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很荣幸、很感谢屏东青商会给我这个机会,使我能够和各位共结法缘。今天我要向各位讲的题目是:‘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很幸福快乐的人呢?
由于每个人根性的不同,因此所追求的幸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拥有了钱财,人生就很幸福。但是金钱使用不当,往往是罪恶的来源。而今日社会上更有许多不知普济助人,只知守住金钱的富有的穷人,他们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因为不会使用金钱,金钱只会徒然增加他们的烦恼而已!
有的人认为有了爱情,人生就无憾了,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爱情固然令人陶醉神往,但不可否认的,爱情也是让人断肠碎心的东西。还有的人认为权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但是权力容易腐蚀人性,使我们的人格堕落。另外有人以为能够如彭祖一般的长寿不老,就是幸福,殊不知长寿也有它的悲哀!纵然我们能够活到百岁以上,但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手脚失去了往日的灵活,感官也逐渐退化,生活没有趣味。更伤感的是,假如我们的孩子、孙子死了,还要忍受‘白发送黑发’的凄苦,长寿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既然金钱、爱情、权力、长寿都不是究竟的幸福,那么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增进我们的幸福呢?我把它归纳成六点,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不比较、不计较
在日常生活上,有时候感到不如意,主要的原因是喜欢和人比较。看到别人平步青云、事业亨通,心中起了不如人的想法,因此自我痛苦、自我烦恼,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争取待遇上的公平,甚至为了争一口气,而要计较到底,一有计较,双方就起了冲突,不愉快的事于是产生。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自以为自己家财万贯,是世间上的富豪,但是尚有更富有的人在;自以为自己地位显赫,是社会上的权贵,但是还有更高位的人在,如果永远的和人比较、同人计较的话,永远无法感到满足,又怎么能够得到幸福呢?
有一首通俗的古诗说得很好:‘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当我们看到别人驾驶着豪华轿车,风驰电掣地奔跑而过时,而返观自己只有ㄅㄨㄅㄨ作响的摩托车,心里觉得不如人,很不是滋味。但是如果回头看一看,还有人骑脚踏车,或者安步当车,甚至还有推拉车子上山坡的人,比上虽然不足,但是比下还有余越之处。如果我们对世间上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理,不羡慕、不比较,幸福自然会常伴在左右。我希望大家在家庭中、社会上,能建立一种观念,不与人比较,甚至希望别人比我们更好;不和人计较,而希望对方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先要学习吃亏,培养忍辱的精神。
我常常对一些信徒说:佛法能提升我们人生的幸福。但是佛教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佛教总是教人吃亏、忍辱,佛教告诉人们要奉献、牺牲、和有些宗教获取、要求的思想大异其趣,因此见弃于浅见之徒。实际上吃亏就是占便宜,在忍让之中有奥妙的道理。譬如我们常抱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你很伟大,我很渺小;快乐给你,苦恼给我;富有让你,贫穷我受的态度,尊重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必能获得对方由衷的敬爱,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因此爱护别人,其实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是自我尊重。胡适之说:‘要怎么收获,先要那么栽!’你种下恭敬、忍耐、服务他人的种子,自然能收到受人爱戴、敬重的果实。
综观社会上的大家,其待人接物恰好背道而驰,在一般人的心里,总以为我是好人,别人是坏人,我怀才不遇,怪天下的人都要辜负了我;我很伟大,别人微不足道。我所做的事都是对的,别人则一无是处;快乐我来享受,痛苦由你承担;只要我富足,别人贫穷无隔宿之粮、无立锥之地也无动于衷。如果每个人抱持这种自私自利的观念,那么我们生存的社会,将充满纷争、烦恼,毫无幸福可言。
过去有二户人家紧邻而居,张家的人,和乐相融,天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李家的人,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搞得鸡犬不宁,无法过日子。有一天,李家的人跑来问张家的人说:
‘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不吵架,而能够和睦相处呢?’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了事的坏人,所以能够相互忍耐,相安无事。而你们一家人自以为自己是好人,因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张家的人回答说。
‘这是什么道理呢?’
‘譬如这里放着一个茶杯,一个人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认错,还理直气壮地大骂:“是谁把茶杯摆在这里的?”摆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驳:“是我摆的,你为什么不小心把它打破了?”两个人彼此不肯退让,自以为是好人,僵持不下,当然吵架了。反过来,打破杯子的人如果能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坏了杯子。”对方一听也马上回答说:“这不应该怪你,是我不应该把茶杯放那里。”彼此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怎样会吵架呢?’
