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顿和尚 讲
释 体仁 笔记
前言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现无边身,垂慈六道,度诸众生。世人凡遇疾病患难者,若能以恳切至诚之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可随彼诚意之大小,而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论在中国、日本、韩国各地,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他的慈光,如同一轮皎洁的皓月,高悬夜空,普照大地,护佑著苦难众生,把那甘露法水,洒至世界每一角落,故有「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的赞语。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即第二十五品)本品内容,完全是说明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利益,因此往往有人把这一品独立礼诵。世俗有人称之为观音经,就是这普门品。「普门品」是简称,较为翔实的称呼应该称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此部法华经是由教主释迦牟尼佛所主讲,释迦教主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蓝毗尼园,其实,从经理研究起来,他已于无量劫前成佛了。
释迦牟尼既成佛于无量劫前,那为何又再出世于印度呢?他是为了度我们一切众生的缘故,所谓「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叫做「一大事因缘」呢?就是要令众生离六道苦,证涅槃乐。经中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是开佛知见,示众生佛知见故,使众生悟佛知见故,愿众生入佛知见故,叫做开示悟入;换句话说,便是让未种善根的众生,速种善根;已经种了善根的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早脱世间痛苦,趣入菩提果。所以,佛才重现于世,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也在人间,表示他与世人无异,同样要经生、老、病、死之苦,同样要经历过千辛万苦的修行,才能证得宇宙的真理。
佛在世时,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为三藏十二部圣典。经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以五时八教,把如来一代圣教,有条不紊地,判释得昭如日月,罄无不尽。五时八教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大纲领与顺序(五时为时之顺序,八教为教之顺序)。简明地说:如来一代教化众生其调整机宜的次第,在时间方面分为五时,在教法方面分为八教。今先明五时次明八教。
五时是佛成道后于四十九年中应机说法的先后,分为下列五个时期。
(一)华严时:释尊初成正觉,现千丈卢舍那身(佛之报身,译为净满,谓烦恼净尽,福慧圆满),为大机菩萨说自证法门,谈华藏境界,专被大乘利根菩萨,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是为「华严时」。
(二)阿含时:华严时专益大机菩萨,尚有小乘钝根者多不领解,如聋若哑,由是隐舍那身,现老比丘相,于鹿野苑说小乘阿含经,独被一类钝根众生,令其转小向大,超凡入圣,是为「阿含时」。
(三)方等时:「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称。「方」是方广,「等」为均等;谓「广」说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导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说阿含后的八年中间,佛为普利群机,说维摩诘经,解深密经,金光明经,思益经,大集经等;赞叹大乘,弹斥小乘,令其耻小慕大,回向上乘,是为「方等时」。
(四)般若时:佛为荡空破执,于四处十六会,说诸小乘人因经过方等会上的种种弹斥,虽心慕大乘,而情执未销,故见未亡,不敢直下承担,对于净佛国土,没有好乐之心,因此如来特于二十二年间讲般若经,以破妄显真,即色明空,趋进中道实相之门,是为「般若时」。
(五)法华涅槃时:即说法华、涅槃经之时,上既经方等弹斥,般若淘汰,时机已熟,乃于灵山会上直下开示佛之知见,小乘至此皆得授记成佛,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如日正当中,了无侧影,是为「法华涅槃时」。
以上略说五时内容,次明八教,此八种教相,分为两种四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为八教。
先明化仪四教:
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就是佛陀教化众生所用的仪式(如世药方)。
(一)顿教:顿是顿超直入,不必经历阶次的意思,这是对于上根大智慧者,一闻佛法便能开悟直至成佛,故名顿教。如说华严经是。
(二)渐教:渐是次第而修,由小乘渐渐修至大乘的意思,这是对于钝根之人,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常渐次引诱,故名渐教,如说阿含经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显露的意思。谓众生的根性各个不同,在一会中同时接受佛陀教化,佛以三轮不思议神通之力,圆音畅演,随诸众生的根机不同而得益——虽一会闻法,然而或闻为顿,或闻为渐……各自证悟不同,彼此互不相知,名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与秘密教皆为同听异闻——如来同一说法,众生因根性有异,所了解的也就有所不同,故名不定教。在同听异闻中,如果彼此不相知者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为不定教。二教根本是一体,彼此相知是显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为秘密教不定教。还有一种道理,佛在会中说法,随根机而施教,令其各别受益,或于渐教中悟顿教理,顿教中悟渐教理,所谓听大乘法悟小乘理,听小乘理悟大乘法,因无一定,名不定教。
略说化仪四教竟。
现说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此为化法四教,是释尊教化众生的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药味)。
(一)藏教:完整的说当称它为小乘三藏教。因此教专为教化二乘(声闻、缘觉),纯属小乘教。是开示界内钝根众生,明生灭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修析空观,断见思惑,得一切智,但见空理,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是为藏教义。
(二)通教:通者同也。因三乘共同禀受此法,故名为通。所谓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故名通教。此教化度界内利根众生,正化菩萨,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修体空观,断三界见思惑尽,更侵习气,得一切智,见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证真涅槃,是为通教义。
(三)别教:别者,各别与前后不同的意思,其教义独被菩萨,不通于声闻缘觉,所谓,别前藏通二教显非小乘,别后圆教显非佛乘。以其既非二乘(别前藏教),又非佛乘(别后圆教),故称之别教。此教开示界外钝根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修次第三观,断三界见思,尘沙二惑,及十二品无明,得道种智,见俗谛理,及分证中谛理,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是为别教义。
(四)圆教:圆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谓圆满至极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圆教。此教开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萨,明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谈中道实相事理圆融之教,修一心三观,圆断三惑烦恼,得一切种智,见一境谛理,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是为圆教义。
以上略说五时八教竟。
由此可知,妙法莲华经是为诸经之王,以其显示唯一佛乘故。本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就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可称为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本门,这都是释尊出现于这世间所说的言教。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第一品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众之上首,(文殊师利,译言妙德,具足不可思议之智德,是为大智)。后品标普贤菩萨为上首,普贤菩萨是一位大行菩萨,这就是佛陀指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智慧作前头,然后还要有坚忍创业之心,脚踏实地去实行,才会如愿成功,这是佛教对众生指示的一个大方针。其中第二十五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能观一切世间音声,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度一切众生,是为大悲)表佛之慈悲。故我讲普门品是希望大家能发菩提心,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祈求来世个个皆能成为一位众所钦仰的观世音。
杨枝净水赞,通常在每本普门品的前头,都印有杨枝净水赞,尤其在礼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时,这更是一首必唱的赞,现趁此机缘,为诸位解说一下。
赞文
【杨枝净水 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饿鬼免针咽(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呵萨】
本赞文的第四句,平常人念的是「福寿广增延」,其实正文应该是「饿鬼免针咽」才对。
杨枝即是杨柳枝。杨柳有两种:一种是垂柳,另一种叫著水柳,垂柳和水柳有什么分别呢?水柳较属杨称杨柳;垂柳较属柳称垂柳。杨柳的树心向上,垂柳的枝则向下。在印度,杨柳枝是送贵客最重要的礼物之一,(***没有这种俗礼);印度人送柳枝给客人,表示诚恳之意。记得我在大陆受戒时,戒师父教我们将约一尺长的柳枝放进口中嚼烂,以此代替牙刷刷牙,味道稍苦,可去除口中的毒气。所以印人用杨柳枝送客,有恳切祝人健康延寿的意思。为什么呢?杨枝送人刷牙,可保牙齿清洁,不令腐蛀,牙齿坚好,饮食定量,消化良好,身体便少受疾病侵袭,自然健康。
在请佛的杨枝净水赞中为什么要用杨柳枝洒水呢?这里面包含著三种意义:一、每天早晨起床嚼杨枝,使口齿清净,然后再供佛拜经,表虔敬佛陀的意思;二、杨枝心向上,示菩萨精进修道,以求证得至上佛果;杨柳叶向下垂,示菩萨虽欲勤求佛道,但仍念念不忘垂慈救度苦难众生;三、观音菩萨手执柳枝能除众生三灾八难,化五浊恶世成净土之乡,以上三点为杨枝二字的意义。
净水就是清净之水,清者如水不浊,净者水不浮动。观音菩萨如同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他的慈光无所不遍。为佛弟子,心地必需坦荡光明,没有妄想杂念,待人诚挚,且以恭敬之心,专心一致的拜佛,自然能得佛菩萨感应,好比一千条清净江水,就能映现一千轮的皓月,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假若水浊不清或水清浮动,则皓月不现前。
取杨枝净水洒洗拜佛道场,要洗多广多大呢?必须洗到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阔的地方。又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呢?我们所住的地球一千个,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著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所以才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观音菩萨用清净杨枝水洒此三千大千世界,便能令其清净无浊。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各位,如果家中供奉佛菩萨,须每日将佛桌供具等擦洗干净,切莫任其尘埃满处,一年十二月才清洗一次,俗云「清净神肮脏鬼」,诸位若是要拜佛,一定得勤劳整理厅堂,进而勤拭心垢庄严自己的人格。
