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一九八二年二月
地点:佛光山
对象:台湾省政府办国学研习会的老师(弟子依空记)
一.什么是佛教的现代化
二.佛教现代化的依据
三.佛教现代化的原则
四.如何推动佛教现代化?
各位国学研习会的老师们:
你们这一次到佛光山来参加活动,看到佛光山各方面的设备、情况,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想?或许各位会觉得佛光山和其它的寺院不一样,充满现代化的气息。住在山上的职事和同学们,不管是新来参学的,或者是居住很久的人,大家一定也有同感,佛光山的一切很现代化。将佛教推动向现代的新纪元,是我们历年来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们的宗旨、目标,不一定皆能为社会上的大众所体会,但要把佛教的真理,广大地传播给社会,让现代的人们欣然地接受,佛教走上现代化,是一条必然的途径。今天就针对“佛教现代化”这个问题,向各位提供我个人的看法。
佛教从印度本土传到中国,长期来受到中国政治民俗等的影响,产生有别于印度的中国佛教。在印度,僧团为引导社会道德归趣、超越国家权力的出世间团体;在中国,在专制君主体制之下,一切都附属于政治而存在,佛教也无法幸免。君主的施政方针,往往决定佛教的兴衰与否?有名的三武一宗法难,即是印证。尤其到了明朝,佛教由于当政者的政策,遂走上了远离社会人群,封闭自守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当过沙弥,做过和尚,了解佛教四姓皆摄的包容性,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当时由于一些不法份子假借宗教为谋叛的温床,因此明太祖即位后,即对一切的宗教,特别是佛教,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以分散其对社会的影响力量。他要求全国的出家人,到山林中去修行,使佛教脱离社会,无法和群众接触,而成为少数人修心养性的安养所。因此佛教由隋唐时代积极投入社会,救度人们痛苦的盛世,而没落至关山门的佛教、保守退避的山林佛教。余波所及,影响至现代,佛教度化群机的功能无法发挥,遂成为社会人士嗤之以鼻的对象!
民国以来,经过新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的极力提倡,推行八宗兼弘的人生佛教,一些年轻的僧侣,受到大师的影响,对未来佛教应何去何从的方向,有了新的体认,而喊出:“打开山门,走进社会。”“佛教要下山去!”“佛教要大众化、通俗化、文艺化。”等等的口号。本来佛教即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是五乘共有的真理,不光是出家人特有的修行准则,是七众弟子共有的人生指南。佛教应该普遍化于每个家庭,佛教应该为每个人所接受。过去的大德,为了达到此理想,禅宗者,则提倡化禅机于耕作之中的农禅生活;净土宗更是大事传播三根普被的净土思想,忙人闲人都可修念佛法门。更有一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主张以现代语文来诠释大藏经,以现代的印刷方式来流通佛教的经典,使佛陀高深教义,能够普遍地为一般庶民所了解。
综观民国以来所提倡的“佛教现代化”运动,今日究竟完成了多少?佛教是真正现代化了?我们以为尚嫌不足。佛陀以一大事因缘降生于世,所谓一大事因缘即示教利喜。也就是开示众生以言教,给与众生以欢喜。基于此原则,佛法一定要适合于现代人的需要,让众生欢喜,自然地接受,才是佛陀示教的真正本怀!
所谓“佛教现代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惑众取哗。现代化的佛教,乃是本着佛陀慈悲为怀,普化众生的心愿,本着历代祖师,尤其是太虚大师的主张,吾人只不过在此稍尽一点棉力罢了!根据印度出土的遗迹,佛陀在世时所住的精舍,不管在卫生、通风等设备,都相当的进步,达到当时的“现代化”。翻阅中国佛教史书上的记载,北魏时代置有僧只户、僧只粟,以解决人民的饥馑;唐代设有悲田院、疗病院、施药院等福祉设施,以救助孤苦疾病的人。佛教要因应每一个时代的需要,以最巧妙的方便,将佛陀慈悲的精神,普示于社会,也就是要“现代化”于每一个时代,因此,我们提倡佛教现代化,并不是创新,而是复古,把过去诸佛、大德的教化,以现代人熟悉、乐意接受的方式,揭櫫于大众而已!