我们想增进幸福,要常常抱着:‘对不起,我错了!’的心态,把自己当做坏人,学习水的就下,谦卑自躬,好处让别人享受,坏处自己承当,从让步吃亏之中,来冶炼自己的心性,扩大自己的心量。我们的人生,向前的只是半个世界,而大家拼命的往前面挤插,而不知道转身还有更宽广的半个世界。我们应该学习不比较、不计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找我们人生的幸福。
不比较、不计较的精神,若能运用于家庭之中,一定能够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为人妻子的不计较丈夫薪俸少,量入为出,而把家务理好。为人丈夫的不同人比较,认为自己的妻子是最贤慧的人,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夫妻彼此能够互相敬重,互相体谅,世间上自然会增加佳侣,而减少怨偶。现在社会正在推行‘爸爸回家吃晚饭’、‘先生回家吃晚饭’的运动,固然也能增进家庭的快乐,但是要建立幸福的家庭,我以为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先生的要怕老婆。这里的怕是敬畏的意思。一个敬畏老婆的男人,就能够尊重女性,在外不拈花惹草,遵守道德。一个敬畏老婆的男人,在家庭中不计较权力的大小,一切以太太为大,自己为小、将治家的权力,付给太太负责。能够如此,则这个家庭必定井然有序,和乐融融。相反地,如果把大男人主义,抬得高高地,和太太计较权力,那么这个家庭必定乌烟瘴气,难以安宁。因此有名的学者胡适之先生,曾经极力提倡怕老婆运动,主张组织怕老婆俱乐部,以提高女性在社会的地位。
第二、做先生的荷包里不放钱,一切的钱财交给妻子全权处理。夫妻之间彼此不比较、不计较,认为自己的先生或太太是最负责任、最善理家的人,减少家庭的纠纷,让做先生的从责任感之中建立自己的风格,从事业上树立自己的形象。
第三、夫妻彼此要相敬如宾,互相尊重,以你对我错、你好我坏的态度互相对待,家庭就能美满幸福。
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要有不比较、不计较的认识。没有钱,不与人计较,我有道德就好了,所谓‘人穷志不穷’。人生不争一时的光耀,而是争永恒的灿烂!没有爱情,也不计较,对方不爱我们,没有关系,有一首歌说:‘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我们可以去爱一切的众生,爱国家社会,爱更广大的人类!一个有力量的人,并不寄望别人能给予他什么,而只想奉献服务于大众。一个有力量的人,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肯定之上,没有自信心的人,才从外在的环境找寻自己的价值,当外境不如心意时,起了比较、计较的心,痛苦也随之而至。幸福的人,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的奉献人群!
二、不怨天、不尤人 b
有一些人往往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吃了一点亏,马上就怨天尤人。譬如生病了,烧香求神明保佑身体健康,病情未见好,就责怪说:‘我做人很好,为什么神明没有庇佑我,让我受苦受难呢?’有的人本来信佛虔诚,家人死了,埋怨佛菩萨没有垂护,佛菩萨也不拜了,改信其它的宗教,更有甚者,把佛菩萨的圣像烧毁。有的人持斋茹素多年,得不到灵感,就不满佛菩萨没有加被他,于是不再吃素,凡此种种,都是从功利主义的立场来要求诸菩萨,而不是纯净的信仰。这种上怨天神的举动,益发显出其人识见之短浅,心性之贪婪。
有些人不但上怨天神,并且下尤人间。对于世间上的世世物物,总认为不顺眼、不公平,仿佛世界上的人都辜负了他,故意找他麻烦;认为自己时运不济,大家都对不起他而愤愤不平。下尤人间可粗略分为内怨眷属、外怨世人。所谓内怨眷属,就是在外面受到了一些委屈,回到家里,对妻子儿女发脾气,甚至拿东西为出气的对象,摔杯子、扔瓶子、打孩子、骂老婆,这种把气出在不相干的第三者的身上的行径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外怨世人,当事业不顺利,境遇不亨通的时候,就埋怨朋友没有帮助,师长没有提拔,世界上的人横加阻碍,一肚子的怨气,往别人的身上添加,而不知自我检讨。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手脚不干净,偷窃成性,终于自食其果,落入法网,被判处极刑。临死前,法官问他:
‘你还有什么希望或遗嘱吗?’
