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量寿经甄解第十
第二明修广大行二:一明起行胜,(由愿起行名起行,此行与通途异,为胜。)于中亦有二,初牒前起后:
阿难.时彼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
(《会疏》「一向」等二句为同科。)
《唐译》如《会疏》引。《宋译》云:「复次,阿难!时作法苾蒭对世自在王如来及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阿修罗等,发是愿已。」(文)
《净影疏》(上五十一右)云:「上来明愿,下次明行,于中有二:一明修具,二『随生』下明报殊胜。前中一修净土行,(初至「无量德行」)二从「不生欲觉」已下修法身行。修土行中,『时彼比丘』乃至『建此愿已』牒前愿心,起于后行。」(文)
兴亦同净影,分净土行及法身行。望西全依净影分二行,《略笺》亦同之。
今家意摄身、摄土、摄众生相通,次下能修德行可通身、土、生,何分修土行、修身行乎!今所不从也。《会疏》不分二行者可矣,其初牒前生后科全可依也。此中,上六句牒前,「建此」等生后。
初中,「阿难」者,具应言「佛告阿难」,近前文故略,但举对告人耳。
「于其佛所」者,于王佛所也。
「诸天魔梵龙神八部」者,于时会八部众中也,总别并举。魔,欲界主,梵,色界主,故别举之,括诸天。龙谓难陀跋难陀等,神谓密迹等,鬼神即八部摄,总别并举故云「天龙八部」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人非人,如《金光明疏》。
「大众中」者,内四众也,「于之中」言显发愿所依处。
「发斯弘誓,建此愿」者,净影云:「『发斯弘誓』牒前四十八愿而起后,『建斯愿已』牒前『我建超世愿』等而起后。」憬兴誓愿相反从后向前牒反顺之誓及四十八愿而起后行也。净影依文次第,憬兴就义次第,前后相反,然二师所解失文意。望西正依影傍许兴,《略笺》云「二师各据一义」,梵响、贯思并依憬师,此等诸注并不允也。
今谓:牒上云于大众中发斯六八及重誓愿,故指六八、重誓云「发斯弘誓」,此结上也,次文承上起后,故云「建此愿已」,岂发弘誓之外耶!但结起誓愿文绮互耳,何分二句为重誓、六八愿之别乎!思之。
二明起修,亦二:一总明,二别辨。初: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此总明修起行。(至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总明)
「一向专志」者,此亦非常途,所云「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而专求净佛土」,如《维摩经》等说「达诸佛国土皆如虚空,而常愿庄严一切诸佛刹」,今亦如是,常游于空而不碍有,于通达诸法性,为众生故,一向专志求净佛土也。
「庄严妙土」者,「妙」名不可思议,诸佛寂灭之境,此中自具四德,次举行果文中彰之,今摄其四德为妙土,唯是唯佛自所证境,弥陀愿智巧庄严,使十方凡圣同证入其自证境,谓之「庄严妙土」也。次开此妙土,说「恢廓广大」等,为庄严此妙而使十方众生同通入此土,永劫修万行,感成此妙土。今总明其义故,法藏菩萨志愿深广在于此二句,故云「总明」也。
二别辨中亦二:一举行果,(净影先举净土果,兴全同)二明修因。初行果者:(《会疏》、《渧记》科云「赞所修净土」)
所修佛国.恢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唐译》云:「发是愿已,如实安住种种功德,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文)《汉》、《吴》两本直明能修德行,略此段。《宋译》云:「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庄严佛刹。」(文)此总明能修德行,可属上段也。
如净影释,如次土广大、(初二句)土胜、(第三句)土常,(四、五句)初一句总指。
「所修」者非「修行」之修,如「修饰」之修,言所严饰之佛国也。
后四句约横竖示妙土不可思议。「恢廓广大」(恢,大也。廓,空也。)《论》云:「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文)「超胜独妙」者,《论》云:「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文)此二句明体量,此乃无量光明土相容受十方法界故,使凡圣契妙境者诸佛土之所无,唯此光明土,故曰「超胜独妙」。于此乎云「超诸佛刹最为精」也,所谓「妙土广大超数限」是也。
后二句约竖无量寿世界之相,此显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一立古今然」,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此义也。无衰变,无为之义,彰上常然,此乃举涅槃常德摄余德也。
有说曰:「此四句文具涅槃四德,谓恢廓广大者『我』德,超胜独妙者『净』德,建立常然者『常』德,无衰无变者『乐』德。此乃如来无上超世愿力之所庄严,名之为『真实报土』。《论注》二种力云云,《礼赞》『四十八愿庄严起』等云云。」(已上师说)
问:菩萨所求净土分齐云何?四土、(天台)三土(华严)中何土耶?
答:憬兴为自用土,「超胜独妙」者即土胜也,非诸菩萨境故。法位同之。玄一为应化土,所愿国土是众生所生故。望西云「两师或过或不及故」,此为他受用土意,故评两师云过(自受)、不及(应化),故释「常然」等云「三常住中凝然常,故《事赞》云『无衰无变湛然常』。」次引《密严经》及《疏》云:「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无为,离无常过,当知凝然常住土也。若约化相,有为无漏离对治坏,故云『常然』。『无衰无变』者,以实而言,四相俱离无为土故。若约化相,简秽土耳。」
义寂云:「于内无有饥冷等衰,于外无有水火等变。」(此应化有为常)
法位云:「一得永常,不为三灾之所散坏,故云『无衰无变』。」此约不断常,自受用土故。(憬兴同之)
《渧记》破云:「明凝然常住,是法相权乘之所谈,何以是解一乘常住耶?宗家所谓『湛然常』者,大异于『凝然常』之义,故《舟赞》云:『涅槃庄严处处满,见色闻香罪障除。』(文)若凝然常住不作诸法,则不可谓涅槃庄严,既云『涅槃庄严处处满』,净土所有庄严皆是无为涅槃,而诸法常相全是法身常住,故云『建立常然』,释云『湛然常』而已,若不尔,一法句二十九种广略相入如何得解乎!学者思焉。虽引《密严》及《疏》文,未得其意,彼则足以证二受不分妙境界,未会其意,引者可谓不允矣。」
《记》者自解云:「即边无边,故说『恢廓广大』,即无边而边,故说『去此十万亿刹』,边与无边镕融无碍,故云『一乘清净无量世界』,或云『莲花藏世界』也。自受、他受不分妙境界,故称『超胜独妙』耳,若偏为自受用,或为他受用,则诸佛亦有此隔历自他报土,何足称『超胜独妙』也云云。」
详云:破望西者的中矣,自解自他不分故为超胜独妙者未了也,超胜独妙非彰自他不分义,故设问答云云,二受不分圆融妙土诸佛亦有,何称独妙,但使凡夫知见,故称「独妙」而已。然则独妙义彰使凡夫知见,诸佛所无,而不彰自他不分之义,思之。
梵响云:「方便法身如来愿力成就,即自受他受报身微妙难思议净国也云云。」
今按:报者约愿力酬报称报,然其体即法性土,三种庄严即无为法身,故约愿力庄严,则法亦称报,与自他受用报天渊耳。虽法身土,与无相寂光土异,峦师「无相故无不相,相好庄严即法身」等,思之。论其自他,则峦师偈云「自利利他圆满方便巧庄严」,何言不分乎!但是不可思议佛土,故经说「微妙难思议」。
二明修因三:一标时长,二叹人德,三列行门。此初也: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唐译》云:「修习如是菩萨行时,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会疏》所引脱初一句)《宋译》云:「入三摩地,历大阿僧祗劫,修菩萨行。」(文)《汉》、《吴》两本缺此段。
嘉祥云:「此明修行久远,是非数之极名。」此释尽矣,此但明修行长远时,非指其行,其行门在下,菩萨发愿已来,以无量身数数修习。
「于不可思议劫」,此十八数之一,(第八)「兆载」,世间数名,如《风俗通》等,举佛法极数及俗数名。更加「永」字,云「永劫」,是非数量之极名也,于其长时积植无量德行也。《会疏》「德行」二字配释下文凿矣,但是指永劫菩萨万行,何分德与行乎!思之。菩萨一切深密行法皆摄此一句也。(《要解》文)
二叹人德:
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身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影疏》:「明修行中,上『一向专志』下明净土行,(就所修佛国故)『不生欲觉』已下明法身行(就能修菩萨之行)中,初别后总,别中有四:一离烦恼,二『勇猛』下明修善法,三『远离』下明离恶业,四『弃国』下明修善法云云。」今初离恶、修善二科是也。
又嘉祥「自下文初六度行,次供养三宝,次明出家二利」等,又依义寂,经「发斯弘誓」下至「而得自在」配十地十度之行。
