吃段食时,当它是亲骨肉一样,以此避免对段食的贪著。对触食,以此作观:牛剥了皮,扔在地上,被地上的东西刺痛的感觉。以此避免对触食的贪著。并不意味着要断食,而是不要贪著它们。

  4、饿鬼道,也有胎生,也有化生。

  5、欲界天的天人的六根,跟人差不多。而无色界天的天人,无色身,六根当中只有意根。

  6、读《西藏生死书》,可以使人更了解中阴身。中阴身的样子,起初跟生前差不多,只是略小一些,比如生前一米八的人,这时候可能变成一米六了。然后会越来越小,慢慢变成下一生的样子。比如下一生做狗,就变成狗的样子了。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3月22日下午)

  慈云记录,经恒强法师指正

  四、世界观

  上次课讲的有情观,是分析有情的身心,在三界中如何生死轮回,在生死轮回中如何相续。这次讲世界观。

  (一)世间

  “世间”又说为“世界”。“世界”这个词,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通常指外在的客观世界,这与原始佛教中的“世界”有明显不同。

  1、世间义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世间”与“世界”是同一个词,只是说法不同,而世间更常用。“世”指的是在时间上的变化,而“间”是在空间上,时间与空间的交合的存在,称之为“世间”。

  世间的本义:可毁灭、可破坏的,可灭的。

  《杂阿含•三二一经》中说:“危脆败坏是名世间”。“危脆”的意思是说一旦外在环境、条件产生变化,它就可能改变,非常脆弱。就像鸡蛋一样,容易破。“败坏”:容易变质。凡是危脆败坏的,我们都称为世间。

  《杂阿含•一三○七经》:“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杂•二三○经》说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是名世间。

  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了我们的身心,及产生身心的一切活动。五受阴则强调我们身心及身心活动的有漏性、染污性。这种有漏的、染污的身心及其活动也称五取蕴。五取蕴即五受阴。阿含经把我们有漏的、染污的身心及其活动称为“世间”。

  我们的认知活动需要根尘识三者交互产生作用,缺一不可。比如,我现在用手接触这个杯子,感到杯子里水的温暖,此活动为身触(不同于六尘中的触尘,下同)。身根(手的触觉神经)接触到外在的六尘(这个杯子),身识马上发生作用识别杯子里水的温暖而产生身触。再由这种温暖带来心里好不好等感觉,就是受。只有根尘识都具备了,就会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而阿含经把这种由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的身心活动称为世间。根尘识三者交合作用称为触,由触产生各种各样的受。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世间就是上述这样的概念,而到了后期,世间的概念又进一步扩大了。

  2、世间的分类

  这是后期论典中对世间的分类。

  (1)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

  (2)器世间:物质世界,没有情感、情识。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

  (3)五蕴世间:这是阿含经中“世间”的含义。被称为五受阴世间或五取蕴世间。五阴和五受阴的区别,正如“窗帘”与“好的窗帘”,前者是中性的,后者则带有感情的判断。五受阴区别于五阴就是强调五阴的有漏性、染污性。五取蕴也是这样。

  3、世间的特点

  (1)世间无数。

  有情世间无数。器世间也是无数的,比如行星、恒星都是无穷无尽的,有十方世界。

  (2)世间是不断成坏的。

  比如地球、太阳都有寿命。成、住、坏、空为一大劫。

  成——从无到有。

  住——形成后保持稳定性。

  坏——外在条件变化,本身也变化了。

  空——消失了。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对普通事物,我们一般说“生住异灭”,而世间是“成住坏空”。

  (3)有情依于器世间。

  有情需要外在的生存条件。一旦器世间等外在条件变化,有情也会随之变化,如迁徙或灭亡。

  (4)世间的净秽是业感的。

  世间的净秽是基于善恶、有漏无漏、染污清静,就是直接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

  东方净土、西方净土的众生,不造作五逆罪。而我们依存的娑婆世界,被称为“五浊恶世”,这是有情的共业所感。

  (二)三界

  三界是对世间的分类,依据有情的身心特点而划分。有情不同的身心活动,造成三界的不同特点。三界中,有情身心会造作不善业,带来苦果。《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三界又称三有,指三种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

