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先进技术,深受人们尊敬,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英雄时代,这一特点不光表现在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领域,同样也表现在宗教领域。继世界级名人玄奘大师之后,大唐又出现了一位国际级佛学大师,这位就是鉴真。鉴真是扬州人,14岁时就到扬州大云寺出家,曾云游过长安、洛阳等大都市,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和尚。后来他回到扬州,开始传授戒律,逐渐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戒律大师。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曾说过“以戒为师”,传授戒律在佛教界中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一般都是由才德兼修的高僧在专门设立的道场上传授,要求十分严格。
自从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后,逐渐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但当时的日本国内没有具备传授戒律资格的高僧,因而急欲聘清唐朝高僧东渡,以学习其戒律。在这种背景下,两位日本年轻僧人荣睿、普照来到了大唐。他们在时长安、洛阳等地学习佛法达10年之久,期间也曾请过一位叫道璇的高底僧去日本,但道璇的佛法修为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因此最终也没能完成正规的受戒仪式。
后来他们听说扬州的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戒律大师,因此专门来到扬州请他到日本去传授戒律。鉴真有感于他们对佛法的虔诚,决心渡海赴日,传播佛法。当时东海上风急浪高,时常发生翻船、缺少粮食、失去方向的事情,但鉴真和尚无疑是他的前辈玄奘法师的精神衣钵继承者,他将玄奘的“一根筋”精神彻底发扬光大。公元742年起,鉴真开始第一次东渡。一切准备妥当时,不料同行僧侣间发生矛盾,鉴真一行被诬告为与海盗勾结。虽然事情很快真相大白,但第一次东渡也就这样流产了。
两年后,经过周密的计划,鉴真带了僧侣、工匠等一百多人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一带遭遇风浪而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上的一小岛,过了五天才被救。后来鉴真被浙江一带的寺庙邀请去讲学,第二次东渡也宣告结束。讲完学后,鉴真积极准备第三次东渡。浙江越州一带的僧人听说后,想挽留鉴真,于是向官府告发日本僧人潜藏在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得以逃离。
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江浙一带既然行不通,鉴真便打算从福州出海。但是他刚走到温州时便被官府截住,原来他的徒弟们担心他的安危,请求官府加以阻拦,于是第四次东渡计划还没实施便胎死腹中。已经试过四次了,但鉴真还不死心。公元748年,鉴真开始了他的第五次东渡,这次东渡也是最危险、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他们从扬州出发后,尚未出海便遇上风浪,飘到浙江海面上。
在荒岛上停留两月有余,后来再次出发后又遇风浪,在海上漂泊了14天后最终飘到海南岛。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越过雷州海峡,从陆路返回扬州。一路历尽千辛万苦,历时两年,最终回到扬州。在这期间,东渡的积极倡议者荣容在广东不幸逝世,一直跟随在鉴真左右的祥彦也不幸病死。鉴真得了眼疾,后遭庸医治疗,双眼失明。这样的境遇,无论是谁都会受不了,但鉴真毕竟不是常人,在这种时候,他的“一根筋”精神达到了顶峰,他发誓,不达日本决不罢休。
公元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他们再次邀请鉴真去日本。鉴真的机会又来了。当时玄宗偏信道教,想让道士去日本传教,被日本遣唐使拒绝,恼怒的玄宗一气之下也不准鉴真东渡。鉴真再次追寻其前辈高僧玄奘的脚步,决定偷渡。他秘密来到苏州,搭上了日本遣唐使的船,最终安全抵达日本萨摩。一个多月后,鉴真在日本人民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上下的盛大欢迎。不久之后,他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戒;为80门僧舍旧戒授新戒。
自此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公元756年日本孝谦天皇任命他为统管日本佛教事务的大僧都。公元759年,鉴真和弟子们一起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后就一直在那里传律授戒。
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当时唐朝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峰的形成,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异彩。鉴真及其弟子身上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例如他们大多都擅长书法,东渡的时候还携带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真迹。后来受他们的影响,至今日本人民仍旧热爱中国书法艺术。当时日本的佛典大多从朝鲜传入,传抄过程多了,难免会出现错误。为此,日本天皇特意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因而他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的始祖。后来,由于日本人民的热爱,鉴真逐渐被神化,以至于日本的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都认为其行业技艺为鉴真所授,都以鉴真为其行业的祖师。公元763年,鉴真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千二百余年来,鉴真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鉴真东渡,把盛唐时期的文化全面地介绍给了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关注。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