了惠依净影。峻公依嘉祥配六度行,更依《维摩》〈佛国品〉广列六度、四摄、四无量心、道品、十善等,及直心、深心、大乘心、回向心、方便等,为菩萨净国之行。初六度行(至智慧无碍文)次「无有虚伪」下直心,次「勇猛」下深心,次「专求」下大乘心,次「恭敬三宝」下回向心,次「住空无相」下方便心云云。
今《魏译》中下行门说自行六波罗蜜等,若初「不生欲觉」等配六度,下文烦重。又《维摩》、今经彼此经说不同,何以彼「直心」等配此经乎?古来释家未尽经意。今依《唐译》云「初未曾起贪瞋及痴欲害恚想」,「初」字约人,意谓此菩萨从发誓之初,不可思议劫内不起三觉三想也。由此视之,今「不生欲觉」已下广叹法藏菩萨德,(例如《维摩》〈方便〉一品说维摩德,《大集经》〈虚空藏品〉叹虚空藏德)此非修行之相,若是修行之相者,前既明六度等行,后文复出自行六度之文,是以自下科为「叹人德」者为之耳。此中有十德:
一内外离过德,文言「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故,三觉三想是内过也,色声等是外过也,菩萨多劫修习,能离如是诸过,故云「不生」等。
《要解》云:「《唐》说约三毒,此经约三觉三想说,此等文甚似浅近,何为圆菩萨行耶?答:以浅为浅,权教之见,舍浅岂求深乎!《华严》、《法华》说皆如是,可见。《华严》〈普贤行愿品〉以离瞋恚为普贤之行。又《法华》〈药品〉云:『若有女人,闻此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又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妬诸苦所恼等。』此等文不遑牧举。」(文)
净影引《地持》,为八觉之初三觉。《涔记》(二十七左)引旧《婆沙》三十四曰:「『又世尊言有三觉,谓欲觉、恚觉、害觉乃至广说。』(文)世尊既言『三觉』,何为八觉中初三耶?彼此小乘何为大乘之证?《大集经》十五(七丁):『去离欲、瞋恚、害觉故名无尘垢,不受色声香味触故名为安乐。』(文)此是大乘经明三觉之明证也,不可释为八觉之初,例如四摄六度各有布施,何一概而论耶!」觉想差别如《涔记》四(二十八)释。
《钞》云:「想取境时觉必相应,同时俱起之法,故三觉不生,三想亦绝。《唐译》举三想三毒,而不说三觉,举三想以摄三觉,三想之起必有根本,谓三毒,故彼列三毒,不说三觉也。」
「不著色声」等者,内觉想既寂,外境缘亦息,是曰「内外离过」也。
二诸忍具足,经言「忍力成就,不计众苦」故。
影云:「次对治中,『忍力』等三句治上觉想,于违缘忍故,『少欲知足』一句治上色等顺缘。」今谓:考之《唐译》,云「于诸有情常怀慈忍」,(「三觉文」下隔诸句有此文)此当今「忍力成就文」,乃非对治义,影师似强解,今解此是叹菩提德耳。
《宝云经》(《会疏》所引)、《瑜伽》(憬兴所引)说三忍,(安受苦忍、耐怨忍、体察法忍)《大论》说二忍:生忍、法忍。彼十忍摄三忍中,其安受、耐怨合为生忍,则唯二忍。其此等诸忍具足为众生故,不以苦为苦,故云「不计众苦」。
三常修梵行,文言「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故。
《涅槃》〈梵行品〉七善知等为梵行,知足其一也,又离三毒垢染名为「梵行」。「少欲知足」者,《涅槃经》云:「于未得之财不生贪名『少欲』,于已得之财不生贪名『知足』。知足是现在,少欲是未来。」(文)(「知足」字出《老子》)如《会疏》引法位释及《遗教经》。
四止观深胜,文言「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故。三昧,此云「调直定」,新云「三摩地」,此云「等持」。舍摩他水湛常,故云「常寂」也。「智慧无碍」者,毗婆舍那运转自在如流水,故曰「无碍」。定慧不二故寂与无碍互不相妨,是为「深胜」,作愿、观察二门在此中。
五质直无邪,文言「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故。虚者无实,伪者非真,谄者佞谄,曲者邪曲,菩萨常修其心,永离诸过,故曰「无有」。
六柔善谦逊,文言「和颜爱语,先意承问」故。内无毒心,故言色柔顺,而以善言慰谕,故曰「和颜爱语」。爱语者,能随顺众生,善言慰谕,闻者爱乐其语,故名「爱语」。下意接人,故曰「先意承问」。《礼记》曰:「君子之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孔颖达云:「先意,谓父母将欲发意,孝子预前达知父母之意而为之,是先意也;承志,谓父母已有志已,当奉承而行之。」菩萨于一切众生为父母想,故平等先意承问也,此叹菩萨柔顺谦下之德。
七勇进无退,文言「勇猛精进,志愿无倦」故。萨埵,此云「勇猛」,于菩提道志愿勇猛,故名「菩提萨埵」,况法藏自云:纵沉无间诸地狱,此愿不退,斯乃克成发愿于彼力精所欲之愿,故云「勇猛精进」。《十住论》曰:「一切菩萨发十大愿,谓众生都悉灭,我愿便应息,如是乃是十事实不尽,我是福德善根亦不尽不息。」故云「志愿无倦」。(《会疏》)
八志求大乘,文言「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故,如《涅槃经》云:「大乘者一实谛,一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此法纯一无杂,故曰「清白之法」,为惠利众生,专求此法,即是本愿一实清净功德名号也,弥陀所求为惠施,故佛所得道全众生所得,故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等。宗家释愿力白道云「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文)
九专行恭敬,文言「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故,三宝是福田,师长是恩田,可恭敬、可奉事之处也。三宝有一体、别相、住持,如〈三宝章〉,今住持兼别相。师长者,或相违释,或持业二并得,如《论注》及《序分义》。
十大誓庄严,文言「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故,「大庄严」者即指上大誓愿,经曰「大显庄严」,(《大品经》第四之十五)《论》曰「大誓庄严」,(《智论》四十五初)此五劫思惟之大愿以导永劫大行,以行满愿,故曰「具足众行」,愿行具足义在兹矣。如是愿行具足为令诸众生功德成就,然则愿行具足体即六字嘉号故,即是众生愿行之体也。「令诸众生」似指当时众生,意实及未来,如《蹄涔记》二(十七)会。
《影疏》云:「以大严等者彰行成就,以大严者,以福智二严而自严也。具众行者明利他,以行教他,故令众生功德成就。」(文)
憬兴云:「以大庄严者,即福智二庄严已成就故,备施等众圣行也,以己所修利众生故,令功德成。」(文)
兴释近今家意,故《行卷》(三十右)引之云「福智二严成就故,备施等众生行也,以己所修利众生故,令功德成。」(「众生行」《疏》本作「众圣行」)憬兴意具足众行者,备足众四摄六度等圣行之谓也,今家训义会为他力回向之义。
由此言之,以大庄愿是五劫思惟愿也,具足众生是永劫行也,此愿行具足,回向之众生,云「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其愿行具足体即六字嘉号也。上来所举十德唯成此一德,故与常途菩萨德大各别,余九德皆结的大誓庄严一德,一一九德皆为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故一一佛德显之于众生上。有此义故,《信卷》引此文为「至心」之明证,云「至心以至德尊号为体」,其至德尊号由此菩萨胜德成就故,举此菩萨胜德,正为「至心」之相也。此文今家为「如来回向文」,亦是黑谷相承义,《三经释》曰:「阿弥陀如来因位时,誓迎专念我名号者,回向兆载永劫修行于众生。」(文)又登山状云:「永劫修行是为谁也?让功于未来众生;超世悲愿亦何为乎?送志于末法我等。」(文)
《渧记》云:「《会疏》自下诸配六度行等固可依用,而今私助一解云:自下诸文盖是八大人觉之行也,向者《易行品》偈曰:『乘彼八道船,自度亦度彼。』(文)解者多以为八正道,或其然也。虽然,本经中说法藏因行,未见明八圣道之文,则《论》所偈述似非本经意也,《论》既偈述本经,本经必有其文也。由此思之,《论》所谓『八道船』者,正指八大人觉而已,法藏因位行八大人觉而自利利他,即此『不生欲觉』等经文是也。道有二,其因道云『未伽』,其果道云『菩提』,亦云『佛陀』,此翻云『觉』,『八』指八大人觉。云『八道船』,则是约果道而已,若夫如八圣道,是约因道,故《缘起圣道经》(全四叶半,唐玄奘译,入大乘)曰:『古昔诸仙尝所游履,当知即是八支圣道,谓初正见,次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文)此乃约因道名『圣道』,可知。今《论》所谓『八道船』者是约果道,犹曰『八觉船』也。八大人觉者,《八大人觉经》(一叶半,后汉安世高译,智旭注之)今在藏内,经云:『为佛弟子,当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死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第五,觉知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等。』(已上)配释今经文,『不著色声止,不计众苦』乃第一渐离生死觉也,『弃国捐王,绝去财色』亦重述渐离觉耳;『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乃第二少欲自在觉、第三知足守道觉也;『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乃第四常行精进觉也;『三昧常寂,乃至先意承问』乃第五智慧辩才觉也,此『三昧』等六句智慧为主而说,寂而常照故智慧无碍,智慧无碍故有辩说,是以和颜爱语,先意承问耳。又『住空无相,乃至人我兼利』亦重述智慧觉,何者?「住空无相」等圆顿观智,而「远离粗言」下乃辩才故也,三三昧之为圆观,至下可知;『不生欲觉,乃至瞋想、害想』乃第六布施等念觉也,如《会疏》约施度而解;『专求清白,以惠利群生』乃第七清白梵行觉也;『恭敬三宝,乃至功德成就』乃第八大乘普济觉也,此二觉文彼此两经特能符合,『自行六婆罗蜜,教人令行』亦重述大乘觉耳云云。」