  1、欲界

  欲界的有情,具有种种欲望,被欲望所污染。

  这里的有情具有淫欲——两性之间的欲望,具有情欲——友情、亲情等情感,具有色欲——对外在物质的欲望,具有食欲——对四食特别是段食的追求。

  人类居住的四大洲、天人居住的六欲天,及地狱、傍生、饿鬼,都是欲界。被诸多欲驱使,欲界众生造作种种业。

  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有情的欲望越淡。

  (1)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是四大天王所居住的天。四大天王是佛教的四大护法。释迦佛涅槃时把佛法付嘱给人天,在人间付嘱给迦叶和阿难,在天上付嘱给四大天王。

  (2)忉利天

  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分为三十三个辖区,由三十三位天王统治。中央有一位天主,四周有三十二位小天王。在过去世中,这三十三位天王是好朋友,后来一起修行,一起生到三十三天,做了天王。

  (3)夜摩天

  “夜摩”,又称“焰摩”等,是“阎魔”的不同音译。说阎魔王在地狱,是民俗信仰,不是佛教的教义。

  (4)兜率天

  弥勒菩萨在那里。

  (5)化乐天

  这里的有情,可依自己的意念变化出种种美妙境界供自己享受。

  (6)他化自在天

  这里的有情不用自己变化,把别人的美好境界直接拿过来享受就行了,他们坐享其成,福报极大。

  他化自在天顶有魔天宫,魔王住在其中,欲界所有的有情,都在其掌控中。所谓“逃不出魔掌”,就是此意。

  一般我们说的魔,有烦恼魔——感受到的种种不如意;有死魔——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极其恐惧。而天魔真实存在,居住在天宫里。

  2、色界

  色界相对于欲界,有情的欲望变得很淡,远离了淫欲和食欲(主要指对四食中段食的追求),有清净的色质,身体相对于欲界来说非常清净,无男女之别,长相庄严。色界有情的身形不同,越往上,身体越庄严、越高大,寿命也越长。他们有身光,身体相当于一个小宇宙,散发出种种光明。

  色界有情依住的共有十八天。分为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三天、外道无想天、佛教五净居天,基本与四禅的境界相对应。

  如初禅天的有情成就了初禅,经常安住在初禅中;二禅天的有情成就了二禅,经常安住在二禅中……

  无想天:外道成就的最高的定是无想定,他们安住在无想定中。

  五净居天:成就了阿那含果的圣者,圆寂后到此。

  色界天的最高天又称为“有顶天”,是有物质地方的最高的天。

  3、无色界

  无色界的有情,无色身,只有受想行识等相应的心法和心所法。

  无色界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与四无色定相应。如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有情,能安住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

  4、三千大千世界

  (1)须弥世界

  须弥世界又称小世界,是佛教宏观宇宙中最小的一个体系,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意为妙高。

  须弥山周围有八山八海。八山是环形的山,一环套一环,须弥山在其中异峰突起,共是九山,每两座环形山之间都有海,九山之间共有八海。下面有金水风空四轮。空轮是没有物质的。

  简单地说,一日一月所照的地方是一小世界,最高到初禅天。

  (2)四大洲

  这个小世界最外围的两座环形山中有一大海,海里有四大洲,人就居住在四大洲上。

  A、东胜身洲:这里的人相貌庄严,故名“胜身”。

  B、南瞻部洲:我们就居住在这里。南瞻部洲又称南阎浮提,因盛产阎浮树故有此名。

  C、北俱卢洲:俱卢,意为殊胜,即指这里的人福报极大,几乎感受不到什么痛苦和烦恼。

  D、西牛货洲:盛产牛,这里的人经常用牛交换货物,故名。

  (3)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的范围。

  一个大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由一千个须弥世界组成。

  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一个大千世界,意为一个大千世界有上述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的三个层次,而不是指三千个大千世界。