‘我希望处刑之前,能够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法官应允他,让他的母亲到法场来见他,年轻人看到赶得气喘如牛、伤心欲绝的母亲就说:
‘母亲!孩儿是个将要死的人了,临死之前,我有一个愿望,希望您能成全我。’
‘孩子,你有什么愿望,尽管说吧!’母亲无限慈爱的说。
‘
我从小由您哺乳长大,孩儿希望临死之前能够再吃一口您的奶。’年轻人要求着。
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哀求着,做母亲的毫不思索满口答应,掀起衣衫,让孩子吸吮,但是年轻人吸着母亲的奶时,却把乳头咬断了下来,并且大骂说:
‘我年幼的时候,愚昧无知偷取了别人的东西,你不但不阻止我,反而说我能干,我抢夺了别人的钱财,你却帮我隐藏。你没有好好教导我是非观念,今天我之所以遭到处刑的下场,一切都是你的过错。’
从这一则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做母亲溺爱孩子,反而害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年轻人自己闯下了杀身之祸,非但没有懊悔之意,反而责怪他人,内怨眷属,埋怨母亲袒护他,使他犯下纲纪;外怨国家社会,加之以刑罚,而不知自我反省、自我忏悔,实在是顽劣已极,无可救药!
数天前,有一位毕业二、三年的大学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于是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哭哭啼啼,很伤心的回答我:
‘那一个人太坏了……’语未毕,泣不成声。我劝她先不要激动,有什么话慢慢说。她抽噎地说:
‘我在台南市政府机关里服务,有一个男同事很爱我,我们相爱有一段时间,后来终于被他的太太知道了,希望我和她的先生断绝来往,但是我不能缺少对方。我也曾经要求对方和我结婚,他又放弃不下妻子儿女,既然不能和我结婚,为什么又要玩弄我的感情呢?我觉得世间上不太公平了,人心太虚伪了!’
感情的发生,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事,但是感情如果造成伤害,总是遗憾的事。我们看看这个女孩子,只知道责怪男方欺骗了她,而没有反省一下,自己破坏了别人美满的家庭,伤害了更多的人。像这种只知道责怪他人、埋怨社会,而不知自我检讨的人生,怎么能幸福呢?
有一些青年,不满现实,觉得家庭对不起他,没有留给他显赫的家世,进身仕途,或者提供他庞大的家产,经营事业;觉得家庭辜负了他,使他不能施展抱负理想,局促一隅;国家忽视了他,使他怀才不遇,困顿草莽。而不知扪心自忖:父母茹苦含辛抚育我,我反哺回报了多少?社会供给我日用所需,我付出了几许?国家培育成就我,我尽了几分力量?这种只知要求别人,不知奉献的人,实在没有资格对家庭、社会、国家表示不满,这种人不但作茧自缚、自寻烦恼,并且为大众所背弃,不能获得幸福。
那么,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不怨天、不尤人,必能为大众所爱戴,社会所接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好比一座工厂,能够制造幸福和快乐的优良产品,也可能制造烦恼和痛苦的粗劣货物。我们希望出产精美的产品,就要提高技术、改良品质、增进工作效率;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快乐,就要努力地去耕耘,服务社会,贡献人群。我们想欣赏风景,如果脚力、毅力不够,无法攀登四千公尺的玉山顶上,当然无法浏览层峦迭翠、叆叇云涌的美景。因此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不操在别人的手里,而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是自己幸福的决定者。我们若以爱心来看世间,那么这个世间到处充满了爱;我们若以怨怼、愤懑的眼光来看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个怒火焚烧的地狱,因此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我们要把自己这颗心照顾好,不怨不尤,自求多福。
三、不侵犯、不推诿
人生追求幸福,第三点要注意的是不侵犯,不推诿。不侵犯是不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财产乃至声誉;不推诿是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不掩饰自己的过失。前者是尊重他人,后者是尊重自己。假如我们天天想去侵犯别人,必见弃于人,不能得到幸福;如果遇到事情,不尽责任而加以推诿,必不获信于人,也不能得到幸福。因此对人不侵犯,责己不推诿,才是追求幸福的途径。
佛教对佛弟子的基本要求是要遵守五戒,五戒不仅是佛教徒应奉行的教诫,也是今日社会臻于幸福之道不可缺乏的良剂。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们试看看监狱之中作奸犯科的犯人,都触犯了五戒中的某一条,譬如杀人、伤害、杖打、毁容等等,伤害了别人的身体、生命,是冒犯了第一条的杀生罪;有的人抢劫、窃盗、诈欺、侵占、贪污、倒会,是对别人钱财上的掠夺,冒犯了第二条的盗窃罪;妨害家庭、妨害风化、重婚、骗婚、强暴、遗弃等,是对别人名节婚姻的破坏,冒犯了第三条的邪淫罪;教唆、诬告、中伤、毁谤、造谣惑众,是对他人名誉信用的玷辱,冒犯了第四条的妄语罪;吸卖鸦片等毒物、注射吗啡、私造烟酒等是侵害自己的智能,而危害及社会大众,冒犯了第五条的饮酒罪。冒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戒,种下伤害别人人身自由的恶因,必然要自食身系囹圄、失去自由的恶果,所以想要追求幸福,每个人必须遵守五戒,不侵犯别人的生命,不占取别人的财富、不妨害他人家庭的和谐,不假造颠倒不实的语言,不贪嗜刺激的食品。能够如此,社会自然健全,幸福必定不求自来。
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有的人就推三阻四,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不愿意解决别人的困难。有时候我们到公家机关委托他们办一些事,有些公务人员,不但没有提供应有的服务,并且互相推诿,找些理由借口来百般刁难,这种打太极拳的官僚作风,使得行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阻碍了国家社会的进步。
为什么会产生因循怠惰、推诿责任的现象呢?最主要是人人没有养成‘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助人为快乐之本’的认识。有的人虽然才华很高、能力很强,由于没有服务的观念,认为替人服务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被人利用。事实上,被人利用并不是坏事,能够被人利用,表示我们还有一些能力、还有存在的价值,对社会人类尚能提供微薄的力量。一个人到了连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时,生命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何况付出的人生,比获取的人生更富有、更充实。
佛教里有一则故事说:有甲乙两个小鬼,前世作人,阳寿享尽后,被鬼卒带至阎罗王的面前,阎王看了功过簿之后说:
‘你们两人前生并没有做过太大的恶事,仍然让你们投胎作人,出世为两兄弟,但一个必须过着付与的人生,而另一个过的是接受的人生。你们那一位要接受的人生?’