《渧记》者以八大人觉配释此释,牵强附会凿之甚而耳!
第三、列行门中三,初明三业庄严。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
初「住空」等意业庄严,次「远离粗言」下口业庄严,后「弃国」下明身业庄严,如是法藏菩萨三业庄严,为治众生虚诳三业也。
《唐译》云:「住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起不灭,无有憍慢,而彼正士行菩萨道时,常护语言,不以语言害他及己,常以语业利己及人,若入王城及诸村落,虽见诸色,心无所染,以清净心,不爱不恚。」
《宋译》云:「了空、无相、无愿,无为无生无灭,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文)三业庄严之相分明也。
初意业中,「空无相」等者三三味也。《维摩经台疏》四(廿四)曰:「若声闻经明三三昧约十六行,行经明义同缘实相,随(随无相)顺(顺空)应化(应无作)三名虽异,同一实相。」准此,大小通修,今则摩诃衍义,是故下经说言「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文)思之。
《要解》云:「此三解脱门通大小权实诸教,今大乘实教法云云。」
《瑜伽论》云:「我法无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不可愿求。」(文)此约通相。净影、憬兴等徒约因果而诤论者依此通相,未曾知圆融无作三解脱门。望西等一从之。日溪师于此文谈圆理,可谓有所见,何以言之?菩萨所入三三昧是圆三解脱门,为显示此义,次言「无作无起」,一切诸法本来无作法性实相故,一切诸法从本自尔,非今适起故,无起故无起即性起之义,性起即本具性不从缘有也。一切诸法本来寂灭,无作无起而现种种相者,实相中之所化现,如是观故言「观法如化」,斯乃明如来性具无作修行,本来空寂故炽然永劫修起即无起,于此法中无可希愿,故思惟摄取五劫愿求本来无作,十劫成就之法如水月镜像,本来无相故,龙尊云:「诸有无常无我等,亦如水月电影露云云。」如是通达如际,遍照缘起不可得故,终日修行与实相不违背,炽然化众生而是寂灭不动,如是深理今文所证入,是谓意业证入也。
次「远离粗言」等者口业庄严也,粗言谓粗恶之言,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也,如是粗言能自害他害俱害,远离此过也。「修习善语」等者修习实语,于自利利他俱利,法藏菩萨永劫修此口业,回施之众生。
「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者后明身业庄严,法藏发心后生生世世或作国君,见可度机,则弃国位,或舍财宝等,或舍妻子等,其舍国城妻子等是外财,弃头目髓脑等是内财,今举外财摄内财,财是财宝也,色谓色欲。
二修行六度
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会疏》:「此文属上,明方便心中,此二句结二利行。」《渧记》顺《会疏》,「属上胜行文,次别列行二:初别举八人觉,(「不生欲」下)次总明六度云云。」
今科云:行门中,上列三业行,今修行六度。诸译皆于此举六度行,故为别科也。
《唐译》云:「菩萨尔时于檀波罗蜜起自行已,又能令他行于惠施,于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起前二行,皆悉圆满。」(文)
《汉》、《吴》两译说其因行仅四行,于六度云:「阿弥陀佛为菩萨时,常奉行是二十四愿。分檀布施(擅度),不犯道禁(尸度),忍辱(忍度)精进(精进度),一心智慧,(智度)志愿常勇猛等。」(二经文同)
《宋译》云:「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利乐众生,轨范具足,善根圆满。」(文)
今经略说自行六度等,然以余译准之,此中亦可列六度也。《大庄严论》〈度摄品〉明六度十门分别云云。《义章》十二(三十五)、《最胜王疏》等广明,往捡。
三总结行门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
净影、憬兴属上为总结文,望西等皆从之,今亦由之。《会疏》特为总标文,《渧记》从此,其意上「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等文为胜行总标,今「无央数劫」等文为胜果总标,胜行、胜果二段起尽分明故。然今所不取也,上句结其修行之时节久远,下句结其所修之功既积累,盖是无数劫之间积累功德也。
二明果报胜二:一别明,二总结。初正明中二:一明受生最胜,二身形奇特。初受生最胜中四:一现宝摄化,二生尊贵家,三常值佛世,四结叹。初现宝摄化者:
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
净影云:「对上所修净土之因明得报胜,即胜依果。」(此修净土因得依果,法身因得正报果。)此已下由上所修万行之功,虽未至佛果,其功勋感发因中得受生最胜,是所谓华报也。永劫大行如菩萨三大僧祗成满位,自下胜德如于百大劫中始得五德,(一常生善处,二常生尊贵,三常具胜根,四常受男身,五常忆宿命。)如《会疏》引《大论》。今初,随生处伏藏自然现,以教化一切众生也。
《唐译》云:「所生之处有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伏藏自然涌出,复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无边诸众生类安住阿耨菩提。」(文)
净影云:「『随其』等者自得胜财,犹任也。『宝藏』者所谓伏藏也。虽生何处,而任意宝藏自然开发,应其所欲,故云『自然发应』。」(《略笺》)此应欲义。《会疏》「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等,此应德之义。若映「在意所欲」句,则应欲之义亲文,其自然开发者,由菩萨多劫之功勋而应今所欲也,如文殊出生时出七珍或涌伏藏,又如福焰太子初生之时有七宝藏自然出现。(《宝积经》八十一〈护国菩萨会〉)
「教化安立」等者明菩萨胜德,随生处能令无量众生安立无上道。净影云:「以财摄他,令归正法。」(文)望西、《略笺》并依用之,以为财施益物也。贯思云:「今谓:宝藏发应者,财施随意,教化安立者,法施随意,住于无上道者,无畏施随意云云。」此通约三施解者,可谓稳矣。安立者方便施设,令趣向大菩提也。
二生尊贵家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长者」,《法华文句》五一(三十六)曰:「具十种德名长者,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的。」(文)《义疏》五(三十五):「世之长者凡有三种:一有德长者,二年高长者,三巨富长者。」(文)
「居士」者,《琳音》九(初左)曰:「迦罗越,《大品经》中居士是也。」《维摩义记》一末云:「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文)《法华义疏》亦同之。
「豪姓」者,豪杰也,宰官之类,立朝官领百姓也。
「尊贵」者,婆罗门云「净行种」,有才智,为人所尊贵故。又可,豪姓者种姓胜者,如言源平藤橘,尊贵者官位之高者也。
「刹利」,具言「刹帝利」,义翻云「历代王种」,(《琳音》三(八左))四姓之上也。
「国君」者,一国之主,如诸侯。
「转轮圣帝」者,《应音》五(六左)曰:「遮迦罗,此译云『转轮圣王』,正言『斫迦罗』云云。」《俱舍论》曰:「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玄赞》九(卅一)曰:「轮王有四: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法身、自受用、他受用、化身如次配喻。」(文)
已上七种是人中尊贵也。
「六欲天主」者,于欲界中,天处有六:一四天王,(居须弥第四层级)四大王之所领;二忉利天(居妙高顶)三十三天所居;三夜摩天,彼天时时称快乐哉;四睹史多天,于自所受生喜足心;五乐变化天,乐化欲境,于中受乐;六他化自在天,于他所化妙欲境中自在受乐故。彼六天各有主统御天主,故云「六欲天主」也。
「乃至梵王」者,色界之主也,无色无形质,不论此也。