关于“佛教现代化”这个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诸点,供给各位做为参考:
一.什么是佛教的现代化
上面我们提到佛教要现代化,那么现代化的佛教,究竟有一些什么原则呢?我想提出几点:
(一)现代化的佛教是合理的,不是邪见的
佛教之异于其它的宗教,为佛教不仅富有信仰、戒律、礼仪等实践行门,更有合理性、客观性的思想理论作为实践的根据。佛教的根本教理-原始佛教的三法印、缘起说,大乘佛教的般若空,不仅合乎佛教的道理,并且合乎人间的道理,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能适用于人类社会,并且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更加能证明其合理性。
所谓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根据佛教的看法,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人体细胞每日的新陈代谢作用,由少年、青年、壮年而老化的人生过程;物理现象界宇宙星球的不断运转,山河大地沧海变桑田的瞬息变化,都说明了“诸行无常”颠扑不破的真实性。因此人间的富贵、快乐固然无常,世上的苦难、灾厄也是无常。我们快乐的时候,居安要思危,未雨要绸缪;处困苦的时候,只要努力奋发,一定能改变困境,获得快乐。因“诸行无常”不仅仅是消极性地由好的情况变成坏的情况,或由坏的情况变成好的情况,“诸行无常”提供吾人精进向上的积极意义。
自有人类文化以来,生命起源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有的主张宇宙的一切是唯一神创造的,譬如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印度婆罗门教的梵天、回教的阿拉等等都将宇宙的来源归诸于神格化的第一因。有的则主张一切是命运安排好的;有的以为是无因无缘、偶然机会的凑合;有的则认为一切现象是物质元素的结合。佛陀为了破除这些邪见,提出“诸法无我”的独特见解,而揭示出因缘生灭的法则。所谓“诸法无我”是宇宙万象没有固定性的自我、本体,一切现象只不过因缘和合而成。因缘条件不具备了,就消灭分散。如果能明了“诸法无我”的道理,就个人而言,对于世间的一切就不会起贪着心,提得起、放得下,自在快乐。就社会而言,如果人人都能体认“无我”的妙意,那么就没有自我中心的思想,不坚持己见,处处为他人着想,成全别人,社会必定和乐安详。因此无我乃是去除小我、私我的意思,小我去除了,大我才能显现出来;私我空无了,涅槃寂静的真我才能呈露出来。因此世间的事物,如果合乎三法印、空的道理,就是佛法,否则就是邪见,这是佛教现代化的第一条原则。
(二)现代化的佛教是实有的、不是玄想的
真理除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真理更具有信实性。譬如前面所叙述的“诸行无常”的道理,就是最好的印证。佛教说无常,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必定会死亡;聚合的东西,必定会败坏,因此说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无常的道理,普遍适用于一切现象,并且必然如此演变,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有的宗教为了显示其奇特,对于其教主之描写,极尽灵异之能事,譬如基督教的耶稣为童女受胎所生,有的甚至假托信史以外的人物为创教者。我们从创立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可以明了佛教是个重视实在,不尚玄想的宗教。根据印度历史的记载,佛陀为印度释迦族的王子,为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呼风唤雨、捏造无凭的神仙。佛陀的成道过程、教化事迹,也实实在在有凭有据记录于史书之上,而不是虚无飘渺、神奇怪异的存在。佛陀本身对于弟子的教导,也着重于人生问题的解决,凡是和了脱痛苦、成就慧命没有关系的形而上学,都为佛陀所呵斥。在箭喻经里,佛在世时,有一位长老的孩子,请教佛陀有关世界有边无边、灵魂存在不存在等本体的问题,佛陀于是引用毒箭为譬喻,避而不答,此即有名的十四难不答。佛陀所关心的是如何拔去众生身上的烦恼毒箭,而不是有关毒箭的种类、制造方法等和生命没有相干、玄之又玄的问题。
