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百严五教章》卷下谓一阐提人虽无涅盘性,但实有清净性,故谤法心若转,永劫之后终将成佛;《天台传佛心印记》亦说阐提因断修善故称断善之人,但因不断性善,故终能成佛。净土家则认为一阐提依弥陀本愿力故终得成佛。“一阐提人亦能成佛”这一主张,中国佛教的天台、三论、贤首、禅宗都予以赞同。度但玄奘创立的唯识宗除外。玄奘在印度学习时继承了他的老师戒贤的思想,唯识宗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成佛。
在“唯识宗”之前,《大般涅槃经》明确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肯定“一切众生”皆可以修成佛道。而“唯识宗”则提出异议,认为按“五性说”,则“一阐提人”无种性,永不能成佛。《楞伽经》等谓众生有毕竟不成佛者。但《涅槃经》则谓一阐提辈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断故,众生皆得成版佛。又,华严、天台等一乘家也认为一阐提终将成佛。净土家则认为一阐提依弥陀本愿力故终得成佛。
阐提”,阐为信,提为不具,阐提意为“断善根”、“不具信”。意谓:“现在正欲求者。,亦作一阐提迦、一阐提柯、一颠底迦。或意译为“断善根”或“信不具”。「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意思说,阿难羡慕释迦牟尼的身姿,但他还不会练习,不具信心,所以他疑问重重,找不到方向。梵语一阐提,谓此人拨无因果,颠倒邪见,不信现在未来业报,不亲善友知识,不听诸佛所说教诫,当堕地狱,无有出期。
一阐提是出自《楞严经》:“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㤭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