菩萨已满足六度行,由此功勋生如是人中、天上尊贵,皆是华报也。《唐译》:「作轮王、天主,能奉事供养诸佛,及能请佛*轮;若诸种姓中,皆能尊重供养诸佛,又能演说无量法门。」(文)
三常值佛世
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
《唐译》云:「然彼菩萨能以上妙衣服、卧具、饮食、医药,尽形供养一切如来,得安乐住。」(文)
《十地论》明三种供养:「一利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恭敬供养,谓香华幡盖等;三修行供养,谓修行信戒等。」(文)此中举四事摄余。
四结叹
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唐译》云:「如是种种圆满善根,非以语言能尽边际。」(文)
惟夫法藏菩萨世世生豪福尊贵之家,上供养恭敬一切诸佛以上妙四事,下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法,如是种种圆满功德,实非以言语可尽边际,故云「不可称说」耳。
二身形奇特三:一身报微妙,二德用难思,三结叹。初身报微妙者: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
《宋译》云:「作法苾蒭行菩萨行时,口中常出栴檀之香,身诸毛孔出优钵罗花香,其香普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那由他百千由旬,有情闻此香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
「口气香洁」者,远离粗言、修习善语之华报。《应音》十二:「气,息也。芬馥为香,清净为洁。」
「如优钵罗华」,《琳音》三(五右)云:「?钵罗华,唐云青莲华,其华青色,叶细狭长,香气远闻,人间虽有,唯无热恼大龙池中有。或名『优钵罗』,声传皆一也。」(文)《唐》、《宋》云「口中出栴檀妙香」,与此相反。《珠林》四十九引《百缘经》:长者有一子,从口出优钵华香,父母立字名「栴檀香」。又《大庄严论》香口比丘缘云云。毛孔出栴檀香,持戒、禅定华报也。栴檀是树名,如《略笺》。
「容色端正,相好殊妙」者,忍力精进、和颜爱语之华报也。
《宋译》云:「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文)
《唐译》云:「随所生处,相好端严,殊胜圆满。」(文)
二德用难思
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旙.庄严之具.
《宋译》云:「复以一切珍宝庄严,两臂手中恒出一切衣服、一切饮食、一切幢幡、一切伞盖、一切音乐,乃至一切最上所须之物,利乐一切众生,令发阿耨菩提心。」(文)
《唐译》云:「又得诸资具自在波罗蜜多,一切服用周遍无乏,所谓诸宝香花、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身诸毛孔流出一切人天音乐,由是因缘,能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众生等安住阿耨菩提。」(文)此乃从手中自然出一切依报供具,供养诸佛,利益一切众生,妙用不可思议。
新《华严》(六十五)〈明智居士章〉云:「如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宝手,遍覆一切十方佛国土,以自在力普雨一切资生之具,所谓雨种种色宝、种种色璎珞、种种色宝冠、种种色衣服、种种色音乐、种种色华、种种色香、种种色末香、种种色烧香、种种色宝盖、种种色幢幡,遍满一切众生住处,及诸如来众会道场,或以成熟一切众生,或以供养一切诸佛。」又《大集经》说宝手菩萨事,如《略笺》引,此等宝手业用同今矣。
三结叹
如是等事超诸天人
如是身业妙用、宝手业用等,实是大菩萨不可思议之妙用,非人天之所知,故云「超诸天人」耳。
二总结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望西云:「次明智果中,『一切法』等者,法得自在,智所成故。」
上来分科大旨依于净影、憬兴,然义寂配十地行云云。今谓:此总结法藏菩萨因行。《唐译》云:「阿难!我今已说法处菩萨本所修行。」(文)此亦总结因本所修行也。
《会疏》云:「《如来会》亦言从此永弃世间,成无上觉,今准之,此结文即是愿成作佛义也。所以者何?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出家发心,求世间自在之果而发愿起行,今言『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成就世自在王之果故也,言『一切法』者,即四十八愿之法也。(严净土、摄众生、严法身法也)」
《渧记》云:「此犹说因中所得华报,而今论正觉果上之事,何其太早计哉!凡是生处受身供佛济世,一切事法莫不自在,故总结云尔也,是乃因通果海,果彻因源,法藏因中所得华报故如此而已,焉可思议!所引《如来会》非法藏事,故不成例证也。」(文)
然《渧记》者,《唐译》「生人天中尊贵」已下四事供养及身形殊妙、掌中出供具等一切皆为法藏所化之菩萨事者恐讹矣。初「所利广大文」明地菩萨胜德,能令无量众生安住菩提,又令无边菩萨起诸妙行,次「或作轮王」己下复明法藏菩萨胜德,与《魏》、《宋译》同。然《记》者谬以为无边、菩萨一连文,故致此谬。若言一切皆非法藏行,结文何言「我今已说法处菩萨本所修行」耶?思之。
自下第二明弥陀所成果德有三:一通明身土成就,(二问答之文也)二别明国土功德,(「其佛国土」已下)三总结土德不思议。(上卷末「众宝莲华」已下)初通明中亦二:一正明果成,二明久近。初果成中二:阿难问,后如来决答。此初问: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上来应阿难愿乐欲闻之情,广说因位之愿行竟,今次欲彰其愿行成就感成果德,故发问明其所成果德,故初两个问答最要也。诸译中,《汉》、《吴》两译于说愿前说弥陀正觉及佛名,故在此中无此问答,是约释迦传说故也。《唐译》经初果成问答在于此焉,次久近问在于下光明无量佛寿命及眷属寿命之后,因问久近,《汉》(一之十五)、《吴》(上之十五)并明光明无量,次明世王闻愿受记,后明成佛久近。
又《唐译》初佛答中具说国名、佛名、大众围绕说法等,今经初佛答中但明现在成佛及国名,不说其佛名,至下光明寿命愿成就文方说佛名,此甚有深旨。今按:此经说相,初举安乐名,就其国名明宝地,(其佛国土自然七宝合成为地等)为显其宝地离秽土相,次说无诸山、海、恶趣、四时等,既有宝地,次应说宝树,树必生地故。(《观经》次宝地观说宝树观)然宝地次不说宝树,而说光寿无量,次说圣众无量,此寄初会圣众无数,以显彼国恢廓广大净土德相,此乃无量为量,量功德成就也。圣众无量次说七宝树,此乃于宝地、宝树中间狭说光寿无量者,此乃为摄光寿无量佛德而归土德,今家以光明寿命为真佛土体者本于此文,是以高祖《真佛土卷》先举真土体德,次引光寿两愿而成立真报佛土者,正得此经意故。《论》主本依此文摄佛德为国德,何者?《论》中菩萨四种功德,卷收则摄于眷属功德中,又佛八种功德,卷收则摄于主功德中,然则佛八种、菩萨四种皆悉摄归国德,唯有国德十七种,十七句外无佛功德,亦无菩萨功德,全佛德即国德,故《论》主直就《梵本》显经意。由此思之,诸译中得其精髓者但此《魏译》耳,有此义故,今立科目意亦在国土功德中明光寿两愿成就,《小经》光寿佛德摄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中,亦此意也。《会疏》等科节专就摄法身愿成就明光寿愿成,其意与今别,可见矣。
初问中,「阿难白佛」等者,《唐译》云:「世尊!彼法处菩萨成菩提者,为过去耶?为未来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宋译》云:「白世尊言:作法苾蒭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现在佛耶?」(文)诸译约三世问成否,佛答以已成现在也。
云栖云:「此『现在』且据释迦当时而言,实则彻于前后,亦复后后无尽,皆名『现』云云。」(《略笺》)
梵响云:「『阿难白佛,法藏菩萨』等,阿难先问过去竟耶者,上来所闻自在王佛既久远故也;问为未成佛者,闻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德行故;又论灭度者,自在王佛既灭故,大众有不知于报佛境界故也。」(文)
今谓:阿难奉问自含二疑:一正觉成不,二成佛现不现。若不知正觉成不,则众生往生亦不可知故;若不知现在成佛,则无由众生归命,故含二疑而起问也,然问中言「取灭度耶」,应佛化灭名曰「灭度」,报佛灭度名曰「菩提」,然今所问主于应佛,故云「而取灭度」,为将来众生说约应身而已,世尊答意在报身,故下文云「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乃至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故《宋译》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等。」(文)祖师不见斯文,而与斯文符,验知祖判与佛教相应,可崇仰矣!