杨枝净水目的在洗除众生无量劫以来所积集的业障,让一切众生增善修慧,共证菩提。
性空八德利人天:性空是指水性本空,因一、水不自生(水不会生水,水若能自生,那么今晚倒一杯水,明朝岂不变成了两杯?)二、水不他生(水不是其他东西可代生的。)三、水不无因生(大凡一件事都是有其因,佛教是讲因缘的,无因不成果,水亦如此。)四、水不共生(水不可自他合生,如水与石头绝不能生出水来),所以说水性本空。
八德:
水具有八种功德:一、澄净德:澄清洁净,没有污浊垢秽。二、清冷德:清湛凉冷,没有烦热。三、甘美德:水性甘甜,具无上味。四、轻软德:水质清扬柔软,可上可下。五、润泽德:津润滑泽,毫不枯涩。六、安和德:安静和缓,没有冲激泛涨的祸害。七、除饥渴:水力充分,不仅是止渴而已,且能疗济饥饿。八、长养诸根:诸根是指我们的身体,此水能增长养育我们的全身,使他润泽康健。八功德水唯佛净土中有,观音菩萨以此功德之水滋润众生,利益有情,令六道众生弃贪嗔痴三毒,修戒定慧三学。
杨枝净水赞共有二十九字,虽仅仅二十九字,却包含著许多意义,这首赞看似一条讲净水的赞,但里面含有十种供养,今解释如下: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在理方面说,檀香为了将己香传给他人,忘却自己,所以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又香即佛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3)智慧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就。(4)解脱香: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著,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5)知见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想见解,所做所为正确,就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还有一种没物质没气味的香,便是声名,如要令名声香,则须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将佛心当己心,以慈悲、喜舍、原谅的心去待人,这就是五行香的真义。
二、花供养
花能清心养目,所以读书人多喜欢在案头上摆瓶花,增加读书情趣。用花供佛,庄严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清香扑鼻,让人醒心悦目,庄严的佛堂衬上几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于十供养中,花代表著物质供养。
在佛教里,常可听到佛在灵山「拈花微笑」这句话,可见花与佛教关系甚大。说到这里,顺便跟各位谈谈「拈花微笑」的典故: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记载:「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位,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默无言,一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措,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宗门禅的肇始。如果要再追溯禅宗的起源,则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时,就已开启端倪,所以禅宗的特点是在「以心印心」,阐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由上面的经文,诸位就知道了「拈花微笑」与禅宗有著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花也被列为供养佛菩萨中的供物之一。
三、灯供养
灯并不完全指电灯而言,如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属于灯供养的范围内,又佛家传法,亦名传灯。
主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钱财传他人,己身积财必会减少;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由此即知佛家传法与世俗之传财,乍看是一,其实是异。
灯有去暗投明之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驱除幽暗的世界,光亮宇宙大地。
四、涂供养
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并且水还具有和合性,无论大江、小溪,清净、浊秽之水汇聚一方,皆成一体,无法分辨出水的来处。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荡涤,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
凡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平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快乐。
五、果供养
在事方面说「果」指水果;在理方面讲,「果」即结果。吾人每做一件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得半途而废。种果树的人,要耐得起辛劳、栽植、施肥、灌溉,待树开花结果,才有丰富收获,所费劳力也才有个代价。
学佛者亦如是,要发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吃苦,不畏阻碍,切莫退失道心,毫无结果,岂不可惜!
六、茶供养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神百倍,此指示学佛者,昏沉不得,须时时省察自己,检讨自己,每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是否正确?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懂,凡事不知,迷迷糊糊,就好比一天到晚昏睡不醒,辜负大好时光,愧对己身。
七、食供养
用饭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可以言议。佛以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则十方通达,了无障碍。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神咒功强了。
世间上,有情众生也好,无情草木也好,都免不了「食」,花木不是也需要露水泥土的滋润吗?人除了吃饭以外,更重要需要以道德来庄严我们的人格,用道德来维持永恒的精神,令其光耀千古,永垂不朽。
八、宝供养
金银财宝拿出门,处处皆可用。一个人若有了「信」,于己有信,对师长、朋友们守信,不欺暗室,无愧衾影,则人敬如神,待若上宾。
九、珠供养
珠者圆的指示,学佛的人做事要圆满,待人要圆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圆。
十、衣供养
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著依靠之意。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能显出衣体的好坏。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靠出家人,照佛指示的路径去实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净水:
属于十种供养中的一种,观世音菩萨以此清净之水洗除三灾八难,故将杨枝净水赞写于普门品之前。接下来,我要谈「利人天」三个字的意义。
上文曾说到水性空及八功德水之用,现在说水的利益,此水能利益人天六道。何谓六道?
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称三善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优良的缘故;下三道称三恶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惨重的缘故。
(一)天
是三善道之首,共有二十八重。凡人若受五戒行十善者命终即升天为天人。天人,有乐无苦。但天福有漏,福尽还得堕落,随宿世业而受报,未出轮回。天人享天福将尽时,便有五相现前,即所谓五衰。
一、衣裳垢腻:天福未尽,衣食不缺,且华丽如新,天福尽时,衣服脏旧,垢腻不堪。
二、头上花萎:天人头上皆插花以为装饰,此花新鲜,必不枯萎,若天福享尽,头上所戴之花,便呈枯萎之象。
三、身体臭秽:天人天寿未尽,体出清香,无有臭味,天寿终了,即出种种恶气。
四、腋下汗出:天人身体不出臭汗,但天福享尽,腋下即有汗出。
五、不乐本座:天人各有座位,天寿未了,安于座上,天寿将终,不安本座。
(二)人道
受报在人道中,不像三恶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乐,人身是苦乐参杂,有苦有乐,忽苦忽乐的。这对于修学佛法者言,却是良好的环境。因为恶趣苦多,没有修学的闲暇,天上太安乐,一味贪享受,智慧减损,与佛法不相应。在人间,如以刀磨石,愈磨愈利;生天,如以刀切土,愈切愈钝了。
在六道中,人是「升沉的枢纽」。如生天,是由于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要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堕落恶趣,也大半由于人身的恶业。人身作恶,可以恶极;行善,也可以善到澈底。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辈凡夫,应该警惕,行善修慧,不要失却人身,堕落恶道。
(三)阿修罗道
阿修罗,译义为无端,喻其容貌丑陋的意思。又译为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之意。又译作非天,因其有天的福报而没有天的德行。在人、天六道里,都含藏阿修罗道的众生在内。凡生前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断嗔心,嗔火炽盛,我慢、恶念不除,生性好斗者,即为此道众生。
(四)畜生道
凡近代人所说的一切动物(人除外),皆属畜生道,他们的形态、颜色、住处、生活、寿命,各有不同。如鸟类、虫类、鱼类、兽类等,有居于海中、水中的、陆上的、空中的差别。畜生道的苦迫,主要的是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这是到处可见的事,人类对于畜生,也有残杀吞啖的恶习,如杀鸡鸭,恣己口腹;鞭策牛马,奴役工作,丝毫不得自在,故生于此道,是属于三恶道之一,其所受苦仅次于地狱。
(五)饿鬼道
三恶道中的饿鬼,依字面而说,就知道是受著饥渴苦迫的众生。在焰口本中有一段文是叙述焰口缘起的主因,文中曾谈到饿鬼的形相说:「身形丑恶,肢节如破车之声,饥火交燃,咽喉似针锋之细。」就其原因皆是前生悭吝贪心,不布施,破律仪,犯菩萨戒等恶业所感。
佛法中说:饿鬼有三大类:无财的、少财的、多财的。不得饮食者,为无财鬼。略有威德者,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为多财鬼。
饿鬼既是由悭吝贪心,毁犯律仪所受的苦报,我们就应该发喜舍心,济助贫困,发坚定心,修持律仪,祈生善趣,进而生佛净土。
(六)地狱道
地狱分四类,共为十八地狱,这四类十八地狱,是三恶道中,受报最痛苦、最惨重的地方。在没有解脱生死以前,人人都有堕落此道的可能性,应该生大怖畏心,勿造恶业。
六道已大略说过,相信大家的脑海里对六道多少有个印象,但是,大家应该记住──「人身难得」好好把握此身,精进修行,切莫造业沦落恶趣。
上面我们曾谈到性空八德利人天,这杨枝净水到底怎样利益人天六道呢?水能利天,令其五衰不现。利人,令人四相皆空。利阿修罗,让其嗔心不起。利益畜生,可免受披毛带角之苦。利益饿鬼,免受针咽饥渴之苦。利益地狱,可脱离刀山剑树之罪。
「饿鬼免针咽」这句在前面已连带说过,他是由贪心而生饿鬼趣,受饥渴煎迫,痛苦难当,唯一的解脱方法是「勤求佛法,多行布施」,如此,才能灭尽贪吝之心。
接下来讲赞文第五句「灭罪消愆」。此文的意义是指灭畜生披毛带角之罪。大凡生前愚痴,执迷不悟,不接受贤者善知识们的教诲,恃己见,横行乱为的人,死后必堕此道。
生为畜生,非但要受披毛带角,耕种鞭鞑之苦,死后还受热汤滚水,刀砧宰割之罪,所以做人应该正信佛教,做一个遵法守信,明理达义的人,切莫好占他人便宜,欠债不偿。须知因果丝毫不爽,这笔愚痴债早晚总要还清的。
最后一句「火焰化红莲。」则是指地狱而言,佛经上告诉我们,地狱的灾难有「八寒、八热、近边、孤独、倒吊……」等等,皆有无数罪人在那儿受苦。这些罪人,是由于在生的时候,造了不善业,命终之后,堕地狱中,接受种种刑罚,更有些造五逆十恶的人,死后应堕入离地面八万三千由旬深处的无间地狱,受无量长劫的苦报,这便是所谓「地狱」。
常听有些人说地狱有无量苦,又没人看见,谁相信?其实,只要你留心体会,仔细思量,我们共居的五浊恶世就有地狱相可见。
有的人一生穷苦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街头巷尾四处流浪,夏受烈日照射,冬受北风吹冽,哆嗦不已,生活困苦的人不等于处于地狱吗?
