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i)僧团的第一弟子,她们分别是「神通第一」的莲华色(Uppalavanna)比库尼,与「智慧第一」的柯玛(Khema)比库尼(AN 1,chap.14)。佛陀举出这两人为所有比库尼效法的榜样与模范,其他比库尼可以此为标准来评估自己(SN 17:24)。
了解生命无常而证得阿拉汉果
「柯玛」(Khema,古译:谶摩)的巴利语原意为「安稳」,是「涅槃」的同义词。柯玛比库尼属于马嘎塔国(Magadha)的皇族,看起来非常白皙漂亮,她一达到适婚年龄,便成为宾比萨拉王(Bimbisara)的嫔妃之一。宾比萨拉王是入流者,也是佛陀的大施主,他将自己的竹园捐给僧团,且非常关心与照料比库们。
不过,虽然柯玛经常从国王口中听到佛陀的事,她却拒绝去见他,担心他会批评她的美色,并对她说欲乐的虚幻,她对这些非常执著。然而,国王想到一个诱使她闻法的方法。[1]他雇了一群歌手,向她歌颂竹林精舍的和谐、平静与庄严,由于柯玛很喜欢自然之美,因此决定去拜访那里。
她以丝绸与檀香盛装打扮,缓缓地走向佛陀正在说法的讲堂。佛陀能读出她的心思,便以神通力变现出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她身边为他摇扇。柯玛被这美女所吸引,心想:「我从未看过这么美的女人,我自己根本远不如她,别人都说苟答马(Gotama)沙门贬抑美色,他们一定是误解他了。」
佛陀接着便让这个变现的美女从年轻变到中年,然后再到老年,有着残缺的牙齿、灰白的头发与发皱的皮肤,最后倒在地上一命呜呼。这时,她才了解外在美丽的虚幻与生命的无常。她心想:「这个身体竟然会像那样毁坏?那么我的身体一定也会步上这样的命运。」
佛陀读出她的心,并说:
柯玛!瞧此堆元素,
生病、不净与腐烂,
四处淌流与渗出,
唯有愚者才贪爱。
听到偈的结尾时,柯玛便安住在入流果上。但佛陀继续教导她,并以另一个偈结束他的开示:
彼等欲奴随波流,
如蛛滑行自网中。
若能断此则智者,
平等行向所舍乐。(Dhp.347)
柯玛当下彻底觉悟,虽然身上仍穿着皇室华服,却已达到阿拉汉果与四无碍解智①。之后,得到丈夫的同意,她加入了比库尼僧团。
喜好真理,广植福田
普通人听到柯玛(Khema)的故事,只看到当下发生的奇迹,然而佛陀却能看得更远,知道这女人究竟解脱绝非偶然或好运。这种成就,几乎就如闪电一样,只有在一个人智慧的种子经过长期培育已臻成熟,且戒行圆满才可能发生。
在过去世中,柯玛已经在许多佛陀座下广植福田。由于她生性喜好最高真理,因此总是生在有佛——真理持有者——住世的地方。据说她在十万劫前就已为了供养莲华上佛,而卖掉美丽的头发。
在九十一劫前的毘婆尸佛时,她曾是比库尼与法师。此外,据经典描述,在苟答马佛(Gotama)之前的贤劫三佛教化时期,她曾经是个在家弟子,经由为僧团(sangha)造寺获得快乐。
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
在佛陀住世期间,当多数众生还在天界与地狱流转时,柯玛(Khema)总是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当无佛出世时,她会转生到有独觉佛或邻近菩萨(未来的苟答马佛Gotama)的地方。在一次转世中(Jat.354),她是菩萨的妻子,菩萨总是如此劝诫他的家人:
视己财力行布施,
遵守伍波萨他持净戒,
安住死亡之正念②。
似吾等众生之例,
死亡确定生不定,
诸法终有坏灭时,
日夜均应有正知③。
有一天,柯玛此世的独子突然被毒蛇咬死,但她却能保持平常心:
未请他自来,未令速离去;
来去皆一样,悲哀因何起?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
禁食或哭泣,于我有何益?