甲小鬼一听,心想,接受的人生一切不要辛苦,可以坐享其成,于是赶快抢先说:
‘阎王老爷,请让我过着接受的人生吧!’
乙小鬼看到甲小鬼抢先了一步,不但没有懊恼,并且心想,付给的人生,处处帮助别人,那是多有意义,因此就毫不犹豫的说:阎王老爷,我愿意选择付出的人生。
阎罗王听了两鬼的愿望之后,于是提起判笔定下两鬼的前途说:
‘乙小鬼既然你选择付出的人生,那么你下辈子当富翁,专门行布施,把钱财赈济给穷人;甲小鬼你希望接受的人生,下辈子你就当乞丐,一生接受别人的帮助。’付出的人生,表示我们尚有余裕,可以帮助别人;而接受的人生,是贫乏的表征,因此西方有句谚语说:‘施比受更多。’佛说:‘施者是富贵也。’我们佛弟子应该本着佛菩萨救苦救难、慈悲利生的胸怀,以施为富,做众生的褓姆,解决众生的痛苦;发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精神,不逃避责任,不推诿工作,随时予人以方便,把我们生存的社会塑造成幸福安乐的国土!
四、不贪求、不嗔怒
人由于有私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餍,认为钱财我越多越好,名位我愈高愈得意,物质享受愈丰富愈舒适。有的人贪求过多,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攫取,而误蹈法网。虽然人要完全去除私心私欲是很困难的事,但是追求快乐,取之有道,要以合理的方法去追求,才不会自己灭亡。
传说道教的吕洞宾,有一次到人世间来游化,看到一个小孩子站立在路旁哭泣,吕仙祖于是上前问他说:
‘小朋友,你在哭什么呀?’
小孩子伤心地回答说:
‘老公公,我母亲生病了,我没有钱替他买药,因此心里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吕洞宾一听,心想:这人间我几十年不曾来了,想不到这里的民风变得如此的敦厚纯朴,一个小小的儿童,就懂得要孝顺父母,要替母亲治病。于是非常感动地对小孩子说:
‘让我来成全你的孝心吧!’说毕,立刻竖起手指头,点着路旁的一块石头。说也奇怪,那块石头,经吕洞宾一指,马上变成闪亮发光的黄金。吕洞宾拿起黄金送给小孩子,但是小孩子却摇头说:
‘我不要。’
吕洞宾听了,更加的惊呀,心想:这世间的人们实在太善良了,我给他黄金,竟然不要。于是无限怜爱地问说:
‘小朋友,黄金你不要,那么,你究竟要什么呢?’
‘我要你那一根手指头。’小孩子坚定地回答。
‘你要手指头作什么用呢?’吕洞宾奇怪地反问。
‘你送我一块黄金,虽然价值很高,但是总是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你把手指头送给我,没有钱时,我可以随时点石成金,花用无尽。’
吕洞宾一听,大失所望,觉得众生的贪心实在太大了,连稚童的纯洁心灵,都被财利熏染了。贪欲牵引我们堕落的力量之大、缠盖我们清净本性之强,可见一斑。
有一位腰缠万贯的佛教徒,悭吝贪婪。有一天请来一位师父,为他诵经消灾,以求得更多的钱财。这位师父拿起铃子摇一摇,敲一敲引磬,便说:
‘南无远方菩萨摩诃萨,请你保佑他发财吧!’