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之中,充满高妙的道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针对众生的毛病,而开出的药方。因此佛教虽然有深奥的哲理,但是更注重实践,纯粹性哲学理论的探讨,并不是佛教所推崇,这也是哲学思辨上,将佛教的教理发挥至极点的部派佛教之所以被视为小乘的原因。佛教不以谈玄说妙的文字游戏为满足,佛教真正的目标在于解决众生的疾苦,因此现代的佛教是实实在在以解决人生问题为主旨、以人文主义为本位的宗教,而不是虚幻不实的玄思清谈。
(三)现代化的佛教是现世的,不光是未来的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当现实生活中失败已极、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以宗教信仰为精神归宿,因为许多的宗教,总是教人把希望寄托于渺不可知的未来,因此宗教遂被一些自鸣为受过现代科学新知洗礼的知识份子,嗤为不能解决现时的病痛,只是暂时麻醉神经的鸦片。其实宗教真正的目的,并不在叫人逃避现实,躲入未来世界的象牙塔里,而是勇敢地面对当前的痛苦,并且找出离苦得乐的方法,因此宗教对于未来虽然有美颜的丽图,但是更注重现在世界的开发、完成,而佛教就是典型的例子。
佛教讲时间,虽然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但是着重于现在;佛教讲空间,此世界、他世界、无量十方诸世界,但是着力于此世界的净化;佛教讲有情,不止人类而已,地狱、饿鬼、畜生,乃至十法界无量众生,但是重视以人为本的佛法、以人为本的解脱,因为现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更遑论无量阿僧只劫的未来;吾人所居住的娑婆秽土都无法净化,如何去庄严其它的国土?此世界的众生都无法教化,如何去济度无量的众生?因此现代化的佛教,虽然说三世、十方、无量众生,但是更重视此时、此地、此人。
佛教的重视现世,可以由有名的三世因果偈看出端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教认为人生的祸福苦乐不是前世注定、无法改变的;佛教主张人类造下什么业因,将来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付出责任,受到相等的果报,因此佛教有别于机械的因果命定论,也不同于拨无因果的享乐主义者,而提倡不常不断的中道思想。根据佛教的教义,过去我们所做的一切,虽然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我们如果能够把握每一刻真实的现在,努力开垦自己生命的园地,未来的世界仍然是美丽灿烂的。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因此我们对于既成的过去,不需要再无谓地伤感懊恼,对于未来也不必过份的憧憬幻想,重要的笃实地活在每一刻的现在里,把现在的身心安顿得恰当,使它不出问题,就是善于对待自己的调御师了。因此现代化的佛教,虽然说过去、现在、未来,但是更重视现世的完成;仙邦帝乡虽然逍遥惬意,但是比不上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落实。
(四)现代化的佛教是正信的,不是迷信的
谈到宗教信仰,随着民智的开发,而有种种的层次。在过去知识未开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等现象,无比的敬畏,随时会危及生命财产,因此举凡雷公、雷母、风伯、雨姐都成为膜拜的对象,乃至大树、石头都成为神只,能够降祸赐福,因此而产生自然精灵崇拜的宗教。随着时代的递移,由对自然界的信仰,而进入以民族英雄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譬如关云长忠义可佩,遂和孔子并列为文武二圣,成为儒家精神的丰征。岳武穆精忠爱国可敬,到处建有岳王庙,受到万民的景仰。郑成功开垦台湾、妈祖救济苦难,都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伟大的神明,香火不绝。乃至封神榜、西游记等神异小说中如李哪里吒、孙行者等子虚乌有的人物,也为民间所膜拜不疑。现代化的佛教,应该从对自然图腾的崇拜、英雄式的神权信仰,走向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现代化的佛教,不可以如过去知识低落的时代迷信怪诞,以神奇蛊惑民众,而应该将人心导引至正信的领域。