  一个小世界,最高是初禅天。一个小千世界,最高是二禅天。一个中千世界,最高是三禅天。一个大千世界,最高是四禅天。——这是佛教宏观的宇宙体系。

  (三)世界的演变

  1、四轮

  世界的形成:

  最初是暗无天日,杳杳冥冥,一片虚空。渐渐起风了,成为风轮。风积云降雨,雨水构成了水轮。水轮上又起风,风在水面上形成泡沫,有了物质,物质逐渐凝成金轮,金轮上形成山河大地,山河大地上渐有生物。

  2、四劫

  世界的变化,要经历四劫(四中劫):成、住、坏、空。

  四中劫各自包括二十小劫。

  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人减寿一岁,减到十岁为止,此为一减劫。再逐渐从人寿十岁增加上去,每隔一百年,人增寿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此为一增劫。一增一减,名一小劫。每一中劫包括二十小劫。

  四中劫共成一大劫,一大劫即包括八十小劫。

  3、人类社会的演变

  世界形成时,光音天的天人闲逛下来,出于好奇,到山河大地各处去玩。

  光音天的人,交流起来不需要发出声音,而是口中放光,代替声音。他们有神足通,一念之间即可从一处到另一处,飞来飞去,觉得很好玩。

  玩累了,要找吃的,地上自然冒出一种像乳酪一样的糖浆,很好喝,他们就停留在这里。但吃这种东西吃多了,色身越来越粗重,他们飞不走了。慢慢地,糖浆没了,他们开始吃地皮,这种地皮就像菌类,也非常美味。吃了地皮后,色身更加粗重,更飞不起来了,只能跳了。地皮没了,他们又吃自然生长出的一种稻谷,这种稻谷不需耕种就自动长出,也没有壳,还是很美味的。吃了这些,他们的色身更为粗重,没有以前那样庄严了,逐渐有了男女之别,男女之别越来越明显,成了男女之相。后来,男女之间又产生了依恋,有的男女有了两性行为。

  起初,他们觉得两性行为很可耻,要处罚发生两性行为的人,画一个圈,把男的囚禁其中,其女可怜其男,于是送饮食给他,于是称她为他的妻子。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慢慢就成为正常的了。

  有了家庭,就有了房子,有了村庄,有了部落,有了国家,有了国王和军队,渐次而生,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于五逆十恶之业,有的人死后就成为傍生、饿鬼、地狱众生等,产生了三恶道,不断轮回。

  但有的有情意识到这一点,就远离不善业,成就善业,持戒乃至出家修行。

  出家修行的,是婆罗门阶层。不修行的统治者,是刹帝利阶层。农工商平民,是吠舍阶层。无人身自由的,从事下贱业的,是首陀罗阶层。——这是印度的传说。

  依正见者,可成就解脱,成为阿罗汉,或成佛。

  释迦佛与弥勒几乎同时发心,而释迦佛更为精进,先成佛。弥勒菩萨是释迦佛的声闻弟子,蒙佛授记,将来决定成佛,现在正在积累成佛的资粮。

  原始经典中,不是谁都能被称为菩萨的,只有两位菩萨,一是释迦佛成佛之前,二是弥勒菩萨。

  龙华三会: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成等正觉,三次说法,把释迦佛未度完的众生度脱。

  弥勒所说的法,与释迦佛所说的法,无二无别,也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这是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科目)。在他方世界,还有其他佛(如阿弥陀佛)在说法,也在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这是解脱法,依法可成就解脱道。对此,我们要好好闻思,好好修行,闻而能持,持而能久,不可轻视诽谤。

  世间,是人的身心及其活动。我们如果抛开身心,远离我们的身心活动,研究外在的世界,这跟修行解脱没有太大关系。佛教讲的小世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我们所依住的器世间是无常的。