信徒一听,怎么是远方的菩萨,就问师父说:
‘师父!你念错了!’
‘我哪里念错了?’师父迷惑地回答。
‘你为什么不找近处的菩萨,而要找远方的菩萨呢?’
师父终于坦白的说了:
‘我坦白告诉你吧!因为像你这种为富不仁,吝啬不舍的人,近处的菩萨早已看得清楚,即使请求他们来帮助你,也不肯降临坛场,所以只好求远方的菩萨,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你的为人呀!’
当然这只是一则警世的笑话,在哈哈一笑之余,不可忽视它所包含的深意,这则故事警策我们不可过份贪求,贪求越多,反而失去越多,连慈悲的诸佛菩萨也爱莫能助。
人生在世,有许多痛苦烦恼,信仰佛教,乃是为了解脱痛苦,求得大安乐。但是有些人信仰了佛教之后,痛苦仍然有加无减,原因是无法将佛法的妙谛运用于生活之中,佛法和生活分开。更有些人以为信奉了佛教,就可以免除一切的苦厄,超脱生老病死的折磨,当佛教无法满足他对于人生不合理的要求时,甚至对佛教的信仰产生动摇。这种建立于贪求之上的宗教信仰,是经不起考验的廉价信仰。有的人本来是虔诚的佛教徒,茹素奉佛,精进不已,但是一旦亲人骨肉罹病去世,反而怪佛菩萨没有加被保佑,别的人家没有宗教信仰,一家幸福美满。而我一家信佛虔诚,却倍尝悲欢离合的苦汁,这样的宗教还值得信仰吗?因此而生起怨恨心,转而毁谤佛教。这种人是不了解佛法的根本大意、三法印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觉知诸行本来无常的圣谛,彻悟有生必有灭的缘起法,生死对我们而言,就不再是烦恼了。
佛经上有一段记载:有一个老妇人死了可爱的儿子,每天悲伤难过,以泪洗面。当她伤心欲绝的时候,忽然想起世上唯一可以帮助他救活孩子的是佛陀,老妇人如获一线光明,满怀希望地去拜访佛陀。老妇人见了慈悲的佛陀,仿佛溺水的人找到舟筏一样,长跪哀求地说:
‘佛陀!听说你是人世间神通广大的慈父,能够帮助众生解决一切困难。我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不幸死了,请求您救活他。如果您救活了我的孩子,我将成为您的弟子,护持佛教。如果您救不活我的孩子,我就不信仰您的教义!’
佛陀听了老妇人无理的要求之后,不但不以为忤,并且慈祥地对她说:
‘世间上有一种药草,叫做吉祥草,如果你能找到一棵,给你的孩子食用,一定能够起死回生。’
老妇人听说世上还有奇异的灵草,可以救活自己的孩子,迫不急待地追问说:
‘请问佛陀,那里有吉祥草呢?’
‘这种吉祥草,生长在没有死过人的人家之中,你赶快去找吧!’佛陀指示她。
老妇人于是昼夜奔忙,挨家挨户叩求吉祥草,但走遍邻里异国,没有一户人家不曾死过人,老妇人陷入绝望痛苦的深渊之中,蓦地觉悟到:死亡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害怕死亡,并不因此而能免于死亡。吾人面对死亡时,重要的是如何从无常的事相之中,积极地去把握现在的每一刻,而追求永恒的生命!