次如来决答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明了除其所疑者惟是如来狮子吼说耳,非余说所堪,非决定说故,今科云「如来决答」,此意也。
「今已成佛」决答前成不成之疑;「现在西方」决答前现不现之疑也。
《唐译》云:「佛告阿难: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彼有世界,名曰极乐,法处比丘在彼成佛,号无量寿,今现在说法,无量菩萨及声闻众恭敬围绕。」(文)
《宋译》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文)
西方世界者,无方所中指示方所。今现在者,非三世中说今现在,斯乃彰方便法身愿意者也,故云「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释迦现在仅八十年,今已归过去,弥陀现在后后无尽,更无过去,非三世迁流现在,但对时会大众示方便身愿意而已。云栖云:「释迦现在之过去,弥陀现在之现在。」此之谓也。
「西方」者指方处。鸾师对世俗君子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艸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故偈云「现在西方,去此界」等。又绰禅师曰:「娑婆与极乐境此相接,易得往生。」宗家曰:「十方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净土高祖皆得方便法身愿意,而顺指方立相之教意,其揆一也。
「去此十万亿刹」者,《音义》、海东曰:「以亿为首数,至十万,故言十万亿,若以万为首数,至千万亿言千万亿。」《小经梵本》曰:百千即十万,故翻云「十万亿」。)示其处,他经随机说不一准,或说过二十恒沙佛土,(《请观音经》)或说去此无数佛土,(《十住断结经》)或云去此过八恒河沙刹等。净土诸经中,《汉》、《吴》两译云「千亿万须弥山佛国」,《宋本》云「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弥赞经》同之)《魏》、《唐》两译、《小经》同云「十万亿佛土」,是虽似小异,其义是同。然说十万亿者,此乃释迦一佛化境也,言一国一释迦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故今去此娑婆界卢舍那所领,而彰彼土得证之义,故说为十万亿刹也。
有说:「十是满数,理实去恒河沙等世界云云。」此义非也,说十万亿者即是佛敕,仰信佛敕者净土教义,何异求耶!宗家言分齐不远者但顺其佛敕,思之。
「名曰安乐」者指国名,《大阿》云「须摩题」,《觉经》云「须摩提」。《应音》六(十四)云:「须摩提,应云『须摩耶』,此译云『好意』,或云『好智』。」海东云「须摩题」者,此云「妙乐」,是安乐国之谓也。《唐》、《宋》两本言「极乐」,今经云「安乐」,亦云「安养」。《玄赞》九(十四)云:「离危怖曰『安』,适身心曰『乐』。」(文)今涅槃名「极乐」,又曰「安养」,曰「安乐」。《维摩》(〈香积品〉)云「一切乐庄严国」。《小经贝本》云……乐……有。
二明久近,初问: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迳几时.
《唐译》云:「阿难白佛言:世尊!彼佛出世于今几时,能得如是无量寿命。」(彼经在于寿命无量之后发此问)《汉》、《吴》无此问,《宋译》亦无别问也。今经上既云「今已成佛现在」,故乘此问其成佛已来久近也。
「迳」者,《增韵》:迳,至也、过也。《广雅》:过也。
后如来辨定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
(《应音》廿三(十八)曰:「凡,扶严反,三苍数之总名也。」《广雅》:「凡,总皆也。」)
《唐译》云:「佛告阿难:彼佛受生经今十劫。」(文)《汉》云:「作佛已来凡十八劫。」(文)《吴》云:「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文)《宋》云「成佛已来于今十劫」等。(文)此乃如来辨定成佛久近,曰「凡历十劫」,本是弥陀动久远坐,唱方便法身觉,令凡愚近知愿行成就之佛体,而信归有依怙,是故释迦乘之,近说十劫,不说久远无量劫,与他圣道教意天渊耳。
「凡历十劫」者,解有多义,以五门分别:一辨经经异说,二定劫量大小,三举古今异说,四破异解,五明今家正义。
一辨异说者,或说十大劫,(《称赞净土经》)或说十八劫,(《汉译》)或说十小劫,(《吴译》)或说十劫,(《魏》、《唐》、《宋》及《小经》)然「八」、「小」之异,憬兴会云「盖其『小』字阙其中点矣」,玄一初义同之,十小劫为正,后义十八劫为正,十者约大数耳。望西所引《要记》意似十六劫为正。今经经异说,不须和会,《梵本》大小之有无不复可知,若以推义,小减中画成八,更加横画成大,若大减上画成八,更加中画成小,如此按理,是非何定!