  对三界的理解,不要离开有情的身心。其实这三界,与有情的身心紧密相关。一个人有淫欲,就生在欲界中。断除淫欲,对段食的欲望变轻,证得四禅,即能安住在色界境界中。这时你不是色界众生,但你跟色界众生一样,安住在色界的情境当中。证得四无色界定,就能和无色界众生一样,安住在无色界的情境中。成就四禅,可升天。或成就上品十善业,在中阴成就禅定,也可能升天。

  佛教所说的世界,不是佛陀以他的智慧解释世界如何产生,有没有边际,不是解释身心以外的世界怎么样,而是让我们认识我们的身心并改造我们的身心,这才是精要所在。把握不了这一点,就是舍本逐末,隔靴搔痒,离题万里。

  部分提问:

  1、佛教所说的有情,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与进化论所说的不太一样。

  2、须弥世界与地球的关系,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里讲过,在第9章,121页。

  3、初人是最初的人,由化生而来,从光音天往下逐渐投生,不依父母为缘。

  4、龙华三会,第一会度的是释迦佛时持五戒的,第二会度的是释迦佛时受三皈的,第三会度的是释迦佛时仅仅称了声“南无佛”的。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

  讲于3月29日下午

  (慈云整理,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上次课讲了世界观,特别强调了“世间”的含义是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原始佛教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至于外在世间是否有边等问题,被称为“十四无记”,佛陀认为这些问题与修行解脱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不回答。讲到器世间的演变,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器世间是无常变化的,以此可以起修无常观。

  上次课后所提的问题中,关于“万法唯识”,其通解是:万法皆是虚妄不实的,只有识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说一切唯心造,由此成立唯识学。但“万法”是特指的,即意根所对的法尘——意境法,这意境法不是真实的。意境法,或者我们所说的概念法,是由心识所生的种种法。基于对自身及外界的认知能力,由此产生的情感、经验、哲学、艺术、文化及其他种种,都是意境法,唯识所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五根及所感受到的前五尘,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说五根五尘没有真实性,全是唯识所现,那我们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比如杀人犯告诉法官,证人见他杀人并非真实,只是证人识所变现的。盗窃犯也告诉法官他的罪行是别人识所变现的不是真实的。我们这个世界肯定乱套。

  其实唯识与修行境界直接相关。禅定中见到的种种境界,不是真实存在的,全是识所变现的。神通变化出的景象,也是依识所现的。所以大家要知道“万法唯识”中的“万法”是特指意境法的。

  五、业力与因果

  (一)业力思想

  原始佛教对业并没有特别强调,《阿含经》是直指解脱、直指涅槃的,而把业具体化了,如关系解脱的三十七道品。业力思想的发达,是在部派佛教时期及后来,业与因果思想结合,产生了比较复杂的业力思想。

  业,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为羯磨。羯磨,造作义。

  比如说话,是口在造作;工作、吃饭等肢体行为,也是造作;起种种念头、计划,反复思考,这些心理活动也是造作。有情的身口意种种活动都称为造作。可见业的本义是非常简单的。

  但业与因果关系一结合,不仅强调活动本身,而更强调引发的结果,而形成系统的业力思想。

  业力思想是这样解释“业”的:做事情一般来说都会产生相应结果。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形成的力量,能直接引发相应的结果,由于存在这样的力量,所以把这种行为称之为业。

  业为产生果报之因,故称业因;由业所报之果,称为业果。相应业因,产生相应业果,由业产生果报,为业报。

  善业引发善报,恶业引发恶报,这是一般的“业感说”。我们现在遭受种种境遇,都跟过去的所作所为直接相关,苦乐都是过去业所招感而来。一般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一个人脸皮越厚,心越黑,可能越有钱。所以,精确的说法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乐报是指:会避免做坏事时的恐惧不安,也不会坐牢,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不会带来苦报。而有人做坏事,被公安局、纪委惩罚,这就有了苦报。也有人做坏事做得“高明”,没有被有关部门抓到证据,但由此产生的恐惧、紧张、不安是舍离不掉的。也许在这一期生命中,他干的坏事都没被其他人知道,但到了临终进入中阴阶段,恶业如放电影一般重放一遍,种种恐怖景象现前,会让他恐惧、紧张、不安,必然导致来世恶报。这就是俗话说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进来”、“祸福无门,由人自招”。