从上面种种的例子,可以知道过份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已,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驾驭好自己的欲望,不贪得、不觊觎,做到寡欲无求,役物而不为物役,生活上自然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了。
除了贪心之外,嗔恚也是障碍幸福的绊脚石。遗憾的是,在今日的社会里,一般人总是责人严、待己宽,别人对待他,有九十九分的好处,而有一分不能满足他的希求,就生起怨恨心,而忘却九十九分的恩泽。一个嗔恨心重的人,容易迁怒于人,和别人起冲突。佛经上说:’嗔火能烧一切功德林’,嗔恚就像烈火一样,能把过去种种的功绩,焚燃怠尽。有时候多年友谊深厚的至交好友,往往为了一些芝麻事引起冲突,反目成仇,而断绝了来往。有的人由于爱情不如意,妒火中烧,甚至杀害自己曾经深爱的人。愤怒的火把,小则燃灼自己,大可毁灭整个世界。有时候两个人争吵起来,有的人以为声势大、凶狠的是胜利者,其实刚好相反。怒气愈大的人,胸中的怒火尚未烧到对方之前,已经先把自己烧得遍身鳞伤,因此四十二章经上有段美妙的譬喻说:’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一个人仰着头向天空吐痰,污秽的痰不但不会染污洁净的蓝天,只有堕落于自己的脸上;又好比逆着风播撒灰尘,结果尘土撒不到对方,反而飞集至自己的身上来,害人反而害己。
普通的百货公司,总是以时常面带笑容,为训练工作人员的第一要务。世间上最难看的脸孔是生气的脸孔。愤怒的脸孔,如同严霜之覆盖大地,生长不出佳禾。因此我们要经常保持内心的平和,带着亲切的微笑,以柔软的言语接待他人,不嗔恨、不迁怒,把慈悲欢喜布施给他们,化暴戾为祥和,解纷争为友好。所谓’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是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我们如何追求人生的幸福呢?不要在物欲的贪求上,做无理的要求,应该从知足中去感恩、从喜舍奉献上去获得。我们怎样建立快乐的生活?不轻易乱发脾气、嗔恨别人,要长养慈悲心,以祥和而安天下。如此社会才能富足进步,人生才能幸福快乐。
五、不自卑、不懊丧
有一些人,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能力上的平庸,或者社会地位的低劣,甚至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不能如意,遭到挫折,因此产生害羞、退缩、忧郁的自卑感,离群索居,把自己封闭于自建的象牙塔里,孤僻颓丧,毫无快乐。事实上,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崇高,并不在容貌的俊丑、名位的高下,而在此人对社会人类的爱心有多少?悲愿有多深?况且以貌取人,难免有失之交臂的遗憾,古时丑僧也大有俊道者在,如东晋的道安法师,虽然身躯短小粗黑,其貌不扬,但是影响中国佛教至深至巨。因此因为外在条件的下劣,而自卑沮丧,徒然显示这个人对自己的信心不够而已。
那么,如何才能不自卑、不颓丧呢?首先我们要在精神上建立以下几点观念:
(一)要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我明明很痛苦,如何快乐得起来呢?其实,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原因乃在于执著想不开,如果我们对事事物物,能够提得起放得下,洒脱不执著,何处不能安身?快乐必然常随左右。
佛陀未出家前的一位兄弟,名叫跋提,受到佛陀的感化之后,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出家修行,有一天,跋提在深山的岩洞中修习禅定,突然发出欢喜赞叹声说:’好快乐啊!好快乐啊!’
旁边同参的人,好奇地问他:
‘你说快乐,究竟快乐些什么呀!’
‘过去我贵为王子之尊,娇生惯养在皇宫中,每天吃的是珍肴美味,但是没有今天托钵来的一碗粗食香甜;穿的是绫罗绸缎,但是比不上一件袈裟的尊贵。过去虽然有成群的护卫,朝夕以刀枪守卫着我,但是我仍然惧怕怨贼歹徒来行刺伤害。现在我独自一人,在空寂的林野中禅坐,没有人保护我,但是我心中对生命一点也不觉得恐慌和忧虑,感到无比的快乐与轻安!’
真正的快乐是内发而不是外铄的,一个人能从内心激发快乐的泉源,纵然住的不是华厦高屋,吃的不是琼浆玉液,穿的不是锦衣狐裘,但是处处感到知足无缺,快乐无比。这种发诸于内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要认为自己是最健全的人
有的人身体健康无病,四肢健全发达,但是精神上充满了苦恼。随着文明科技的发展,物质需求的充斥,社会上这种精神侏儒、不残而废的人,日益增多。其实,我们如果冷静反省一下,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父母生养我们,有两眼可以看缤纷绚丽的世界,双腿可以到处行走,二手可以做事自如,还有什么感到不足呢?世界上有一些不幸的人,终年躺卧在床榻,全身瘫痪,要使出九牛二虎的力气,才能将头稍微从右边侧转到左边;有的人没有了双手,仍然勤奋向上,以口衔笔,写下苍劲有力的书法。有的人两眼失明,为读书,比我们常人要花费数倍以上的时间,请人念诵,自己再点成盲字,种种不便。如果我们和这些人比较起来,实在没有资格再自我烦恼、自暴自弃。有人说:健康就是财富。我们往往拥有了宝贵的财富,而不知珍惜,以这份财富再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类的性灵增添一些光辉,实在是令人惋惜的憾事!
台湾文坛上的作者郑丰喜先生,从小罹患小儿麻痹症无法行走,以手代足,爬行多年,遭受许多同学无知的欺负,忍耐社会上人们怪异奚落的眼光,终于以坚强的意志,完成高等教育,组织美满的家庭,并且把他一生坎坷的遭遇著作成’汪洋中的一条船’一书,给残障的人莫大的鼓舞与激助,引起社会上的人士,去关怀残障者的幸福。美国的海伦凯勒小姐,一生下来就又聋又哑又瞎,毫无感官方面的声色之乐可言,但是她克服了困难,努力地求知,完成良好的教育,并且周行于世界各地,把伟大的事迹公诸于大众,唤起社会注重盲聋者幽暗已久的心灯,为世间带来了崇高的希望之光!
