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佛呢,我前边儿说过了正信三宝,以及正见的建立,接下来我们谈谈四入流分,当然,我也是贩卖前辈的东西。
四入流分就是亲近善友、如理思惟、自正思惟、法随法行。我们只能简单说,拿亲近善友来说。要想亲近善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搞明白几个问题:什么是善友?也就是说,善友有什么条件、标准,干什么都得有个标准,若没有标准,一切都乱套了。第二个还得明白为什么要亲近善友,以及第三如何去亲近。
1、安住禁戒。也就是说,明了戒律,懂得持犯规则,把戒律的精神把握得很好。比如盗戒,他绝不会纠缠于到底是你贪污或者偷了一百块钱即自动失去比丘资格呀还是偷了五万块钱才自动失去比丘资格。有人不这样,还费心地考证佛陀当时说的五摩洒等于今天的几块几毛,这都是不懂戒律真实意。还有人说偷一百块也是失去比丘资格,偷五万块也是失去比丘资格,那么我宁可去偷五万块;比如不非时食,到底是晚上准不准吃饭呀;比如杀戒,杀一只蚊子与杀一个人,罪过究竟该如何界定等等,这些他都能把握得特别好,也就是说,戒律的操作性他弄得特别妥当。
2、具多闻。我就会念佛,不管人家问什么,我就一句“好好念佛”,这是“以不变应万变”。我还要抱怨知识分子就会卖嘴皮子,耍笔杆子,“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谁能学完所有的法门”?你最后怎么能往生?还笑人家知识分子愚痴哩~~这里该说一句话,比如,对佛学院的学僧,你得多少分我都没有埋怨,我只怪我自己笨,我讲课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为什么激不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只有笨老师没有笨学生!这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老师的知识面窄了。你来问唯识,我给你讲唯识,你来问中观,我给你讲中观,你来问参禅,我就讲参禅……这就是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这“禅”、“净土”是指代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宗派。你既懂禅宗,又懂净土宗、三论、唯识、天台、华严等,你统统都懂,这时你才能“现世为人师,来世做佛祖”,这就是要求你得具备多闻。你总不能我问你转识成智,你答“念佛就行了,一句佛号,含摄一切。”我问你缘起因果,你答,“念佛就行了,一句佛号含无量功德”,你这纯粹胡闹!对吗?当然对,一句弥陀含摄一切,具无量功德,有谁说不对了~~没有,但有用么?没有!佛教是度化众生的,这样度不了人的。菩萨要学五明而成就!不但人家问佛教你要懂,人家请你设计一座殿堂你也要行,人家请你治病你也得行,当然,这要求确实是太高了。
3、有证得。这个呢,一般人都达不到,最少是得法眼净,就是分清正法、邪法,若无法眼净,你怎么分得清呢~~我以前学的时候,老师说,你必须得有他心智,知道学生此时心里在想什么,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还需要什么,我记不得了。(还得有宿命通,老师知道学僧过去世是干什么的,知道学生为何有这习气,这样才可以帮助、度、对治。)
4、具哀悯。就是悲心。有些人是铁石心肠,看见一个人快死了,他绕绕路,“眼不见,心不乱。”这是在骗鬼!你已经看见了~~一个人身上痒,手一抓是一只虱子,杀了吧,是一条命,不杀它,它咬我,于是把它抓住放在另一个胖子的身上。我小侄儿,已经这么多年不见,想来该长大了。当年看《西游记》,看得他泪水涟涟的:“孙悟空真可怜,取那经有什么用呢~~还被妖怪刀砍斧劈的。”小孩儿善良,长大就完了。
5、无疲厌。宣化上人说,一个问题,我现在说一遍,你们若不懂,我就再说一遍,你还不懂,我还会给你们再说一遍,直到什么时候你懂了为止。那么宣化上人就是善知识。而我们呢,你来问我,我说一次,你不懂,我再说一次,你要还不懂,那就算了,我就怨你笨了,不再想给你说了,这就是疲厌,就是发烦了,不想再给你说了。我们庙里有个刚舟,不识字,但既然出家了,你若连早晚功课也不会,就太说不过去了,就想学,别人都教不了他,老海洋教,那真是无疲厌,一遍、两遍、十遍、一百遍,刚舟天天问,老海洋就天天教,什么时间问就什么时间教,现在刚舟把早晚功课背得哇哇的,还学会了《金刚经》,一字不识能学这个确实不错。
