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2004年5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
《道次第》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以简明的修学套路,将理论一一落实于实修。
本论在“略示修法”部分,以依止法为例,为我们示范了修习任何法门必须具备的四个步骤,即加行、正行、结行与未修中间。《道次第》的实修理路,便是围绕着这一纲领展开。
一、加行——修法的共同基础
加行,也称为前行,即正式修法前应作的准备。在佛法修证体系中,不论大小乘皆有资粮位、加行位的进程。具备扎实的加行基础,正修时就较易上路。
藏传佛教各宗派的修行,有着大致相通的前行。在《道次第》中,关于加行的内容主要是六点,称为六加行。
1.洒扫住处
修行应在如法的坛场进行,洒扫整洁并营造庄严的氛围,如是才易于安住身口意所依。因为凡夫的特点是放逸,如法的环境可令人油然而生恭敬之心,并使内心清净安详。而在嘈杂的环境中,各种妄想纷至沓来,没有相应的定力,很容易放逸散乱。
同时,洒扫也是用心方式之一。修依止法,可以扫除对师长的不恭敬;修念死无常,可以扫除我们对生的贪著。这种用心方法,《华严经·净行品》中有许多开示,如“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等。所以,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保有清净无染之心,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无非是善用其心,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不必过分关注结果,关键是要善用其心,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在汉传佛教地区,因受禅宗影响,不太注重陈设供养之类的外在形式。事实上,礼佛、供佛不仅仅是形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修行意义。
学佛,首先是皈依三宝,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作为我们依赖的对象。如果我们时刻想着衣食,心就会和衣食相应;时刻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心就会和佛菩萨相应。所以,皈依、忆念三宝功德的过程,就是见贤思齐的过程,使自身和三宝相应,成就三宝的功德。
作为学佛者,必须保持对三宝的神圣感。恭敬供养,能使我们的心更谦恭、更柔和,从而与佛法相应。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的受益。对三宝的恭敬,须通过一些外在形式来体现,如拜佛、供佛、陈设供品,包括工作取得的成就,都可奉献于三宝。如此,就能在恭敬中获得无量福德。
必须注意的是,应以清净无谄诳之心行供养。一是供品的来源清净,非不法手段得来;一是直心供养,不作颠倒、谄诳之想。直心和清净心,本身就接近于心的自然状态,而颠倒、谄诳则是心的扭曲状态,是典型的凡夫心。修行,正是要恢复心的本来状态。供养时,对佛菩萨应真诚坦荡,而不是带着贪婪之心祈求。当然,我们可以为利益众生而希求三宝加被。
修行人应养成拜佛、供佛的习惯,看到佛像即礼拜供养。这种习惯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皈依,使佛菩萨在我们心中产生更大的力量。不断加强这种力量,最终就能唤醒生命内在本具的三宝品质。
3.身具威仪,从殊胜的发心修皈依
修法之前,必须具备两点认识。
其一,应忆念三宝功德。我们所以要皈依三宝,正是基于其殊胜的功德。佛菩萨不仅调伏了自身烦恼,更以无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对三宝功德的景仰,还可使我们自身得到净化。《阿含经》中有六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念,不只是简单地念诵,而应以虔诚心真切地、如母忆子般时时忆念。恒常保持这种忆念,既是将佛陀作为学习楷模,还能帮助我们将自身融入三宝功德之中,实为修行捷径。
其二,对佛陀和佛像保有恭敬之心。凡见到佛像及有关的法宝,皆视为圣物而发自内心地恭敬。有些人因接受了“空”、“无相”等观念,以为不重视外在形式就是不著相,这其实是误解。要知道,对法宝、圣物生起不共的信心,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经书法宝,对听闻之法,是否保有足够的恭敬?是否仅仅将其作为学术著作进行研究?甚至当做普通书籍随意翻阅?