  苦报,不仅是受到法律惩罚,或妻离子散,不仅是得和失。苦报和乐报,主要是善恶业直接给身心带来的苦受、乐受,并不局限于世俗的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评价。

  如果业给你带来的快乐是安隐的,导向无漏的,必然会给你带来清净、吉祥,这样的业就是善业。反之则是恶业。佛经里判定善和恶的标准是——给身心带来乐受还是苦受。但是种种感官刺激,是不是乐受呢?听迪士高音乐,享受声色犬马,是不是乐受呢?乐受,有现世乐、究竟乐。现世乐,是当下身心的快乐,如感官刺激,但因为是短暂的终究会消失,所以是坏苦。究竟乐,是究竟的快乐,是解脱,证入涅槃。苦受,有当下的苦,也有长久的生死轮回苦。所以善恶业的终极标准是由此带来的是究竟乐还是轮回苦。

  有的业,不违反法律,但与解脱相悖。如沉迷于声色犬马,会使我们玩物丧志,不能清静无为,这是不善业。持戒修定,如果由于我们世俗欲望太重,可能一时会觉得苦,但可以把我们导向解脱,所以这是善业。总之,导向解脱的,是善业;导向生死轮回的,是恶业。

  基于业力与因果思想,我们知道苦乐等一切果报决非偶然,是由善恶业招感而来,这称为业感。以众生造作生死业因来解释有情的生死轮回,这就称为业感缘起。

  业感说的价值:

  (1)自力创造非他力:

  反神力而说业力、自力。

  如果对因果报应理解不到位,会导致宿命论,这是佛法反对的。比如我们去看相、打卦、算命,是因为相信宿命论,相信命运已经决定了。或者认为存在主宰神,比如上帝、梵天,以及我们口头上的老天爷。这样我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一味求神保佑,而这是被《阿含经》驳斥的。

  原始佛法告诉我们,现在的境遇与我们个人行为直接相关,而非决定于神力、外力。佛陀反对关于“造物主”的看法。《中阿含•十七•伽弥尼经》记载伽弥尼对佛陀说,大梵天能使众生死后生于善处,希望佛陀也能这样。佛陀比喻说,把石头扔进湖水,自会沉底,如果有人围绕湖边合掌祈祷,希望石头浮到水面,有这个可能吗?不可能的。造重大恶业的人也必然堕入三恶道,不会因为别人祈祷而生于天上。《增阿含•一四八经》中说到,佛陀的姨母——大爱道有一天对佛陀说希望世尊延寿无穷,恒久保护有情,佛陀则说这种说法是不如法的。修行就要自己依教奉行,而不是寄托于外力。对佛法信受奉行,而且到位,才能得解脱、证涅槃。佛陀既否定了大梵天能改变因果报应的能力,也告诉我们,不要把佛菩萨神化,不要当成是我们命运的主宰神。那样的话,刚出离了对鬼神的迷信,又开始神化佛菩萨,岂不是刚逃脱狼窝又跳进火坑了?

  (2)机会均等非特殊:

  反种姓制度而说众生依业而有差别。

  古印度种性制度森严,而佛教认为众生平等,其差别在于所造作的业,任何一人修行到位都能证入涅槃。

  (3)前途光明非绝望:

  反宿命论而说断恶修善并以此来改造命运。

  目前不顺,是过去造业所造成的。但不要因此悲观消极、随遇而安、逆来顺受、无所作为,被动地接受一切,这样就堕入宿命论了。佛法告诉我们,通过现在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善命运,改变将来。

  (4)善恶有报非怀疑:

  《大宝积经》说:“假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有报,这是真实不虚的。

  (二)因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业力思想,必须了解因果思想。

  因果——因为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结果。说明由因至果的前后关系而说因果。

  1、因缘

  广义的因,包括因和缘。

  引发相应结果的直接的内在原因,为因;相对于直接的内在的原因,外在的、间接的原因称为缘。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的区别。