又有那些触犯刑法,自系囹圄的监狱犯者,虽不愁吃住,但精神上的颓废,行动上的不自由,品尝够了铁窗风味,这不等于地狱一般吗?
你每天上街买菜,抬头看看,那些倒挂的鸡鸭,破肚开肠的猪羊,岂不是等于刀山剑树,剥皮剉肠的地狱吗?
缩小范围来说,每一个人的方寸之地,也有地狱的存在,当一个人尽想著做坏事,尽想打倒他人,心中充满贪欲,嗔火燃烧,嫉妒,这就是地狱,一个人处处不满足,怨天尤人,在职怨职,烦恼不安,心中无一时之平静,这就是地狱。
地狱在何处?地狱在吾人心中,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善事恶事,都是由「心」为出发点,心里打了一个善恶念,然后才由身口二业去造作,心中生了一个恶念,造出恶业,便会现出真的地狱让我们受苦。因此,在心念起的那一刹那应该妥为控制,才不致于因一念之差,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
以上所说的饿鬼、畜生、地狱,皆属三恶道,对此三趣,众生须怀畏离心,弃邪归正,反迷为悟;学佛,行布施,并且施后不望回报,做到「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无所施的物」,这叫做三轮体空的布施,也就是布施的真实义,能行布施,可除贪吝,免受饿鬼苦。
能学佛法,解甚深义,除我执,我见,智慧明朗,愚痴病愈,脱畜牲苦。修戒定慧三学,举心动念,皆是善念,身不做恶,口不出恶言,免堕地狱受众苦。经上言:「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牲」,义即在此。
杨枝净水的用意,至此已解释圆满。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赞文下须三称「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二字是梵语,读音为那谟,译成中文就是敬礼、皈命、度我等,代表至心信顺的意思。
「菩萨」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禅定这六度万行,发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道心众生。
「摩诃萨」有两义:一、菩萨中之大菩萨,如称观世音菩萨诃萨是约一人而说。二、为泛指多人而称,乃谓菩萨或大菩萨也。
连贯起来说就是「尽命皈依,得清凉自在地位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道心圣者」。大凡在诵持普门品之前,都必需双手合掌,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三遍。「南无」已向诸位解说过了,「观世音」也在前面提示过,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大慈大悲者,是一位布施无畏,光照世间者,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观众生苦而现菩萨相化种种身救度众生者,所以我们要「皈向依赖以大仁大慈大悲愍观世人受苦音声而起救度之心的觉情者」。
我们不但要依赖皈向观音菩萨,更进一步要效法菩萨的精神──心地慈悲,怨亲平等,对一切有情起怜愍济拔心,勿让贪嗔痴三毒腐蚀我们,隐蔽我们原本光明的心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高至极深意微细妙理成佛的法则即是佛法。佛法能教你明因识果,明白因果有什么好处呢?明白因果之后,对于本身的命运穷通,就会处之泰然,逆来顺受,作奸犯科之事诱惑不了我们。因果的道理可以安慰我们,可以鼓舞我们,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有了准绳,不致於越逾而犯法。
佛法能使你断恶向善。佛教兼有世出世法,既热爱世间,普度众生,也修出世法,证得解脱,所以佛教比任何宗教学说更充实,佛法不单是给人信仰,而且是个行解并重的宗教,因此,我们信仰佛教,听闻正法以后,生活行为不超越轨则,就可断除一切恶法而修善法。
佛法能令人离苦得乐,听闻佛法的人处处以佛法为依止,不怨天,不尤人,时存善念,无恼害心,无嫉恚心,渐渐的,身心舒泰宽大,一切不善之念不善之行,皆远离而去,如此,则烦恼不生,没烦恼就没痛苦,没有痛苦,那不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吗?
佛法能使人转凡成圣。闻法后能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永脱生死的缠缚而证得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如果不信佛教,听闻无上妙法,又怎么能够转凡成圣,转迷为悟呢?
众生历经千生万劫,流转生死,但因业障深重,难逢佛法。今生,我能有幸得见佛经,亲闻佛法妙理,领受佛法利益,受持希有圣典,可是,这仅是文字上的了解,并非究竟,所以,我愿发大誓愿,发增上心,求解佛法的真实义理,然后精勤修持,依教而行,以成佛道。
开经偈已略解完毕,接下来略释本经的经题。
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经叫做「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有十三字。经文有二千零六十二字。诸经经题立名之法,不外下列七种:
一、以人立名:如阿弥陀经,取人名为经题。
二、以法利名:如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是一种修持的法门,是为取法立名。
三、以喻立名:如稻杆经。稻杆是比喻因缘生法的,是谓单喻立名。
四、以人法立名:如普贤行愿品。有法有人,谓之人法立名。
五、以人喻立名: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喻,是为人喻立名。
六、以法喻立名: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法也。莲华,喻也,谓之法喻立名。
七、以人法喻立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法也;佛,人也;华严,喻也。具足人、法、喻三种而立名。
妙法莲华经是属「法喻立名」的。
本经的梵语原名,应该叫做「萨昙芬陀利修多罗」。「萨昙」,翻译中文为「妙法」;「芬陀利」,翻译中文为莲华;「修多罗」翻译中文为「经」。妙法莲华四字,认真讲来,意义是非常深广的,天台智者大师,单说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所谓「九旬谈妙」。我们因时间上的关系,不能予以详细的解释,只好简略一说。
妙法莲华经所以要称为妙法,因为全经所说的教义是精深微妙的。法,梵语「达磨」,具不倒意。古时一乡人闻法,对经义未能了解,于是他向法师请教说:「我不能完全听懂您所说的法,希望您明天再来时,带个『法』让我看看好吗?」法,是凭闻、思、修而得其益的,要用什么方法来向这位乡人显示「法」的定义呢?第二天,法师带了一个玩具不倒翁对这位乡人说:「佛法就像不倒翁一样,永立不倒。」由此可知,法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能破一切邪法,而不被诸邪所破,所以,人若依佛法而行,必能如不倒翁一样,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所皆能永立不倒。
又妙法的法字,是指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凡夫法、圣人法等,皆包含在内。如是诸法,一一说明,事实固不可能,实际亦不需要,所以经上将此无量无边的法,归纳成三大类,就是心法、众生法、佛法。不论那一类法,都是极其微妙的,故说妙法。经上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诸法之妙,妙在此处,这道理很深,不易了解,但这不可思议的妙法,却是人人所本具的。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迷了这妙法,诸佛之所以为诸佛,是因为悟了此妙法,所以有略为分别的必要。
心法为什么妙?
如以人法界说:以现前一念心为中心,凡有心者,莫不举心动念,所起的心念刹那刹那互不相同,有时动一念贪心,则落饿鬼法界;动一念嗔心,则堕地狱法界,起一念愚痴,便落畜生法界;嫉妒心起,又落修罗法界;生一戒善,落人类法界;起十善心,落天上法界;动一念真空,落声闻法界,起一念缘起,就落缘觉法界;有时起一念大菩提心,就落菩萨法界;动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落于佛法界。人法界具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同样具有如此十界。诸界互具而为百界。百界就在此方寸一念之中。心法不可思议,所以称心法妙。
在众生一念心中,既具有十法界,可见所谓佛,菩萨即在吾人心中,所以大乘佛法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说:「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同样的,你想升天堂入地狱也是由你自心一念所造的,你心想升天堂,别人没法拖你下地狱,你要下地狱,别人也无法硬拉你上天堂。所以说:「是心具地狱,是心造地狱,是心具天堂,是心造天堂」。不论我们站在出世间法或处于世间法的立场来说,人的一念心,是不可用心思,不可用言议的,所以说为心法妙。
古德曾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方寸之心,要认识此「心」,非经一番精琢细磨不可,所以佛陀指示我们要「时刻修心,勿令放逸」。
为什么众生法妙?世间上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称做「众生」。众生的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三业的种种活动,不论善与不善,都受烦恼(惑)的支配,由此造作许多善恶业,因善恶业的迁引,轮回六道之中,受种种果报。大家根据此点,仔细思想,这世间只不过是惑、业、苦三者的轮转。既是惑、业、苦三者,为什么称做妙?诸位必需知道,我们所要求的至高佛果,所具备的真如本性向何处求呢?还不是从惑等三种而来吗?只要不起惑造业,也就不必受生死苦报,能除尽贪嗔痴,那么本有的智慧德性随即现前,所以圣典上说:「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欲离烦恼另求菩提,如觅兔角终不能得。
为什么佛法妙?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者。以佛眼观察一切,一切无不是微妙难思议的。众生固是佛心中的众生,万物也是佛心中的万物,法法皆是实相皆是般若。没有高低远近的差别,佛并非另有他法可证,佛所证得的亦是众生心法。佛是大觉者,「觉」即不迷之义,吾人现前一念心,只要不为尘境所迷,当下就是佛。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正是此意,所以说佛法妙。
因具佛法妙、众生法妙、心法妙,故名为妙法。而这妙法,不是用心思,不可言议,是本具的,非另外求得的故云妙法。凡有心者,皆有此妙法,证得与否,那就要看诸位自己所下的功夫了。
何谓「莲华」呢?