有人一提到宗教信仰,总认为是村夫渔妇的迷信行径,我们以为迷信固然不可宣扬助长,但是有时迷信却比不信更好。我们看看老公公、老婆婆持香祷告于神明之前时,宗教的信仰,使他们不敢心存恶意、作奸犯科,他们的心思是善良的,他们的人格是高超的。有时候这种宗教信仰是维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股力量;迷信有时候何尝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能源!譬如军人为国家牺牲,为卫民而献出生命,为什么要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奉献呢?因为对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产生一种不问任何原因、不计较任何条件的绝对信仰,也就是“迷信”的情操,因此可以不顾一切牺牲,献出所有,因此迷信不一定就不好,如果善于运用,有时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
过去有一位老太婆信佛虔诚,没有受过教育,不会看经,因此持诵“唵嘛呢叭弥吽”,并且每诵一句,就拿一颗豆子来计数,昼夜不断,精进不已。由于她不认识字,把“吽”字误念成“牛”字,虽然如此,时日久了,精诚所至,竟然念到豆子自动跳起来的境界。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明了,当我们对一件事产生无比的信心,专注前往,毫不退缩,自然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完成目标。古人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倒海如反掌折枝之易。因此对宗教、真理、正义,产生磐石不移的“迷信”,不足忧惧,值得担心的是什么都不信,精神没有寄托的地方,心灵没有安住的场所;心田中毫无善恶是非的种子,才是最令人忧心忡忡的事!在泰国有一种习惯,女孩子选择对象结婚时,要先了解对方有没有当过和尚,当过了和尚,表示此人已受过宗教纯善的薰习,严格的生活训练,有了宗教的信仰,才能嫁给他,如果没有宗教信仰,表示此人缺乏人生目标,不能轻易托付终身。宗教信仰,有时成为衡量一个人人品的准则。
各位也许会以为我对迷信的行为表示赞同,其实我只是想表明迷信虽然不值得推波助澜、极力宣扬,但是总比完全没有信仰要好。迷信有时也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束缚,譬如有的人盖房子要看风水、八卦,乔迁时还要算时辰,如果不如此,恐怕祸及子孙、冒犯祖先,其实依照佛教的看法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算命看地理无非是我们自找的一些束缚而已,我们应该从迷信之中挣脱出来,培养正信,开拓自己的生命,才是佛教现代应走的途径。
迷信是对宗教不计利害得失、全心全意的信奉,由于不明宗教净化人心、提升生命的道理,终究不是十全十美的境界;另外比迷信更糟糕的是不分是非善恶、邪知邪见的信仰-邪信,譬如过去中国社会里,有一些不法的宗教组织,如白莲教、一贯道等,以邪说异行,蛊惑民众,违背宗教劝人向善、敦风懿俗的原则,更是不足采取。现代化的佛教,应该远离邪信的桎梏,摆脱迷信的束缚,建立正确的信仰,培养一颗活活泼泼的心意,徜徉于真理的领域。
(五)现代化的佛教是进步的,不是保守的
二十世纪是科技文明进步的时代,佛教不但要随着时代社会进步,并且要走在时代的前端,领导着现代的人心思潮向前迈进。
现代化的佛教不能保守退缩、不能遵守成规,在各方面应该力求新的突破,寻新的进展。譬如在建筑方面,应该讲究庄严、圣洁,吸取现代科技文明的菁华,追求现代化。有些人来到佛光山,看到佛光山的殿堂客室舖地毯、装冷气,不能了解我们的作法,不以为然地说:“佛光山是佛教寺院,竟然舖地毯、装冷气。”我请教大家,不舖地毯,难道任它尘土一堆、泥泞满地才美观吗?不装冷气,难道热得汗流夹背才舒适吗?有的人看到出家人驾驶汽车,惊异不已?看到寺院有现代化的电气设备,以为新奇。其实一切物质的发明,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更舒适,如果透过现代文明的种种产物,能够使现代人很容易地了解佛教的道理,自然地接受佛教,为什么佛教要开时代的倒车,矫情不加以运用,而退到蛮荒不便时代呢?事实上佛教在每一个时代里,一直是很进步的,譬如现在大家使用的围巾,原来是出家人御寒的东西;少女们穿的凉鞋,滥觞于僧侣们的罗汉鞋。佛教要我们清心寡欲,并不是否定社会生活的价值,而是对一切的物质不起执着,役物而不为物所役,只要有片叶不沾身的功夫,何妨漫游于百花丛中呢?事实上,佛教的理想世界-佛国净土,譬如极乐世界的辉煌庄严,岂仅是冷气、地毯而已,而是黄金铺地;房屋的建筑不止是钢筋水泥,而是七宝所成。如果我们抱持娑婆的思想,地毯也不要,冷气也不用,自取不便,极乐世界不是也会变成娑婆秽土了吗?