6、堪忍受。脾气千万别太暴。禅宗的教学方法一般人都受不了,方式太戾烈了,让人都受不了,动不动给你三十棒,把你喝斥得头昏脑胀的。但是呢,人都贱气,到不得手的才好,人们都入不了禅门,方才宣说它好,但好在哪儿,有人也能说出一套套的,但这一套套的只能骗外行,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你漏洞出在哪里。我们“尊释迦而不知释迦何自可尊。”尊六祖、尊马祖、尊百丈、尊天然、尊赵州,但他们哪一点儿值得我们尊我们不知,其实最了解六祖、百丈、虚云的,不是我们这些佛弟子,而是反对佛教的人。了解鲁迅的只有鲁迅的对手,而不是所谓的那些鲁迅问题专家。禅宗为什么兴盛,就因为人们都不懂。老婆是别人的好,为什么,得不到手么~~
现在这个堪忍受呢,大家要明白,当老师是常受人误解的,想度化众生可不是容易的。以前,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他有一个弟子A,弟子A很尊敬师父,这个弟子有一个女儿,女儿与邻家小伙子很好,竟然出格使女儿怀了孕,父亲很气忿,因为太丢脸了呀,女儿竟说,这孩子是白隐禅师的。A气极了,“我对你尊敬得很,而你竟然是一个****,”这么一来,老禅师的名声就臭了。但老禅师还与平日一样过活,后来,A的女儿良心不安,说出了真相,A羞愧难当,去抱回孩子,向老禅师忏悔,老禅师平淡地说了一句:“噢,这么回事儿。”当师父就得有这肚量,能忍受。
7、无畏惧。这个主要是对邪魔外道来说的。一般来说就是这样。当你弘扬正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得罪人,但是,得罪人就得罪人吧,只要是为了正法,这样呢,可能你的下场会很惨。比如憨山大师,当时被投过监狱;竺道生,他说一阐提也有佛性,被当时的僧团给开除出去了,没办法,他去躲在山中对石头讲经;神会和尚,在滑台开无遮大会,定南北是非,北宗输了后,运用政治力量把神会投入监狱,后来遇上安史之乱,国库空了,才想起神会,让他出来传戒,卖度牒,给国家筹军费,当时差不多已没有老和尚了。虽然说这些高僧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但他们还是说法了,没有说一遇阻力就不干了的。记住,宣扬真理的人往往被“真理”碰得头破血流。
8、语圆满。什么意思呢?就是会说法。有些人肚子里有货,但口笨,说不出来,这没用。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方法,比如印光大师,他讲经没人听的,因为方言难懂,他一生没讲过几次经,后来他就不讲了,他所留下的就是文钞。这语圆满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应机说法。四料简的“现世为人师,来世做佛祖,”也是这意思,见任何人都劝念佛,那不行,净空法师在社科院劝人念佛,人家都不听他的,说他说胡话,这就是没应机。
做为善知识,你必须具备这八个条件。具备这八个条件的,你才可以知道学人哪里对哪里错,才能够摄持学人。摄持学人就是让学人服你,愿意跟你学。具备这八个条件,你才能够给学人讲解佛经的道理,对律部也可以说出名堂,对论典也可以善于解说。具备这八个条件的话,你虽然没有成佛,但你已是真的佛弟子,这样,你才能够随顺教理。具备这八个条件的人,他们可以带我们去见世尊,所以我们应该去亲近他。
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我们要把心安住在四念处上,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的四种观法是以智能为体。释迦牟尼在将入灭时,阿难问佛四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当依何而住”,释迦说当依“四念处而住”。把心安住在四念处上之后,才可以去亲近善友,不然的话,你不要去亲近善友,为什么呢,因为若你心不住于四念处,则你会看天下的所有人都有毛病,你见不了善知识。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把这四念处扩了扩,扩成如下几个条件,说你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叫具弟子相,才有学法的可能,什么条件呢?前边儿说过的:
1、具正住:什么意思呢?不执着自己的东西。
2、具慧:就是有能力取舍善恶说,辨别正邪法。
3、具希求:愿意学法,遗教经中有“富贵求道难,贫穷布施难”等,无求法的心,根本不愿去学,那怎么成。
4、敬法及师。