认识到恭敬的意义,便不会随意将“空”、“无相”作为借口。若我们连佛菩萨的功德都认识不到,是没有资格谈“无相”的。佛陀是福智二足尊,既具福德资粮,又具智慧资粮。如果否定佛菩萨的功德,甚至认为这些都不存在,便会落入断见。即使在空性的层面,修行也并非空无所有。佛菩萨在因地行种种难行苦行,方能成就果位上的无量福德。在学修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把握不当,或落入断见,或落入常见,这都是应当特别警惕的。所以说,我们既要以佛菩萨功德作为观想的皈依境,也不能因此著相。
认识三宝功德,是为了帮助我们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很多人以为,皈依仅仅是学佛的开始。事实上,三宝便代表了佛法的整体。阿底峡尊者在藏地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说皈依,言不知皈依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佛法,因而被称为“皈依喇嘛”。由此可见,皈依三宝贯穿了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到最终成就内在的三宝。
这一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等方式渐次修行。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心行。作如是发心,任何一种修行皆能成就无量功德。我们的能力有限,所做的事情也有限,但我们的心却可以无限。菩提心正是以无限的心行为基础,因而,佛菩萨的慈悲是无限的,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心行上,永远无法通达无限。
一是直接以佛菩萨的功德作为临摹对象。我最近所讲的《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核心便是如何临摹佛菩萨功德,以此迅速成就菩提。这是我在修学过程中发现的最高、最直接的修法,且具有极强的可行性。通过这一步骤着手修行,成就佛道不再遥不可及。
4.观想资粮田
资粮田的具体观修,可观想十方诸佛菩萨,深观、广行二派祖师及造论的宗喀巴大师。禅宗丛林有“不立佛殿,唯立法堂”之风,简约之极。而在藏地寺院中,不仅供奉着诸多佛菩萨造像,还供有历代祖师造像。从观修意义而言,这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具体的佛像,可使观修达到更直观的效果。如上师传承图,就为观想资粮田提供了入手处。当观想更为清晰之后,进而将这一观想扩展至尽虚空、遍法界。最后,不仅观想十方虚空充满诸佛菩萨,更能将所有一切观想为佛菩萨功德的化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一观修的意义,是极为殊胜的。
5.积资净障
正修之前,必须忏除罪业,积集福报。
佛陀乃福智两足尊,成佛,即成就佛菩萨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但这些福德无量无边,我们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成就?若以有限之心去做,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只怕也无法成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罪业又如此深重。正如《地藏经》所言:“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亦如《普贤行愿品》所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已如此之多,更令人惊心的是,我们还在不断造作,所谓旧债未了又添新债。如何才能尽快将无量罪业一并消除,不复再造?最好的方法,便是根据《普贤行愿品》的七支行愿进行观修,以此祈福、忏罪。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普贤七支供”的修习。据说藏文的《普贤行愿品》没有长行部分,从观修意义而言,长行本身就是极为殊胜的观修仪轨,比偈颂更容易操作。不过,这一教法需要深厚的教理基础才能运用于实修中。
如何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有微尘数的诸佛?如何将山河大地皆观想成无量无边的供具?如有中观和唯识学的理论基础,观想起来便会容易得多。中观认为,一切皆是无自性空,皆无特质可言。既无特质,就可随观想变化为无量。而唯识认为,一切皆唯心所造,皆是内心影像。观想者赋予它什么内涵,它就具有什么内涵。具备中观和唯识的教理基础,对于理解《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并付诸实践会很有帮助。但对于大部分信众来说,接受《普贤行愿品》这一建构于极高见地的观修方法,的确有相当难度。
藏传佛教的加行中有供曼扎,也是非常殊胜的观修法门。将曼扎观想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部洲,并于其上安放相应的供养物,然后观想它们充满整个宇宙。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在世界地图上供奉香、花、灯、烛等,观想世界各地遍布供品。然后进一步扩大,观想三千大世界乃至无量虚空皆充满供品……作如是观想时,我们的心就打开了。实物供养,再多也是有限,故应赋予如法观修使之增长。有限之物乘以无量之心,即可成就无限功德。基于这一原理,当我们拜佛时,亦应观想同时在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若能以无限之心礼拜、供养,即可成就无量福德。更重要的是,“我”和“我所”也因此失去了落脚点。
