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各有因缘莫强求──献给菩提道上的朋友

发布时间:2023-07-25 14:05:08作者:药师网

  各有因缘莫强求

  ──献给菩提道上的朋友

  超定

  迎新与送旧

  岁月匆匆又一年,值兹新年伊始,谨向本刊读者、编者、作者,致以真诚祝福︰四大调适,身安道隆,万事亨通,福慧无量!

  时序更替,春夏秋冬,迎新送旧,年年如是,有何新意?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新陈代谢,生生不已,当新生的开始,念念生灭故,已朝向衰老与死亡;一期生灭后,生存意志又推动另一新生命,转向不可知的未来。有情世间,起惑造业,招感生死苦,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逝者已矣,过去的种种如昨日死,智观惑业而有的轮回苦,觉今是而昨非,立志于菩提道上,念念转迷成悟,离惑见真,做个彻底的佛化新人。

  娑婆世界,苦难的人间,由五蕴的和合,而有生老病死苦;自他的共处,以欲为本故,不免爱别离与怨憎会苦;共业所感的器世间,不能随心所欲,故有所求不得苦;推究生命本质即是苦。一般所谓新年快乐,或生日快乐,只不过是人们心理的期待,带来短暂的满足感而已。旧年过去,面对新年的来临,给人的感受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尤其是近些年来,整个世界的经济萧条,社会秩序的紊乱,恐怖份子的祸患。这种种不安的日子要捱到几何时?

  诸法因缘所生,苦与乐、顺与逆、新与旧,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是无常,乐极生悲、苦尽甘来、物极必反,乃是自然的现象。缘起定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的蒙蔽,贪爱的系缚,随所行业,沉沦有海;有生即苦生,有在即苦在。反之,「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以无明灭故行灭,乃至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当下即是涅槃解脱。凡情于此幻生幻灭的缘起,不能如实观,老是活在顾恋过去,欣乐未来,耽着现在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这是旧思想、老毛病,无始以来一直如此,活在迷宫里,怎样也转不出去。正如大乘唯识学所说的阿赖耶识,其所含藏的都是杂染有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始终是在有漏杂染的因果循环。唯有从迷妄觉醒过来,听闻如来宣说的法界等流音,从闻思修三慧的进修,以无漏种对治有漏种子,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如是用心,如是起行,乃是送旧迎新之真义。

  内修与外弘

\

  上个月回到宝岛,在嘉义妙云兰若拜见四十年前在此掩关的印顺导师。眼看已度九七崇寿的老人,健康胜于从前,精神奕奕,耳聪目明,不禁内心兴起未曾有的法喜,在导师座前说了几句赞语:真是众生之福,佛教之光。导师很谦虚地回应:「年老无用了,口不能讲,手不能写,还能为佛教做什么?」其实,只要导师活在世间,就给众生带来无比的希望;导师尽形寿、献身命,发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人间,人间佛教的正觉之音,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导师在他『平凡的一生』,提及内修与外弘的困惑,至今想来,还是很多走在菩提道上的朋友所面临的问题。在我个人的想法,内修也好,外弘也好,只要不忘本业,秉持佛法的信念,坚守基本原则,随缘而不变,则所作所为无非是增益菩提的资粮。内修,广义而言,应包括个人的自修和大众集体的共修。如个人闭关、住山、或依附僧团,专心于闻、思、修三学的研究与实修;或参禅、或学教、或念佛,都是属于内修。但导师的理想,「内修要集体的共修」,如他掩关于妙云兰若,「恢复了内修的生活」,「沈浸于佛菩萨的正法光明中」,把个人自修所得写出来,使大家分享他的法喜。可是导师自评:「这样的内修,对佛教是没有什么大裨益的。」

  其实不然!检视导师的重要著述,『妙云集』占三分之二以上,以及晚年的学术巨着,都是在内修中完成。一部一部的智慧结晶,等同如来法身,启发众生的慧眼,滋长众生的慧命,能说「对佛教是没有什么大裨益」吗?套句古德法语:「若人静坐须臾间,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我人若能精读妙云、法雨集,藉此闻思获正慧,成就解脱证菩提,那么导师内修带来的功德,岂不是「胜造恒沙七宝塔」?盖多少庙、起几座宝塔,在无常铁则下,「毕竟化为尘」;而导师的法宝流通,传播正觉之音,令诸见闻者正见增明,由世间而出世间,立志做人间的凡夫菩萨,继则为贤圣菩萨,终于成为佛菩萨;不仅个人成正觉,还影响一切人,共同发心成佛道。