总结为四顺缘:1、求法义利;2、善摄心听;3、敬法及师;4、取舍善恶。
1、专求领悟。一心只求领会佛法真意,根本不考虑心态正不正。这一点儿不好理解,他自己讲法,让大家领悟佛法真义,同时又促进自己。“不考虑心态正不正”这一句,大家注意,别理解扭了,那就不好了。弘一大师说,按我的一生行持,连个沙弥也不够格,弘一大师是律宗祖师,一生以持戒严禁而闻名,然而他还不够格称沙弥。再看一位,传说,玄奘大师在临终时说过一句话:我的一生,绝对菩萨境界。看玄奘法师的一生,前半生辛苦求学,幷游方印度各国,后半生着力于翻译经典。佛法三学戒定慧,戒律,他没有象弘一大师那样刻意持戒,禅定他也没有刻意于修禅,但他一生不曾犯戒,常在定中。释迦牟尼在授记时说,当来下生就是弥勒成佛,当时人们大惑不解,看弥勒的修行怎么看怎么不起眼儿,人们就怀疑,释迦给当时在法会现场的人保证,弥勒的修行绝对在你等之上。
大家看奇怪吗?弘一大师专求戒律,戒律却持不好,连合格的沙弥也不得够,玄奘大师专心译经,戒律却最精严。我们常说一句话:释氏门中,有求必应。我求戒律精严,为什么严不了呢?求什么,得不到什么?这个矛盾出在哪儿。有求必应的“求”是第一步见山是山,然而求什么得不到什么,这是在第三步见山是山上的话。
这就是不考虑“心态正不正”,这是第三步见山是山的话,你只要专心领悟了,心态自然正,不考虑心态正不正的时候,心一直安于领悟佛法真义上,自然心态正,若时时考虑我这心是否正时,心自然就不正了。这是第一条。
2、生恭敬,无骄慢心。对于善士来说,千万别生起“你们都来问我,我比你们高”的心态,学佛的人对法及法师恭敬,讲法的人对求法的人更得恭敬,因为正是他们,方才成就了你的福德资粮。佛经中有个常不轻菩萨,对任何人都恭敬。三阶教的信行大师,对任何人都礼拜,当时的僧人都说:你信行怎么能礼拜在家人呢,有失僧相威仪!就把信行大师赶出僧伽队伍。但实际上,信行大师才是真善士,真菩萨,人家才是在第三步见山是山上,别人是在第一步见山是山上,不一个境界呀,初地不知二地事。
3、更进一步,不能得少为足。有人说,你已经蛮好了,何苦还那么巴巴地。河南某地有一个小学,一个教导主任,本来教导主任就比一般老师多拿十块钱,可他还非要担任一个班主任,别的老师就说,你已经多拿十块钱了,这十块钱班主任费就让给别人吧。他说,我只不过是想多做点儿工作罢了,我绝不是为了显出精力过人,也不是为了那十块钱班主任费,但这个说不清。这第三就是“进一步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4、为了自利利他。为了增长自己的功德,为了帮助他人增长功德,不是为了名闻利养。有人请我出去讲经,好,那么,我总先给人家声明,你们别把我的话当做真理,而且,你们也别客气,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我二十多岁了,但听经的各位有些可以做为我的祖父辈,你们从人生经历等方面都比我强得多,你们不必要照顾我的面子,怕难倒我,你们难倒了我,我才知道在哪个地方还有欠缺,这是对我的最大帮助,这是我自己的自利,你们若听过后解开了几个或只一个疑惑,那么这就是利他了。临走的时候,他们会给你一些钱,你千万别拿。这是谁教的?这是美国寿冶老和尚教的。寿冶老和尚原在五台山多年,与本焕老和尚是法兄弟,他到九华山讲过好几次,但他的方言很难懂,我唯一记住的就是别贪钱!还有净空老和尚,老和尚来九华山佛学院,讲过经之后,有人供养,都在茶几上,临走时他顺手一推,推到我面前,说:交佛学院常住。这些前辈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不为名闻利养。但专家之流不行,他会向你要的。所以专家之流,不管其学识多么渊博,仅只是知识,他们所缺乏的是人文素养,善知识可不应该这样。当然,专家之流要养家糊口,拿钱也是应当的,该给的还是应该给。
现在我们来判断善知识,怎么判断。现在的小和尚都是这样:某个老法师名声特大,那么我去拜他。在九四年时,九华山传戒,我们上去帮忙,有一个人竟说他的皈依师是虚云老和尚,圣学法师把他的证明一把可撂出去了。虚云老和尚名气大,人家绝对是善知识不错,可他圆寂好多年了呀,假冒也不冒对,我还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呢~~错吗?不错。