  狭义的因,有别于外缘。

  2、三重因缘

  三重因缘又称三层因果。因果有三重关系。

  佛法中,用植物的果实比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果为成办义。

  (1)果从因生(表象)

  如不具备相应的因缘,就不会出现相应的结果。由于具备了相应的因缘,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结果。因此说果从因生。

  (2)事待理成(中层)

  从因至果,必然暗含着潜在的普遍的理则、规则、规律。如果没有这样的潜在规则,就不会由相应的因缘导致相应的结果。而且这种潜在的规则还要有普遍性,否则就没有规则可言。

  (3)有依空立(深层)

  有,即种种存在。凡是存在的,必须依空而立。

  《阿含经》中,空有两个意思:虚空、无我空。

  虚空:比如身心、外在的物质这些存在,依虚空而有。造房子,必须有块空地,房子里也得是空的,不能是实心的。

  无我空:一切有为法都没有真正的实体,为假,缘起性空,种种现象没有任何本质,不断地生住异灭。正如《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没有实体,是无我的,所以根据不同的因缘呈现出世间万象。

  3、正因与邪因

  对无常见、无我见、缘起见、中道见,如果理解不到位,就可能对因果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以下几种观念:

  (1)宿命论:

  认为现世与将来的一切都已经由命运决定了,现在及将来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不要落入这个窠臼而无所作为,否则将来一定命运悲惨。佛法也说业力说因果,也说我们现在种种境遇跟我们过去的身心活动直接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现在及将来能断恶修善,那么我们就能改善命运、改变未来。宿命论不合缘起法。

  (2)尊佑论(神创论):

  认为世界由神创造,社会与个人的祸福由神主宰。通过向神祈祷、祭祀求得神赐福消灾。

  (3)无因论:

  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这样会导致机会主义、导致投机,甚至反社会、反道德而无恶不作。

  (4)邪因论:

  广义的邪因论,包括宿命论、尊佑论、无因论。狭义的邪因论,是指非因计因——产生这个果的原因,不是你认为的原因。

  比如,天气降温了,你夜里睡觉却踢掉被子,感冒了,你却认为这是鬼在惩罚你。过马路时胡思乱想而被摩托车撞了,你却认为是因为没给先祖上香,先祖找你麻烦。有的信佛之人,不具备相应正见,变得神神叨叨的,认为什么都跟鬼神相关。

  外道有非因计因的情况,比如修苦行,持牛戒(学牛吃草,不吃饭菜),以为这样可以达到解脱。

  如果在知见上出了偏差,修行就会出偏差,这一点千万不要大意。

  比如有一位老居士,她的老伴不信佛,还反对她信佛,后来老伴生了重病,老居士对他说:“这都是因为你反对我信佛,现在你认识到错误没有?”她不肯给老伴出钱治病,而是把积蓄都拿去放生,结果钱花了老伴也死了。

  部分提问:

  1、南传佛教的典籍已经基本上翻译过来了,想要了解,可看《汉译南传大藏经》,西园寺图书馆里有。网上也有电子版可以下载,如《觉悟之路》网站。

  2、汉地也有因明著作,玄奘就翻译过。因明有三支因明、五支因明,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有相通之处。想要研究因明,可以看相关著作。而如果不想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做专门研究的话,只是要思考、辩论方法,用现代的逻辑也就够了。因明典籍有的很艰涩,不大容易看懂。

  3、我们之所以诵经,一个目的就是熟悉经文,了解经义,依法义确立知见;第二个目的是当下清净身心;第三个目的:诵经能指导行持,是有功德的,能给你带来修行解脱的利益。原始经典里没说回向,回向是后来的。回向,不是说别人的业报你能代他消除,《大宝积经》讲得很清楚:“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在你回向时首先舍掉你的诵经功德,可破除你的法执,免得生起贡高我慢。同时我们把诵经功德回向给别人是修慈悲心、培养菩提心。所以回向有两个意义:一是破除法执,二是培养菩提心。

