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宣鉴是需要师兄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一位禅师,因为关于德山宣鉴的事件,有很多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说是德山宣鉴关于禅学的介绍,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
雪峰问:‘‘从上宗乘,学人还有分也无?”师打一棒曰:“道什么?”曰:“不会。”至明日请益,师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峰因此有省。
雪峰义存问有佛法可学吗?德山说无法可学可传。其根据是:《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六祖慧能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上乘一心之法,在于自悟内省,不在文字言说。
2、“无事于心,无心于事”
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坛经》说:“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于六尘中,都无染着,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德山所说的“无事于心,于心无事”,是对慧能“无念”“般若三昧”的发挥。“无念”则不染六尘,不染六尘则“来去自由”,来去自由则“虚而灵,空而妙”了。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就是由于有我法二执的系念与情生。二祖慧可在《答向居士书》中说:“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真如)”;六祖慧能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所以说执着“凡名圣号,尽是虚(假之)声”。《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说“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求虚幻之相不是白费劲(累)吗!反之,明知是幻,你又要去憎恶(厌)它,耿耿于怀,仍是执着,仍是有心于事,终而无益。
“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和赵州从谂所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意境相同,它是德山禅学的核心,要行者去掉我法二执,亦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问即有过,不问犹乖”
上堂:问即有过,不问犹乖。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曰:待汝开口,堪作么生!师令侍者唤义存,(雪峰义)存上来,师曰:我自唤义存,汝又来作什么?存无对,
学人所问,不外如何作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所以“问即有过”。慧能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善知识是增上缘,故“不问犹乖(乖谬)”。
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如石头希迁参礼青原行思(慧能弟子),行思问他从什么地方来,迁说从曹溪来。行思说,你得到什么?迁说,未到曹溪亦不失(佛性)?行思说,那你何必去曹溪呢?希迁说:若不到曹溪,怎能知道不失(佛性)呢!如不问,那德山就不用传授禅法了!德山与弟子的关系有如接生婆、助产士与产妇的关系,不是给你佛性·,而是唤你自觉佛性,故德山说出此“白相矛盾”的话。
德山唤义存,义存来,德山却说“汝又来作什么?”对此,怎么解呢?这是德[i…:向义存传法。传什么法呢?佛的根本智是五分别智,证五分别智的障碍是分别心,分别心中之散动分别,为菩萨五分别智现前之障碍。在《般若经·学观品》中,释尊对舍利弗说:“是菩萨,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何以故?色自性空,不由空故(法性实有)。色空非色(法性的色空,不是法的色,即本质非外相),色离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利弗问)何以故?(释尊答)舍利弗:此但有名,谓之为色,此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如是一切菩萨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经文的核心是扫荡“无相”和“有相”。如说无我,以为什么都无相无体,这就是分别,经以“实有菩萨”对治,即“诸法实相”或“如来藏”为菩萨自体。如说有,又以为什么都有,虚妄杂染皆真实,经以“不见有菩萨”对治有相妄执。这时“显真空,遣俗有,即是实有。”(见真谛《释》,载《大正藏》卷31,页189下)“唤义存”是扫荡“无相”,即义存以“诸法实相”为体,并非无相无体;“汝又来作什么”是扫荡有相妄执,“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义存执着于客名言说,“不见有菩萨”即不见有义存,才是真实的义存。换言之,这是德山在考验义存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悟解程度。
4、呵佛骂祖
上堂: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这里无祖无佛,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粪汉,等觉妙觉是破执(有作“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薄、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德山把佛、菩萨、阿罗汉、禅宗祖师都骂遍了,不能容忍,离经叛道!一位大禅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呢?是要打破学人对名相知解的执着。有根据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这就是德山呵佛骂祖的根据一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即无执着、五分别,趋人诸法实相而见性成佛。
“呵佛骂祖”在教内的祖师中,仅仅只有德山宣鉴与临济义玄二人(还有丹霞烧佛,但他未骂佛)作出此惊世骇俗之举。佛教徒都是礼敬三宝的,还有用血写经、烧身、燃指供佛的,虔诚至极,但绝不能说德山是“离经叛道”。德山据《般若经》讲非相,讲“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人人皆有佛性,顿悟成佛。此说与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含义同。
德山禅是中国化的佛教。其特点是相信自己,反对权威,勇于创新,思想自由。对佛教徒来说,起到了精神解放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德山不但未受到口诛笔伐,且从者如云,其后继者还开创了云门、法眼两大宗派,足见其影响力。
通过上面德山宣鉴对禅学的介绍,师兄对禅学不但有了很好的认识,同时从中也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这样可让自己在有更多收获的同时,也让修行更加的顺利。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