我们择善知识时,千万别只看名声大小。当然,一般来说,名声大相应地他肚子中的货就少不了,但那里边儿不是内明,可能是政治手腕,也可能仅只是福报,但哪怕这仅只是福报,我们也绝不能小看。我们有些小和尚,眼高过顶,我以前就是。比如老和尚们的文章,自己的文章竟相互顶牛,当我了解到他们实际上是让枪手给写的文章,也或者是让弟子代劳时,我对他们更小看,他们的文章为什么相互顶牛,因为不一个人写的,观点不同,以至于相互顶牛。但直到现在,我渐渐变了,不管怎么着,他们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哪怕人家只是会混人,这也是长处,因为佛法不离世间法,那是佛法的初级阶段,因为学佛先从做人起。
但是,我们所要求的善知识是内明一定得通,虽然有些人的名声很大,对于这些人我们不小看他,尊重他的人格,但他不是我们所要依止的善知识。我们要依止某个人,只能依教理来判定,而不能依名位来判定。当我们选定一个善知识之后,按密宗的说法,是必须全身心的依止。善知识让你杀人你也得干。智敏法师讲的唯识带子中间提到一件事儿,他说也记不大清了,一个人结婚,上师对弟子说,去,你去把那正结婚的新娘子给抢过来,这简直有悖人伦,但上师让干,你就得干。这是密宗的说法,我们现在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儿,恭恭敬敬地放在一边儿,因为我们不懂,就不要轻易下判语,我们现在取的是“依法不依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修学所依止的是三宝,绝不是某一个人,若依人的话,阿含经上说会有五种过患。日常法师在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了一个故事,是他自己修学时的一个事儿,他要学法,某地有一位老禅和子,对于禅宗各派各家都通得很,什么云门宗的钟板该怎么打,临济宗的法器又该怎么敲,曹洞宗又如何如何,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日常法师就去亲近这位老禅和子。谁知道第一支香一坐下,老禅和子的头就低下来了,昏沉来了,一开静,老禅和子又满精神的。又一支香,一坐,他头又低下来了,而且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流。另一支香,他还是这样。于是日常法师就离开了。这就是依法不依人。
善知识说实在的,很难遇到,人们都知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善知识不多,这时候我们别刻求具备八因的善知识,我们说,只要能引导我们去见三宝的,就是善知识,若下边儿我们接着讲解阿含,那么我就会让大家读原文,而很少讲解。就象外边儿来了一人,我是导游,我只能把你带到甘露寺,你到了甘露寺,就有藏学法师给你讲解,我只是个导游,对于甘露寺我哪有老藏熟悉,所以学佛法也是,我只能把大家带到阿含跟前,当大家到阿含前之后,由释迦牟尼来给大家讲解,何必我这无名小子来饶舌呢?释迦所讲才是最清净法界等流的!这就是说,虽然具八因的善知识不常有,但只要能带大家去见三宝,见世尊的,那就是善知识。
然而现在这末法时代,有些人不是这样,八因不但不具备,而且还不让你去见世尊,在世尊前边儿层层设障碍,阻挡大家去见世尊。比如,**********,“释迦已经过时了,”他说“你们不用念释迦名号了,也不用念弥陀名号了,只要念我清海的名号就可以了。”李洪志说,你“不要挂释迦的相了,只要挂我李洪志的相就可以了”,甚至某些大法师,不让看别的什么经,只要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就行了。据藏学法师说,净空法师那儿就是这样,学生们只准看净空老法师的书。象这样,不管你威望多高,影响多大,纯是恶知识,都不应该去亲近。
读五经原文,而且把各种译本都读读。若有可能的话,看梵文原典最好。
现在我们学佛,一定要记住一点儿,只管恭敬聆听世尊的教诲,你只管听世尊说的,而不要问为什么这样,你现在只有听的份儿,你只要好好地听,如说而奉行就行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于世尊的经教没有树立起决定的正见信念,你现在的内心还是受无明的支配,所以,你所有的问难都是以无明为立足点,因为你以无明为立足点儿,所以一切都是不正确的。这儿有一个比喻,听法就象录音机录音一样,或者说象水中现倒影一样,我现在说话,用录音机录了下来,你们只管听录音机放出的话,可以不管录音机的工作原理,学佛法的人可以不管录音机的工作原理。你现在只看水中有棵树的倒影,但水中出现倒影的光学原理,你也可以不管,这就是法住法位。学佛的人,只管听录音机放出的声音,修理录音机的人才来管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总起来就是一句话,学佛要先“知道是什么,别管为什么?”