我们在佛光山利用天然的地形,建设了净土洞窟,希望藉着现代的雕刻,绘画等艺术,把极乐世界的殊胜情形,介绍给社会人士。有人对我说:“你们应该建筑地狱,让更多的人看了,心生畏惧,自然会信仰佛教。”宗教的信仰,是探讨生命的奥秘,而自然发诸于内心的一种需要,不是透过威吓利诱,而勉强入信的。况且十八层地狱在恐怖的极权国家里,我们追求的是民主开放的社会,民主开放的社会是西方充满光明、幸福、富足、安详的极乐净土世界,而不是黑暗、悲惨、痛苦、绝望的地狱。这个净土佛国,并不在西方十万里以外的极乐世界,就在吾人生存的娑婆世界里,因此如何把我们生存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圣洁庄严、雍容肃穆的极乐净土,是我们应该努力以赴的方向!
(六)现代化的佛教是道德的,不是神奇的
有人说:科学是万能的。科学确实打开了不少宇宙的奥秘,但是却有更多浑沌未凿的天机,是科学的顽童所无法敲开的。连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都认为:人生最后的领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神秘是任何宗教共有的特质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最珍贵的,宗教更珍贵的内涵是净化人心的道德,而不是神奇。
有的人看到神明能占卜未来,能以符籙袪邪,就信奉不疑,有的人看到鸾生穀坐关、炼丹修道,就崇拜有加。其实神异怪奇,并不是宗教所推崇的对象。譬如孔子就不语怪力乱神,佛陀也禁止弟子使用神通。神通有时虽然也不失为度化众生的方便,但是究竟不是常道,不宜经常使用,好比有刺激性的食物,偶而食之,可以提神醒脑,但是常久食用,则有破坏性灵之虞,不可不慎!况且不管神通如何的广大,终究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烦恼,无济于生命的净化。譬如鬼神也具有天眼、天耳、神足、宿命、他心等五种神通,但是仍然不能免于六道的生死轮回,主要是缺乏烦恼都已断尽的漏尽通。而漏尽通是在日常生活的身心净化中完成的,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将宗教道德化,不要使其神奇化,将佛教指导社会人心的伦理道德,密切地应用于生活之中,推行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从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人际来往的关系中,去推动以道德为本、有利于社会的现代化佛教。
二.佛教现代化的依据
宗教应该因应时代的需要,而有所革新改进的认识,普遍见于各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允许祭祖,允许神父参与世间的活动,基督教更是极力提倡革新,我们佛教也需要作一番革新,趋于现代化。那么佛教,要依据什么以达到现代化呢?下面我仍然分为六点,加以说明。
(一)观机逗教
所谓“观机逗教”,即对方是什么根器,就施予什么教化。佛教是属于大众的,佛陀为了度尽一切有缘的众生,解决众生们的各种痛苦,敷设八万四千种法门,并且依众生的根机,将佛法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网罗一切的学派。譬如儒家讲三纲五常,而佛教提倡三皈五戒中的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婬、不饮酒,依次为五常的仁、义、信、礼、智,因此依佛教的看法,注重人文精神的儒家,可归为人乘的佛教。
基督教讲永生,信仰上帝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就下地狱。佛教也讲天堂地狱,佛教的天堂是思衣得衣、欲食得食,长寿幸福的三界二十八天。因此基督教可归入天乘的佛教。只是佛教认为天乘虽然可以享受无比的快乐,但是尚未涤尽烦恼垢秽,终非究竟的境界。佛教理想中的境界是慈悲的佛陀,而不是愤怒的上帝。
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弃智无争的思想,可归为声闻缘觉的二乘佛教。二乘佛法偏重于各人的自度自了、遁世潜修,因此被大乘佛教呵斥为焦芽败种的小乘。五乘中的菩萨乘是抱持出世的思想,从事入世的度众工作,也就是将声闻、缘觉的出世思想,和人天的入世精神融和为一体,不仅自利,更要利人;不但自度,更需度他。佛教虽然方便将一代教法分为五乘,为的是不舍弃任何根器的众生,但慈悲济众的菩萨乘,才是佛教所致力推弘的法门;进而专权教的三乘趋入实教的一乘,才是最究竟的境界。
(二)契理契机
所谓契理契机,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的意思。宇宙人生的真理虽然是佛陀所宣说的,但是佛陀即使不出世,真理还是存在的,由于佛陀出生于娑婆世间,四十九年之中,以种种的方便权巧,契合众生的根机,而说种种的法门,因此契理的佛法,乃得宣扬于世间。
根据经典上的记载,佛陀最初成道时,在金刚座上对大乘利根菩萨说华严经。由于华严经乃佛自所证的觉悟境界,为称性的根本法门,因此二乘的阿罗汉听了,如聋若哑无法领会,佛陀于是说契合于他们根机的方等诸经。在法华会上,佛陀演说一乘教的法华经时,有五千名的声闻弟子,由于道理太深,不能相契,因此纷纷退席,这就是有名的五千退席。因此今日的布教人员,对于圣贤至高至善的道理,要适合众生的程度,运用智能,深入浅出施以教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譬如对老农老圃而言,笛卡耳哲学的深奥,比不上如何种植稻谷菜蔬,有更好的收成来得重要。佛陀在世时,对调琴的琴师就以音乐为譬,教导众生如何不急不缓地调和自己的心性;对放牛的牧童就以牧牛为喻,教化弟子如何驯服放逸的身心,使奥妙的教理都能贴切善巧地契入众生的心中,佛陀可以说是最善于教化众生的教育家!