  内修与外弘,二者相资相成而不相悖,内修功深,则外弘力大。以世俗功利言:「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何况一位佛门法将要出来弘法,都不仅是十年寒窗而已。导师曾开示一篇:「学无止境与学以致用」,读来如暮鼓晨钟,唤醒学人的迷梦,佛道长远,未成佛之前,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何止活到老学到老;乃是尽未来际,为佛教而学,为众生而学。基于悲心增上,利他为先的菩提心和性空见,必能实践众生难度誓愿度,烦恼难断誓愿断的伟大菩萨行。

  学无止境,侧重内修;学以致用,偏向外弘。学有何用?学习经教,学戒、学定、学慧;戒定慧三学,即学即用,怎会是学而无所用?进入佛学院、亲近善知识,学得经律论三藏,第一受用的自己本人,体验到法的喜悦;「知诸法、遮众恶、断无义、得涅槃」,用处实在太多了。对利他而言,将所学的佛法,加以消化吸收,组织条理,广化深化,随缘说法,或在学团──佛学院、寺院大众、居士团体,定不定期的讲座;电视台、广播台、监狱等处,作通俗演讲。发心写文章,长篇或短文,为佛教刊物投稿,到处都在闹稿荒的佛刊,编者对你感恩不尽呢!读书、说书、写书,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的用处说不尽,或用于佛教教育、文化,或用于做事以服务大众;或用于修行,对治贪瞋痴,增进德行。怕的是我慢自大,自以为胜人一筹,眼高而手低,不肯从基层做起,时时为「怀才不遇」而自我陶醉,才是可怜可悯!

  儒者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佛法说,外弘因缘不足,致力于内修;内修实为外弘必要的过程,厚植德学,利人更多。印公导师就是「内修」的大成就者,有谁比他「外弘」的效益更深广呢?

  结缘与断缘

  有一次佛学讲座,有位听众提出两难的问题:学佛的口头禅,常说「结缘」,试问:情缘深结,生死无边,与「业尽情空」之旨背道而驰;反之,独宿高峰,断尽世缘,生死不相往来,又如何度众生,完成佛道?

  佛法修学的历程,印公导师为福严精舍共修的法师,亲订了三年的阅藏课程。在此期间,谢绝外缘,安心向学,以奠定日后净己化他的基础。禁足三载后,学有所成,被邀请出去讲经说法,领众熏修。需要回来时,大门敞开,这里就是你的常住。假如甘不得淡泊,耐不得寂寞,半途离开了,请不要再回精舍。毕竟这是一教学严谨的学团,而非供十方云游僧挂单的寺院,想来就来,一不高兴,收舍行李就走,毫无忍耐力,如何深植道基,为人师表?先能远离尘缘,绝诸障缘,抱着学若不成不下山的志气,三五年以上,手不释卷,慎思明辨,降伏心魔,确立正见,道力强固,一旦遇外弘的因缘成熟,出来广结法缘,必能胜任愉快,获得自利利他的功德。

  佛教界有人教示徒众,独居家室,不赴道场共修;读诵三经,一心念佛,以集资粮,往生净土。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厌不切不生极乐」。基于强烈的厌离心,「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不但不适久住,简直片刻都停留不得。倘若真发出离心,修解脱行,急于了生死,那是令人敬仰赞叹,难能可贵的声闻行。如果是源于情本的人生,不脱「后有爱」的牢笼,而企盼死后的归宿,弄到神佛不分,大乘净土与神教天国混同,让迷途众生由迷入迷,执方便为究竟,那真是宝山历尽空手回,太可悲可叹了。

  断缘与结缘,不宜凭二边之见,作出违反中道的论义。究竟我人该断何缘、该结何缘?众生的爱是无尽的,随顺染缘、深结情缘,确与解脱道不相应。在内修的阶段,断绝障缘,舍弃俗缘,举凡不必要应酬,不用惜情,浪费生命,妨废道业;古德入山唯恐不深,理由在此。不过,切记「身在关中心在外,百年不出也徒然」的古训。佛世有一比丘,为淫欲所苦,而欲自断阴,佛言:「淫心不止,断阴何益?」如何培养清净意、解脱心,如莲花处污泥而不染,才是断缘的根本。

