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是为了学习佛的智慧和自在,经常的修行是可以让师兄得到解脱,让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佛教中的师兄是有很多称呼的,那师兄你知道和尚、比丘、沙弥有什么区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主旨修心,修己,普度众生。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这是《法华经》上的一句话。弦外之音,入佛门塔庙者,皆是佛教徒。
但这只是广义上的佛教徒,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必须信仰三宝、持戒守律,并举行皈依仪式,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佛教徒的名称很多,有些耳熟能详,比如僧人、和尚、尼姑、头陀、居士等,有些则寡闻少见,比如比丘、沙弥、优婆塞、式叉摩尼、阇梨等。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区别又在哪里?
众所周知,佛教来源于印度,佛教中的一些正式称谓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确定,而且相关定义也非常明确,只是在进入中国以后,为了方便在民间传播,利于百姓认识,又添了一些别称。
佛教徒的正式称谓有七种,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和优婆夷,也称“七众”。虽然现实中也有“四众”和“五众”之说,那也不过是分类的标准不同罢了。
古印度时出家的佛教徒没有固定寺庙,也没有稳定的香火,常年乞食为生,四海为家,因此被称为“乞士”,即梵文 “比丘”。
后来佛教规定,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称为“比丘”,女性佛教徒称为“比丘尼”。未满20岁但已经出家的佛教徒,如果是已年满14岁男性,则称为“沙弥”,如果是已年满14岁女性,18岁以下的称为“沙弥尼”,18岁以上的称为“式叉摩尼”,也称“正学女”。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合称为“出家五众”,与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优婆塞”和女性佛教徒“优婆夷”一起,构成了佛门“七众”。
“七众”的名称皆是梵文音译而来,算是佛教徒的正式名称。佛教到了中国,在民间或者文学作品中又添了许多别称,虽然常常被乱用,但也有一些界定,比如说“和尚”。
现实中我们将所有的光头佛弟子都称为“和尚”,实际上只有那些地位高、学问大,能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才能称为“和尚”,并非普通僧人能用。
僧,梵文“僧伽”的简称,意思为“和众心”,即众多出家人和合一处。因此,僧实质是对佛教徒集体的称呼,这个集体至少有四名以上的佛教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佛教徒被称为“阇梨”和“头陀”。
“阇梨”是指那些熟悉佛门戒律,能够纠正弟子行为的佛教徒,而“头陀”是批些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以乞食为生的佛教徒。
“头陀”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忍受饥渴、火烫、疼痛甚至酷热严寒,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忍耐力,从而实现离欲、解脱,被称为“苦行僧”。
僧也罢,尼也罢,和尚头陀也罢,不过是个称谓。既然皈依了佛门,也就“信、习、行”了“不二”之法,叫什么,叫与不叫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就是对和尚、比丘、沙弥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其实对于学佛的师兄不管是叫什么,都是要好好的去学习,只有不断的去学习都是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精髓,让师兄可以更好。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