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五

发布时间:2023-08-01 14:43:07作者:药师网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五

序分既竟,以下明正宗分。

净影云:「就正宗中,文别有三:一明所行,(彰彼如来本昔所修行愿)二明其所成,(法藏比丘已成佛已下,彰彼现今所得身土之果)三明其所摄。(下卷初「其有众生」下,彰彼现今摄十方国土无量众生,同往彼国教化利益。)此三皆就弥陀佛说云云。」

嘉祥云:「就正宗中,亦两段:初明法藏修因感净土果,上卷文;后明劝物修因往生,从下卷初文也。此教之兴,本欲令五浊众生舍秽取净,却短修长,故先示妙果,后方广劝修之云云。」此净影所行、所成合为修因感果一科,后劝物科同彼所摄,二科三段开合异耳。

憬兴云:「第六如来广说有二:(《疏》上云云,今一部经宜作三分,初至「光颜巍巍」,名「说经因起分」;次自「尊者阿难」迨于「略说之耳」,名「问答广说分」;后始佛诺弥勒尽于「靡不欢喜」已来,名「闻说喜行分」。又中(十二)云:「第二问答广说分有六:一问佛显相,二审问所以,三彰问自请,四叹问敕许,五阿难叹闻,六如来广说。」)初广说如来净土因果,即所行所成也;后广说众生往生因果,即所摄所益也。初中又有二:初说往净土之因,后说今佛土之果云云。」此亦用影三科为二段耳。

然《行卷》(廿六丁)引此二段科文,意彰如来因果、众生因果,虽分二,而唯是报土因果,佛因果即众生因果故。

望西初举影三科,次引《序分义》胜因、胜行、胜果(同所行)、胜报、极乐(同所成)、悲化、智慧,(同所摄)三七开合异,其义是同,今须以三为大科,七为小科。(已上)自了惠发此义,尔来讲述者,皆从以七科分《大经》,贯思、海渧等并依之。

今谓:此义难思,何者?《序分义》与净影其意不同,经「随其生所,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等,(文)净影意明法藏因中所行华报殊胜,宗家胜果、胜报者,弥陀成三身圆满之果德为胜果,安养胜妙之土界为胜报,何同于净影所行乎?况《序分义》意明韦提别选,由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何以彼为《大经》分科乎?

《会疏》亦不肯之,正宗又大分为五,(四之十九)「初二段为弥陀教,自『佛告弥勒菩萨』已下三段为释迦教。」是本依《教卷》,正宗所说为二尊出世大意,大得其旨。

今亦顺古辙,用二尊教意,然指其文所与古师稍异,初从「乃往过去」终上卷,明弥陀教意,下卷初「佛告阿难,其有众生」已下,明释迦教意,十二、十三愿成属弥陀教,十一、十七、十八愿成属释迦教。何故尔者?《行卷》引兴师广说二科,初广说如来净土因者,(所行、所成)终于上卷,后广显众生往生因果者,(所摄、所益)下卷「其有众生」已下是也,依此引意分二尊教分。又释迦出现五浊,惠施真实之利,本意唯在使众生到涅槃处,故释迦教初先说无上涅槃愿成,劝之示其因,十七、十八大行、大信是也,应知。

今依二尊教意,此正宗大分为二:一广说因果分,(弥陀教意,弥陀因果,所行所成)二称赞功德分,(释迦教意,此中有众生因果)六门中第三、第四是也。初广说因果分中,亦有二:一明法藏因中愿行,二明弥陀所成果德。(「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已下)初中亦有二:一明发超世愿,二明广修大行。初发愿中有三:一发愿缘,二发愿人,三发愿相。初缘中亦二:一列已过佛,二举所值佛。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

此初,列已过佛,此中三,初标最初佛也。

诸译如《会疏》引。「乃往过去」者,《苑音》一(十三)云:「《说文》曰:乃,语辞也。《广雅》曰:乃,往也,重言训义,犹清净也。《广韵》:往,于两切,昔也、去也。」

「久远无量」等者,《音义》廿四云:「阿僧祗耶,此云『无央数』,旧言『阿僧祗』,讹略也。」王逸《楚辞注》云:央,尽也。《华严》十大数中,阿僧祗为第一,无量为第二,不可思议为第七。今文实是非数量中数量耳。

「锭光如来」者,《应音》十(十九)云:「按《声类》,无足曰镫,有足曰锭,亦言然灯佛是也。」《琳音》九(四右)云:「提和竭,或言提和竭罗,此云锭光,亦云然灯佛是也。」(文)《大论》九云:「太子初生,身光四遍似灯,故名燃灯太子,后成佛时名燃灯佛。」余经云:「锭光佛者,犹是燃灯耳。」(《法华祥疏》十之四十二)《吴本》存梵名,《唐》、《宋》云「燃灯」,《汉》、《魏》云「锭光」,语异义同。

兴云:有说云锭光、燃灯一也,释迦获道记之主,故在初也。有弹此言,若尔,释迦既先得授记,何在弥陀后而成道耶?若非后者,便违弥陀成佛已来十小劫故。遂申自意言:「名之虽同,佛即异,二俱不尽。(同名同体,同名异体)若定一者,燃灯既出释尊三劫中,第二劫满必不能会弥陀成佛既十劫文故;若唯异者,亦违诸佛出世同名之属故。今既锭光、燃灯亦同亦异,异者,即锭光虽复燃灯,非释迦授记佛故;同者,即本释迦前亦有燃灯可锭光故,不应难言锭光若非释迦获道记佛。有何因缘锭光为初,而非余佛者?从彼佛已来,五十四佛频兴世,故云尔,从锭光来,渐有摄受净土行故。由之,锭光亦名燃灯,义亦无咎。」(文)

望西举同异难,引《大论》(上引)证同义。玄一、智光、证真皆存同义。又异义不同:「憬兴先举两师义已,而立亦同亦异之义,同名为同,异体为异,故今锭光非彼释迦受记之燃灯。今谓同名异体佛也,故义寂于余经中,释迦第三僧祗初所值佛名为『燃灯』,亦名『锭光』,今此列理准应非彼佛云云。」此误解亦同亦异文,为同名异体之义者,非也。

有云:「兴师亦同亦异之义可谓详矣,然文义稍简,故望西见文不委,却为同名异体义而已。兴师既责唯异义,云『若唯异者,亦违诸佛出世同名之属故』,则诸佛出世,其时不同,而每出世,必同其名,是以释迦则释迦名而几回出世,燃灯则燃灯名而几回出世,故此经锭光与释迦所值锭光,其出世时,远近不同,而佛体则一也。(《要解》云:「《法华》明本门已云『于其中间说燃灯佛』等,此恐今定光如来,非七佛中。」(文))是乃其出时不同,故云『亦异』,其佛体不异,故亦云『同』而已,非同名异体之义也。」(文)此义好矣。

《会疏》(四之廿左)引《佛名经》遮强诤同异,又(廿一)就锭光如来引诸经,明诸说不一准,久近前后皆是佛智见,何以有量识测度无量法乎!此复止前同异论,可谓尽矣!又次因引诸经,明弥陀发心异说有十六种,可谓力矣!

「教化度脱」等三句明在世利物,「乃灭度」者标入灭相,生起佛出次第也。

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

二列中间出世佛也。今经锭光已来列五十三佛,《汉译》列三十六佛,《吴本》列三十三佛,《唐译》列四十一佛,《宋译》列三十七佛,或出梵名,或举汉号,译出不同。又复顺次、(今经及《汉》、《吴》)逆次(《唐》、《宋》自在王佛为初,锭光为最后佛)在列亦异,佛智所照,凡识何知其异同。盖惟《梵本》「次」字可有向前、向后二种,旧《华严》十八(十二)〈入法界品〉「发菩提心已来为久乎?答曰:善男子,我念过去,于锭光佛所出家,止次佛名离垢佛」等,此顺次说;新《经》六十四云:「善财曰:尊者发菩提心为久耶,为近耶?答曰:我思过去,于燃灯佛所发心,次前有佛名离垢佛,于此佛所发心」等,此逆次说,合勘可知。《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及《三千佛名经》引五十三佛名,与今经五十三佛不同。(《会疏》第一卷引)亦是非凡所测。

问:直举所值,于义可足,何烦列多佛耶?

