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问答网

第八十节 导游普陀山全山

发布时间:2023-09-28 10:02:23作者:药师网

  第八十节导游普陀山全山

  在太平时中外的善男信女们,礼佛游览者,四时不绝。出家僧侣,参访朝拜者,亦是三五成群,络绎于道。随时可以赶斋,到处可以化缘,号称罗汉境界,海外家风。相传二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为菩萨入山出家之期,九月十九日为菩萨得道之期(均为农历)。三期中尤以二月大香会期为最盛。六月则游山避暑者较多,盖海洋空气流通,气温调匀,暑天中午最高温度不过华氏八十五、六度,早晚必凉,且有海水可浴,宜于消夏。有很多接待香客的大院庵,招待避暑旅客的设备也很完善。九月则称小香会,香客较少,并无拥挤之苦,秋高气爽,玩赏最宜。每届大小香期,上海、宁波、温州、海门等处,均有轮船,直放来山。内地各省,均须先到上海搭船,或转宁波,则终年有船直驶沈家门,距山只隔一海峡,帆船顺风时,一小时可到。

  山上有三大寺,庵堂八十余家,均可招待香客,大都设备完善,宽者能容数百人,一遇香期,山中恒集数万人,食宿均可无虑。游客抵山时,码头有肩舆可以代步,若有熟识处所,可以迳往下榻。若系初到,原无目的,可就本书所列各寺庵,随诣一处,寺僧都很欢迎,大有宾至如归之慨。行脚僧则以前后两寺,为云水挂搭之所。住定后,或朝拜菩萨,或游览圣迹(大多参拜兼游览),若无向导必迂曲往返,或有遗漏之憾。今读此书,再阅导游,定能明如指掌。笔者把全山主要寺庵景物、故事、名目、路线,一一述明,用作导游。惟各人所寄住之地方不同,出发之点有异,而主要的路线则同。试以前寺为中心,分前山、后山两大干线及洛迦山,作三日游程。

  第一日先游前山,普济寺为全山供奉观音之主刹,开创最早,规模宏大,为朝山者所必到。大殿之神运已见前文,中供观音菩萨坐像,座下有小龛,藏有十八金罗汉像,须请殿主师把锁开下来,用烛火方见。七千斤重的草绳吊大钟亦见前文详记。大寮有千僧锅、罗汉锅等大铜锅三口,大者一次可煮米多石,可供千余人食之不尽,其余陈陈相因,永不间断;有时僧多粥亦多,有时僧少而饭反少,而米固未增减,诚不可思议之事也,此出典即前文五百罗汉来普陀与菩萨斗法的来因。出寺向右有积善堂、晏坐堂、承恩堂、锡麟堂、息来院、土地堂(供山上的土地公),西上可观天柱峰、达摩峰,或沿石道西行缘白象庵、修竹庵、圆通庵、梅福庵(有梅福井,传为梅子真炼丹处)而至灵石庵,参观磐陀石(又名金刚石)、说法台、二龟听法石、五十三参石等。南下经大佛头、金刚洞、观音洞、芥瓶庵,而达海边。或由前寺向西平行,那是经磐陀庵(门前有一大放生池)、普慧庵、宝莲庵、清虚阁、伏羲庵而达金刚洞,北上至磐陀石,再回至海边。沿海岸向东行,至福泉庵(天后宫)、西方船(钢筋水泥所建船亭一座,悬于海岸,象征慈航普渡到彼岸之意,用意颇善。惜乎内中含有先天外道之气味,实是美中之不足也),再前行经广福庵、慈云庵(即供短姑处),而达道头(上山码头)。此时或由妙庄严路经佛顶山下院、海岸庵、白华庵(有竹禅壁画甚多)、三圣堂,而回前寺。或更东南行,至南天门,转经金沙至佛首庵、观音眺、西方庵,再转紫竹林、潮音洞(此洞古时灵感最多,在此可听潮音之怒吼),再转西北,经西竺庵、普门庵、正觉庵、天福庵(即总统所住之处)、天华堂、百子堂、多宝塔、莲池庵,而回前寺。

\

  第二日由前寺出发,向左经普陀街,有药师殿、澄心堂、龙王宫、法喜院、清一堂、大悲殿、兴善庵、法如庵、洪筏房,至此或左上至法华洞、东天门、妙峰庵,南下至金仙阁,过后山。或由大道直行至仙人井、金仙阁,翻岭过后山。顺大路经悦岭庵、鹤鸣庵、大乘庵(后殿有卧佛长达数丈)、常乐庵、香林庵、长生庵、光熙亭、新清凉、雨华庵、禅那庵、龙寿庵、旃檀庵、双泉庵(庵后有双泉,吃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曙庵、积善庵、伴山庵、定慧庵、上清凉(已塌)、常明庵,转下过弥勒庵、杨枝庵、而达后寺(法雨寺)。后寺有大铜镬重万斤,能容米二十四石(详情已见前文另题介绍)。出寺由左上山,一路石级铁栏,且行且住,回首东望,海阔天空,经雷祖殿、云扶石(刻有“海天佛国”四字),而达佛顶山慧济寺,为三大寺之一,其规模亦甚可观(见前专题介绍)。山后东北面有法喜庵(产茶为全山最佳者)、舍利塔、云水洞、天竺庵,均隐修之佳地也。出寺由山岭向东行,经菩萨顶、光熙峰、狮子洞、古佛洞,过飞沙澳,而至梵音洞,在此可叩求菩萨现相(灵异均见前文专题介绍)。转经飞沙澳,沿海边行,过极乐庵、羼提庵。经千步沙,金沙布地,软若兜罗棉。且行且观潮,至朝阳洞(观日出),折返仙人井,会原路归前寺。此为全山之大概也,详略当视游者之精神与兴趣及个别之因缘自择焉。全山茅蓬甚多,不及备列,路旁多有立石标名,倘具慧眼而虚心访求者,自可随处参叩。地灵人杰,名山胜地,宜于养道,当不乏大德高僧潜修其间,而真修之人,每多隐晦韬光,不求人知。如谛闲法师曾于光绪二十五年来山住茅蓬(即莲蓬)。民初太虚大师在山闭关后,曾静住于禅那庵。至于印光大师在山住三十余年,则人所共知也。

  第三日可雇帆船往洛迦山,经莲花洋(据云有二十四个莲花浪),翻腾汹涌,船之颠簸亦甚,惊心动魄。洪波巨浪,荡浴日星,水分五彩色,亦奇观也。山上有景,曰水晶宫。有茅蓬四,曰妙湛、曰圆通、曰观觉、曰自在。其下为洛迦门,舟楫之往来闽广外洋者必经此,东北角上设有灯塔。明时屠隆有诗云:“荧荧一点点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万劫灵明应不灭,五灯传后与何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