  佛教中有三类型人:恋世的人天乘人,出世的二乘人和入世的菩萨行人。出发于强烈的厌离心的二乘人,特重断缘行,远离情欲物欲,以爱尽涅槃为其目标。佛世修头陀行的阿兰若比丘,即是典型的断缘者;但人间比丘之类,还是大众同住,天天入村落乞食,随缘度生。入世的菩萨与恋世的人天乘,广结善缘乃是必要的。因为在未了脱生死以前,为确保人天的身份,持戒而外,布施修福,才能感得富乐的享受。圆满的人生:眷属和合,财富充足,健康长寿,地位崇高等果报,都是从结缘中来。至于菩萨道,实践之要在福慧双修,资粮具足才能趣向菩提。「为利有情愿成佛」,如悲心不足,不肯度众生,则不得成佛道;为度众生故,务必结众生缘,与众生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行菩萨道时,才得众生的好感,愿意接受菩萨的救度。惟为避免落于「爱见大悲」、「败坏菩萨」,缘起性空的胜解,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乃是菩萨慈悲利他,不可或缺的德行。

  修行与服务

  修行之要在智慧,服务大众则偏重福报。如人天乘法,以福德资粮为其内容;二乘的解脱道,以智慧资粮为重点;菩萨行则兼修福智二资粮。古德劝人福慧双修,以进趣菩提,偈言:「修福不修慧,白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依缘起论,法法相因,法法相摄,单因不生,孤缘不长,佛所开示的法门,不可能是单味的偏方。修行,总摄修福修慧;学佛,学戒学定学慧;即使是修慧一门,也不是偏枯的理智,如正信相应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引发的慈悲行;定慧均等的修慧。菩萨道上,「万行庄严般若,般若导万行以趣萨婆若海」。福慧也是相关的,假如福报太差,魔障重重,不可能成就智慧;同理,缺乏智慧的人,充其量只是享用过去的痴福,而不知如何积福,修不成真福(德)。

  谈到服务,在佛教界有不同的认知,有的肯定:服务即是弘法,出家尽职为人服务乃是本份(出家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故。)另一看法,认为服务不是出家本业,与修行、弘法无关。究竟服务是否弘法?与修行是否相应?这是不能用简单的是非题加以论定的。原则上,凡是出发于菩提心或厌离心,具佛法正确知见,不论生活方式如何,服务、弘法、修行、自度度人的德业,本质实无轩轾之分。服务出于慈悲心,而表现为利他行;禅观的修行,乃为成就智慧;弘法,则须悲智双运,契理契机,权实得宜。其间可谓殊途同归,切不宜以自我本位,自是非他,妄评胜劣,徒兴论诤。

  佛教教育的设施,无疑是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的正方便;近代高僧大德,发心兴学,培养住持佛教,弘扬正法的人才,真是功德无量。佛学院里,善知识的教授,经论导读,深入法海,以开发智慧;师长的谆谆教诫,耳提面命,以砥砺品德,养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学僧时代,不仅为知识的追求,读书应付考试,呈缴学习报告而己;智能、德行、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各方面的能力,都必须平衡兼顾,以充实今后自度度人的本领。踏出校门,面对现实,即是发挥所长、学以致用的时候。随着各人的因缘,或内修、或外弘、或服务、或修行;修菩萨道,广结法缘可;修解脱道,断绝世缘无不可。若是智增上的法行人,以智商高、学力足,从事佛法学术的研究、讲学、写作、出书,发扬人间佛教契理契机的思想,乃为佛陀慧命之所寄,诸佛皆欢喜;假使以差别因缘,发愿深入社会,关怀弱小,秉持慈悲利他的精神,落实于具体的人间佛教事行的实践,也为智者之所认同与称叹!缘起所成的世间,每人有他特殊的因缘,不必强人同己,也勿太过勉强自己,徒生困惑。各适其适,舍短就长,转染成净,依俗向真。大家一起走在菩提道上,共策共勉,共修福慧,同登觉岸!

  西元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于山仔脚丈室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