答:嘉祥为存两义:「一示如来皆照久远之事,(资师问答,发愿无可疑)二明众人同值多佛出世,然法藏一人能超越,而发心修行,以成佛道。」(文)

《会疏》(廿六右)有三义云云。

《要解》云:「今窃探其密意,宜有多义:一明虽多佛出世,不得如是发心,弥高超世之愿;二明诸佛大悲出此法藏;三此密明拂迹显本义,何以故?《法华》明本门已云『于其中间说燃灯佛』等,此恐今锭光如来,非七佛中。今所谓『选择本愿』是拂迹显本异名,拂迹门,诸佛愿,显本地,法身愿,故以锭光为初,至世自在法藏及世自在本地大寂定中影像,龙树得此旨,《十住论》〈易行品〉引一百余佛,初云『无量寿佛、世自在王佛』。」(文)

私作一解云:从弥陀功德宝海,出如是等无数佛,摄化随缘,各亦不同,而令趣向斯一道,无量知见之所共同,于大寂定中炳然显现,岂亦不列此诸佛耶!

《音义》二(九)、《梵响》上三(三丁)就五十三佛名,诸译列名对映相当,可往见。

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三总结也。

《唐译》云:「如是等佛,出现于世,相去劫数,皆过数量,彼龙吼佛未出世前,无央数劫,有世主佛。」(文)自余三译无总结文。

二举所值佛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初一句指其时节,「名世自在」显别号,「如来」下列通号。

「世自在王」者,《汉》、《吴》同云「楼夷亘罗」,《唐》云「世间自在王」,今经、《宋译》云「世自在王」,或云「世饶王」。饶,自在义,言异意同;世谓世间,三世五蕴法说为世间,常在世间,而不为世间之所拘碍,故曰「自在」,此约应身。又佛照世间相,常住自寂灭相故,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王」,此约真身。(文)

如来、应供等十号,诸佛通号。

《论注》下(二右)云:「诸佛如来德有无量,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若欲具谈,纸笔不能载也。是以诸经或举十名,或腾三号,盖存至宗而已,岂此尽耶!所言三号,即此如来、应供、正遍知也云云。」解全据《大论》,今亦可依之。

一如来者,《大论》二(十九)云「『多陀阿伽陀』,(此云如来)如法相(报身)解,如法相(应身)说。(《天台寿量品疏》引此《论》文云: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法如如智乘于如如真实之道,来成妙觉,智种如理,从理名「如」,从智名「来」,即报身如来也。故《论》云:「如法相解,故名如来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所所示成正觉,功德和法身所所应现往,八相成道转妙*轮,即应身如来故,《论》「如法相说」。)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故名『如来』。」(文)

二应供者,《大论》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文)

三(遍义)等正觉者,《大论》:「三藐(名正)三(名遍)佛陀(名知),此言『正遍知一切法』。(净影云:「今云等是彼遍也,正者是理,觉者知也。」)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名不坏相?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诸法如涅槃相不动,故名『正遍知』。」(已上《论注》所引)《论注》下(五十一右)云:「三藐名『正』,三名『遍』,乃至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法性无相,故圣智无智也。遍有二种:一者圣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满法界,若身若心无不遍也。」(文)

四明行足者,《大论》二(廿一)云:「『婢侈(明)遮罗那(行)三般那(具足满足)』(《应音》三之五曰「蒲迷昌是切」)秦言『明行足』,宿命、天眼、漏尽三明名『明』,『行』名身业、口业,唯佛身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净影云:「行是教行,如《持地》说,正观名行。又龙树说,戒定慧等名行。此明与行二圆具,故名为『足』。」)

五善逝者,《大论》曰:「『修伽陀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说』,是名『好去好说』。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文)好,善也,去,逝也,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者,《大论》云:「复名『路迦惫』。(《应音》十(三右):伽惫,又作瘏?二形,同蒲戒切)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何知世间?知(明了知)二种世间,(众生、非众生)如实相知世间因灭、出世间道,故名『知世间』。」(文)《会疏》合世间解、无上士为第六,未详何据矣。

七无上士者,此有开合两说,且依净影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第七。

望西:「问:《璎珞经》下云:七无上士,八调御丈夫,(《涅槃》同之)相违如何?答:《大论》说十号中云『以是调御为无上』,(《瑜伽》同之)故《辅行》云:『《大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以为一句。』(已上)是为常说,彼《璎珞》等经论异说,非适今也。然《涅槃疏》(章安)云:『《涅槃释论》以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开为二号,(义寂依之)此义难知。』但补注云:『此与《光明文句》、《辅行》不同,恐章安误耳。』(已上)或复《大论》有两说欤?学者勘之。」(文)

有云:「或谓《名义集》破《辅行》云文误,从义破于章安,两师一只眼也。《智论》有两说:第二合为一句,(廿一(十九)、廿四(五丁)亦合义)第十卷(廿三)为二句。宝地《止观记》二本(六)云:『《论》长行二句偈合,二师各据一义。』(文)然《涅槃》、《璎珞》开为二号,《成论》、《阿含》合为一名,开『佛世尊』而为二号,净影依《成论》。」(文)

今谓:《大论》本有两说,第廿一(十七)明念佛功德,从「多陀阿伽度」至「佛陀」为九种名号,「婆伽婆」为总称。故合「无上、御调」为一句。又廿四(四)明佛种种功德法身,「故名『一切智见人』,或名『世救』,或名『如来』,或名『无上调御师』,或名『坚誓』,乃至名『世尊』。佛有如是等诸功德,故应念佛。」此之二文非正明十号文,其第二、第十(廿三)文正明十号,第二(廿三)于「无上」与「调御」间有「复」字隔文,(《真止记》二本七云:或本作「复次」)明知「无上」与「调御」开为二号。偈文云「若不可治便弃舍」,以是调御为无上者,非成合义,对前「若小不调轻法治,好善成立为上道」,而不可治便舍名「无上道」,何为合义乎?思之。其第十(廿三)偈略说从「如来」至「佛陀」十号,以「世尊」为总称。由之思之,虽有两说,第二、第十说为龙树正说,今可依此说,与《涅槃》等同。「无上士」与「调御师」开为二号,合「佛」、「世尊」为十号。依净影,总别合为十号也。

《论》二(廿三)云:「复名『阿耨多罗富楼沙』,此云『士』,秦言『无上』。云何无上?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义章》廿末引《持地》明七无上云云。

八调御丈夫者,《大论》云:「复次名『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秦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入道。何故不说化女人耶?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复次女人有五碍,故不说。若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故说丈夫。」

九天人师者,《大论》二(廿四):「名『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廿四云:以三种教法度众生名「天人师」)佛能度余道,何以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者少,度天人者多故,复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故云云。」

十佛世尊,言佛者,《论》云:「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文)廿一云:「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第廿四(五)云:「一切世间烦恼睡能自觉,亦能觉人,故名为觉人。」(已上)

上来略解竟,具如《大乘义章》等。

望西:「问:宝藏佛(弥陀因位无诤念王所值佛)与自在王佛前后云何?答:法藏前也。如玄一云,未见诚文,以义推者,宝藏是先,自在为后。《瑜伽》等说,发大心已,迳三僧袛成等正觉。然宝藏佛记云『过一恒沙僧袛劫』等,今此经中(世自在王记)不言迳劫故,宝藏先过一恒沙僧袛劫,值自在王佛,发心成佛,故自在王后。问:既云三袛,何故宝藏佛时发心经尔所劫?(过一恒沙僧袛等)答:三僧袛者,舍起行时,若虽发心,或时行退,或时行息,通取此等,经无量劫,故无相违。(略抄)此义可然,例如彼云(声闻)三生(速)、六十(迟),据相续修,若有间断,无妨多劫。」(光文)