二定劫量大小者,《婆娑》等八十增减为一大劫。《璎珞经》说「石劫」。(四十里石为小,八十里石为中,八百里为大。)《智论》、《摄论》等说「芥子劫」,取尽满四十里城中芥子为一大劫,望之《璎珞》,即彼小劫,具如望西所引。今谓:《婆娑》等说约世界成坏辨大小,若约菩萨大人三大僧祗修行,则可依《璎珞》等,是以慈恩家论劫数据《璎珞》。《法华》明佛久成以尘点劫,今若准法藏修行,则可据《璎珞》、《智论》,若准久远实成,则可据尘劫,奘译《小本》云十大劫,文势似用尘点劫。云栖云:「经意为明成佛久远而曰小劫,未见其远,今依《唐译》云『十大劫』。」(文)(《驾说》从之)荣公劫小劫为允赴机十劫成觉者为明其近,故虽曰小劫,非是一增一减之小劫,彼四十里石小劫即《智论》大劫,故或说十大劫云云。今谓:假使以五百尘点劫而不可应机见故,今经等不说小大者,为赴机故是但知见,勿加凡识耳。
三举古今异说者,镇西立六种:一常演,谓三世佛皆同说十劫,不近不远故,满数故;二赴机,灵芝云:「乃至今经《大本》皆言十劫,乃是一期赴机之说,不足疑。」又元晓云:「于今十劫者,为遣疑情云云。」三单十劫,谓非九劫,非十一,实数唯经十劫;四延促劫智,谓久近同时,延促不违,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故,今十摄多少劫云云;五本门云云;六迹门云云。此中取单十劫为镇西正义,故云三经说十劫成道即实成,经释分明。然唯谈单劫,则《舟经》「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等文难通,故望西傍引元照用赴机,今家古师或赴机而单,(《驾说》二之十四)或单而赴机。(《扫录》中廿四)净土经中但说十劫,不说久远,其说久远者诸经说故,净土教中十劫为正说故单十劫是正义。然以《法华》、《楞严》等所说会之,则此十劫言一时赴别缘受化之机,故古师皆单、赴机并用,然元照一期赴机之说用钦释云:「十劫乃是一期机缘成熟受化之迹,非是始终也」者,恐似为释迦方便说。今谓:若但为释迦赴机,则是方便说。今家不然,本是弥陀赴机,谓久远实成古佛,哀五浊凡愚,影现于安养界者,即是弥陀赴别愿受化之机,而再成正觉也,弥陀赴机即显方便法身愿也,释迦显其方便法身愿意说十劫,此之谓赴机说,非为方便说也。(元照之谈久远,才推《法华》大通佛时十六王子事,及《楞严》往昔恒河沙劫之时,是犹迹中之近事,而今家推五百尘点之久谈久远,其异可见。)
四破异解者,其常演劫智不顺净土教义,又近来盛谈本迹二门者非今家意,《广书》及《六要》、《口传》、《真要》、《显名》等虽言果后方便,未有迹门之名,其果后方便者非谓权假方便,方便法身之义也,何为迹门方便义?其本迹二门说本出《法华》,就秽土出现佛身论开迹显本之义,何以此施弥陀十劫久远之际,其非可知矣。
五明今家正义者,久远十劫非别物,《庄严经》云:「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以酬愿度生故,现在西方,于今十劫。」(文)非三世生灭中说十劫,知此十劫彻久远常住不变,但由酬愿度生故,全久远说十劫,为哀五浊凡愚,现法藏发心修行而不动久远真证,数数发愿而无量寿中之所作故,寿命无量不离十劫正觉故。《事赞》云:「果得涅槃常住世,寿命延长难可量,千劫万劫恒沙劫,兆载永劫亦无央,一坐无移亦不动」等,现兆载永劫因行,而不出涅槃常住世,因彻果海,果不离因,久远、十劫不相离,但显方便法身愿,故说十劫耳。然高祖谈久远实成之义者,时世台宗盛判废权立实、开迹显本,转贬净土弥陀为权佛,故取语《法华》,成久远实成之义,故曰「弥陀成佛已来,虽说于今十劫,(净土教本义)见于尘点久远劫古佛。(以他经成久远)」初二句指今经说,此乃说十劫为净土正说,后二句以他经成久成之义。
《渧记》云:「问:今日凡夫闻此实事,立信于净土,故以十劫正觉为要,是以三经中唯就十劫弥陀而述净土法要,未曾显说久成之义者。吾祖特谈久远实成也勤矣,胡为如此哉?答:其约安心门,则以十劫成觉为要,亦何求久远之为也。若求久远而后可成信心,则久远而足矣,何劳示十劫再成也,济凡利他之本誓素自不共诸佛,而成就也久远矣。虽然,时劫杳冥,今日众生无由立信于久远本誓,是以一时赴今日受化机缘,而近唱十劫正觉,于是闻者皆立信,谓彼佛今现在成佛,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然则使众生成立信心者,偏在十劫正觉之处,是以正依三经,并就十劫弥陀而述净土教旨宜矣。而今吾祖特谈久远实成之义者,盖有六由,谓:一为示《大经》幽致故,二为示法门深高故,三为示诸佛本师故,四为示兴世本意故,五为示无始宿善故,六为示佛恩深远故。
一为示《大经》幽致故者,今经说相正就十劫弥陀而述净土法要也,白日青天谁人其惑之有!虽然,如此久远实成之义隐隐乎见于文义之中,而其文幽微,无人能窥之者,是以赞言「尘点久远劫见于尘点久远劫古佛」,其文者何也?谓今经序分阿难推佛所念言『去来现佛,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文)此文意谓:三世诸佛现五德相者,佛佛相念其本怀法而欲说故也。诸佛既尔,今佛亦现五德,则得不念佛佛本怀之法也耶!定知今念诸佛本怀法而欲说之瑞相也。由是观之,今日世尊欲说弥陀本愿,而其本愿乃三世诸佛佛佛相念本怀之法,故今现五德,亦如诸佛欲说本怀之时,则弥陀本愿非十劫始成之法也必矣,过去久远劫来诸佛皆以为本怀独在此法,故释尊欲说此法之时,念诸佛本怀也。然则此文虽不显说久成弥陀,而其义隐隐乎文中矣。若非久远弥陀,则过去劫来诸佛何由以弥陀本愿为所念法,且为本怀也耶!诸佛本怀独在弥陀本愿之文足以征哉!
二为示法门深高故者,谓世人或谓弥陀本愿只是对愚夫愚妇之法,而至浅至近,不足齿录矣,如此之辈未曾知为极恶最下机说极善最上法,却生疑谤罪,可不怜乎!是以述久远实成之义,而意示本迹一致之旨,惟夫四十八大愿非适于今,欲显本地誓愿,故成十劫正觉,非本则无以垂迹,非迹则无由显本,本迹虽异,不思议则一也,如此谈本迹一致者,同是一乘圆教之深趣,岂非极善最上之法哉!《唯信文意》云:『然佛有二种之法身:一曰法性法身,二曰方便法身。法性法身者,无色无形,故心亦不及言亦绝。从此一如显形,谓之方便法身,其貌成为法藏比丘发起不可思议之四十八愿也云云。』此乃迹以显本之谓,而今佛再成弘愿,即为无始本有誓约也,故《口传钞》下云:『自海德佛以来,迄至释尊之说法,出世之本意,自久远实成之弥陀所立,法藏正觉净土教之发起为开始,定济度众生之方轨,此净土之机法不调故,且对在世权机。作为方便之教,而说五时之教云云。』是以抛著凡情虚假伎俩,信受如来真诚智愿之者,直契于本有之内证,冥合于智海之一味矣,所以所感净刹、所见佛身皆得不可思议焉,法行深高其可知而已。
三为示诸佛本师故者,谓阿弥陀佛是久成古佛,故三世诸佛以弥陀为本师,以安乐为本国,故《般舟经》曰:『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成等正觉。』又《楞伽》说『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信矣,不谈久远弥陀,则于此等经说恐有疑也,故云尔耳。
四为示兴世本意故者,前所引之经文既云『得无今佛念诸佛耶』,明知弥陀本愿非唯释迦一佛本怀,亦是三世诸佛本怀也,是以吾祖释『如来所以』之文云:『言如来者,即诸佛也。』(《一多证文》)又云:『三世诸如来出世正本意,唯说阿弥陀不思议愿。』(《文类》)若夫非本迹一致深法,则不足以称出世本怀而已。
五为示无始宿善故者,阿弥陀佛既是久远实成觉体,无始本有极理,故迷悟染净一切诸法无不弥陀所摄,然则无始已来曾所值遇之诸佛经道、菩萨胜法、诸婆罗蜜,皆悉从弥陀所流出之善,而为我等众生成宿善了,是以今日得闻信弘愿大法者,实是无始已来久远弥陀怜念之所令然也。太子奉赞往往述无始以来多生旷劫怜念,非示久远弥陀,则其义难显,故谈久成弥陀,示宿善根源而已。
六为示佛恩深远故者,今日我等蒙法藏已来恩泽,犹高于须弥,深于沧溟,而今得闻久远劫来之怜念,则佛恩深远愈铭肝镌骨,感戴无已,为示此义,故勤谭久远而已。然则于安心门也十劫而足矣,虽然,若欲审法门源头,且愈信知佛恩深远,则不可不知久远实成之义也。胡为久近他事于我何益之云乎!实非他事,于我则顺仰信祖师不共之深旨而已,如此深旨今家不共之义,而其源出于宗家。《礼赞》云:『已成穷理圣,真有遍空威,在西时现小,但是暂随机。』(文)文言已成,是示久远实成,『在西时现小』等二句正示一期赴机,言『时』者一时义,言『随机』者赴机义,是乃一时赴机西方示净土也。元照解《小经》『少善根文』既依用宗家,由是思之,一期赴机之言取于《礼赞》『在西时现小』等意而已。
问:依《礼赞》者,久成唯自受用身,而十劫成觉唯他受用身耶?
