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可而止
白云禅师著述
行者的道德修养,表现于“戒、定、慧”三学的成果之上,也就是佛弟子的“心性”之庄严。
心性的庄严,建立于“功德”和“行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行者所具备的道德修养,确定“心性”的明见成份。
禅门中讲求“明心”和“见性”,即是心性熏习之道。
心性的调适,在调整偏差,在适可而止;就像是张弓射箭,瞄准鹄的;中鹄固然是希望,张弓则需洽到好处,二者把握得宜,全归调适之功。
依六波罗蜜中的精进要领,即在“正勤”而行修,不可一曝十寒,不可强弩矢坠;当以精粹无瑕而重质,递增前进而不懈;如细水长流,永无枯竭之虞。切忌山洪凶涌,造成灾害;待洪流消尽,仅余一片荒芜,生气荡然。
因此,说“适可”在调理,言“而止”在稳定,也就是“量力而为”的“熏习”行为,若修若养,若愿若行,亦复如是!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