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他的一篇作文被老师抄在校园的黑板上,给全校学生做范文。他深受鼓舞,决心用此生经营文字。
工作后,他认识了文联主席。主席出过几本书,是他仰慕的老师。老师指点他,写作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并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先写小文章,往县报投,虽屡投不中,但咬牙坚持,最终变成铅字;有了基础再给市报、省报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终于占领省报,从此笔耕不辍,被聘为文化馆创作员。这个过程,老师用了十几年时间。长篇出版后,他升任创作组长。又用了十几年时间,他才当上文联主席。
老师漫长、坎坷的写作之路使他坚信,文学是个苦差、慢活儿。老师的教诲和自己当初想的完全一样——慢慢来。于是,老师指点的路,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从低处起步,他先给市报投稿。屡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偶尔有一些小文章发表,他在当地的圈子里有了点薄名。一晃三五年过去,他开始怀疑:这样下去,也许一辈子也达不到老师的高度。
他有些灰心,内心矛盾。从中学的那篇作文算起,他已经写了十几年,苦苦耕耘,却依旧平凡。作家梦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刹那间,他有了改变的冲动。按照老师设计的路,他还没在省报副刊露过面呢,但他想跳过去,让自己跑起来——尝试写小说。2003年,第一部小说《曲别针》写成,他斗胆投给《收获》杂志。这本由巴金主编的杂志,是中国文学第一名刊。他做梦都没想到,这篇小说在《收获》上顺利发表,很快又被《小说选刊》选载,当年还被评选为“河北省十佳小说”,他也由此获得“河北文艺振兴奖”。
这一跑,他居然冲到了计划中40岁之后才能开始的路上。一夜之间,文坛多了个叫张楚的名字。他很快被读者熟悉,得到许多名家的关注。老师非常惊讶。老师写了大半辈子,还没在《收获》上发表过作品呢,更别说获奖了。
接着,他再次发力。2004年,小说《樱桃记》登上了他仰慕已久的《人民文学》,再次被《小说选刊》选载,获得中国作协“大红鹰文学奖”;2005年,小说《长发》摘取“人民文学奖”,年底,他入选“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2006年,他的第一部书出版,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铁凝在河北作协工作时,亲自为他主持了个人作品研讨会。
一出手便上名刊,还摘取了大奖,很多人认为他是文坛的一匹黑马。但无人知道,黑马在跑起来之前,是一头低头走路的牛。从慢牛变成快马,只是腾空一跃的瞬间。耐人寻味的是,那位文联主席,竟在花甲之年和他同时加入中国作协。
老师为他设计了几十年的路,他只用五年就跑完了,是老师笨,还是他过于聪明抑或幸运?张楚说,什么都不是。老师踏踏实实走路没错,循序渐进求索也对,但并不适合每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像老师那样慢慢走。当感觉脚步越走越慢、路越走越难时,可能是自己力所不及,更可能是自身潜藏的力量无法爆发,负荷太重,走不动了。既然走不动,不如跳起来、跑起来试试,不然,怎么知道自己是牛还是马?
当一个人走都觉得费力时,还奢望能跑吗?当然能?选虽然你是一匹马,尽管你有奔驰的本领,但如果永远按照牛的路线活着,就一辈子也没有驰骋的机会。■
(李云贵荐自《可乐》)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