  4、建议大家好好地、细细地、反复地阅读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一书。这是给久学的人看的。初学者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觉得也没说什么。而久学者会觉得,其中每句话都给人以启示。这本书本来是印顺法师讲的阿含讲义,后来改名《佛法概论》,是为了避免大乘人轻视,以为这是给钝根的人看的。本书的殊胜:名相与修行结合,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

  5、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为此主张“不入深定”,这一点让人费解:什么样的定才算是深定?菩萨道应该建立在解脱道上,如果不强调戒与定,只是做些医疗、教育、慈善等利益世间的事,这还只是限于人天善法、培养福报,并不能直接导向解脱。

  6、关于放生:原始佛教强调护生——不要故意伤害有情,在有情遭遇命难时,随缘救护;也不要破坏有情依住的环境,如不要随便踏青草、毁坏草木。放生则侧重于救命,但有些人放生不太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又如有人为了放多少生命,跟渔民订购让他打捞,然后再放生,这是瞎折腾。如果放生地点不对,把蛇放在居民区,导致蛇把人咬了,有时还因为放生地点不合适而直接导致动物死亡。如果放生物种不对,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所以,放生要有种种考虑,不要害生,不要破坏环境。放生是有功德的,你救了它的命,以后它有可能报恩,但我们放生主要是为了培养慈悲心。护生,是大放生,从宏观角度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保护动物。

  7、修下品五戒十善能生阿修罗道,修中品五戒十善能生人道,修上品五戒十善可生天,修五戒十善能得人天果报。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

  讲于4月5日,慈云记录(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上次课讲了业力与因果。如果大家想了解什么是业力、什么是因果思想,必须正确了解业的本义、正因与邪因。由于时间关系,关于业的细微分类没有跟大家讲,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佛法概论》一书,比如什么是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另外如果对正因、邪因没有正确区分,就会导致邪因论或机械因果。机械因果把因果关系看得很简单,又很机械。比如说,在寺庙里面烧一柱香,根据机械因果,这样做将来必然会有什么结果;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蚂蚁,根据机械因果,将来这只蚂蚁必然会踩死你。这种循环的机械因果很能误导一般的学佛人。

  六、缘起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缘起法。缘起法,或称十二缘起,或称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中最为核心的义理。就像地球的内核是最中心、最深层的一样。如果离开缘起法,那么佛就不会成佛了,佛所说的法也不能称为佛法了,我们依此而修行,也不能成就解脱果了。

  缘起法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释迦牟尼佛是因什么而成佛的?凭什么说他成佛了?就因为缘起法。

  在《杂阿含•二八七经》里讲到:释迦太子感受到人世间的无常,决定出家修道,成就解脱,经过六年苦行,后来发现苦行不仅无助于解脱,反而会增加身心的痛苦。终于有一天,释迦太子放弃了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的供养,恢复了体力。他回想起刚出家时,跟随两位外道仙人修习禅定,同时也回想起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在他的父王和他的臣民们庆祝王耕节时,他自然地进入了初禅,得到了初禅的喜乐。于是,他敷下金刚座,依次生起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觉悟了十二缘起。

  如果释迦太子只是修苦行,或者也修了禅定,但是如果他没有彻悟十二缘起,他就不能成为佛,即使他说法,也不能称为佛法,依这种不究竟的法修行,其弟子也不能成就究竟的解脱道。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是觉者。正是因为他觉悟了十二缘起,才成就了圆满佛果。

  随后佛陀所说的四谛、中道等,都是依于核心思想、核心义理——缘起法而建立的。离开了缘起法,就没有佛法。对于佛陀的弟子来说,如果想见法,必须彻悟十二缘起。“见法即见缘起,见缘起即见法”。

  一个人对佛法没有了解,没有正确的知见,就好像他处在黑暗的屋子当中,看不见周围的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