也就是说,学佛应“准学不准问”,你现在只管佛陀说了什么,然后依照佛陀所说的法去修学。我们要求你自己在内心中思惟,但严格限制你向外驰问,当你去问别人的时候,别人告诉你一个答案,他的答案,你凭什么相信。比如你问:人生到底是苦还是乐?他说苦。为什么他说苦,因为你问的这个人是个苦命人,一生遭尽了坎坷。你问另一个人,他告诉你,人生是乐。为什么呢?这个人从小就是在福窝中长大的。这时候大家看,苦呀、乐呀什么的,其实是回答的人的答案,与你自己这问的人了不相干!况且,这答案的苦呀、乐呀也只是受。所以,我奉劝大家,千万别向外驰问。你若听信了别人的答案,那就落入了“所”边。你没有答案,就自己思惟,若一有答案,你就放下了心。比如,在世尊时代,有许多的人都问宇宙的形态,释迦告诉他们,说这世界有一个中心,是须弥山,围绕须弥山的有四大部洲,还有什么什么,他们信任释迦,于是就不再考虑这问题了。他们是好在遇上的释迦牟尼,是真觉悟者,但其实这也是假安立呀~~他们不再考虑这问题了,那么我们呢?人家一给我答案,我也就不考虑这问题了,但给我答案的人是不是可信呢?这样,就把我的正思惟给断了,没有了正思惟,就不能够指导你的所行。有一个比喻,你的所行所为的一件件事儿,都需要正思惟来串起来,正思惟就是绳子,所行就是念珠,一粒粒的念珠必须得有绳子给串起来。
思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儿,经典上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或者说:极善思惟之。都是思惟!我们常人的思惟维度有限,我们现在学佛法就是在努力开拓我们的思惟维度。就象我们是一个电视天线,我们只能收河南台,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就是努力攒钱装一个锅,这锅一安好,我们就能收几十个台了。
问:学佛到底是该先无条件的信,还是先怀疑?