日本有一位大石顺教比丘尼,在一次灾难之中,牺牲了双手,但是他以坚定的信心、不挫挠的意志力,用自己的脖子,工整地写了一部心经,日本人把它称为’无手的心经’,并且视为国宝,倍受珍重!
由上面感人的事例,启示我们肉体上的不健全,并不表示人生已经绝望,不可改变,只要有坚忍的毅力,仍然可以冲破难关,活得很尊严。人生最可悲的,不是身体上的缺陷,而是心理上的不健全,我们要让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心理无疾的人!
(三)要认为自己是最富有的人
我们往往拥有无限的至宝,而却不自知,反而贪心不足,羡慕别人的良田美眷。我们的居住,虽然没有冷暖气的设备,但是热情的太阳,曝晒着我;清凉的和风,吹拂着我;天上的明月、地下的繁花,任我欣赏,峻峭的崖壁、幽静的溪谷,随我遨游,这山河大地的一切,莫不属我所有,我拥有了整个宇宙虚空,一片云彩、一粒砂尘,都蕴藏我全生命的喜悦,世间上还有什么比拥抱全宇宙更富有的事呢?
有的人看到别人有几百万,欣羡不已,假如我也有,那该多好!看到别人有漂亮的衣服、名贵的家俱、豪华的轿车、奢侈的生活享受,升起贪爱的心,想办法去攫取。事实上,这些物质方面的享受,并不是长久不灭的东西,对物质过度的贪求,心灵的束缚则更大。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甚至出卖自己人格、陷害朋友的人,历史上比比皆是,因此一个人决心奉献给真理时,首先培养’无欲则刚’的气度,不被外在的欲望所诱惑,而玷辱自己的人格。
春秋时代的齐国隐士黔卢,穷得去世时,布不足以蔽其身,但是先生一生高风亮节,坚决不仕。宋朝的林逋放旷山林,独居西湖孤山,留下梅妻鹤子的佳话。佛教的大德,更多俊逸之士,唐朝大梅法常禅师,以荷叶为衣,杉花为食,自得其乐。近代的弘一大师,洗尽铅华,归投佛教,一生以弘扬律宗为业,一条毛巾使用十数年,破烂不堪,仍然爱惜有加,不以为苦。古德先圣之所以有这种淡泊清高、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是他们能把握住内心无限的宝藏,并且充分地将它发挥出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千金难换的无尽宝藏,这座宝藏是盗贼不能抢、贪官不能取,等虚空无量沙界的如来藏,如果我们能将自己这座宝藏的能源,完全开发出来,我们将是宇宙中最富有的人。
(四)要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的人
所谓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的人,也就是要建立知足感恩、敝帚自珍的人生观。
有的人也许会怀疑地问:我既没有金钱,也没有名位,样样不如人,怎么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的人呢?其实只要稍微转念一想,我们将会发现自己拥有太多世界上的第一头衔。做子女的,要抱持我的父母是天下第一慈祥的人,父母亲是全世界最爱我的人;做父母的,要认为我的孩子是乖巧可爱的孩子。父母慈爱子女,子女敬爱父母,父慈子孝,家庭自然幸福!做先生要认为自己的太太,是世界上最贤慧美丽的女人,对家庭负起责任,让太太过着幸福的生活;做太太的要认为自己的丈夫,是世界上最勤劳尽责的男人,把家庭调理得当,使先生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力发展事业。夫妻之间,能够彼此尊重体谅,自然能享受快乐的婚姻生活。做上司的要认为自己的部下,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极力给予体恤爱护,自然能获得下属的尊敬;做下属的要认为自己的上司,是世界上最贤明的长者,诚心接受指导,上谦下恭,自然能把事务办好。
我们人人如果都能抱着这种:’我是全世界第一的人’的心理,以宽容、赞叹的眼光来看世间,将会发现这世界是多么的美丽!一集小小的蝼蚁,我们也会被它的勤勉所心折;一棵生长于壁缝的小草,我们也会被它的坚毅而感叹不已!能够怀抱欣赏而不挑剔的心,来对待万事万物的人,粗茶淡饭不失其甘美,茆茨村舍不减其安适,败衣弊履不损其欣悦。能够以我是全世界第一幸福的心态,来看世界的人,纵然遭到残酷的迫害,仍然能够泰然处之,毫不动心,因为这是为了降大任于斯人,所给予的磨炼而已。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培养我是全世界第一快乐、第一健全、第一富有的人生观,不自卑、不懊丧,幸福就不远了!