又慈恩云:「善心相续,劫满三袛。」(已上)

有人(《渧记》)破云:「呜呼!望西何意依用玄一耶?此经中既说法藏在世自在王佛所,发超世大愿,而后至成佛,中间修行时劫,言『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则其发心已来,至成佛之时劫可知矣,何言此经中不言迳劫耶?且夫弥陀因行修行,全为众生,故所引《悲华经》言『过恒河沙阿僧袛劫』等,今经言『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是乃代一切苦恼众生而修行故,一念一刹那无有懈怠,而历此不可思议,过恒沙劫而已,所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者是也,何朋执通途三僧袛义,而漫言弥陀因位虽发心,或行退,或行息,故迳过恒沙僧袛劫,如小果三生六十劫乎?忽违『勇猛精进,志愿无倦』文了,是乃不肯知超世不共选择愿行故也。若以予言之,则盖世自在王佛是先,而宝藏佛乃后也,既在世自在王佛所发心,而后至成佛之间,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则此中间为无诤念王,值宝藏佛也,所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者,盖指如此之事耶。请勿封执常途三袛劫,怪弥陀不共愿行之超三僧袛而经不可思议永劫矣!此望西谬解,大违害不共大愿。然古今诸注不斥此谬,只恐后学之有惑之者,故辨斥耳。」(已上《渧记》)

此辨斥太好。今谓:法藏菩萨发心修行实不可思议,数数发愿,数数成佛,何以凡识可测前后乎?俊公举十六种发心异说者,意辨此等局见耳。

二明发愿人

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国王法藏是修因人,于中有三:初(四句)明闻法发心,次「弃国」下(二句)舍世出家,后「号曰法藏」下德名略叹。(此依嘉祥)

《唐》、《宋》无初闻法发心文,《汉》、《吴》云「闻经欢喜开解」,是闻法初发心也。

净影:「起行有二:从初尽颂,辨世间行,即地前所行也。『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下,明出世行,即地上所行也。初中有三:一闻法发心,二出家修道,三诸佛礼赞。」

憬兴:「第二申胜行有二:初略说胜行,后『佛告阿难』下广说胜行云云。」此破净影世间行、出世行不用,还以略说、广说代之耳,文处无异。

望西依净影,今不从之。

依嘉祥意,初中「有国王」者,法藏菩萨在家位也。余译不出王名,但《汉译》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国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汉本》)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望西引)若尔者,与所值佛名同,故《会疏》云:「私按:彼经佛名亦号世饶王佛,未审世饶王所值佛,故为世饶王佛欤。」

有云:「峻公偶失照顾,若尔者,从王名而立佛名乎?若然,所值佛正名知是何?不立所值佛名,何尚其传法也?况五十三佛竟说『世自在王如来』,岂此佛独从所化一人之名立佛名乎!」

今云:师资同名之例,《楞严》第六说观音师观音等,或如释迦师释迦,其例甚多矣。(已上《渧记》所引,义凭)

有云:「《觉经》是译有误。」(望西引)《梵响》从此云:「今本出《觉经》后,义长必用,误取佛名为王名也。」

今按:《吴译》云「乃尔时世有大国王,王闻佛经道」等,饶者大也,恐《梵本》有「世有大王」之文乎。《汉译》之云「世饶王」,是世有大饶之王义,故《吴》翻云「世有大国王」,是非王名也,今本亦云「有国王」,亦是有国大王之义,是非王名,故余译不出之而已。

《会疏》四(廿八):「玄一云:俗名『龙珍王』云云。」此释未见典据。

然黑谷《大经释》云:「时有国王,离垢净王欤?无净念王欤?所诠一体异名也。」(已上)

望西会云:「不分今昔,同是弥陀因位名,故云一体欤。是犹预释,不可定量。」(文)

「闻佛所说,心怀悦豫」者,闻法开解,欢喜之相也。

「寻发」等,发心也。寻者,《苑音》一(十三)云:「杜注《左传》云:寻,续也,又随即义也。」

梵「阿耨多罗(无上)三藐(名正)三(遍义)菩提(名道)」,此云「无上正真道」,真知无知无所遍,故「遍」言为「真」。(《论注》下三十四云云)佛所得道名「无上正真道」,求菩提之心名「意」,即是菩提心也。

法藏菩萨何位发菩提心耶?异解纷纭:

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义寂云:「初发心是信发心,十信十解也;后佛所发二种发心,五劫思惟以前发解行发心,十行十回向也;五劫思惟已后发证发心,初地已上也。」玄一云:「《瑜伽》等云皆二种发心,一世俗发心,谓地前发心;二得法性发心,谓地上发心也。」次引净影明地前、地上发心。)

义寂、玄一大同之,许二重发心。

憬兴破净影云:「此恐不然,地上菩萨念念常修利诸群生净佛国土,不应五劫专修,受净土行故。今即还有二,初略说,后广说,但是一发心,而判为十向满位发心也。」

望西据净影为二重发心。

今谓:前他说,后自说,又后重述前发心,说有前后,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虽前后一发心,而不同憬兴也。

嘉祥不判地位,而见法藏德为高行。按《观经祥疏》(六右)有三师,南师云地前发心,北地师为八地发心,第三师约本迹二门释云云。其指北地师者,恐指罗什、鸾师等,是祥师之所承也。鸾师《注》曰:「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璎珞经》六种性第四,即十地也。)于是性中,发四十八愿。」(性功德文)又《注》下(十八)云:「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妙色功德)此当八地无生,是本祖述龙树也。

《大论》三处以法藏菩萨为例,第十、第三十八、第五十。第十云:「问云:更有十方诸清净世界如安乐世界,何故普华为喻?答云:阿弥陀佛世界不如华积世界,何以故?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约有缘,无无缘)此约三乘,故非今所依也。后三十八及第五十文,或例初地,或例八地,正今所据。

然《文轨旁通》云:「《论》乃三乘共菩萨,故权实杂说,位中知见不可一准。然则不可专依《大论》定此经法藏因位,多违妨故。」(权愿取相等妨)今何云依后二文耶?今解云:三十八(廿六)释往生品文云:「有菩萨初发心时得菩提,便转*轮,有菩萨初发意时与般若相应,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净佛世界。」论释次从一佛国云:「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土,以自庄严其国。」(文)此文其前云「一乘清净无量世界故」,乃约一乘明菩萨位,台家所谓夸节义也。故二段文非是三乘共初地,别初地,圆初住,《华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故《论》引例法藏选择净土而已。

又第五十文〈发趣品〉说住八地,具足五法,第三云:「云何菩萨观诸佛界,自住其界,见无量诸佛,亦无佛界想?」《论》释云:「观诸佛国者,有菩萨以神通力飞行十方,观诸清净世界取相,欲自庄严其国;(初自到取相)有菩萨佛将至十方,示清净世界,取净国相,自作愿行,如世自在王佛将法积比丘至十方,示清净世界;(次他引至取相)或有菩萨自住本国,用天眼见十方清净世界,初取净相,后得不著心,故还舍。」(后以天眼见,不著心)今八地发心依此文。然虽此文说十地,似但共杂说。今按:其明共十地者,正在于《论》七十五,(二右已下)其四十九已下明但菩萨地修业故,初标二位(但、共)而简别,而不具列共位名者,推之下七十五故,次正明但位中,其列十地名者,正明但菩萨位修业故,其地相指《十地论》,明知四十九至第五十明但菩萨修业,若不尔者,何指《十地论》乎?《十住论》岂三乘共十地耶?故《四念处》三(二右)南岳释《大品》明位属别、圆二教位。故知四十九、第五十所说十地正约但菩萨位,岂有权愿妨乎?