你现在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讲了个什么,怎么信?又怎么疑?“法尔具思惟”,你现在先静下心来,听听释迦牟尼说了什么。你可以怀疑,在阿含经中有四大教法,就是说你听任何人说法都得经过思惟之后再信受,其实就是让你怀疑的,但是你想,当你怀疑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落入了“信”的圈子~~信了阿含经。所以,我在前边儿说,学佛在最开始应“准学不准问”。
刚才一直说的是好好听法,接着再说一点儿,除了好好听法以外,还有两缘,对于学法来说是很殊胜的,对于启发你的正思惟效果特别好。
一个是譬喻。比如化城喻,你只要稍微有点儿脑筋,你就很快了解佛法真意。一队人入海采宝,路途遥远,走得又累又渴,人实在受不了了,在人们即将退心的时候,导师以大神力,在前边儿现了一座城池,导师对大家说,走,我们稍微努点儿力,再往前赶一下子,到城中休息休息,增加增加体力。这比喻多好了,多么形象,多么直观。《法华经》是什么经典:一乘了义圆教!这样一来,你怎么能不清楚西方净土、东方净土之类。插点儿闲话。
净土黄金为地,这只是幸福的象征,这不是实写,有人追究七宝,我就想起来包身工,当时那些人就宣传,西方黄金遍地,走路都晃眼,到那儿随便捞钱,大把大把抓。当时,哥伦布环球旅行时,也是说东方中国遍地香料黄金才来的。
你只要是比喻,就是只取你可用的那一部分,不合用的那一部分,你就不取,这样人家是理解的,因为你这只是比喻,这样一来,就可以明白,比喻是既启迪智能,又不落所边。
二一个是发问:前边儿我说了不准问,“准学不准问,”而这儿又让发问,二者的区别在哪儿呢?前边儿的问是问别人求答案,而这儿的问是问自己。就如同禅宗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这疑问你不能问别人,问别人,别人也给不了你答案,谁给你答案,那是最笨的老师。有一个公案,我记不清了,甲在乙处参学,学了几年之后心有所感,去向老师乙处求印证,向乙一口气讲出了自己的心得,乙只是问他一个问题,你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如何?甲楞住了,噢,我还真回答不了。于是想让老师给解答,乙说:我不能告诉你,我告诉你了,那是我的事儿,我一说你早晚会骂我的。大家看,乙不告诉甲!后来甲在干活时,是打住石头了吧~~一下子悟了,立马跪下向老师乙的方向顶礼:多亏了老师当初不曾告诉我,才使我现在悟了。
所以,千万别问别人,要问自己,这样凭自己的思惟之力,在“能”上用力,这才是正行。
有这么一个比喻。比如一个人有了胃病,有人吃药治疗,有人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前吃饭挑食,而且有了就暴吃,没了就饿着,现在呢,定时定量吃,幷且还每天起来锻炼,慢慢地体质增强了,身体也好了。吃药治疗呢?是药三分毒,都有副作用,而这食疗,没有副作用的,问别人就如同药疗,而问自己,在内心中启问则如同食疗。
我们这一节的题目叫做闻、思、修,可一直在说怎样思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闻、思、修三者其实是一以贯之,它的本体是思惟,就是说,在外边儿看起来虽然是茶杯,是量筒,其实它的本体是玻璃。
闻、思、修的闻,其实就是最浅层的思惟,而思则是程度比闻深一点儿的思惟,修是比思更深的思惟,现在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闻、思、修。
1、从深浅方面来说,闻、思、修三者呢,在闻阶段是无分别,你什么都别管,他说“你好”,你也学,他说“去你妈的”,你也只管学。只管学,别去分别它是好是坏。到思的阶段才是有分别。“你好”是什么意思呢?“去你妈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想想,从闻阶段到思阶段这是理解的部分。再说修的阶段,在修的阶段又成了无分别。到这时候,因为你已经经过了思阶段,知道了“你好”与“去你妈的”的区别,有了取舍,取了“你好”,舍掉了“去你妈的”,这就只剩下“你好”了,没有分别的必要了,所以修的阶段也是无分别,从思阶段到修阶段,这其实是“悟”的部分,在闻阶段的无分别是因为你无能力分别,你还没能力分别,你分别什么?徒费心力!而在“修”的阶段呢,这无分别是不必要分别!“你好”“你好”,你好是善的,分别什么,不必要了~~所以,你别看是从无分别到有分别,再到无分别,这可不是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闻阶段的无分别与修阶段的无分别不一样,闻是无能力分别,修是不必要分别。