「莲华」两字的意思在前面已略有解说过,现再做较详细的说明。
妙法莲华经的梵语原文是「萨昙芬陀利修多罗」,「萨昙」是「萨达磨」的略称,「芬陀利」本为「芬陀利加」,照理「芬陀利加」应译为「白莲华」比较正确,因此这部经本应称做「妙法白莲华」简称「妙法莲华」。
本经所以称「妙法莲华」,是取「当体莲华」与「譬喻莲华」两种意义。当体莲华是取义于莲华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谓妙法,原本清净,不受污泥之染,如佛性在迷,尘不能染,莲花在泥,浊不能浸,故名清净妙华。
譬喻莲华是取义于花与实同时俱有。大凡一种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莲华则不然,它未开之先就已有果实,以花果同时的莲花,而来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莲华既开实亦同时显现,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示开露。莲华既落果即圆满,喻幻妄既销,本有之真如实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无不圆满具足。以花果同时的莲华喻因果不二,九界众生以迷为因,佛界以悟为果。根据前面所说十界中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中具有众生界,众生界当中具有佛界,从因中有果,由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诚如莲华花果同时生出,故义于譬喻莲华。
什么叫做「经」呢?
「经」梵语叫「修多罗」。正译为「契经」,谓上契诸佛真理,下契众生根机。经为诸佛所说,旨在指示吾人修行之「捷径」,故须契「理」又契「根机」,能契合众生根机,才能令人信受奉行,能契诸佛真理,才可离诸颠倒邪说,普通之人说笑话唱山歌亦可契人之机,引人发笑或唱和,但此皆由妄心杂念而出,虽契机不契理,未能得到真实受用,唯有佛经,它是由佛之大悲心所流露,佛之智慧眼所观察,不但可契合众生的根机,还可以让我们走上成佛道路。
经有五义:
一、涌泉:佛经经理如泉,涌而不竭,令人取之不尽,饮如甘露,清凉无比。
二、出生:谓出生一切善法,佛之妙法由经理而来,依经教而行,能断诸恶,行一切善法。
三、显示:佛之圣典,明示正理,教吾人入圣贤路,决不误入歧途。
四、绳墨:佛之教理能辨是非,正曲直,做诸事之准绳,无丝毫偏差。
五、贯穿摄持:贯穿如来所说法义,不令散失;又如来说法的意义本来是一贯的。摄持是说如来普遍摄化众生不令堕于三恶道中受苦。再有如来金口所宣扬的教理是亘古今而不易,可以做吾人成佛作祖之路径,所以名之为「经」。
关于「妙法莲华」的经题出处,在法华经中的方便品里说:「如是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优昙钵华」译为「青莲华」,这是一种祥瑞的花,在这娑婆世界,我们只在经上知有此花,但不见花种,由此可见优昙钵华的祥贵了,如来开显法华的妙法,好像开了这种希有之花,这在本经方便品中说得详细非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品谓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是人,普门品是法。观音是能证之人,普门是所证之法,故本品是以人法立名。
观世音三字属别题,只有观世音可以这样称呼;菩萨二字是通称,凡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都可名为菩萨,并不是任何人的专称。
观世音菩萨于前面以大略提过,现接下来要讲的是「普门」二字。因菩萨现身显于十方,观众生之机而化度,广说诸法,分身百类,不是专用一法一门,所以叫做「普门」。普门有十种:
一、慈悲普门: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门,菩萨以一念慈悲心,济度一切众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贤不肖,以众生之苦为苦,众生之乐为乐,绝没有怨亲之分,此种慈悲就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二、誓愿普门:菩萨誓度一切众,令未正信佛教的人生大信心,未解佛经者,得大智慧解佛经理,进而断恶修善,令所有众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脱的大道。
三、修行普门:让所有众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进入大乘圆满清净佛地。
四、断惑普门:圆觉菩萨观中道破无明,无明破了才断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断惑,今菩萨以慈悲愿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断一切断,不受诸惑困扰,直超圣地。
五、入法门普门:菩萨圆修六度,无大小之分,以广阔大门,接引众生,进趣菩提。
六、神通普门:菩萨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广大无边,因之,无所不见,无处不现。
七、方便普门:菩萨观机逗教,随类化身,应众生种种方便而示现,以救度利益诸趣有情。
八、说法普门:菩萨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因为观音菩萨具有深妙智慧,于说法时,在同一法会中,说各种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应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实受用,所以称为说法普门。
九、供养诸佛普门:俗云:「选佛烧香」,菩萨则不然,不论现在、过去、未来诸佛,都一体至诚供养,决没有差别心。
十、成就众生普门:菩萨利益一切众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万物皆受其益,共沾法泽。
十种普门,略解完毕。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本经译者,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所谓三藏法师,即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以此自利利他,教导众生,堪做吾人模范者。
鸠摩罗什法师是中国译经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他是龟兹国人。(龟兹是中央亚细亚,天山山脉南方的一个小国。)父名鸠摩罗炎,为印度望族,本是中印度人,游历到龟兹国,因其道高学博,所以受到国王的钦敬,而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罗炎为妻,后来便生下了罗什法师。什师年幼时就赋性聪颖,才气超人,并且年少老成,所以他的名字译为童寿。
什公七岁时,跟随母亲四处参访名师,精研教典,后至罽宾。有一天,同母亲进寺礼佛,见佛殿上有一大罄,为了好玩,就将大罄,戴在头上,一点不觉其重,忽然心生一念──罄如此大,我这么小,怎能顶得住,而一点也不觉重呢?因为动了这个妄念,顿感头上压力重大,由此悟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罽宾是小乘佛教的大本营,什师于罽宾研学小乘法。后来经过沙勒国,王子名叫沙车,出家学佛,专究大乘佛法。一天诵般若经,老是念空不可得,与小乘法所说的「有」成对比,什师觉得奇怪,便与沙车展开了大小乘法的论战,结果,什公失败,跟从沙车学习般若性空的大乘法。不久,对于性空大乘,有了独到心得,成为弘扬大乘性空最有力的学者。甚至于什师从前的小乘老师,亦被什师转化信奉大乘,故有「大乘小乘互为师」的赞语。
什师到中国来,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正值中国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因为晋朝被夷狄从西北逼到南方来,在扬子江下游的建业建都,称为东晋。那时,有英杰苻坚在黄河流域的长安自立为秦,苻坚是位热心佛教的国王,得知什公的德学,对其倾慕异常,特派大将吕光,率大军前往迎接什师来华。但不久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流矢所伤而死,前秦灭亡后,姚苌继位,称为后秦,亦称做姚秦。
吕光请得什公,回程行到凉州,闻苻坚战死,姚苌僭号关中。吕光就在凉州宣布独立,国号凉。吕光因什师足智多谋,恐为姚苌所用,就将什师供养在凉州,不让他去关中。后来姚秦二代君主姚兴,虔信佛教,特以厚理强迎什师,弘始三年,什师至长安。姚兴以朝庭的西明阁为什公的居室,以逍遥园做翻译佛经的道场,替中国的佛教史上放了一大异彩。
姚兴对什师既崇敬又关心。他对什师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岂不使法种绝嗣了!」因此,送来十名美女,硬逼其接受。从此,什师不住僧坊,别设廨舍自居。
这样的事情,当然会使僧伦起疑生轻慢心。什师常对大众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你们但采莲花,勿取臭泥。」弟子们以为什师可以蓄妻,因此有人也想效法。什师知道事态严重,必须表明心迹。
于是,召集所有弟子,说法后一同吃饭,别人碗中是饭,什师碗里却是一碗钢针;有的二寸长,有的一寸长,当众把那碗钢针吃了下去。弟子们看了,个个目瞪口呆。
什师把一碗针吃了以后对弟子们说:「你们有人想学我的,请先吞下一碗钢针再效法我,否则专心于道,莫胡乱起疑生慢」。
什师到长安直至圆寂(弘始十一年),约有九年的时间在此翻译。什公所翻译的经典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
什师译经的最大特点,是文字典雅,义理畅达。四方来亲近什公的沙门,先后有三千人之多。所译的经典有:坐禅三昧经、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
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的第六年译出的,即是东晋安帝的「安熙二年」(公元四○六年),姚秦的弘始八年。
什师所译的法华经,原只译了二十七品,其后约经八十多年,齐武帝承明八年,由达磨摩提与法献共译提婆达多品一品添入,乃成二十八品。又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只有长行,没有重颂,到一百八十余年后的隋朝,才又由阇多崛多译出重颂添入,而形成了今日所流通的妙法莲华经。
