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3)

发布时间:2024-11-08 17:05:24作者:药师网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

壬三更判凡圣二类

从四禅天,入四空定,至非非想,世间禅境已极,名世间禅。若止于此,则定散还堕;若秉佛教,进修灭尽定,超越三界,名出世间禅。故此四天有圣凡之别。

此等,指前四空处,前二色空俱亡,是穷境;后二识心都灭,发宣尽性,是穷心。心境俱空,谓之穷空。空理有二:一是我空,二是法空。凡夫不知我空,二乘不知法空,是谓不尽空理。若从五不还天,三果圣人,以穷究空力,遍历四天,方断四地九品思惑,证我空理,成阿罗汉。从此保果不前,名不回心,钝根阿罗汉。钝对利言,前利根声闻,不经四天,少修二十万大劫,即超三界,且能回小向大,终得成佛。今此钝根,因中既不早回厌有趣空之心,以求速证圣果;果上又沉空滞寂,不肯回小向大,以求佛道。虽然,此仍属幸者,若不幸从无想外道天,或从广果凡夫天,而入非非想处,究穷空理,以无闻慧,迷有漏天,作无为解,八万劫后,无所归托,随其宿业,便入轮回。所谓:‘纵经八万劫,终归落空亡。’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壬四总辨王民不同

天有四种,一是生天,由五戒十善,四禅八定,为因而生;二是似天,人间富贵,如意享用,虽居人间,犹似天堂;三是净天,三乘圣人,涅槃净天,犹胜生天,以天福有尽,圣福无尽故。四第一义天,是佛及菩萨所证,第一义理,常乐我净。前二是凡,后二属圣,同名为天。今言诸天人,指三界诸天,除五不还外,各各天人,皆是凡夫,所修业因,而获业果酬答而已;天福既尽,散入诸趣。至于三界诸天天王,则非凡夫,而是大乘菩萨,住于三摩地中,游戏神通,寄居其位,以便教化天人,令舍邪归正,从凡入圣,近证小果,远证菩提;而成就己德,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菩提之路,是以不落轮回。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无色界四天中,前二身境俱空,是身灭尽;后二识心都无,是心灭尽。故定境现前时,已无四大质碍之业果色,唯有清净四大之定果色。无漏天眼方能见,从此空处始,至非非想处终,依正皆空,故名无色界。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庚三总结虚妄

此皆不了,谓三界诸天,自四天王,至非非想,皆由不了自己本妙觉性,圆明真心,是背觉;积妄发生,是合尘。因众生背觉合尘,从真起妄,从迷积迷,遂有三细六粗,惑业苦生,妄有三界。于三界中,复随妄业,沉溺七趣,而受其报。梵语补特伽罗,译名数取趣。众生惑业苦三,如旋火轮,于三界中,数数取著,诸趣受生,名补特伽罗。各随其业因,而受同类之果,谓之各从其类。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己七示修罗趣

初四句总示。阿修罗译为非天,以其有天之福,无天之德而名。男丑女貌,佛谈七趣,由劣至圣,但修罗有四类,通三界,故列诸天之后,四类即胎、卵、湿、化四生,分别于天、人、鬼、畜四趣受生。种类虽殊,同是性嗔多妒,而招此果。

若于鬼道,是名鬼趣阿修罗,原属鬼趣,因有善根,值佛闻法,或亲近善知识,知鬼道苦,而发愿护法,或护经咒,或护戒禅。由此护法善业,舍鬼趣,生阿修罗道。以护法因,获神通果,故能乘通入空而居,此类属卵生鬼趣摄。

若于天中,是名天趣阿修罗。天指三十三天,是菩萨寄位天主,教化天人。欲界天以少欲,色界天以梵行为德,若情欲重而梵行亏,即违天德,被天王贬,下坠修罗。福报似天,住处亦等,故其人居邻于日月,下接人间,此类情欲同人,故胎生,人趣摄。

有修罗王,是名天趣修罗,从人趣来。人中有修福建功者,然性好斗,多嗔善妒,故生天趣修罗。福报类天,神通力大,能洞诸天而无所畏。能与梵王帝释,及四天王争权。四天王统四洲,帝释统三十三天,梵王统小千,各有所执;修罗不服,因妒起争,常与天战,四王不敌,报告帝释;帝释不胜,转乞诸天求助,甚至梵王,出而助战。因具天福,变化而生,属天道摄。

别有一分下劣修罗,是名畜趣修罗。此辈福薄力寡,属下劣类,生于大海心,沉于水穴口,为天趣修罗服役。旦游虚空,暮归水宿,因湿气有,属湿生,鬼趣摄。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戊三结示劝修分二。己初结示迷妄分二。庚初结成妄果本空

如是,指前所说七趣。如前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及四趣所摄之阿修罗,共七类众生。从因向果,名为七趣。今精细研究,七趣升沉往返,若因苦果,诸有为相,皆由虚妄情想而生。昏沉是惑,有为是业,受生是果,惑业苦三,皆由妄想作业,随业受报,虚妄而生,虚妄而灭。于妙圆明无作本心中,皆如空华,本无所有。众生本具真心,不随空有曰妙,周遍法界曰圆,无所障蔽曰明,元无所作,本来如是,谓无作本心。虚空喻真心,狂华如七趣,空本无华,因翳眼有,正见华时,空本清净,实无华生。翳灭眼明,不见狂华,华亦无灭;喻真如本心,原无七趣,由于虚妄有生,虚妄有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岂有著落,故知七趣,但一虚妄名相而已,更无根本头绪可寻。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庚二重示妄因颠倒

七趣,是颠倒果;我执,为颠倒因。此等七趣众生,皆因不识本具真心,起诸颠倒,妄因妄果,漂流浮沉,于七趣中,经无量劫,恒处轮回受苦,沉溺烦恼,未得清净。其咎在于随顺我执,起贪嗔痴,作杀盗淫业,为三恶道因。反此,则又为无杀、无盗、无淫为四善处之因,有杀盗淫,则名为鬼、畜,及地狱、三恶道。无杀盗淫。别名为人、天、仙、阿修道等四善道。有三恶业,则倾夺于善,而堕恶趣;无三恶业,则倾夺于恶,而生四善道。如是有无相倾,互夺不已,而起轮回性,若善若恶,皆属有漏,不出三界,总受生死。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己二举悟劝修分二。庚初正举悟境

若欲免除七趣之苦,当悟无作本心。悟后起修,全修契性,方得解脱。若得妙发,正举悟境;三摩提,即大佛顶首楞严王大定。先悟后修,曰妙发。如禅宗之大彻大悟,是名字妙发;先伏五住,名观行妙发;由观行加功,先断粗惑,名相似妙发;三观现前,心精发挥,十用涉入,名分证妙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是究竟妙发。今既已妙发三摩提,自可证得妙常寂三德。有杀盗淫之三恶道,以及无杀盗淫之四善道,二者俱无。无此二无之心亦灭。有无二无,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无二亦灭,即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至此方悟万法唯心,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云何更随凡夫外道,而作杀盗淫之事。意谓正道尚不屑,况邪道岂肯为。因正与邪,俱是妄见。今由首楞严王大定,灭我法二空,故得断杀盗淫,且连断性亦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