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之人对五蕴六尘是有一定了解的,无论是五蕴,还是六尘都包含了许多内容,所以想要知道五蕴六尘意思的师兄一定要用心,这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意思,才能知道五蕴指的是哪五种。为了对这方面有更多了解,接下来一起看看五蕴六尘指的是哪五蕴吧!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
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
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
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
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
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上述是五蕴六尘指的是哪五蕴的相关内容,师兄可以去看看,这样对五蕴会有更多认识。关于五蕴六尘的内容师兄要多了解,也要多个方面进行, 这样对五蕴六尘会有更深的认识。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