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什师卒于长安。临终之时,什师预知世缘将尽,召集众弟子话别。他说:「我世缘已尽,不能再和诸位共同研究佛法了。我知道自己智慧不足,闇昧无知,谬充翻译,在数年之中,我总共译了三百多卷的经典,假使我所译的经书,无丝毫错误的话,当我焚身之后,舌头不焦烂。」
什师圆寂之后,薪灭形灰,唯独舌头完好如生。这可证明什师译经之正确无谬,因此,我们应该深深的感激这位伟大的译经圣者,对其所译经典,深信不疑,并且能信受奉行。
什师的门人如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号称什门八俊。其中又以道生、道融、僧睿、僧肇为最,后人皆尊称为什门四圣。
正释经文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段经文是无尽意菩萨的话,也可以当作本品的序分。
「尔时」,有多种解释。前面曾经提示诸位,本品是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尔时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讲完妙音菩萨品,即将开讲观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法华会上的大众,听完了妙音菩萨来往品,心里希望再听一些观世音菩萨的发心来启迪大众的善心之时,尔时即指大众皆在希望之时。
「尔时」的解释,在独立读诵普门品的时候,也可以解释为佛观机当讲普门品而众生因缘成熟要听普门品时。
「无尽意菩萨」,这是本品问法的代表者。当释尊说完妙音菩萨品时,无尽意菩萨代表大众起座请法。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眴世界教主普贤如来的补处菩萨。东方不眴世界,是菩萨国土,没有声闻,也没有缘觉。无尽意菩萨在此国土辅助普贤如来教化大众。无尽意既是东方一位大菩萨,为什么会来娑婆世界听释尊说法呢?因为他是奉了如来的慈令,到娑婆世界辅佐释尊教化众生,所以才出现于灵鹫山的法华会上,本品由其代表请法,当然有著很深的意义。
「无尽意」,是无量无边,没有穷尽的意思。因为这位菩萨,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悲愿也无尽,所以叫做无尽意。
「即从座起」,无尽意菩萨为了代表大众请问佛陀,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所谓「心欲请法,故从座起」。「即从座起」这句,从字面上去解释,本很简单,但若以天台观心解释,那就义理深奥了。
在天台的观心释中说:「空即是座,于此空无所染著,故谓之起」。这位菩萨,就是常以诸法皆空为座,诸法皆空是平等门,修行者要离开空有二边才能证得中道实智,现在无尽意菩萨于法华会上,应机发问,因此从平等空座而起,现差别众生的有门,故说「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出家比丘以袈裟覆盖左肩,袒露右肩,表示承顺师长,恭敬庄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礼拜佛菩萨的时候,请法、说法之时,都必需披搭袈裟,以示礼仪。
偏袒右肩,覆藏左肩,依观心释的解释,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谛的权实二智,空谛是实智,实智不能用语言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所以覆藏左肩。假谛是权智,可以观宇宙万有,为万众说法,指示出修行路径,亦是权巧方便之智,所以袒露右肩。
又说,左肩表禅定,右肩表智慧。袒露右肩,即是从禅定起而开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将两手合拢面向佛陀。合掌,为印度人对上辈们一种恭敬的礼节。进一步说,两手十指,相当于十法界,把它合而成一,为十界一如,表众生与佛,迷与悟是不一不异的。
「而作是言」,谓无尽意菩萨表现请法应有的礼节后,就开始提出问题,希望佛陀开示观音菩萨的事迹。
上面数句,从「尔时」到「而作是言」,属本品序分,在这几句经文中,显示了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即从座起是身业,而作是言表口业;合掌向佛示意业。无尽意以清净无染的身口意三业,虔敬地代表大众请示佛法。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无尽意菩萨至此正式提出问题,他请示佛陀说:「观世音菩萨,究竟以什么因缘,叫做观世音菩萨呢」?
「世尊」,指释迦牟尼佛而言。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众生慈父,于世出世间至尊无上为众所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具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这十号是以如来之德而立,世尊就是这十号的总称。
如来——从真如实相应众之机而来,为化度十方国土的众生。
应供——佛福慧具足,堪受九界众生供养。
正遍知——得平等正觉,无所不知。
明行足——明了解脱,妙行具足。
善逝——逝,断也。能以妙德智慧,断无尽烦恼。
世间解——具足世出世间的智慧,无所不解,故能知苦断集,以趣菩提。
无上士——士,此字实是「十」「一」从「十」推「一」,世间万法,追求彻底,不出「一」,不超正理。玉山再高,也是从一粒砂土而起,凡「士」之人,必可理解世间之学,世间之事,但世尊超出一切有情,最胜无上,谓之无上士。
调御丈夫——德学高超,世上无双,能调御一切无明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师——为一切人天师表。
佛——梵语浮图;译为觉者,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自觉:是自己觉悟已得涅槃妙果。觉他:即将自己所觉悟之真理转而教导他人,依之修行。自觉,觉他圆满,名觉行圆满。三觉圆满,万德具足,是谓佛。
在此,我还要介绍本觉、始觉、究竟觉三觉。「本觉」是吾人无始以来本具之佛性。「始觉」指此本觉埋于五阴之中,经净行修持,妄心渐息而觉悟。「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也就是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段经文是佛陀的总答,也可以说是普门品的总纲,此品的精华。
「佛告无尽意菩萨」,因前所问,故佛回答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调柔、忠厚、具有深厚善根的大丈夫,叫做善男子,此是直指无尽意菩萨而言。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这是指出观音菩萨救度的对象。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形容众生之多,难以数计。「众生」,印语「萨埵」,是一切有生命者的总称。玄奘大师新译为「有情」,以别于一切无生之物。「众生」属旧译,由罗什法师所翻译,具有下面三种理由:
一、与众生共生于世。
二、众缘和合而生。
三、受生于众多之处。
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如地狱道的众生、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的众生以及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众生,其数无量无边,皆受无量众苦。
「受诸苦恼」,心受忧恼,身受苦痛,故言「苦恼」。我等出生在世,受四苦、八苦、七难三毒(留待下文解释)之害,受苦无量,稍不暂息,只不过吾人堪忍此苦,舍不得离,而有时更以苦为乐,丝毫不觉。
「闻是观世音菩萨」,是说众生听闻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闻」字,众生闻观世音而称念其名,观世音闻众生音声使其皆得解脱一切苦恼,菩萨与众生相闻、相应,于是显示感应道交之妙。由于耳根所闻,菩萨与众生才能感应融通,所以叫耳根圆通。
闻字有三真实:
一、通真实—耳朵与眼睛不同,眼不能观隔墙物,但耳朵却能听一里以外的声音。
二、圆真实—眼只能看正面,而耳朵却可听八方。
三、常真实—眼只看今时,而不能见古代,耳不但闻今之消息,还能知晓几代前的事,并且能够把现在传到未来而不变。这三点是耳根的妙胜之处。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寻觅众生叫苦之声,来自何处,随即前往其处救拔苦厄,使之解脱。
在四句经文里,最该注意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念于心中那一种念。念念观音菩萨,丝毫不存杂念,叫做一心。「称名」即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称名」,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观音,观音是我,彼此打成一片,而不觉出之于口,那才是称名的音声,能一心持念观音圣号,以平等心解除我执,以慈悲念断烦恼锁,至此,就可脱污秽而获清净,这便是观音菩萨慈悲的救度,也是观世音使你苦恼解脱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若不肯面对明镜,又怎能觉察自己的污点呢?假使你不肯放下心中妄念,用杂乱心念菩萨名,如同以背对镜,如何能看清自己面目?如何能得菩萨感应呢?奉劝诸位「一心称念」,要念念与菩萨心相应,恒持不失,方可获得清净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若有人持此菩萨名号,假使其人受大火焚烧,亦不可能受火灼伤,因为执持观音菩萨的圣号,菩萨的威德神通之力,在冥冥中加被你的关系。
这段是说冥益中的七难。七难:即是火难、水难、刀难、风难、鬼难、囚难、贼难。
现先以事相解说火难,在此,我要引证一件真事,来证明观音菩萨的灵感,的确是有的。
民国十一年的时候,日本地震,中国佛教普济日灾会的代表,包承志、杨叔吉等……去日本吊慰!所得的报告。他们说︰日本这一次死亡的人数,约在三十多万,骸骨堆积如山,日本东京浅草区差不多成了焦土!浅草区里有个公园,里面的池水,都被烧干了,公园里有一座观音堂,是日本旧式老屋隔成三间,灾民被四周的火围包起来,无处可逃,人人皆往公园里跑!聚集在一起,约有三万多人,见景生情,一见观音堂,都异口同声地念观音圣号哀求菩萨救苦救难!此时灾民的心境,当然比平时虔敬得多,很奇怪的是,不但没有一个灾民受伤,连那三间老屋,到今天还是照样保存,作为圣迹纪念;凡是到日本去的人,没有不去朝拜的,由此可见观音菩萨的慈悲灵应,他是无所不救的。
从理方面说:「嗔火起时焚烧三界,一念转善,大作清凉,此由菩萨忍辱威光之神力」。这几句话的意思在说明嗔怒之火能燃烧三界,破损我们的功德法财,若一念转善,化作清凉池水,嗔火顿息,这是由于菩萨忍辱的威德神力所致啊!