答:《礼赞》文相姑如所问,然推究宗家释意,久近并有自他受用义。《观念法门》(三十七)云:『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佛告跋陀和菩萨,于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药汤,助其欢喜,过去诸佛持是念弥陀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乃至未来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文)由之,过去诸佛皆依弥陀成正觉,则久远弥陀具他受用化他大悲也明矣。又《法事赞》云『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槃』,又云『极乐无为涅槃界』,(文)是乃十劫弥陀自受用义也。然则久近并自他不分,三身相即圆融无碍,不可思议佛身佛土,而全本垂迹,即周遍法界身土而现西方身土,现西方身土是一时赴今日机缘,显久成誓愿,使至心信乐者速契久成内证。在西方妙土周游莲华藏世界,皆是十劫正觉之所令然也。」(已上《渧记》)
《要解》云:「凡历十劫者,『凡』字甚有旨可味,凡者明不限十劫也。」《会疏》:「实不可数,今立大数赴众机,故云『凡』等。」此二师欲直就此文明久远义,恐非此文意也。
《义记》:「凡者大凡,是赴机说明矣。」此似解「凡」为释迦赴机之方便说,恐未可也。又云:「一乘法义十世融通,时因陀罗故,十劫即久远,久远即十劫」者,约佛德可也,非是今文说十劫之意也。又云:「然标久远显其古成本觉之义说十劫者,示其始成成道之迹,净土门意从深至浅,无义为义,无要为要,故经就迹说十劫矣。圣道极于智慧,故《法华》显本开迹说之;净土门意还于愚痴,故从本示迹谈之,其实同时,非久非近,思之云云。」判二门教意者是也,约本觉、始觉者可恠哉!
梵响:「凡历十劫举其满数,乃至然十是满数,大含称扬,大劫为正,契时赴机,初会圣众犹非算数,况经十劫乎!往生是时,大众须可信受愿生也。」引《庄严经》,「与今『凡历』共含赴机,但非通途赴机,是不可思议赴机也。」(文)十劫为满数,则实为无量劫意,故云「不可思议赴机」。大劫为正云,若尔,今经说十劫者释迦方便说,实经无量劫,故举满数。此义甚非也。
《略笺》「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机之说,究极而言,成佛已来亦应无量」者,此亦为释迦方便赴机之十劫,未详也。
《贯思义》云:「当家依单十劫再往谭久远者,是为十劫一往浅近之说,而再往深趣在久远说意乎,若尔,背净土门建立佛意了,久远实成阿弥陀佛赴今日凡机而十劫成觉,是所以为今日凡夫建立指方立相法门也,若不尔,今日凡夫何由得信净土法门也。五劫思惟,永劫修行,实功成正觉,非九劫,非十一劫,只是十劫也,今日凡夫闻此实事,立信于净土,则以十劫成觉为要,是以三经显文唯就十劫弥陀而述净土法要,未曾显说久远实成,实三经所说甚妙,何得言一往浅近之说也。次论佛身就本迹二门差别言之,恐违今家法相。」
二别明国土功德有五:一标宝地总说,二举主德显示,三广列诸庄严,四结显国名,五约人显土。初总说中亦三:一明感报之胜,二明离秽之相,三问答重显。初感报之胜者:
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碯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入间.光赫焜耀.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
此初,总说土德,明感报之胜。《定善义》、《宝地观疏》云:「此由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文)科目本于此。
《唐》、《宋》两本缺此段。《觉经》一(十五)云:「其国地皆自然七宝,其一宝者名白银,二宝者名黄金,三宝者水精,四宝者琉璃,五宝者珊瑚,六宝者虎珀,七宝者砗磲,是为其七宝,皆以自共为地,旷荡甚大无极,皆自相参转相入中,各自焜煌参光(明,《吴》)极明,自然软(好,《吴》)甚,姝好无比,如其七宝地,诸八方上下众宝中精,都(味,《吴》)自然合会,共(其,《吴》)化生耳,其宝(皆,《吴》)比如第六天上之七宝也。」(文)《吴译》同之。
净影云:「第四段中,先明所有,『又其国土』下彰其所辨,所有中,『自然宝成』明其体相,『恢廓广荡』明其量相,『悉相杂』等明庄严相。」(文)《会疏》全依之。
「其佛国土」者(其余世界名曰安乐)承上总标。
「自然七宝合成为地」者明宝地体,「自然」即法尔之义。《华严》云:「文殊法常然,法王唯一法」等,彰全法性修起愿力自然德。《论》曰:「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文)此珍宝显现性德,故非世所有,故云「自然七宝」也。
「七宝」者,诸经异说,如《法华祥疏》十二明。(《三经音义》所引)《略笺》云:「娑婆尚有三种优劣,况净土妙宝乎!」《大论》曰:「宝有三种,有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亦除饥渴、寒热种种苦事;天宝亦大亦胜,常随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语,轻而不重;菩萨宝胜于天宝,能兼有人宝、天宝事,又能令一切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乃至能出种种法音,若为首饰宝冠,则雨十方无量世界诸佛上幢旛、华盖种种供养之具,又雨衣被、卧具生活之物,随众生所须,皆悉雨之,给施众生。」(文)
《小经贝本》:…素……罗拏,金也,《杂名》云:……,金也,又妙色也,…,妙也,……色也,或云生色。《瑜伽论》中,生色可染,生色者是金也。
…噜…比耶,银也,《杂名》云:……银也,……翻云可染。《四分律名义标释》云:「外国唤金为生,称银为像。金生色,本自黄,故云『生』。像,似也,谓银可以染色似金,故云『像』。」《沙弥别行篇》云:「僧祗善见云生色似色。」《大论》(第十)云:「金出山石沙赤铜中,(《说文》云:「金,五色金也,黄金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陶不轻革不违。)银出烧石。」(《尔雅》:「白金谓之银。」)
梵…吠…瑠…璃耶,吠或作毗,璃或作琉,或作流,或单称「瑠璃」,略「吠」字,并随译人意,此翻「青色宝」,亦云「不远山」,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山出此宝,因以为名。或云绀瑠璃,绀者,青而含赤色。余如《应音》二十四、《苑音》等。
梵…苏颇…胝…迦。《杂名》云:……颇梨也。《法华音训》:「颇胝迦,此云水精,又云水玉,或云白珠。」《大智度论》中,此宝出山石窟中,一云过千年冰化为之,《慧苑音义》云:「窣波致迦甚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者也。」
《苑音》二(十二):「梵本正云钵罗摩祸罗,谓宝树之名,其树身干枝条叶皆红色。又按,《说文》云:『珊瑚赤生之于海,或出山中。』《大论》曰:『珊瑚出海中石树。』」(文)《会疏》七宝释依《名义》,然梵钵攞娑福罗,此云珊瑚者,「婆福」二字应作「婆祸」,恐写误。
琥珀者,《应音》七(十三)云虎魄。《广雅》殊名。《汉书》:罽宾国有虎魄。《案慱物志》云:「松脂入地千年化为伏苓,伏苓千年化为虎魄。一名红珠。」《广志》云:「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木,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上皮,中成虎魄,有汁,初如桃胶,凝坚乃成,其方人用以为蜜也。」《略笺》引《应音》二十二(十九):「阿湿摩揭婆,此云石藏,或是虎魄文」者谬,《应音》本误矣。
码脑者,《小经》云「马脑」。揭波者,脑也,藤也,若言「阿湿摩揭波」,此云「石藏」。按:此宝出白石中,故应名「石藏宝」,古来以马声滥石,藏声滥脑,故谬云「马脑」。(文)石也。马脑梵言「谟萨罗揭婆」等者恐误也。
砗磲,《小经》「砗磲」也。或云「杵藏」,或云「绀色宝」也。砗磲,梵音正云「牟婆罗揭婆」,此云胜也,藏也,旧名为「砗磲」者所未详。《法华音》曰:「牟婆洛揭婆,此云车渠,微有青白间色也。」《应音》二初误矣,《略笺》引者更误也。西明《深密疏》曰:「牟娑洛揭拉婆者,旧云砗磲。」真谛释云「是绀色宝。」《翻名义》三(三十八)曰:「或牟呼婆羯落婆,此云青白色宝,今名砗磲。」《尚书太传》云:「大贝如车之渠,渠谓车辋,其状类之,故名渠,渠,魁也,后人字加玉石。」(文)按:车渠本是梵语,恐商佉之转声。《大日疏》十二曰:「车渠,或云商佉,即是宝贝也,其色洁白第一。」《本草》十六曰:「释名海扇。」《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也,背上垄文如车轮之渠,故名车沟曰渠云云。」