6.三事求加
积资净障已,于皈依境前请求加持:一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二愿对善知识速疾生起清净心,三愿摧灭一切内外障难。
每个法门的修行,皆有所缘境界。如念死,死亡便是所缘境;念恶道苦,恶道苦便是所缘境;念死无常,死无常便是所缘境;修依止法,念上师功德便是所缘境。因为正行中的所缘不同,在“三事求加”中祈求加持时内容也要相应的调整。
以上明加行。
二、正行——止观实践
“略示修法”中关于正行的内容,主要是讲述止观。从《道次第》的整体内容来看,正行应当是三士道。为什么“略示修法”将重点放在止观呢?原因在于,止观是三士道修学的着力点。任何法门的修习,都要落实于止观才能产生作用,故止观是修法的核心内容。
1.止观的修习意义
止和观,乃修行落实处。未修止观者,往往视其为深奥玄妙之境。据传,旧时西康地区即有“宁背石头,不学止观”之说。事实上,止观无非是对心行的训练:止,是安住于正念、正行中;观,则为调整心行,照破妄执的影像。止观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将心从颠倒妄想中脱离出来,安住并熟悉正念。
我们的世界由心和境构成,环境有种种不同,心念亦有种种差别。在心灵舞台上,既有贪、嗔、痴等负面力量,亦有慈心、悲心等正面力量,凡夫念念皆随所缘境而转,变幻不定。贪有贪心的所缘境,嗔有嗔心的所缘境,慢则有慢心的所缘境……任何心行皆有各自的对象,即唯识学所说的见分和相分。对于这些境界,我们又会进行虚妄分别,赋予自我的情绪和观念。正是对境界的错误解读,导致了种种烦恼。由凡夫心呈现的世界,便是一堆纷扰交错的影像,及由此而来的颠倒妄想。
如何才能规范这颗动荡不安的心?唯有通过止观的修行。
2.何为止观
止,即止心于一处。《略论》云:“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止观的修习,需要选择一个善的所缘,然后安住其心。止为安住修,训练心安住境界的持久性。《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讲到“九住心”,代表着心从散乱到安住、持续、稳定的过程。止与观不同,无分别一心为止,是说止为安住修,毋须对所缘对象进行分别、判断,安住即可。
止的用心方式除有所缘(即有所止)的用心方法外,还有无所止的用心方法。无所止,即没有所缘对象,直接体悟心的本质,要求心不造作地安住。藏传佛教大手印、大圆满及汉地禅宗的修行,都属于这类用心。
观也包含两个层面:一为比量,一为现量。
比量即正思维,建立在听闻经教的基础上。格鲁的教法特别重视闻思,因为闻思不仅是修的基础,本身也是修的一部分。《道次第》所说的观察修,正是通过如理思维来转换观念、调整心行。
《道次第》中,宗大师特别强调观察修的重要性,批驳了唯有无分别安住才是修行的观点,明确指出:如理分别的观察修也是修行。当然,观察修与单纯的理论思维有所不同。观察修是选择一善所缘境,在经教指导下,于此所缘境如理思维、观察,以此完成观念及心行的调整。《道次第》中,依止法、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思维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及菩提心的生起,皆以观察修为主。通过观察修,将心调整到正确的观念及心行上,并安住于此。
止和观是相辅相承的。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安住于善所缘境离不开止,否则便无法进行如理思维。但初修的凡夫很难长时间安住于正念中,往往妄念纷飞,一不留神就陷入凡夫的颠倒心行中。所以,必须通过观察修不断调整心行,逐渐摆脱乃至彻底降伏颠倒妄念,方能无造作地安住于正念并熟悉这一心行,最终任运自在。
比量和现量,即分别与无分别,前者为后者的基础。不少人对此有误解,认为修行便是无分别。但若一开始就无分别,如何获得正见?而没有正见为指导,则易走入盲修瞎炼的误区。所以,有分别的观察修是现量(无分别)证得空性的基础。经典中,有时批判分别的过患,提倡无分别的殊胜,这是针对凡夫的虚妄分别所说。其实,如理分别在修学佛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未现量证得无分别的空性前,必须依比量层面的观察修获得正见、正念,这是契入空性的关键。
无分别智证得的空性,当然高于凡夫的比量分别。通常,凡夫的分别是建立在妄识的基础上,而无分别智则是圣者契入空性的智慧。很多人未能厘清分别和无分别、现量和比量之间的关系,或开始即提倡无分别,认为分别乃无分别之障;或始终在文字中打转,纠缠于虚妄分别之中。我们要知道,若不经过闻思经教、如理分别的阶段,无分别智便是空中楼阁。比量与现量,代表了修行两个不同层面的用心。因为根本智是超越分别的,故经论谈及究竟真理时,谓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忘虑绝,不可思议”。
作为正行部分的主要内容,止观修习贯穿了整个《道次第》。我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中,提出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点,其中就谈到如何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契入空性,也关系到所学教理能否于心行产生作用。唯有依靠止和观的力量,教理才能真正成为调整、净化心行的方法。