2、我们从出入来说,我们先从闻入手,这是佛法的浅表处,这是入的地方,我们越入越深,到思的阶段就是入到深处了,这一个是解的过程,而后要向修过度,这实际上是出,我们学佛法可不是为了学佛法而学佛法,我们是为了度众生而学佛法。比如说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是佛学家,他们学佛法以后,可以写出学术论文,可以到处给人讲课,凭此他们既可以得以养家糊口又可以得名声,那么他们是只管入不管出,他们写出的所谓文章,没几个人能看得懂,而若你是为了度众生而学佛,那么当你深入进到佛法大海里边儿时,你还必须得能出来,你若出不来,你就无法引导众生。现在有些人学佛就是钻入了牛角尖中出不来了。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鸦片是会令人上瘾的,宗教也是会令人上瘾的,当你沉入宗教的氛围之中以后,那真是飘飘乎、荡荡乎,真如腾云驾雾,那境界太美妙了。那么你就不愿再上来了,这时候你一定得出来,你出不来就不会再前进了。
从闻到思是解的过程,是由浅表往佛法深处去,而从思到修呢,是悟的过程,是由深处往浅表处出的。
从闻到思再到修,这其实是境界由低到高的进步,在闻的阶段,境界最低,你没能力分别,你渐渐到思阶段,这我们刚才说过,那是有分别,这个境界虽然高于闻,但幷不是目的(目的是成佛度众生),这境界还不算高,当你思惟透了开始出,往修的阶段靠拢,修是高境界了。
有人就问了,我们能不能直接从闻到修,从低境界到高境界处呢?这个不行,大家看,这是个粉笔盒,这个方体,我们要从左打入一枚钉子,从右边儿穿出来。最左边儿就是闻的阶段,是往深处去,方体的中间是思阶段,然后这枚钉子继续往里边儿打,从右边儿出来了,这就如修的阶段,是出的阶段。你想直接从左边儿进,不经中间而直接从右边儿出来,那绝对不可能。
我们现在学佛就是这样,现在在最左边儿,还没有进入佛法里边,我们听闻佛法,就是接住粉笔盒的左边儿了,往里边儿拱吧,一直往深处去,当你到最深处时,为了度众生,你必须得从右边儿钻出来,你出不来,那没用,右边儿出来就是到了粉笔盒所占的空间外边儿,粉笔盒左边儿的空间与右边儿的空间是相通的,表示都是非佛法(狭义地),你从右边儿出来给大家讲,就度众生了,这从左边儿进从右边儿出,就叫深入浅出。
但是,现在有太多的法师不是这样,他们从左边儿进去,没有从右边儿出来,却是偏着从前边儿面(或后边儿面,抑或上边儿面抑或下边儿面)出来了,虽然从前边儿面出来也是与粉笔盒左边儿的空间相通,也可以说法度众,但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深入佛法核心,对佛法的了解是成问题的,所以你讲的佛法不圆满,甚至有偏差,这样的深入浅出,你根本没深入进去,实际上你是不具备说法的资格的。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科学家,他们所写的一些科普读物,比如高士其,他的地位在中国是无可替代的,但他就是从左边儿进,没从右边儿出,而是斜着出来的,浅出倒是浅出了,可没能深入。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过一套《第一推动丛书》,那才是真的科普,那作者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那套书看着可不是那么容易懂的,你没有一定的水平,在一流的科学家眼中已浅的不能再浅的东西,对你来说,也懂不了,高士基的科普任谁都懂。做到深入浅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佛法也是如此,真佛法是通俗不了的。
我们再作个比喻,比如我们要上楼,我们的地平面是平坦的,但地势低,而我们所要达到的楼上也是平坦的,但地势高。我们要从地面上到楼上去,那就不是平着过去的,一定得往高处上,地面的低处喻闻阶段,此时是平坦的,喻无分别,我们要沿楼梯上,这是思阶段,此时不平,是有分别,当我们上到楼上时,那是修阶段,此时平坦,是无分别。由地面想到楼上去,没有直直的路,只能沿楼梯一步步往上。
再比如我们上月亮,这时我们要先打的到车站,然后坐火车,再坐汽车去西昌,最后坐上宇宙飞船,直飞月亮,落在月球上。
坐船比喻“闻”法,坐车去西昌比喻思惟,坐上宇宙飞船是修,落到月亮上,就如见道位,登初地。这是用世间法比喻,用出世间法比喻,根本智如闻,后得智如思,圆满智如修。
修学佛法呢,可以以三学摄之,三学是戒、定、慧,那么,我们就要持戒,持戒得先闻戒,学一点儿就要落实到实处,想学戒可能没有同道来相互帮衬,这时候怎么办呢?自己干,不与别人攀,孤独的是狮子,只有猴子等才群居,做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学过佛戒之后,单去对照别人,因为戒是戒心的,别人的心态如何,你幷不知道,不要责怪别人不守戒。比如济公、金山活佛等,你怎么知道人家不守戒,人家守戒最清净了。我们戒心了,心不放逸,这才心安,我们只要时时刻刻专求自己,看住自己的心念,这就把苦给断了。