嗔恚之火,由何而起?须知,它不从外起,而是由我们己身的执著、傲慢而起的。有一个人,向有名的盘桂和尚说道:「久闻大名,知和尚能医诸病!我有一种天生好怒暴躁的毛病,和人谈不了三句话,便横眉竖目,请你用一药方来医治我天生的毛病好吗」?
和尚说:「噢!这种病听起来倒很稀奇,我医了许多人,就没听过有天生毛病的,觉得有趣极了。老衲没见过暴躁的病是怎样的。你拿出暴躁的病让老衲瞧瞧好吗?」
和尚这话,说得那人窘困异常。
「和尚!那是办不到的呀!这种病怎么能够拿得出呢」?
「你看,我叫你拿出来,你办不到,可知那易怒的毛病并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你的我执太重,嗔火炽盛而起的」。
这一句话,说得那人瞠目结舌,心有所悟,也就改了这暴躁的毛病了。
由这段对话看起来,暴躁也是火哩!要控制嗔恚之火,念观音菩萨的圣号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它能令你有定力,用修养忍辱之心去克制嗔火的蔓莚。
【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是七难中的第二水难。
倘若有人被大水冲走,漂流到深处去,生命受到威胁时,如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即刻漂至浅的地方,免遭灭顶之害。
宋时,有位徐君,以教私塾为业,其母程氏笃信佛教,专持观音圣号。一日,徐君带了二个小孩至城里教书,孩子顺便到那儿听课,快过年了,他又带著这两个小孩准备回家过年。因船少人多,只得乘坐夜船,船行到江中,触了暗礁,江浪又大,船身不稳,而且,江水开始渗入船中,暗夜无星,眼看全船的人即将被浪吞噬,徐君望望身旁两个儿子,想到家中年迈老母,心中焦虑万分,突然想起持念观音圣号的母亲,于是,他便虔诚地念起菩萨名号来,片刻,船身渐稳,同船者皆见江边岸上有棵高大桑树,船亦随水漂至浅处,大家合力将船栓在大树上。第二天的黎明,朦胧间,大家仔细一看,昨晚所见的那棵大桑树不见了,船却搁在沙滩上,众人知道是受了观音菩萨的救度。
徐君快到家时,远见程氏倚门含笑迎接,心中觉得奇怪,程氏告诉他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在江上遇难,我心里一惊,赶快称念观音圣号,后来看见一位老人家去带你们下船,我知道你们一定能平安回来的」。徐君也将昨晚所遭遇到的灾难告诉母亲,才知道是观音菩萨显现救难的。
这是约事方面说,观音菩萨能闻众生呼救之声,而救其脱离灾厄,在理方面则有更深一层的说法:
水喻「贪」,贪水涨时,能没溺世界。情欲漂流,未得其所,能一心恭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一念知足,业海自然干枯。
「水」之一字,并非只指河水江水而言,也可当作大海而说。从义理上去考察:
我们是在生死大海中漂流著,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尤其众生陷于爱欲水中,而这爱欲之水,最容易引导人走上迷途;在五浊恶世上,种种爱欲不时在诱惑著我们,不知有多少人因它而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四十二章经中说:「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爱欲到底从何而起呢?爱欲是由喜爱之心而起的,沉溺在爱欲漩涡的人,大都从坚强的我爱而来,如果即时称念菩萨圣号,起一念知足、慈悲、平等的心,把这强烈的我爱稍为转薄一点,将「贪爱」舍除,则我们的心光如明镜,平等无差,那就可从惊涛怒浪的大海中,漂至浅滩上了。
在佛陀住世的时代,行乞到一座村落,村中有一位乐善好施的福德长者(另名阴悦),家资万贯,但无一子嗣,常怀忧虑,俗云:「四十不见子,终生磨到死」。然而,这一天,福德长者却四喜并集,何谓「四喜并集」呢?一、长者夫人产一男婴;二、所畜之马生下神驹;三、出海采宝之船满载而归;四、国王闻其乐善好施,派一官差致送玉印。福德长者得此四喜,当然高兴非常,于是,大宴宾客,席开百桌,酬神谢愿,并且恭迎佛陀及诸弟子受供,佛陀即作一偈云:
长者今日,福运充斥;绝代喜庆,一时俱至;
色所食因,具报有四;千载难逢,人间无二;
诸贤圣众,咸为敬服;善哉长者,受此多福;
如春播种,至秋成熟,先作后受。
长者闻此偈,更加欢悦,于是备大供物,供养佛陀及众弟子。时一外道名叫不兰迦叶,见佛受大供养,心生贪嫉,便随佛陀回精舍,不兰迦叶对佛说︰
「瞿昙!(称佛)常听人说,你有平等、慈悲、喜舍之心,现在请您把在长者家中所说的那首偈教给我,让我也去得大供养」。
佛用慧眼一望,知其痴心甚重,贪欲满面,学此偈不但得不到供养,反会招来苦受,便慈和地告诉他说:
「你想得供养,我愿意另外教你几首偈,不要再学我说过的那首吧」!
外道以为佛太悭吝,不肯将偈语告诉他,就破口骂佛,并说:
「你只管教来,得不得供养是我的事」。
佛知其宿业难逃,就将那首偈详细告诉他了,岂知此外道愚痴之至,一首偈学了几个月还无法背熟,待背熟欲往长者家的半途,却狂风大作,桥断了,只好暂时停下来,隔了半个多月,继续向前走,那知,在这几个月中,长者家发生了变故,一场大火把长者的大宅院烧得寸草不留,神驹亦葬死火堆,采宝的船只受了半月前的狂风侵袭,人、物皆被海水吞噬,还得赔偿罹难者的家属,连那最宝贝的儿子也生病死了,长者受此打击,不免口出怨言,传到国王耳中,把当时赐封的玉印也要回宫廷,长者正在痛心疾首,忧伤悲愤之际,不兰外道来见长者,问讯完毕,就开始念偈,因其发音不准,将偈语中的「福」运充斥念成了「祸」运充斥;诸贤圣众,咸为「敬」服念成了「惊」服,如是,全偈反而变成了幸灾乐祸,冷嘲热讽的意思,长者气极,唤来家仆,狠狠的揍他一顿,打的遍体皆伤,又被赶出村外,外道怨恨长者如此不公平,瞿昙说此偈,能得大供养,而我竟如此对待,无可奈何,只好一跛一拐的走回去。
此时,佛陀正在鹿野苑精舍讲经,弟子们闻此消息,请问佛,佛便将此事的因果告诉大众:
昔时,有位国王,年青登基,仁德爱民,一日,国王午睡,有只鹦鹉停在窗前轻鸣,音极悦耳,王在睡眼朦胧中闻此好音,身心舒泰,醒来即命侍臣追抓,跑了五里路,才把鹦鹉抓回宫养于金色鸟笼,食以美味,备受宠爱。适一毒枭见状,生大贪嫉,也就如法泡制,趁王午睡,仰头而歌,岂知其声不雅,惊王睡梦,下令追之,枭鸟以为必与鹦鹉同等待遇,于是,欲飞不飞,仅跑半里,就被抓回,王见其竟是毒枭,下令烧死。
及至中年,王纳一妃,妃信外道邪术,王亦舍正入邪,贪迷酒色,不理国政,且暴虐人民。不久,王位不保,沦为难民。
其中国王者即福德长者,以其前生年少仁民好施,故四喜并集,中年后欺压百姓,轻侮三宝,故受如今苦报,鹦鹉则是我的前生,毒枭就是不兰外道。
由此事的前因后果看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番启示──人切莫贪得无厌,更不可不量己德,不思己行而求非分之利,如一味贪心,强求供养,就会像不兰外道一样,惹来一身灾祸。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己身的品德及修养,有好的修持,自然会受他人之景仰而得供养,这种事情是强求不得的。
生存于五浊的世间上,我们几乎都是漂流在爱欲大海的人,那爱欲的海水已经快要淹没了我们,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我执深固,不知不觉,不知回头,那就太可悲了。
想从这个贪欲的大海漂流到浅处,除了一心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求菩萨保佑外,是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救济的。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这段经文是讲七难中的第三风难,又叫罗刹难。
风灾,我相信每个人多少都领略到台风的可怕,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屋倒人伤,灾情惨重,这属天灾,纵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还是无法制止台风的来临,只有提高警觉,先作准备,减少损害而已。
设若有百千万亿的人,为寻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宝,而乘船入于大海,(此七宝大都产于海中,砗磲即是宝石的一种。)如不幸在半途遇上黑风(据说古时船航行海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落入船中,船因此而沉没或船身破碎,被大风吹至食人岛,此风即谓黑风。)吹其船舫,飘流堕在罗刹鬼国。(罗刹鬼,相传是食人鬼,常住海上岛屿,我也曾听说昔时某海上有一岛,船遇风飘至其岛附近,船上人员必需塞住双耳,否则,岛上飘送美妙音乐,将使闻者翩然起舞,神智昏迷而跳入海中。)求宝的人,不幸遇到黑风,到达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一人起头带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诸人等,都能脱离罗刹鬼难。
