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跟口都善是属于纯善的人,即便是心口都不好,他人还得以预防。只有那些嘴巴说得像尧舜圣人一样,心中却同桀纣的狠毒。
口中海誓山盟,心中却暗怀陷阱,这种人居心最难猜测。这种人来事奉君王,必定不忠。事奉双亲,必定不孝。结交朋友,必定不信。治理政事,必定不义。对待下属,必定不义。这种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会让人误信他的话,而陷入他的圈套之中。这种人的罪过,阴间的惩罚比阳间超过数倍。佛经上也曾经说过,犯有妄言、恶口罪业的人,死后会堕入拔舌、烊铜、犁耕等地狱,要经过长远劫数受苦之后,转生为畜生道,永远都吃着有刺的荆棘。若出生人道,则不能言语或口齿不清,口中常有臭味,如果口说善良的话,人家还是不肯相信。这种口是心非的人,所遭受的业报就是如此,可不引以为戒吗?
这一段主要是讲口过,所以老法师有开示,「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老法师说,一般经典里面,讲到三业都是身口意,顺序是这样来的,就是身业,口业,意业。可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不是这样,《无量寿经》里面讲的,第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第二个是身业,「善护身业,不失律仪」。第三个是意业,「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以你想一想,佛为什么这样说呢?用意何在?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是现在的众生,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口造什么业呢?喜欢批评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业,口业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批评人有的时候这四个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护三业,头一个就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别人小小的过失,就恶意的批判,太过分了。没有过失,则胡造谣言,那罪是更重了。有过失,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经是有过失了。为什么?你不厚道。就算是对方有过失,你批评得也没有错,就是恰如其分,其实这样也是有过失。为什么?你不够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过失,他是不说的,规过劝善这是有礼节的,你看到这个人,劝导他,他能改过、能回头,你就劝他。什么时候劝他?没有第三者的面前你劝他,这个时候你劝他,有第三者的时候,你不要劝。为什么?因为他要面子,他会难为情。
我们要守住古人讲的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一面,我们可以赞叹,别人有过失,我们不说,这个就是积德,这是留口德。劝他,要背着人。你如果背着人说他过失,他会感恩你、感谢你,你给他留面子。树要树皮,人要脸皮,大家都爱面子。老和尚说,规过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也就是你劝对方的过失,最多只有讲一次到两次,第三次就不要再说了。第二次再劝不听,以后就永远不要说了。为什么?得罪人,会结怨。他不听,不听你就放下,缘分没到。再说会怎么样?再说就变成仇人了,他对你会产生怨恨,那你何必呢?古人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一生当中不跟人结怨,无论他犯什么过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凡夫嘛。
譬如老法师说他在讲经的时候,有时候听到很多同学,有的见过面,有的没过见面。那么有些人,老和尚就赞叹他的善行,老和尚会赞叹。老和尚一赞叹,听众就听到了,都知道了,后来发现这个人有过失,不像老法师赞叹这样。老法师说,你们想想看,我赞叹错了吗?老法师说,我赞叹的是他那一件事情,人总是有善有恶,他不可能全部都是恶。我赞叹这个人,是赞叹他某一件善的事情。那有些人可能听到老和尚赞叹这个某甲、某乙,他看到某甲,老和尚赞叹他。后来看到某甲的缺点,他说,老和尚怎么会赞叹这个人呢?老和尚说,我是赞叹他的优点,赞叹他的善行。人总是有善有恶,我们赞叹他的善,不提他的恶,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学释迦牟尼佛,要学佛陀的身口意业,这很重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决定学着不批评别人,我们修行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我们先不批评人,先做看看。你就会发现,诶,很容易修定,很有忍辱心、很有耐心,你试看看,这也是修定的一种方式。不批评人,不能以严厉的态度、语气待人,要学柔和质直,真诚心。我们说话的言语、态度要柔和,要谦虚,要恭敬。对一切人事物,你这样去学就对了,你真的学到了。普贤菩萨要求的更高,净宗学人都要修普贤行,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向上提升,你怎么会成就呢?
老和尚说,你看释迦牟尼佛,身业的烦恼系缚都解脱了,口业的烦恼系缚也解脱了。佛陀做给你看,别人对他的批评,他完全接受,他恭恭敬敬地听,不辩驳。老和尚也是这样,老和尚学佛陀,别人对他的批评,他完全接受,他恭恭敬敬地听,他不辩驳。对方说对了,你感谢他,我改过。说不对了,不回话,默认就没事了。学学老和尚,对方批评你,说对了,我们感谢他,我有这个缺点,我要改。说不对了,我不回话,默认就没事,你要回话就争论了。一直听,对方如果批评你,你一直听,你不要回话。老和尚说,相信他讲两个小时,他就没力气了,他就不讲了。这样好,让他讲,我们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心里念阿弥陀佛,恭恭敬敬地对待他,等到他脾气发了,发作完了,不就没事了吗?何必要争论呢?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争论的必要。经过这样一次一次,把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行也就成就了。总要学谦虚,总要学厚道。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