今详引《论》文证明,《论》四十九(初)「经说发趣大乘十地修治业」,《论》(六左)云:「问:此中是何等十地?答曰:地有二种,一者但菩萨地,二者共地,共地者,所谓乾慧地,乃至佛地。(推下五十五,非正明故)但菩萨地者,欢喜地、离垢地、有光地、增曜地、难胜地、现在地、深入地、不动地、善相地、法云地、(正明故具列名)此地相如《十地论》中广说。」(地相推《十地论》,岂三乘共位乎?)乃至广说十地治业。至第五十(十四)释《经》十地,「当知如佛云,菩萨坐如是树下,入第十地,名为法云地」等,明知欢喜等十地非共位也必矣。

问:若尔,《经》明第十地如佛竟云:「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婆罗蜜,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过乾慧地乃至菩萨地,过是九地,住于佛地,是为菩萨十地。」(文)《论》五十(十五)释云:「更说第十地相,佛地即第十地。」此文似约共位,云何?答云:经中说但菩萨治业竟,更明超过共十地,故《论》云「复次佛此中更说第十地相」等,(「第」字著眼)彼共位佛地,即但位第十地,故《论》云「佛地即第十地」,可知。

上来明鸾师依龙树,法藏位为无生忍位,理实从一如法界无形示名,是以龙树所判分齐不定,可准常例而测度耶!

《一多证文》曰:「从一如法海(一实真如妙理,圆满大法,即久远所证一如)显形示名,名法藏菩萨,发无碍誓为因,成阿弥陀佛,曰报身如来等。」於于此乎知,从久远一如现因示果,是果后方便示现法藏因,岂以十地阶次拟议法藏地位哉!诸师所言恐未尽理矣,其龙树为初地,或为八地,鸾师为圣种性,亦是从果现因,大与诸师别也。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者,次舍世出家,祥云:「次句明舍重位出家志。」(文)国是王者之大宝,王是世间之重位,今舍弃此宝位者,显捐世间一切诸欲,求出世大宝也。

「沙门」者,出家都名,沙门旧云「桑门」,(《应音》)正云「沙迦懑囊」,此云「止息」,谓止息一切诸不善法。又曰「劬劳」,谓修一切劬劳苦行故。又云「止息」者,谓袈裟荫力止息一切不安稳故。(《苑音》二之二右)

「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者,后德名略叹。

祥云:「『号曰法藏』者明其德名,『高才勇哲』下略叹其德。」此释太好。今科依之。

「法藏」者,《汉》云「昙摩迦留」,又云「法宝藏」,《吴》云「昙摩迦」,唐云「法处」,宋云「作法」,《大论》(十及五十)云「法积」。祥云:「在能蕰蓄佛法,故曰『法藏』。」玄一云:「所闻法教护持不失,故名『法藏』。」(文)

《探玄》三(三十)云:藏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准解,「处」是出生之义,「积」是蕴积之义,与「藏」同,一切佛法悉蕴蓄不失故。(嘉祥)法之藏,依主释;又以佛法藏为所开,故名「法藏」,有财尺。(《涔记》)又「法」是所藏果,「藏」是能藏因,因能藏果,故法之藏,依主释。(师说)又可,以一切功德法为所藏,故名「法藏」,亦有财释也。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者,《影疏》云:「高才等辨(兴云为人)其性行,(性得德行)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此德孤出,名『世超异』。」(兴同)

嘉祥云:「『高才勇哲』下略叹其德,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自胜烦恼怨叹,胜于他魔群)称为『勇』,坏邪见之(恐「心」字乎)明,所以言『哲』。」(文)

二义中祥释为优,净影为世间行,故云「性行」。今则不然,此二句就出家叹菩萨高德,故云「略叹其德」为稳矣。

《宋译》云:「而于法中,有一苾芻,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记第一,修行第一,精进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文)以六句叹。

《唐译》云:「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福智殊胜,人相端严。」(文)

此等广叹高德,今略以二句叹高德,悉摄矣,岂世间行乎!可知矣。

「与世超异」者,不但显超世人,又显出世间行超世间行矣。

第三明发愿相五:一赞偈发愿,二选择净土,(「佛告阿难,比丘说此颂已」下)三正说大愿,四重誓自要,五总结誓愿。(「于是法藏比丘」下)初中亦二:一先修虔敬,二次正说偈。

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初,菩萨欲赞师佛,先修敬仪也。诣佛礼足者,是身业敬也,以颂赞曰者,口业敬也,意业在于其中,钦慕佛德故,修敬之至无以尚焉。

梵「曩谟」,此云「归命」,亦云「稽首」,亦云「顶礼」,亦直云「礼」。(《青龙疏》)

《应音》九(三左):「《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郑玄曰:「稽,至也;首,头也,谓头至地也。」《归敬仪》下曰:「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文)

「右绕三匝」者,绕,旋绕。净影:「右绕,爱也。旋绕不舍故表爱。」

《寄归传》三(廿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钵喇特崎拏』,『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总明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拏手』,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矣。西国五天,皆以东方为前方,南为右方,亦可依斯以论左右。诸经应云『旋右三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三匝』者,正顺其仪,或云『绕百千匝』,不云右者,略也。然右绕、左绕稍难详定,为向佛左手边为右绕,为向佛右手边为右绕耶?乃至向佛右边为右绕,向左边为左绕,斯为圣制,勿致疑惑。」(文)

「以颂赞曰」者,偈颂,歌美之义。郑注《周礼》云:「颂,诵也,容也。」《考声》:「颂者,歌盛德之诗,美其形容,告于神明,故谓之『颂』。」(《琳音》十八之三)

「偈颂」新旧梵汉不同,如别所明。何故用偈颂耶?《十地义记》二(八右):「言立意者有二:一偈言巧约,少字之中能摄多义,易解易持,故立偈颂;二偈音美妙,用之赞咏,是故须立等。」

二正说偈,大分为三段:一自初至「震动大千」七偈,总叹佛三业德,二自「愿我作佛」至「快乐安稳」十偈,述心中所欲之愿,三「幸佛信明」等三偈,请佛证明。初中有四,一叹身业德:(二偈半,十句)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如来颜容.超世无伦.

《吴译》无偈,但于长行自含其义耳。余本皆有,或五言八十句,(《汉本》)或七言四十二句,(《唐本》)或七言三十六句,(《宋本》)偈句多少不同,大义无别。今本四言二十行八十句,初七偈总叹佛三业德。

嘉祥云:「酬前说法之恩,兼表归依之情。」

净影云:「初赞叹佛德,明其所求(自求三业佛德)。」

今祥:二师并用方可,既叹佛德,容有其多义故,今法藏菩萨所以赞叹佛德,为成咨嗟誓,此赞叹济凡要术,何以故?弥陀不赞诸佛者,诸佛亦何赞叹弥陀,诸佛不赞叹弥陀,云何得闻此法,故今赞叹师佛三业,而得成就三业庄严功德也。于中今二行半叹佛身业德,身业即光明,次口业者即名号,叹光明名号佛德也。

净影意:「初一句总叹身光二德,光巍巍叹佛光胜,颜巍巍叹佛身胜。『威神』已下七句显光巍巍,『威神无极』,光发所依,由佛威神力无极,故能放光;『如是焰明』正举光体;『无与等者』对人显胜,余人身光无与齐等;『日月摩尼』至『若聚墨』对事显胜,此等诸光,若对佛光,皆悉隐蔽,犹如聚墨在珂贝边。『如来』等两句显颜巍巍,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故颜巍巍,『伦』谓匹矣。」(文)

