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魔童哪吒复活之谜?如来佛祖和太乙真人,谁才是他最强后台!

发布时间:2024-02-07 12:54:16作者:药师网
魔童哪吒复活之谜?如来佛祖和太乙真人,谁才是他最强后台!

文:白马晋一

【一】

《西游记》八十三回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僧遭陷空山无底洞洞主白鼠精挟持,欲成就一场妖、人的通婚。此时,取经工程已完成大半,唐僧自然不想功亏一篑,誓死不从,斡旋着拖延时间。别说唐僧不答应,悟空等人也不会答应,眼瞧着如来许诺的功果即将到手,怎能让这到嘴的鸭子飞走。

悟空等人急啊,提着武器就在洞里一通打砸。但洞中犹如迷宫,悟空等人有心寻师,而偏偏不得,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然见到一张龙吞口雕漆供桌,上面摆放一块木牌。且看原著描写,“那上面供养着一个大金字牌,牌上写着尊父李天王之位,略次些儿写着尊兄哪吒三太子位。”

原来,十万天兵统领李天王是它干爹啊。

孙悟空何等聪明之人,两眼珠子一转,便计上心来,拍了拍两位师弟的肩膀,道,收工,你俩出洞洗洗睡吧,师兄我转道天庭一趟,这妖精,自然有人帮拿。

【二】

孙悟空拟了一张状纸,便要到凌霄宝殿上告御状。所告之人,当然是纵女行凶的李天王。

玉帝可懒得管这桩糊涂案,于是朱笔一挥,转云楼宫李靖处,并责成其严肃处理。当然,这正是孙悟空的醉翁之意。他要得便是李天王的出手。

有意思的是,兴许大官当久了,李天王记性,似乎变得不太好,而且还喜欢摆架子。当场竟同孙悟空翻脸起来,喊人拿出缚妖绳将他绑了,急拔出大宝刀就要往猴哥头上砍。

一旁斡旋的和事佬太白金星正待劝架,哪吒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

,叫道,父王息怒。

李天王当即反应,却极其反常。原著如是描写,“天王大惊失色,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

先前还在悟空面前摆着官架子,此番李天王何故大惊失色?

原来,小说借着白鼠精身世纠缠的楔子,似乎又连带牵出哪吒一段故事来。

【三】

《西游记》的描述,大抵是这样。

哪吒初生伊始,便十分顽劣,某次下海净身,终于闯出了祸端,同海域龙族人员闹出矛盾。哪吒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踏倒水晶宫,更将龙王三太子剥皮抽筋,做成一条腰带。李天王当时尚未入职天庭,情知自己言轻位卑,恐惹来家族之祸,便要将哪吒处死。哪吒这娃可是暴脾气,丝毫没有低头的意思,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

同为明朝出版的《封神演义》,说法大抵类似。

但哪吒的还魂,两部小说却出现了分歧。

依照《封神演义》表述,哪吒留存一缕真魂,游荡至太乙真人处,真人用莲藕捏了一个人身,还哪吒一条性命。哪吒还生之后,便要找李天王复仇,天王不敌,狼狈跑路,又偶遇燃灯道人,得宝塔一尊,专治哪吒各种不服。

在《西游记》里,却是另一种描述,且看,“(哪吒)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祖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

哪吒能够完成生命的救赎,又和李天王化解父子恩怨,《封神演义》里归于道派的功劳,但在《西游记》里,却是佛祖的慈悲。

【四】

出现文本的差异,大抵可以看出两部小说立场倾向的不同。

《封神演义》无疑偏向道派。封神之战大杀四方的,便是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为代表的道派领袖。《西游记》里,似乎又偏向佛派的神通广大了,即便胆大如孙悟空,丝毫不将老君放在眼里,但在如来佛祖面前,呈现的状态是卑躬地叩首。

哪吒似乎也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无论《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均属于世代累积作品,神话故事的大部分脉络,在民间传承里早已成为一种默认的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再造哪吒这出故事里,许仲琳(《封神演义》作者)和吴承恩(《西游记》作者),究竟谁在篡改或善意改编神话传说里的既有文本呢?

其实,答案竟藏在一位北宋的文人身上。

【五】

这位北宋文人,名叫苏辙。他还有一位在文化界极其出名的哥哥,名叫苏轼。

兴许是文人固有的气质,使之在有意无意之间,总会隔着时空,同传世文学作品有了文雅的勾肩搭背。譬如,苏轼前后两篇《赤壁赋》,字间让人领略《三国演义》的英雄气度。而他同高俅曾经微妙的主仆关系,使人仿佛在《水浒传》里又能找到他的影子。而苏辙同哪吒的交集,源于他的一首诗。

诗名为《那吒(哪吒)》,摘抄如下:“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由此可见,早在北宋年间,就有流传佛祖度化哪吒的故事了。其故事的成型,要远远早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成书的明朝。而其中,吴承恩无疑是更加严谨的一位。

此时再回望孙悟空那张状书,就很有意思了,“切思伊父子不仁,故纵女氏成精害众。伏乞怜准,行拘至案,收邪救师,明正其罪,深为恩便。有此上告”。

好一个“父子不仁”,吴承恩借白鼠精身世一事,巧做文章,暗讽了浸淫官场多年的李靖父子之间相残的往事,其笔力可见一斑。

当然,随着哪吒的下界,孙悟空的用意也顺利达成,唐僧终于成功获救。众人的功果簿上,又添上一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