普陀山志里记载:宋徽宗时,有一户部名叫刘达,与一大臣受徽宗命出使高丽(今之韩国),归航途中,至数小岛附近,忽遇乌云密布,明月失辉,四日四夜,不见微光,船失方向。其中便有一人提议大家虔称观音圣号,不多久,见空中放光明,犹如白昼,仗此光明,始脱险难。
又说五代后梁明贞二年的时候,因中国佛教已在唐朝传入日本,当时许多为求法而到中国寻师访道的日本出家人,其中有位和尚,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华大国,参研佛法。挂单浙江天童寺,学参禅,后欲返日本,见寺中有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羡不已。本想向该寺当家师父商讨请回日本供养,恐怕人家不允许,只好不与而取了。在他以为这是出于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圣像而生信心,这种作法该不会犯佛制戒律中的「不与而取的盗戒」吧?于是,他打定主意,偷偷把这尊佛像拿走了。
和尚既得此一庄严圣像,岂敢在山逗留,马上束装起程,买舟东渡,预备回归日本。然而奇怪的是,这条船开没多久,便遇黑风,三日三夜,船始终无法开出,只有远远地在普陀山四周打转,和尚吓得惊惶万状,跪在菩萨面前祈求说:「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请回日本供养,假使我国众生此时尚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便至该处,建立精舍供养」,祈祷完毕,船安然行至普陀山之紫竹岩,不再向前。
那时普陀山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那位日本和尚便于此立寺宏法,这就是普陀山开山的由来。
我民国十五、六年时,曾参学普陀山,此山纵十二里,横六里半,山中的大小寺庵约有二百八十多间,每年二月至九月,进香礼拜者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有二万人左右,从此可见,观音菩萨度众之广了。
从理上来解释这段经文:金银等七宝即是真理,七法财的意思。欲求真理七法财的缘故,入于佛教大法海中,因智慧不足,不能随欲所求故起无明之气(黑风),摇动了主宰的定力(吹其船舫),渐成黑面无常,而成鬼相之形。(飘堕罗刹鬼国),若能即时于众恶之中,起一念回光向善之心,以戒定慧力破无明烦恼之风,则平贪嗔痴三毒之浪。(若能称念观音号,即能解脱罗刹之难)。
以有形的七宝譬喻精神上的七圣财,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何谓七法财呢?
一、信财:智度论说:「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学佛的人假如没有虔诚的信心,那就无法取得藏中珍宝也就不能得度佛法大海。
二、进财:进,是精励进取之义,努力进趣正道,佛道遥远,非精进,不能得益。
三、戒财: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严持佛所制订的戒律,操行方正,一点不毁坏,遵守一切世间出世间的规律即是戒财。如果不依规律,便会放纵,放纵自然就会堕落,而做出种种不正的行为,所以戒为一切正当生活必要的规则之宝。
四、闻财:闻是知的第一步工夫,人若不求知,不受教,则如禽兽无异。听闻教法,才能知理行道;闻教,要虚心,接受他人之教导,然后如教理去实行,方能得到真实受用。此是指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的三慧而言。
五、舍财:在佛教中,慈、悲、喜、舍称四无量心,行菩萨道的时候,以舍最为重要,用欢喜心施舍一切众生,如慈阳普射大地,万物皆被,不存丝毫偏心或念报之心,方能切实做到慈、悲、喜、舍,无量心中的「舍」无量。
六、慧财:慧财是智慧,又叫定慧财。定能摄心,令不妄动,慧能观照诸法,破除邪见;智慧像似吾人双眼,假使没有一双智慧之眼,盲行瞎走,往往弃明投暗,受害无穷。
七、惭财:惭者,惭愧,论云:「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愧者,于诸过罪,羞他为体」。学佛的人,假使没有惭愧的心,则不能入道。世界上再没有比得上感觉惭愧的心再善美了。不知惭愧的人,就够不上资格做堂堂正正的人,更不必谈成佛作祖了。
记得有一位邻居,家财万贯,但膝下犹虚,很想要个养子,他的结拜兄弟是个忠厚人,家里有四个小孩,大者十岁,小者三岁,知他爱子心切,便决定将孩子送一个给他抚养,看好吉日,富人买了四节甘蔗,到了拜弟家,平分四根甘蔗给孩子们吃,当其正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富人突趁其不意的打了每人一个耳光骂道:「好没教养的小孩,伯伯给你们甘蔗吃,竟连一声谢谢也不说」。孩子们有的边哭还是边啃,独有老二,滴泪不流,小脸儿红红的,把甘蔗朝地下一丢说道:「伯父!我们究竟犯了什么大过,须受这一记耳光,吃一根甘蔗就得发出这么大的代价么?」说完,便头也不回的朝内屋走去。富人见了,非认领此子不可,因为一个小孩子,竟有如此的羞耻心,将来长大不怕不成器。
总说:信即信心,能决定护持正法,是成佛之资粮。进即精进,精进于成佛之道,丝毫不退转。戒,戒律。防身、口、意三业不犯,远离杀、盗、淫、妄,为成佛之基。闻,因闻而修持,依教而行之,始能成就三慧。喜舍方能行菩萨道,予众生乐而拔众生苦。定慧属止观,摄受妄念,能照破一切幽暗稠林,故也是成佛之财粮。有惭愧心方能求增上道,断除无明,得证菩提。
以上的七种,叫做七圣财,这种教法,依据诸经,有很多不同的解说,在你想要获得这七种圣财,而欲入佛道修行的时候,如果忽然一阵黑风吹来,这黑风,即是无明烦恼的迷风,或是一切魔障的恶风。你若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么,你就会对信心起了怀疑,对于精进生了怠念,对于戒律加以毁犯,胡作妄为,都将随此而起,对于舍又执取了,对于慧又愚痴了,对于惭又没有耻了,把可以进入大道的心,导向惊涛骇浪之中,飘流到罗刹鬼国去了。
又有人说,此黑风是比喻钱财的风,许多人都逃不了钱关,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据说,孙悟空欲向八宝公主借芭蕉扇时,途中被火孩儿所阻,幸遇八宝公主用芭蕉扇一挥,孙悟空飞到三十三天外,抱紧天柱才止住,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仔细想一想,世上许许多多的人昼夜奔波忙碌为的是什么?──生活、钱财。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很少不见钱眼开的,那孙悟空就好比我们的心,动一妄念,又何止三十三天呢?尤其碰到财利当前,贪心一起,往往被八宝公主的芭蕉扇一挥,不说上天,就是下地,也有人会不顾生命之危,受了一扇黑风而昏头昏脑地争名夺利哩!诸位!静下心来自我检讨,你是否堪受「钱财」之风的扇动呢?
罗刹,属三十六鬼王之一。据云:男罗刹身黑发红而眼睛青绿,状极丑陋,女罗刹长得美丽无比,但男女罗刹皆是吸血鬼,足以危害众生之命。
你也不必心怀恐怖,怕遇上青面獠牙的罗刹鬼,或许,有些时候,我们也曾亲身经历成了一位「罗刹」而不自知,待听完下列这则故事,才为自己下个评论,看我们是否真正身为罗刹而不自知。
唐朝有位宰相,辞官退隐湘阳,参访童州紫云山的道通禅师,禅师正开讲普门品,当他讲到「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时,宰相忽然说道:「禅师!依我所看,佛教经典都打妄语,无一句实话,所说的事情,与事实不合,像这段经文所说,到底什么人可以证明说他见过罗刹鬼,遇到黑风了」?禅师明知对方身份,伸手一指呵道:「你这个无赖汉,根本目不识丁,还敢在此乱说一场」。宰相见道通禅师这么不客气的待他,气得七孔冒烟,咬牙切齿,他心想:你只不过是有眼无珠的穷和尚,竟敢骂我是个无赖汉,目不识丁,太渺视我的宰相地位,恨不得抽剑砍下禅师的头颅。禅师微笑地拿了一面镜子照著相爷的面说:「这就是被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的事实了」。宰相听了,转怒为羞,急忙跪下求师原谅说:「我已深知自己过错,毁谤佛法,祈诸佛菩萨及法师能谅解我的不是,如今,我已了解,罗刹鬼便是自心的显现,何须求心外罗刹呢」。
「万法唯心」,岂只罗刹是心所现而已,一个人想成佛作祖,也是由一念善心的缘故啊!我们如果起一念贪心,即成饿鬼面,起一念愚痴,便成畜生面,十法界尽在此心中,并不只限于现罗刹鬼而言。道通禅师也趁此开示宰相一番,宰相听到这个解释,不但了解经中之意,也更尊敬道通禅师,这位禅师,可说是最善说法的人了,假定当时他作何解释,了不了解是个问题,信不信受亦是个问题,这样为之说法,不但了解得真,亦复信仰得切!