「七宝合成为地」者,彰法藏因位诸善之感报。
太祖云:「《大经》说七宝为地,若此娑婆俗,即以七宝为殊胜宝,是故佛欲顺其乐欲,令众生生欲心,故为此说也。《观经》中说瑠璃地者,此经又劝众生观想,欲以水观为地观前方便,故说瑠璃地,以是水相似彼平地,复似瑠璃故也。《小经》说『黄金为地』者,七宝之中黄金第一故,此亦顺乐欲耳。」(梵响所引)
义寂云:「《佛地论》云:『就此所重且说七宝,其实净土无量妙宝以绮饰庄严。』(文)第三十二愿(国土严饰)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文)盖是此愿成就之相也。」
「恢廓旷荡,不可限极」者,恢(苦灰切)大也,廓亦大地。旷,《苑音》二(十二):河上公注《老子》曰:旷,广大也,荡荡大也。《语》云: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又荡荡广平貌,此乃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量功德之相也。
「悉相杂厕,转相入间」者,厕,杂也。(《琳音》)《广雅》:厕,间也,间亦杂也。一一庄严,一宝中相入无量宝,互相参间错相入,具无边光色也,此明庄严之相。
「光赫焜耀」者,明众宝光色。憬兴云:「赫,《切韵》:赤也。《毛诗》云赫赫师尹,《注》云:赫赫,盛貌也。焜(明本切):《切韵》:火光也,又作煜,盛也,曜也,即妙色德成,故云『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文)
穷微极妙,奇特美丽,故云「微妙奇丽」也,此乃无量光明土相也。然《观经》分地上、地下庄严,今经不说地下庄严,此彰无表里隐显也。
「清净庄严,超踰十方」者,于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选择其善妙庄严,故超过诸佛国也。
「一切世界众宝中精」者,小补谓会凡物之纯至曰「精」,于众宝中最精美者,云「超诸佛刹最为精」者,此之谓乎。
「其宝犹如第六天宝」者,既超踰十方诸佛国,岂类同于他化自在天宝乎!近示一切乐事自然现前而已,故《吴译》云「欲有所得,即自然在前,所不用者,即自然去,比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文)
二明离秽之相中三:初明无高下,次明无苦难,后明无四时。初无高下者: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现.
诸山之高上,海谷之深下,皆是秽土高下之感报,彼土佛心平等所感,故无此高下秽相,宝地平等之相也。
《唐译》云(一初):「复次阿难!彼极乐界无诸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妙高山等。」(此文在于宝树之后)
《汉本》云:「其国中无有须弥山,其日月星辰、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在虚空中,其国土无有大海水,亦无小海水,无江河恒水也,亦无山林溪谷,无有幽冥之处。」(文)《吴译》同之。
《宋译》中云:「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无有丘陵、坈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黑山、雪山、宝山、须弥山、铁围山,唯以黄金为地。」(在于宝树树后)
「须弥山」者,如《略笺》引《俱舍》等。
「金刚铁围」者,《笺》:「七金山(持双等)名『金刚』,金所成故。九大山外有轮围,名『铁围山』。金刚、铁围是二大山也。」《会疏》亦同之。有说下卷「金刚围山」即铁围山也,或称金刚山,或称轮围。
《应音》二十四(十一)曰:「轮围,梵言『柘迦罗』,此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
《苑音》二(十八)曰:「斫迦罗山,正云『拘羯罗』,此曰『轮围山』也。」
《长阿含》曰:「八方天下外复有大海,海外复有大金刚山,山外复有山,亦名『金刚』,二山中间日月神天威光并不照。」
《起世经》云:「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高六百八十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此铁围山外复有一重大铁围山,两山之间极大黑暗,无有光明。」
《华严》四曰:「莲华藏庄严世界海边有金刚围山,周匝围绕。」古今分金刚、铁围为二者不允。(已上《三经音义》)此说大好矣。
「大海小海」者如《笺》。
「溪渠」者,《琳音》十一(八右)曰:启奚反,《广雅》:谿,谷也,《说文》水澍川也,或作溪。渠,《说文》:水所居也,从水巨声。《广韵》:沟渠。
井者,以瓶瓮汲水曰「井」。《释名》:清也,泉清洁者,易传通也。谷,《麟音》七(十三):古鹿切,《玉篇》:山谷也。
「佛神力故」等者,望西云:「问:三十一愿长时照见十方净秽,彼秽土中有须弥等,何故今云『欲见则现』?答:彼则影现,譬如镜像,今是体现,譬如化鸟,机欲异故圣应亦别,不可混乱。」(文)
《义记》云:「望西妄会差异,不可,谓是彼国土净华藏法界宛然显现此则处处即现,随意即名具之无尽者哉,何言以影及体现乎!此土既观一色一香皆现三千,净国妙土岂不现乎!」(文)
上卅一愿及今文并是直显现其体,而非有体影别,彼亦随顺凡情而言,则秽土随望而现焉,是乃与今文「欲见则现」同而已,望西答释未详也。若约佛德,则净秽差别全是莲华藏界,故无时不现,何论欲不之差乎!《义记》唯约佛德之一边故,不顺「欲见则现」文相,亦不稳也。
《要解》云:「净土无须弥山者表果海平等,欲见则现者,明性具恶也,净具秽之证,不具何现。」(文)今谓:此显净具秽之义,净秽之性常相即故,欲见则即净而现秽,佛神力故见之,此句在于此,贯下。
次明无苦难:
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
《唐译》云:「无有地狱、畜生及琰魔王界。」(成佛久近之后)
《汉本》云:「其国七宝地皆平正,无有泥犁、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无阿须伦诸龙鬼神也。」《吴本》亦同之。
《宋译》圣众无量次说云:「又彼佛国土,大富无量,唯受快乐,无有众苦,无地狱、饿鬼、畜生、焰魔罗界及八难之报,唯有清净菩萨及声闻之众。」(文)
上明无依报之秽相,今明无正报之秽恶,其秽恶报即八难处也。今诸难者八难处是也,无三恶、诸难者总别并举也。《会疏》八难处有二说,初说好,后说则别途之义也。「佛神力故欲见则现」句通此,可见。如观音光中现五道,净土圣众大悲心常缘苦之众生故。
后明无四时:
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汉本》一(十六)云:「终无有大(天,《吴》)雨时,亦无春夏秋冬也,亦无有大寒,亦不大热,常和调中适,甚快善无比。」(文)《吴译》同之。《唐》、《宋》两译无此段,但《唐》下(五)「亦无日月昼夜之像」、《宋》中(十一)「彼佛国佛土无其黑暗,无其星曜,无其月,无其昼夜」等,与今文相似。又《觉经》三(初)「无日月年劫文」亦与此相似,如《会疏》引。
彼国菩萨智慧清净业之所成,大慈善根之所建,而非阴阳和合之处,故无四时转变,无四时故无有寒热,无寒热故心常温和调柔适悦,好称人心,故云「常和调适」。然欲冷则冷到,欲暖则暖到,「欲见则现文」亦贯之。如《会疏》:上离秽相三段中,初地相平等为本,后二文乘「无须弥山」来。
三问答重显有五:一阿难问,二佛反质,三阿难答,四如来准说,五显问意。一阿难问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唐译》下(初明无诸山之次文)云:「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既无诸山,依何而住?」(文)
《汉本》三(四明二大士作佛文次)云:「阿难长跪叉手问佛言:佛说(《吴本》无)无量清净佛(阿弥陀,《吴本》)国中无有须弥山者,其第一四天王天、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何等住止乎?愿欲闻之。」(文)《吴》同之。
《宋译》中(九):「尔时,阿难闻是语(无诸山语)已,白世尊言:四天王天、忉利天依须弥山王住,夜摩天等当依何住?」(文)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