徒令吾亲友,平添愁与苦。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2]
遵行十德的戒律生活
还有一次,她是菩萨(未觉悟成佛前的苟答马佛陀)的媳妇(Jat.397),一位伟大的皇后,多次梦想得到菩萨的教法,之后真的得到这个法(Jat.501, 502, 534)。
经中还提到当她是皇后时,她的夫君是未来的沙利子(Sariputta)。这个丈夫在前世是个正直的国王,持守君王十德:布施、持戒、出离、忠诚、仁慈、忍辱、和睦、不害、谦卑与正义。因为这十德,国王过着快乐与幸福的生活,柯玛也遵行这些戒律生活。(Jat.534)。
正因柯玛已经在多次前世中净化自己的心,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才能在第一次遇见佛陀时,就在瞬间觉悟究竟实相。
战胜魔罗的诱惑
柯玛对于爱欲的态度转变,从《长老尼偈》所记载的对话中即可明显看出,她在其中回绝迷人诱惑者的提议。根据注释,这个诱惑者其实就是魔罗(Mara)④,他设法打消她追求解脱之心,却白忙一场,因为她已经是个阿拉汉(arahant):
「汝既年轻又美丽,
吾亦正值年少时。
五乐和合齐奏起,
速来与吾同交欢。」
「于此恶臭之肉体,
吾既反感且羞愧,
受病所苦与脆弱;
吾已断除欲爱贪。
欲爱之乐如利刃,
五蕴为彼之砧板,
汝所谓五欲诸乐,
于吾毫无乐之有。
一切欲乐断除尽,
暗黑无明已驱散。
魔罗汝当知此事,
汝已战败被根除。」(Thig.139-142)
巴谢那地王请问有关如来的四种见解
佛陀称赞柯玛(Khema)是比库尼中「智慧第一」者。《相应部》(SN 44:1)的一段对话也证实此事,它描述她的智慧如何对巴谢那地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王正在高沙喇国旅行,晚上抵达一个小镇。他想和人作心灵对话,便命令仆人去寻找镇中睿智的沙门或婆罗门。仆人四处打听,却都找不到主人想要与之交谈的沙门或婆罗门,但他得知有位佛陀的比库尼弟子住在城中。她就是圣者柯玛(Khema),以智慧、多闻与辩才而闻名四方。
国王接获报告后去见她,恭敬地问候她,并问她如来——解脱圣者——死后的情形:
「如来——佛陀——死后存在吗?」
「世尊不说如来死后存在。」
「那么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世尊并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以自我的概念想像如来
于是国王想知道为何佛陀拒绝这四种答案。想要了解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四种见解的涵意。有关如来的见解,这里不只是指无上的佛陀,而是包括所有解脱的圣者。然而,这四种见解却以自我的概念,来想像如来(佛陀),先假设这位解脱的圣者是个具有实体的自我,这个论点与那个自我的命运是相互矛盾的。
第一个见解,受到「有爱」的制约,认为那些已达到最高目标者,死后仍然以某种形而上的方式,例如分别的个体,或融入某种超人格的心灵本质形式,而继续存在。这是多数宗教所给的答案,包括几种佛教的后期诠释在内。
第二个答案——如来死后不存在——反映了「无有爱」,对灭尽的渴爱。理论家视佛陀为实存自我,他死后的命运是完全灭尽。从这个观点来看,解脱不过是真实自我的绝对消失。
第三个答案寻求一个折衷方案:如来身上一切无常的事物死时都会灭尽,但恒常的本质——他的灵魂,则会继续存在。
第四个答案试图藉由「双重否定」来跳脱困境,这个方法是一种怀疑论,仍然暗藏如来是真实自我的概念。
这四种方式都被佛陀斥为邪见,它们都假设有一个「我」独存于世间,这个「我」不是被高举为永恒的生命,就是被消灭打入虚无的深渊。但事实上,「我」与「世间」都只是建立在构成经验过程之五蕴基础上的抽象概念,只有诸佛与睿智的弟子才能如实见到这点。
不具备这种智见的人,就会落入四种邪见之中。他们假设有个「我」——一个常存的「自我」,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它逐步提升直到解脱进入梵界为止。他们或认为解脱只是真实自我的消灭;或采取折衷的立场;或落入怀疑论中。
「我」或「世间」是不断变动的过程
然而佛陀却教导,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或「自我」可以被投射入永恒,或完全消灭,这种实存的自我根本不存在,也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谓的「我」或「世间」其实是一种不断变动的过程,一直在流动。这种过程形成「我」与「世间」的假象,它们后来成为推想过去来源与未来命运的对象。解脱之道必须停止「我」的推想,放弃我们习惯性的见解与公式,并在我见形成的基础——身心的具体过程上,直接检视现象。