诸位,既知万法系于一心,那就得时刻防患这颗易贪、易嗔、易痴的心,善用此心作为成佛之枢,勿让三毒充塞其中。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无尽意问观世音菩萨得名的因缘,佛陀对他作如上种种的解说,除去众生心里的疑垢,而使大家信仰得更切,称念菩萨的名号也更加虔诚认真,所以佛陀在此总结地说「以是,自在因由的缘故,所以名叫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这是第四刀杖难。
刀为刀刃,能割宰生命体;杖是棍棒,用来打人,轻则可伤害身体,重则能致人于死。古时,如违犯国法,需受官府制裁,若处死刑,就得受杀头之罪。若犯法较轻,或打,或受夹棍,都称为杖。受刀杖刑,也等于受了灾难,此难亦是人人所畏,必需设法避免,若不幸犯了国法,或受人加害,或遇上盗贼被打,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受害者若能一心一意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则彼手执刀杖想加害你的人,因你称念菩萨名号的缘故,其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使你保全性命,得到解脱。
「寻」有二种说法:(一)很快或立刻的意思。(二)古时八尺为一寻,此作八分或八寸讲。照第二种讲法,即是显示观世音菩萨之灵感不可思议,你想想,刀杖断了,应该长短不齐,那有每段每段的长度都一样长,这不是菩萨的威德之力而是什么?
在我国唐朝时代,有一位智觉禅师,没出家前,官拜太守。当其做太守时,辖区遇到一次空前大饥荒,百姓饿得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真是苦到极点!可是***的谷仓中,存有许多的粮食。国家存粮,本为救饥荒用的,但要动用,得先请示皇上,太守恐怕奏请费时,等到圣旨下来,百姓恐已饿死。于是动起悲心,先发米谷救济,后再奏报皇上,用心当然是好的。但未得皇上许可,总是犯了国法,于是皇上除去他的官职,并解往国都予以杀头。但这位太守是位清官,素有清誉,皇上知其为人,所以到临刑时,特别关照行刑的人,注意太守的言行态度。太守自然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可是为了急救饥饿中的老百姓,明知故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临受刑时,不特没有痛苦的表情,且很欢喜的说:「将此一命,供养众生!」执刑的人听他这样说,觉得很奇怪,就不杀他,去报告皇上。皇上立刻叫他进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很干脆的回答:「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只是不忍见百姓受饥饿之苦,出于一念同情而已!」皇上知他为善,赦免他的罪刑。太守经过这次事故,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于是发心出家,法名叫智觉。由此可知:一个人临当被害,只要生起一念善心或慈悲心,其心与菩萨相应,就可得菩萨救济而免刀杖之难!
这是从事上来说有形的刀杖,现在从理上说无形的刀杖。
这个无形的刀杖是指害人的骄慢嗔恚之杖及妒嫉之刀。骄是自高自大,慢是恃己凌他。嗔是怒目,恚是怒心。这种骄慢嗔恚的心,就是打人的杖!标榜己能,毁谤他人,对比自己好的人,生嫉妒之心,或是出口伤人,这便是杀人的刀。嗔恚、骄慢、嫉妒、恶口等无形的刀杖,将会戕杀我们的法身慧命,如果有人用这种心来压迫我们,而我们却以慈悲心去对待他,那他的刀杖,自然就等于断坏,无法发生作用。设若自己常用此刀杖去伤害人,那么,从今起,生一念回光反照的心,时时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不会让此无形刀杖伤了自己的慧命。
在江苏江都地方,有一个老太太王氏,年青时就茹素学佛,信奉观音菩萨非常虔诚。十八岁的时候,嫁给刘文藻为妻,生了三子一女,后来其夫过世,她独自一人,为人洗衣烧饭,含莘茹苦地把孩子抚养成人,并且为长男娶了媳妇霍氏。霍氏自小娇生惯养,加上娘家富有,入门以后,骄横傲慢,气势凌人,常常目无尊长,欺侮王氏,晨起即指桑骂槐,要不然便东跑西聊,不尽媳妇之责。王氏一点也不为意,反而以观音的悲心为己心,温言奖誉,备至推崇。有一天,邻人看不过去,向王老太太说:
「你的儿媳,怎敢如此忤逆你?」
「我家的儿媳非常贤良,她并没有忤逆我的地方!」
霍氏刚串完门子,从外归来,在房外听到婆婆王氏的话,良心顿发,非常惭愧懊悔,从此,她那像刀杖的心,就被王氏的柔软妙方所折断了。
这种忍是从什么生起的呢?是从平等大悲的一念心中所生起的。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很可做我们的榜样。常不轻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不论见到什么人都拜,并且常说:「我不敢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你纵使辱骂他,或不客气的以瓦砾沙石回敬他,他还是高声的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他常说这种话,所以大家都喊他「常不轻」。
「汝等皆当作佛」这句话,是对每个人的人格尊重,不是说著好玩的。能够尊重别人的人格,就不会对人生起骄慢嗔恚之心。普通善嗔善嫉的人,病在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常不轻菩萨虽遭人投以刀杖瓦石,但因尊重人的关系,结果,所有接触他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化而信奉佛教。俗话说:「柔能克刚」诚然不虚。
此一念慈心,即是平等心,平等慈心,就是观音的心,如果有这种心,别人如何能加诸于刀杖呢?以这种平等大悲的心,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施给一切众生,那生死之苦,在他的眼中,自然是毫无所谓了。
「平等大悲」,是我们所行的道,唯有这个道,才是永远的正道。为著这个永恒的正道,我们应该欢欢喜喜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记得,用此慈悲平等的心去克服一切险恶,刀杖虽然能致人伤亡,但慈心能化干戈为玉帛的,纵使再凶狠的武器,在一个柔和忍辱者面前,完全失去其效用,所以寻段段坏,灭却心头的嗔嫉之火,放下舌根刀,退一步想想「以柔克刚」的至理名言,心中泰然自得,这便是「解脱之道」啊!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于七难中,此是第五恶鬼难。
观音菩萨不但能救众生脱离水难、火难、风难……等,同样的他也能救众生脱离恶鬼之难。
这段经文从事上解说也没有特殊深奥处,它的意思就是说:
假使在三千大千的国土里,有许许多多的夜叉,罗刹,时时刻刻地要来恼乱人的时候,只要受害者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那罗刹,夜叉一听到观音菩萨的圣号,是诸恶鬼,想以恶眼看这人一眼都不敢,那里还敢杀害呢?经文中也稍有地方须略加解释的如:
「三千大千国土」,就是宇宙的意思。假定拿我们现在人所居的地球为一小世界,那么,集合一千个小世界,便是一小千世界。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成一大千世界;总称这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即表示著国土之多和广,若把这个定为一佛的教化区,只不过是把抽象的观念具体化罢了,不必拘泥于确定的数目。
「三千大千国土」真的如此宽广遥远吗?从理上讲,它并不如吾人所想像的那么遥远无际哩!诸位想想,吾人的妄念之心,刹那之间就有三千变幻之多,所谓「心猿」是也。妄念一起,就足以跨越三千大千世界了,仔细思量一下,你是否还觉得它遥不可及呢?
「夜叉」,是梵语,此云「轻捷」。不但能飞行陆地,而且能飞行空中。「罗刹」,前面已说过,是吃人的鬼,译成华语为「可畏」或「暴恶鬼」。这两者都是属于鬼类,转眼之间,能飞行几千万里。
提到夜叉,罗刹,就不由令人想起青面獠牙的鬼形,真可叫人汗毛倒竖,牙齿打战。但是,你不必凭空想像,更无需胆寒心跳,或许你曾经遭受到「夜叉、罗刹」的侵扰,或许,自己本身也就是一个罗刹,夜叉的化身,若从害世毒人的意义上去看,我们这个世界上就充满夜叉和罗刹。君不见,四周女色,名利之诱惑,君不见多少人为此而丧失生命,家破人亡,这不是夜叉,罗刹吗?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诱惑我们的夜叉罗刹,数之不尽啊!然而,千千万万的人却甘受其害,有的身经其境尚不自知,还想充充硬汉,找机会去寻找青面獠牙的「恶鬼」,真是可怜复可悲。
夜叉,罗刹的诱惑,又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推究的结果,仍是从我们的烦恼妄想而生的。烦恼虽说是八万四千,而实际上,也许不止这个数目。一个人若不修学佛法,妄念时起而不自觉,满心满脑的妄念尽是女色、金钱、权利,朝朝暮暮受这些魔的诱惑,就好比国中之土匪能扰乱本国,这百万土匪军中的统帅,就是一念的我执,要赶除百万烦恼之魔,就得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方能远离魔的侵害。
提到「魔」,顺便向各位介绍魔的种类,平常所说的有四魔和十魔两种。今先说四种魔:
一、五阴魔:五魔又译为五蕴,即色、受、想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