憬兴全用之。《会疏》不肯用净影光与身之配释,故初「光颜巍巍」是其体相,「威神无极」外用德,「如是」等二句述最胜,「日月」等下比挍显胜,后半行结叹。此举容颜摄光明。

今谓:净影配释似凿,今意:初二句总显身业最胜,以光明为身业故,《唐译》云「无量无边光」;「如是」下释其胜,有二:一无对胜,二有对胜。无对胜故曰「如是焰明,无与等者」(焰,《说文》:火行焰焰也,《说文》:炎,火光上也。)佛光照曜最第一,故名「光炎王」,何有与等者;「日月摩尼」等四句,二有对显胜,日月摩尼举世所知。《应音》一(三右):「言『摩尼』者讹也,正言『末尼』,谓珠之总名也。」新译《音义》:「『末』谓末罗,此云『垢』也,『尼』,此云『离』也。言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也。」世光之大,无过日月摩尼光,对映于佛光,皆为所隐蔽焉,岂有漏之光能比佛无漏光乎!故云「皆悉隐蔽,犹若聚墨」。下重誓言「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今赞王佛,下自所愿。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者,双结无对胜、有对胜云「超世无伦」也。

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二句)

二叹口业德。

《唐译》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文)

《汉本》云:「如是大音声,遍诸无数刹。」(文)

《宋本》云:「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遍界」等。(己下述己愿,《会疏》云云。)

「正觉大音」者,在王佛则梵音声,(所赞)在弥陀则名号正觉名故。(所成)过去赞叹为要所成,故法藏愿齐此佛口业德,故弥陀为口业德则名号也。今日名号即「大音」,下云「无量寿佛大音宣布」,法照云「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是也。正觉大音及正觉之响,于十方世界无不流布,共以为口业功德。

正觉大音者,语密梵音声,《论》所谓「如来微妙声」是也。如《略笺》引《涅槃》〈圣行品〉。望西引《大论》三十。(《大论》三十(三十一)云:「佛音声所到无有限,若如对面,如《密迹经》中所说,目连试佛音声,极至西方,犹闻佛音若对面。」)

正觉之响者,正觉成就果名,《论》云「梵响闻十方」是也。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无明欲怒.世尊永无. (二偈半十句)

三叹意业德。

《唐本》云:「戒定慧进及多闻,一切有情无与等,心流觉慧如大海,善能了知甚深法,惑尽过亡应受供,如是圣德惟世尊。」(文)

《汉》云:「或以三昧定,精进及智慧,威德无有辈,殊胜亦希有,深微谛善念,从是得佛法,持觉若如海,其限无有底,瞋恚及愚痴,世尊之所无。」(文)

影意:叹意业中,初两偈叹佛行德,(行是菩提)后半偈叹佛断德。(断是涅槃)前中初偈叹德胜,(胜是教行)后一偈(「深谛」已下)叹德深。(深是证行)前叹胜中,「戒闻」等举其德体,「威德」等就德显胜;后叹深中,「深谛」等二句趣证方便,如来藏性是佛法海,(是所念)「穷深」等二句证行成就,此叹行德。(教行、证行)后「无明」等叹断德,无明是痴,欲是贪,怒是瞋,佛断永无,故断德胜矣。

憬兴分文同影,「初二偈叹业胜,即菩萨品也,后半偈叹果胜,即果果断也。初又有二,初一偈叹涉事胜,后『深谛』等一偈叹证理胜也。初中,『戒』即业体,以思种故,『闻精进』等即业眷属云云。」

《会疏》:「初四句摘举五德,赞其殊胜,次『深谛』下六句,别约二德(菩提涅槃)叹其究竟,『深谛』等四句菩提德,『无明』等二句涅槃德云云。」此「深谛」已下为二德,与影、兴异,各据一义。

今谓:「戒闻」等者,六度之中,进度合忍辱,多闻摄法施,故为五也。戒者,梵语「尸罗」,此翻「戒」,防非为义;闻谓多闻,飡教广多,故云多闻,此中摄施;精进者,梵「毗梨耶」,此云「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说以为「进」,精进无别,体督众行。(《天台止观》)今合忍辱,(进度合)下文开为二,云「戒忍精进」故。

「三昧」者,三摩地定也;「智慧」者,般若。此之五度以意为业体,佛能圆满此等行,成威神功德最胜,故云「无侣希有」,「侣」之言匹也、伴也。

净影云:「威德无侣,他不能齐,殊胜希有,佛德过彼。」(文)

「深谛善念」等明所念、所证深广。(《要解》)

憬兴:「深谛(谛,审察)善念法海为后得智所证,穷深尽奥等为无分别智所证也。」

《会疏》云:「『深谛善念』者能证智,『诸佛法海』者所证理,诸佛法藏广大幽邃,故喻大海云云。」

今云:诸佛所证广大无涯边、深奥无底云「法海」,如来胜智深谛善念,能究深奥、尽边际,能冥法海,成菩提智德也。

「无明欲怒」等者,断尽界内界外惑,成涅槃断德也。

人雄师子.神德无量.功勋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四总结叹。

净影云:「自下结叹。」

嘉祥:「『无明欲怒』下一偈(「无明」二句,「人雄、神德」二句)叹无为德,次一偈(「功勋广大」等一偈)叹德用等。」

今从净影,初二句总以结叹,「功勋」下别以结叹。佛名「人雄」,人中最雄杰故。佛亦名「人中师子」,师子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一切人天中,降伏一切,得无所畏故。(《大论》文)「神德无量」,总圆满三业威神功德无测量也,故曰「威神功德」。

别结中,《影疏》云:「『功勋广大』结叹前口,正觉大音响流十方故,佛化他功德广大;『智慧深妙』结叹前意业,前有多德,偏结其慧,以行主故,『深』结前『深』,『妙』结前『胜』;『光明威相』等结叹前身。」(文)

憬兴:「『功勋广大、智慧深』叹意业果业用,『光明威相』叹身业胜。(此同净影)『震动大千』叹正觉音。(与影别也)」

二师中净影为优,何者?如兴解,「光明威相」为身,「震动大千」为口业,二句成别意,恐不顺文,前序文云:「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故知二句非别意,光明威相能使三千震动之义,故兴释未详。《会疏》、《梵响》并用憬兴者,何不思乎!

二述心中所愿中三:一愿求佛功德,二愿求国土功德,三愿求菩萨功德。初佛功德愿中亦有三:一愿作佛,二求德行,(「布施」等一偈)三立要誓。(「吾誓」已下)初愿作佛者: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前既叹佛德,今愿求其所叹佛果也。

\

《唐本》云:「我今称赞诸功德,冀希福慧等如来,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文)

《汉》云:「令我作佛时,愿使如法王,过度于生死,无不解脱者。」(文)并同今译。

净影云:「自下发愿,求前所叹,于中初有十偈,正起愿心,后之三偈,诸佛之证知云云。」

今谓:正起愿有三:初五偈求佛功德之愿,二次四偈求国土功德之愿,(「譬如恒沙」下)三后一偈半(「我当哀愍」已下)求菩萨功德愿。此三种之愿,即是弥陀别愿也。

然《会疏》等解:「愿我作佛」为总愿,引《选择集》为诸佛总愿云云。

《要解》意:今齐圣法王之愿,是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边总愿,下四十八愿此中别用别愿因缘,故总愿含别愿,总愿以利他为自利,别愿以自利为利他,总别共自利利他不相离,故与诸佛总别二愿各别也。

私云:诸佛皆有总别二愿,今佛岂无总别愿乎?弥陀总愿既在上寻发,无上正真道意中发之,四弘誓愿在此中,「高才勇哲」等略叹中自含菩萨自利利他行,次所以诣佛所,而说偈叹佛德者,但为发超世别愿耳。於于此何论总愿乎!从古于此中言总别者,恐非经意也。