解脱是修行得来的,不是藉由推理玄想,而是藉由正念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生灭。这些现象都是由因生起,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是会衰灭的。但凡是无常且会衰灭的事物,就不可能是自我。由于五蕴都会衰灭,它们会生病、瓦解与消逝,因此不是「我的」自性,也不是「我所有」。它们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是缘起性空的。
由于一切我见都只是心的妄想,是推理的产物,因此如何如来死后的命题都只是一种假象,源自于对确定性概念的渴想。一切遵从佛陀教法者,例如柯玛(Khema)比库尼,都很笃定地了解佛陀并未教导自性灭尽。我们活在一个恒常毁坏与无法控制的变易世界中,在死亡的领域中,我们认为是「我」与「我所有」的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在消逝。只有放下这些事物,我们才可能达到真正安稳的皈依处。因此佛陀说:「涅槃之门已开启,惟具耳者能信入。」
如来不可定义
柯玛(Khema)在和巴谢那地王(Pasenadi)的讨论过程中,举了一个比喻。她问国王,你是否有善巧的数学家或统计学家能计算恒河中有多少粒沙子。国王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恒河沙是算不清、不可数的。她再问国王,他是否知道有任何人能算出大海中有多少加仑的水。国王还是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
于是,柯玛说如来也一样,任何人想定义佛陀,都只能经由五蕴,但那些已经觉悟者,都已不再执持它们作为个人的身分:「如来无法被以色、受、想、行、识衡量,他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因此,不适合说如来死后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些命题,没有一个能定义那不可定义的如来。
国王对于柯玛比库尼的睿智解释,感到很高兴。之后,他遇见佛陀,并问他同样那四个问题,大师的回答和柯玛完全相同,并且用字也一模一样。国王很惊讶,遂将他与圣比库尼柯玛,这位「智慧第一」女弟子的对话重述一次。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347偈),Thig. vv. 139-144与注释:Ap. ii, 2:8。见BL, 3:225-226。
[2]由法兰西斯(H. T. Francis)翻译,在柯威尔(Kowell)编的《本生经》(The Jataka 3:110)中。
译注
①四无碍解智:(一)义无碍解智,洞见教法的意义,了知其内涵与脉络,能从事物的由「因」而推到「果」。(二)法无碍解智,了知教法在佛法架构里的关连,以及从事物的「果」溯及「因」。(三)词无碍解智,能理解教法的语言、文法与词形变化。(四)辩无碍解智,是率前三种智去阐释教法,以唤醒他人觉悟的能力。
②正念:「念」是将心稳定地系在所缘的对象上,清楚、专注地觉察实际发生于身上、身内的事,不忘却也不让它消失。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支,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它也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为培育其他六支的基础。它也是五根、五力之一,有督导其他四根、四力平衡发展的作用。
③正知:即于当下清楚觉知,通常与正念同时生起。正知共有四种:(一)有益正知:了知行动是否有益的智慧;(二)适宜正知:了知行动是否适宜的智慧;(三)行处正知:了知心是否不断地专注于修止、观业处的智慧;(四)不痴正知:如实了知身心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④魔罗(Mara):即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或魔罗(mara)。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罗」。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