六、不邪见、不妄心 f
宗教信仰层次有种种的不同,上者取其提升人类性灵的高深思想,中者着重繁文缛节的礼拜仪式,下者则流于巫术占卜的神秘色彩。宇宙人生的问题,尚有许多科学无法开发的神秘领域,有一些愚痴的人,缺乏正见,以怪异乱离为珍贵,以迷信的卜筮来满足自己的疑惑。
宗教本来是追求人类心灵自由的东西,但是有的人却反而以宗教来束缚自己。烦恼、金钱、爱情会束缚我们的自由,有时不正的信仰所给我们的枷锁,其束缚力更大、更深。譬如有的人要盖房子,就请地理师来勘察风水、方向,地理师比比划划一番后,信口雌黄地说:
‘你的房子兴盖的时候,方向不要太正,太正了对后代子孙不利,要这样子斜斜地比较好。’
为了盖房子,将来遗祸子孙,事态严重,只好听从地理师的话,把房子盖得斜斜的。
有的人亲族逝世了,要入土安葬,为了避免凶煞,也要请地理师来看时辰。地理师于是选了一个良道吉辰说:’埋葬的时间最好是晚上八点入土,如果这个时辰不入土,恐怕对子孙有害,并且属猴的,最好避开,以免惹煞上身。’
为了听从地理师的话,属猴的儿子,只好退避三舍,连为人子女最后的哀伤之礼,也没有办法尽到。为了接纳地理师的意见,超荐诵经的师父和遗族,天色阴暗的黑夜,还要在荒烟蔓草的累冢中,看闪灭不定的磷火,回家之后,久久挥不去胸中的幢幢鬼影。
有的人生下了孩子,请个算命先生来给孩子算个八字。算命先生算出小孩子命带煞气,长大以后会克父害母,结果还没有享受到弄璋弄瓦的喜悦,这个孩子从此成为父母的眼中盯,家庭陷入愁云惨雾之中。
我们的人生,不一定有神明鬼怪会惩罚我们,其实鬼神也没有必要降灾赐福给我们,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缺乏正见,以自己的愚痴束缚了自己,使自己不得自由。人世间的祸福,决定在自己的手里,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把自己交给鬼神、甚至愚昧的巫术之流去主宰。我希望佛教要率先负起净化大家宗教信仰的责任,把社会带离邪信、邪见的圈子,让大家都有正确的见解、高超的思想。
有许多的信徒,到佛光山来朝拜,常常异口同声赞叹佛光山山明水秀,我告诉各位,我建设佛光山,从来不看地理,也不选黄道吉日,天天可以举行法会,处处可以建盖殿堂,只要大家欢喜,大众方便,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我们对时空产生了执著,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必然寸步难行;此时不佳、彼时不妙,当然事事难办。我们唯有挣脱邪信、邪见的桎梏,确立自己的立场,具备正知正见的情操,人生才能幸福,烦恼才得解脱。
所谓不妄心,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守护好,不要被六尘的盗贼,攻入雷池一步。我们的心识,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眼睛喜欢看美丽的东西,耳朵喜欢听美妙的音声,口喜欢吃美味的食物,身体迷惑于舒适的感受,并且容易见异思迁,无法控制。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对自己生命的永无止境的战争。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我们能擒服心中的贼王,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就是个胜利者。又有人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我们的妄心,仿佛脱缰的野马一样,稍一放纵,就无法驾驭,因此昼夜六时,我们要好好地看顾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盲目乱闯,胡作非为,种下祸根。
普通的人兴起妄心恶念,甚至做出坏事,还不知警惧,等到尝到应受的苦果时,才后悔害怕,已经来不及了。而有智能的菩萨圣贤,事情尚未做的时候,就能洞察前因后果,防患于未然,不敢鲁莽乱做,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想尝到幸福的果实,就要播种幸福的种子,以勤劳精进的耒耜,除去贪嗔痴的杂草,灌溉以布施忍辱的法水,施加结缘禅定的肥料,自然能够品尝到般若的美果。
追求人生的幸福,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认识,我们个人有了幸福之后,扩而大之,我们的家庭、社会大众、民族国家、乃至十方法界,也要使它笼罩在安和乐利之中。幸福的追求,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刻不容缓必须去从事的要务。如何增进我们人生的幸福,我粗浅地提出六点意见,给各位做个参考:
一、不比较、不计较
二、不怨天、不尤人
三、不侵犯、不推诿
四、不贪求、不嗔怒
五、不自卑、不懊丧
六、不邪见、不妄心
最后,我祝福大家,很快地能够找到你们自己的幸福!谢谢!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