我们时刻观身不净,这样可以使我们守护诸根,这样呢,诸邪不能侵。有个例子,说这就象风吹大山一样,风再大,你吹不走大山的,就象阿含中的象护吓佛一样,你吓不了佛的,你把诸根守住,经上说“藏六根如龟”就是说乌龟把脑袋瓜子都缩回去了,鹭鸶咬不了他的,只要我们护住诸根,你就连小恶也不造了,久而久之,戒、定、慧就有了。
首先是《法句经》。《法句经》是阿含经的纲要,最切实易行。
还有《解深密经》,这也是了义圣教,这是通三藏的钥匙,是佛法的总原则,这就象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
还有《般若经》,这部经是断障的,这经是修学佛法的人一定得看的。
若无时间看阿含,那就学《法句经》,三藏十二部学不了的,那就学《解深密经》,《般若经》也太多,六百卷,学不完,怎么办?学《金刚经》,最好是学玄奘法师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人说,我连《金刚经》也学不来,有没有更短的,有,学《心经》。
学佛,依《解深密经》,可以得正见、正信,然后照《法句经》来做,再依《金刚经》断障,在整个学法过程中,一直都要依《解深密经》做指导。
若一个人已有了正见、正信,已发了大心,那你自然就得学阿含经,你绝不会说:阿含太多了,我学《法句经》,那是你还没有正见、正信。
我们依止阿含经,当下就学,当下就修习,你只管听经上说苦,你的意识自然就思苦了,你听阿含上说无我,你自然就思无我之理,你听经上说无常,你自然就思无常之理,经上讲道谛,你自然就思道谛……为什么呢?这叫“法尔具思惟”,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每个人自然都有“思”,这是百法中“思”心所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要刻意。
如此呢,久而久之,功夫纯熟了,当自己烦恼起来时,在起的当下就知道它起来了,而我们现在不是,它什么时候起来的,我们不知道,等到我们觉察它时,它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收拾不住了。当什么时间烦恼灭了,在灭的当下我们就知道它灭了。这就是禅宗说的照顾话头,照顾话头是什么意思,就是当烦恼起时就观照住,而我们呢,却是在“谁”上用功,这是一般的。仁德老和尚说“念佛是谁”,是在“念”上用功,当念头起来后,那已经成话尾了,若在“念佛是谁”的“谁”上追究,那是照顾话尾,不是照顾话头。
你修圣道时,圣道一起,马上在当下就觉知,圣道一灭,马上在当下就觉知,行时清清楚楚,住时清清楚楚,坐时、卧时皆清清楚楚。这时候我们注意:净空法师说过,你只管念佛,念得久了,人家问你世法,你不知道,问佛法也不知道……这是他的一家之言,不准批评,但也不准照那样来,一定要了了分明。
你学阿含经,但要学阿含经的内含,别在阿含经的外在形象上费心思,因为断烦恼才是关键,你知道阿含的外在,幷不能帮你断烦恼。你要明白,世尊为何这会儿对弟子这么说,到那儿又那么说?为什么世尊对有些问题不回答?为什么世尊也会背痛?为何世尊也要总是修习禅定?我们应该思惟这些,想想世尊这么做的密意是什么,要在我们自己的“能”上用心,别在“所”上费劲儿、在“境”上费劲儿,这才是学阿含经。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比如说要盖一座大楼,我们已经选好了地址,设计好了图纸,资金也到位了,砖瓦等材料已经买好了,这时候我们只要挖基脚,一砖一瓦垒起来就可以建大楼了,那么我们现在建涅槃城,选址如正信,图纸如正见,资金、材料等如善资粮,奠基如发心,砌墙如正行,这才是修行。
要想学佛,先恭敬地听善友教诲,知道自己当下的境界,知道自己要去的目标,这两个搞清楚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学佛。现在人缺乏的是:搞不清自己当下的境界,立马上来要修六度万行,丢弃阿含等基础,也不知道自己要去的目标,其实你是要到净土世界转站去成佛的,而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那是你成佛路上的一站而已,可不是目的。这些还搞不清,立马“诸恶莫作”,你不知道什么是恶,违背真实的就是恶,你要众善奉行,你不知道什么是善,这随顺真实的就是善,自净其意,善恶不分意怎么净。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