初求佛德中,初一偈愿求佛果,次「布施」等一偈愿求佛德行,乃是同因同行至菩提之愿也。初愿求佛果中,「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者,承前所叹佛德,愿我作佛,如佛作光明寿命尊。此愿自德处即是利他,佛正觉即众生往生之体,故云「过度生死」等,下四十八愿言「设我得佛」,此之张本也。

「过度生死,靡不解脱」者,净影云「明利他德」,嘉祥云:「为物之心,明其下化。」二师释最得其旨,然此文似自利,愿齐佛涅槃解脱德故,今何为利他者?下长行云:「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全与今偈文同,然下文亦似自利,而以《汉译》见之利他,云「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故,彼既然,此亦可然。故《唐译》云:「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彼云「能救」,今云「过度」,岂不利他乎?明知今文意:愿我作佛,以过度一切众生二种生死,解脱一切系缚也。

二愿求德行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唐译》云:「愿当安住三摩地,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庶当成佛济群生。」(文)

《汉》云:「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文)

净影云:「此求因中,明自利利行。」

嘉祥云:「『布施调意』下出其化物行体,上但明发心(过度生死靡不解脱),今出其行,莫过六度等。」

祥释得旨。(何以知利他愿?解云:次誓言「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岂不利他行乎!)是如来回施众生行体故,兆载永劫行以此六度为体,今愿行如是佛因,得佛果,回施之众生,「愿」字流于此,可见。

「布施调意」,此有三解。

净影意:布施檀度体,调意是布施用。《疏》云:「布施调意是其檀度,修施治悭名为调意,戒是戒度,忍是忍度,精进进度,三昧禅度,智慧智度,慧胜名上。」(文)此指下定慧为「如是」,及三昧定、最上智慧,合前四度,为六度行。

憬兴同之,望西用之,润色云:「『调意』之言流至智慧,下五度可治五弊,故必有调意,今文无者,举初显后。」

《会疏》亦从之,云:「上佛意业中具六度,菩萨愿求我得之,是则法门无边誓愿智也。调意虽属布施,广通六度,布施治悭贪,戒治破戒,忍治嗔恚,进治懈怠,三昧治散乱,智慧治愚痴,是则烦恼无边誓愿断云云。」

嘉祥至「如是三昧」,举五度行,「智慧为上」者,五度行独不出过,必须智慧达本源,方五度皆得出过,故云「最上」。此但解智慧句少异,余与影同。

上三师皆「为上」解为最上义。

二玄一指前四度为「如是」,如是四度以定慧为上首也,此师「上」言解为上首义。望西、梵响等「如是」释用玄一,「为上」释却用净影。今谓玄一为稳。

三《要解》云:「『调意』者,禅定婆罗密,『如是三昧』者,谓上五波罗密为三昧中妙行故,『智慧为上』者,般若波罗密为上故,光明无量愿由此般若波罗密成,余五度在此中云云。」此意戒等四行摄三昧,四度是三昧中妙行故,上五度指云「如是三昧」,此之三昧以般若为上首,故成光明无量愿也。

上来诸说各据一义。今谓:初二句举五度,调意,禅定之义,《苑音》云:「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文)嘉祥《法华疏》二(廿九):「三昧又云调直定」。(文)《弘决》二曰:「一切禅定皆名三摩地,秦言『正心行所』。」(文)故调意是禅定,《唐译》云「安住三摩地」是也,举五度摄菩萨万行。「如是三昧」者,指上五度,如是五度,以定慧为上首。由三昧故,万行常寂,由般若故,一切万行无碍,施一切众生,下所谓「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是也,愿得如是佛因行成佛果,以之回施一切也。

三立要誓,亦二:初正要誓,后较量励心。此初也: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汉》云:「吾誓得佛者,普逮得此事,一切诸恐惧,我为获大安。」(文)

《唐》、《宋》两译阙此文。《会疏》引《唐》、《宋》两文,彼愿求果上济度,与今文不同也。

「吾誓得佛」等者,要誓下「不取正觉」之张本也,愿志求满足,誓自制心,由誓满愿,谓吾誓至得佛不中止,为一切恐惧普行此愿,作大安也。

「普行此愿」者,指前成佛因行二种之愿,上上求自利,今下化利他,行上二愿,自成利他。(《会疏》初义)

玄一云:「行此愿者,如次下云『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会疏》后义依之)

有依后说。(《渧记》)今谓:「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是誓也,何为愿乎?今谓:成佛因行愿,非为自,誓为恐惧,普于十方三世行此愿,使恐惧众生作大安。由之,永劫大行终回向苦恼众生,此乃弥陀利他回向之张本也。

净影云:「『吾誓得佛』,起行所趣,『普行此愿』,求因趣向,善导曰『同因同行至菩提』是也。由此,普行得普果,普果者何?安慰德也。『一切恐惧』者,大悲所缘,《论》主所谓『不舍苦恼一切有情,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是也,经云『为烦恼贼之所害者』。」

「为作大安」者,使苦恼众生至毕竟安乐大清净处也,是故佛名「大安慰」也。

后较量励心

假使有佛.百千万亿.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假使」者,假设辞,谓设供佛无量比挍之,显求道心坚固,胜如是供佛无量,故云「假使」。

《唐译》云:「为求无上大菩提,供养十方诸妙觉,百千俱胝那由陀,极彼恒沙之数量。」(此举能供心及所供佛顺显,今经反显。)

《汉本》云:「假令有百千,亿万那术佛,如是佛之数,使如恒水沙,计以沙等佛,一切皆供养,不如求正道,坚勇而不怯。」(文)

净影:「(百千、亿佛)二句佛宝,次『大圣、恒沙』二句僧宝,(佛大圣为所供)『供养一切』,(现本作「斯等」)供养僧宝。供养一切诸佛,斯等诸佛供养前佛宝,『不如』下对愿比挍,彰其不及云云。」

兴破云:「『供养斯等』亦兼僧宝非也,虽复『斯等』而言诸佛,故知向上之等。」此破允矣。然净影意亦前佛大圣为所供所,故尔耳。憬兴云:「今即者,佛者所供养,大圣者能供养,无量大圣虽供多佛,而有边故,不如求佛心不退,还以无边故,却者退也。」(文)

初四句影、兴同虽配佛宝、僧宝,其意别,净影佛、僧共为所供;憬兴佛为所供,僧宝为能供。二俱未稳。

望西破净影云:「大圣者,亦是佛宝,非举僧宝,违《觉经》。然上『佛』者,为简余众,下『大圣』者,为譬恒沙,故非重叠。指此诸佛云『一切等』,何以『一切』别属僧宝?《觉经》中既不举僧宝,今亦可然故。」又破兴「无量大圣为能供」云:「夫挍量法,若有一人作此功德,不及彼善,是名比挍,如《法华》布施挍量、《般舟》供佛挍量,能施、能供俱是一人,若以多人为能供者,岂成比挍?设虽欲集功德多数,可增所供,增于能供,有何要乎?况违《觉经》,不足依用。乃至(次救兴师,然非复取彼。)此之两义取舍随意。」(文)

《会疏》并引两师,次引《觉经》等,决「无量大圣」亦是佛宝者,意在两亡耳。

今谓:「无量大圣」句为显所供佛数如恒沙。指上百千亿佛云「无量大圣」,偈句重累明之,唯是供养诸佛之义耳,何以为僧宝乎?又从「愿作佛齐圣法王」已下愿佛功德,至此何须供僧宝乎?故次承之云「斯等诸佛」,明知示如上无量诸佛数如恒沙云「大圣数如恒沙」,故《汉译》云:「有百千亿万那术佛,如是佛之数,使如恒水沙等。」《唐译》亦不言供养僧宝,可以证矣。既不言僧宝,亦何为能供?设许僧宝,亦违挍量法,如望西所破。又准《唐译》,法藏菩萨为能供人,今何无量大圣为能供人?甚违道理,故知两师皆非也。