3.注意事项
对于正行部分的内容,《道次第》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是确定修习内容,其次是明确修习过程中的应修之量。《道次第》认为,初学打坐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保证质量,但应每天多修几座,如胃病患者宜少食多餐那样。通常都以为,打坐数小时不动就很有修行,夜不倒单更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却很少关心,这几个钟头坐在那里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虽然用功,但修到最后非但未得法喜,反而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所以,刚开始修行的人,必须通过作意才能进入特定的所缘境。除非将此法门修习纯熟,无须用功亦可任运自如。作意,即通常所说的注意力,初时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所以,每座时间不必长,但次数要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保持观修的长期性。最重要的是,不应为打坐而打坐,否则,养成昏沉、掉举等不良习惯,徒耗时光。关键要考虑如何用心,如何安住于所缘境。
在修行中,应时时正念分明。我们有种种不良心行,及对种种所缘境界进行的错误判断。修习止观,就是从内心训练正念,使心不至失足于情绪和妄想的陷阱中。同时,对特定的善所缘境作智慧观照,而不是想入非非。心能否安住于善所缘,正是止观修习的关键所在。
三、结行与未修中间
正行之后,还必须注意结行与未修中间。
1.结行
结行,即修完每一座法之后的回向。通常,我们念的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此外,《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最后的“普皆回向”也非常好:“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总之,回向应建立于广大发心的基础上。当我们从菩提心出发进行回向,修行便能成就无限功德。心处于无限时,一切都是无限;心落于有限中,一切则是有限。
2.未修中间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座下功夫也很重要。拥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应。若平日拼命攀缘、执著,想上座就平静下来,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最执著的,一定是座上出现最频繁的妄想。如果拥有平常心,于一切淡然面对,座上自然容易入静。心念是延续往返、洄流不止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座上的观修,更要注意座下的如法生活。
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是守护根门。根、尘相对时,往往会喜顺厌逆。凡夫面对顺境即生贪著之心,面对逆境即生嗔恨之心。此时应以正念和智慧观照,不使心粘著于顺、逆之境。虽知境界顺逆,但了知一切如幻,不随其动。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修行不是对外境没有感觉,否则即与木石无异,并非修行正道。我们应保持心的灵敏性,保持对境界的正知。同时,了知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不起丝毫贪、嗔之心。
其次是正知而行,包括两个不同层面的修行。从基础层面的修行来说,即此应作,此不应作,如受持戒律。但从更高层面的观修来说,能对各种境界保持觉知即可,无需再对境界进行判断,既不执取,亦不生厌,这是回归生命本原的直接手段,一旦拥有这种力量,就不会被境界伤害。归根结底,禅修是要培养不受境界和念头左右的能力。
第三是饮食知量。用餐时应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少,避免贪著之心,并心存五观。同时还要有利他心,为更好利益众生而吃,也为身上八万四千虫而吃,若不进食,它们也会感到饥饿。
最后是勤修悎寤瑜伽。《佛遗教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即初夜、后夜要专心修行,中夜可以稍微睡一下,但不能睡得太深,并以吉祥卧的姿势入睡,否则容易放逸。养成良好的习惯,于睡眠时也能用心。白天如何用心,也应带着这种用心方式进入睡眠。若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在睡眠中,也不会空过的。
如果做到这几点,无论是在座上座下,都能贯穿着如法的修行生活。
《道次第》中“略示修法”的部分,主要针对依止法而言。事实上,念死、念恶道苦、菩提心等很多观修内容,皆可按加行、正行、结行、未修中间的步骤进行修习。除更换正行部分外,加行、结行和未修中间大致相同。乃至我们学习唯识、中观等法门,也可根据这一流程落实于止观实践中。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