今准《汉译》解释为好,「供养一切」等正挍量虽供多佛,不如自己求道不退,供佛有边际,求道心不却无边际故,重坚励心也。求道者大,菩提心也,上所谓「愿我作佛」及「吾誓得佛」等,是求无上菩提。有说通途四弘誓愿者,未详也。

「坚正不却」者,坚固正直不退也。「不却」,《说文》:本作却,节欲也。《广韵》:退也。《增韵》:止也。《要解》云:「坚固正直,而不退转也。此密明金刚信心住不退之义,古往今来,道无异辙故。又此心即为众生坚固信故。」(文)

二明国土功德愿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如来会》云:「又愿当获大神光,倍照恒沙亿佛刹,及以无边精进力,感得殊胜广净居。」(文)

《觉经》云:「譬如恒水中,流沙之世界,复倍不可计,无数之刹土,光焰一切炤,遍此诸数国,如是精进力,威神难可量。」(文)

一义意:(憬兴)初二偈先举所求佛土广多,诸佛世界如恒沙,更复以不可计、无数显其广多,光遍此国明诸佛如来光明庄严,「如是精进,威神难量」明诸佛如来神通庄严,诸佛于彼多土勤现化事,名为「精进」,化事众多,故名为「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者,彰能求心愿于土中(上诸佛国土中)最为第一。若约果成之时,如上多土即是无量光明土境也。

「其众奇妙」等一偈显第一相,能求心愿既成,则光明遍此诸国,故无量光明土,故曰「国土第一」。其众奇妙是徒众第一,云何奇妙?因果不二故。

「道场超绝」,是明处第一。祥云:「修道速疾,故云超越。」此释好。

「国如泥洹」等者,明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是妙境第一也。泥洹、涅槃本是一名,传之音异耳。文云「国如」,似非直涅槃界,《要解》云:「泥洹者,如来正觉法,此属正报,今意依报亦是如正报无异也,道场超诸刹故,国亦无等双也。」

「我当哀愍,度脱一切」者,结求国土第一,意谓所以求国土第一者,但为度脱一切众生,使入无为泥洹道,下所谓「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是也。

已上净影、憬兴同义也,望西、《略笺》同从之。

又一义意:(《会疏》)上总誓四弘,自下重愿三德,(身、土、摄生)是别愿之基也,下身、土、摄生之别愿从此而起。初二行总愿法身功德,次二句(「令我作」等)愿国土庄严,后二行半(从「其众奇妙」至「快乐安稳」)愿摄众生也。初法身愿中初一行半(从初至「遍此诸国」)愿光明无量,后二句(「如是精进,威神难量」)愿寿命无量,即当第十二、十三,第十七自摄此中,以光寿无量为名号故。古师以此文为所超诸土,太不然,《宋》、《唐》两译文既为自身光德,何强属他佛益?「譬如」等四句明光所遍国界,「光明」等二句明能遍光明,虽假恒沙譬,未尽其量,故重不可计无数刹土,《汉》、《吴》两译合此义,彻穷来际,无有休止,故云「精进」,果上功德不可思议,故云「威神难量」,是寿命无量之义也。(已上《会疏》)

梵响、海渧从之,渧云:「《会疏》所释独步妙义。今谓:「如是」者,指次上光明悉照,遍此诸国;「精进」者,谓无懈怠休息也,言光明遍照,无有休息,济度利生,威神功德不可测量也。然纵令一且光遍十方,若有休息,则亦何益之有乎?是以愿其光益横遍十方、(如是)竖亘三世,(精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也,是即摄法身光明无量愿而已。加旃愿求其精进无息竖亘三世之光德,即是愿寿命无量之义,故此「如是精进」句暗含寿命无量。虽然,正约显文而解,则唯为光明威神功德而足矣。(已上)

上来二解各据一义,取舍随情。今谓:「上(《会疏》)为总愿,此下为别愿基,而初二行愿摄法身」者,今不取,上为总愿者非经意,如前所辨,前「愿我作佛,齐圣法王」文既愿摄法身,光寿无量在于其中,何更在此求之乎?况「如是精进」等句愿寿命无量者大凿,是故不可依也。今按:次前佛功德愿,愿求国土功德,古师为国土之愿者,恐顺经意。然古师「初二行偈明所求诸佛多土」者今不用,违《汉》、《唐》、《宋》诸译故。

今按:愿国土功德中,初二行愿光明无量土,于中初一行明所遍国界无量,「光明悉照」已下明能遍光明遍照如上无数刹土,即是今所愿无量光明土也;「如是精进」者,愿如是光照遍国之志愿精进勇猛;「威神难量」者,愿光明威神之不思议,即是不可思议光也。

《要解》云:「『譬如恒沙』等者,是超愿光明无量义;『令我作佛』等者,誓真土超诸土,一切佛刹土体无异,凡夫来生,所以为奇也;『其众奇妙』者,因果不二妙众故,九品机类皆不退故;『道场超绝』者,《吴译》云『道场超诸刹』,此超十方应身土也。又或非道场超,坐道场之佛超也,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故云云。」此解大胜于诸家。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者,正述法藏菩萨能求心愿,此乃愿所居国土殊妙,超胜十方诸佛国土,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是也。《汉译》云:「令我为世雄,国土最第一。」(文)

《渧记》云(此释凿):「今论『国土第一,而无等双』者,所望不同,自存多义。一者,以他受用报土望方便土为第一焉,是佛化他土中为最胜故也;二者,以自受用土望他受已下土为第一焉,是佛自证土故也,所谓『唯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已上约三乘,若夫一乘,准《华严》,一乘摄化境分为三,其中第三证入位境,十佛究竟莲华藏世界为第一,三世诸佛庄严华藏故,随举一佛,其佛为主,余土为伴,是以微尘数微尘数世界无有余佛土,只是一佛土而已,是乃约绝待谈第一也,所有诸佛世界一乘圆融因果阶位,皆悉唯此一佛土之眷属土相而已,不同三乘约相待也。

今夫本愿一乘土称第一者,能令垢障凡夫速疾证入十佛究竟莲华藏世界之土,故云『第一』也。是乃自余一乘摄化之土所不能及,唯弥陀一佛土有此胜益,岂非国土第一而无等双哉!然今此发愿,只是愿求一乘摄化证入位之土而已,虽然,内心所萌必在凡夫直证之土也可知矣。」(已上)

「其众奇妙」等显其第一相,其众奇妙是徒众第一。

「道场超绝」是所居处第一,居佛道场故,又速证第一。约道场树者未可也。《觉经》云:「其众殊妙,好道场踰诸刹国。」(文)或可,其众速超证坐道场,故经曰「当坐道场」是也。(什注《维摩》云:「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云道场。」又《观经影疏》下云:「义有通局,通则菩萨一切行德生佛果名道场,如《维摩》说;局则末后金刚三昧亲生佛德名为道场。」(文)由之言此,徒众因果不二妙众称「奇妙」,又速生佛德,超踰诸佛国,云「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者,显国界第一,《觉经》曰:「如泥洹界,而无有等双。」(文)净影、憬兴并约邻近义解「如」字,谓国土快乐,邻近于涅槃乐,故云「国如泥洹」也。《略笺》乃谓如涅槃真理无等同,今此国土亦无等同故。此释不及影、兴,况违《觉经》「国如泥洹界文」。既言「国如泥洹界」,若取无等同义,则既泥洹界无等同,岂此外有别无等同之国界为所喻之国耶?故知《略笺》义不成,影、兴约邻近而解「如」字者无所违。虽然,与涅槃界成隔异了,非是「国土第一,超胜独妙」之谓,故可谓不及矣。

《会疏》、《梵响》、《要解》(泥洹是正报,国土依报如正报)《义记》并直约涅槃界而解,此亦违《觉经》「国如泥洹界文」。故《梵响》训诂云:「国如泥洹之界,而无有等双也。」然则「国」、「界」二字成重复了,仅是五字,何有如此重复耶?明知以「泥洹界」三字为喻而已。若如《梵响》训诂,则「国」、「界」二字并属法边,故不稳而已。加旃既有「如」字,则直约涅槃界而解者可谓过矣。海渧曰:「诸注或不及或过,不得其正中。」

今按: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来此会者,皆如涅槃。」(文)法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乃至今此密严藏,但自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不同微尘)」(文)法藏因愿既有此愿,故所建净土(密严即是此极乐庄严国)超诸佛国,如无为性,摄自国他方,与今此文「如」合符节,是以此文亦依法藏释而可解。

「国如泥洹」者,弥陀为物,于法性土,以悲愿力所建立故,即自受用而他受用,所谓法性法身出方便法身,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全性而修,起他受用土故,此净土亦如涅槃无为性也。「如」者名不异,谓此土不异法性而摄众生,则是他受用土而已。直呼涅槃界,则无由显摄众生土,故云「如泥洹界」,虽曰「如泥洹」,而非是不泥洹,一法句即二十九句,性修不二,广略相入,是故以性夺修,则呼「无为涅槃界」,本自如是,起而不起故;以修随性,则呼「国如泥洹」,此修即性故,随顺法性,不异泥洹,事同《华严》宝王如来性起之义。若夫单法性土、单他受用,则不足以称「国土第一」矣。即法性土建立他受,此乃大悲愿力之所致,而清净句法性法身之所现也。由是思之,其愿国如泥洹者,可谓成大悲为物之义矣。若愿言国是泥洹,则唯是自受用土之愿,无由显大悲为物之土而已。然则直约无为涅槃界而解,则非唯不顺文相,(违「如」字义故)亦恐难显即法性而大悲为物之土而已。既言「国如」,如目不异,若夫自受、他受二义不分,则无由言不异也,二义姑分,而本不异,故言不异也。大悲为物他受用土不异自受法性之土,故云「国如泥洹」。则「如」一字足以显大悲为物矣,深哉愿也!然约法性土而直解者,可谓过者,犹如不及乎云云。

详曰:解「如」字太劳,可谓力矣!虽然,以自受、他受而解者恐未可,法藏发愿岂分自他受用而起愿乎?今谓:就方便法身誓愿之意可论之,若约一法句,则极乐无为涅槃界相好庄严即法身故,约二十九种门,则从法性涅槃出无量庄严,一一庄严不异法性法身,云「国如泥洹」,「如」是不异义,又如同义,今依方便法身不异门,故云「国如泥洹」,可知。更考「国如泥洹」者,所居国界常住不变,如泥洹不异,又清净不异泥洹,云「国如泥洹」。

三发菩萨功德愿

我当哀愍.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稳.

此一偈半愿菩萨功德,旧所谓摄众生之愿也。

《唐译》云:「十方最胜之大士,彼皆当往生喜心。」(文)

《汉本》云:「我当常愍哀,度脱一切人,十方往生者,其心悦清净,已来到我国,快乐喜安稳。」(文)

初二句法藏菩萨愿心,上「愿我作佛」句流于此,可见。

「十方来生」明来生人多,即是十方众生、诸有众生是也。

「心悦清净」者生因也,祥云:「明十方闻名发愿来生,获得胜果。」此释得旨。心悦清净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发一念净信也。

「已到我国」等者,明生后得无为法乐,下经曰:「彼土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文)

然《略笺》虽依净影,「心悦清净」句解为彼土喜心者,何乎?影释既云「归心纯」也,《略笺》引之,何解谬乎?《梵响》亦一分彼土喜心者,非也。次句云「已到我国」,明知前句是此土生因矣。

上来明三种功德之愿竟。

后请佛证明,亦二:一正请佛证,二结誓立心。(假令)初请证中亦二,初请现在佛: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请佛中,初请现在佛证明者,即世自在王佛应身证诚也,次一行请十方佛证明者,报身证诚,其法身证诚亦在于此中,故《愚秃钞》明三身证诚也。后立誓文亦使报、应佛知己勇誓,《唐译》于应、报中间说立誓文,其意可知。

《汉本》云:「幸佛见信明,是我第一证,发愿在于彼,精进力所欲。」(文)

《唐译》云:「唯佛圣智能证知,我今希求坚固力。」(文)《吴》、《宋》并阙略焉。

幸者,《应音》七(十二)云「胡耿切。《尔雅》云:非分而得谓之幸。幸,遇也,亦冀望也。」

净影云:「幸,愿也。信明者,印信证明也。」(信明犹如证明。《说文》:信,诚也。《玉篇》:信,明也。《广韵》:验也。)

祥云:「幸之言遇,遇自在王佛今现而证,上但一往发大誓愿,度众生行,行甚难,人不信,意谓但有其言,未必堪行,都无仰学之心,故请佛为证除疑,使物同行。」(文)

世俗尚谓「言行君子枢机」,况登地大菩萨乎!初二句正请佛证明,谓愿佛信印,我所求不虚,证明我当来定必得果,是故请言「幸佛信明」。余人证明非真实,唯佛证明我真实证明,故云「是我真证」,以佛证明为我真实证故。必果在掌,是故勇誓力精所欲愿,故重发愿勇精也。「发愿者」,重立愿,欲坚固心也,「于彼」者,上所求三愿之事,谓于彼所求三事,力励勤修,成所欲愿也。(《韵》、《会》:力又勤也。《书》:力穑。《史》:力学。又用力勉疆曰「力」。)

次请十方佛证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唐译》云:「一切世间无碍智,应当了知如是心。」(文)

《汉》云:「十方诸世尊,皆有无碍慧,常念(恐「合」字)此尊雄,知我心所行。」

法藏志愿深广,但现今一佛证明尚不为足,更请十方报佛证明,报佛虽现,不对见,智慧无碍故,在十方土而证明我今心行也。

「世尊」者,指十方世尊。

「心行」者,《会疏》:「心谓愿心,行即随行,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故云『心行』。」(文)此释好。《汉译》云「我心所行」故。《应音》云:「放光经意所趣向为心行」,《光赞经》云「所趣所行」。(文)准之,我心之所趣向名「心行」,谓证知我于所欲三事愿勇誓力精之心行也,非谓愿行也。

后结誓立心

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唐译》云:「纵沉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一切世间无碍智,应当了知如是心。」(文)

《觉经》云:「令我身止住,于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力,忍之终不悔。」(文)

「假令」者,与「纵令」同,权设显心愿勇猛。

「诸苦毒中」者,所谓无间诸地狱等诸苦毒,地狱是举重苦摄余苦切,谓纵沉此苦毒中。(《广韵》:苦,勤也,患也。《集韵》:困也。今之苦,辛是也。毒,《广韵》:痛也,害也,苦也。)(《华严》〈光明觉品〉云:「文殊说偈云:一一众生故,阿鼻地狱中,无量劫烧煮,心净如最胜,不惜身寿命,常护诸佛法,具足行忍辱,彼得如来法。」《庄严经》云:「愿我精进恒决定,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所发弘誓永不断。」(文))

如上愿心终不退,我行精进更不退,如是作要誓者,为使物起决定心耳,深重大悲岂不铭肝乎!「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坚固之义)无有改转」,(《楞严》)是此谓乎!

祥云:「『假令』等者,要心处苦,自行化他,誓逢苦不威,(戚乎)得乐不欣,乃至成佛,毕竟不退。『忍终不悔』,以成上行愿也。」(文)(《义释》四云:堪忍无懈倦者,此是有所堪能、无所屈退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

第二选择净土有二:一先诸佛经法,二正选择摄取。初中四:一比丘请说,二佛推不说,三比丘重请,四应请说现。初说请中亦二:初蹑前起请,二述请说意。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

初至「白佛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