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些人慨歎佛教的教义太深奥,无法登堂入室,窥其玄密。但是反观今日信众聆听佛法的心态,也有待商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佛教徒,赶场似地奔跑于各道场之间,一问之下,说是去听经,本来听闻佛法是好事。但是再细问对方:“那位大德讲经讲得如何呢?”则回答:“讲得很好,我完全听不懂。”听不懂的佛法再高深、再精彩,只是束之高阁的装饰品,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毫无意义,实在不知道好在哪里里?因此今后弘法的人,弘扬佛教教义的时候,不但要契理,更要注重契机,让众生都能蒙沾甘露法味的滋润。而闻法的人,也要修学适合自己禀质的法门,努力和佛法相应,才能契入佛法的智能大海!
(三)方便多门
佛教里有一句话说:“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好比我们从高雄到台北去办事,或者坐火车、或者搭汽车,甚至乘飞机,虽然交通工具不同,但是最后都能到达目的地,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同样的,佛陀为接引众生契入涅槃妙心,而开演了八万四千种法门,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是最终的目的,无非希望众生能证悟自家清净本性。
近代弘扬净土思想的大德──印光大师,在世时受到信徒们的尊崇。有一次信徒们听说大师要到某个寺院讲经,大家慕名联袂前往。讲经法会进行至半途,听法的信众稀稀落落地离去。大师看了于是说:“大家那里是来听经的,只不过是好奇,来看看我印光是不是三头六臂罢了!”从此不再讲经,而以书信往返来接引信徒,皈依的弟子有十万人之多。由大师的例子,讲经说法固然是度众的方法,鱼雁启迷何尝不是利生的方便?譬如弘一大师也常以墨宝赠送信徒,只要运用得当,世间的辞章艺术,也可以成为登陆彼岸的津梁。
佛教为了达到万源之本,而有种种的说法,有时谈空说有,有时论相说性。譬如过去有人问智藏禅师法要,禅师一概回答:“有!”而同样的问题询问径山禅师时,禅师却回答:“无!”乍看之下,彷佛矛盾不通,其实说有说无,理同出一辙。径山禅师是从证悟的境界而说自性毕竟空,一心之外,别无他物,因此没有天堂地狱、田园妻子的假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吾人不能体证此境界,因此智藏禅师才方便地从事相上说因缘差别有。事实上有无本为一体,非为二物,今后如何运用千差万别的方便法门,使众生同归真理之门,是佛教现代化的努力目标!
(四)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本来是华严经中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心之一,意思是说菩萨要顺着众生的意愿,满足他们的希求。但是由于众生的智能为无明所蔽,如果放纵欲望,贪婪无餍,难免产生偏差,因此佛教一向视五欲为烦恼渊薮,恒顺众生的希望,继而导之入于善道的理想,也因此很难推行。譬如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升官发财、儿孙满堂,而佛教认为“黄金是毒蛇、金钱是罪恶。”“儿女是讨债鬼”,看到别人夫妻结合就说:“爱是苦啊!夫妻是冤家聚头。”把亲情伦理、钱财官位说得十分可怕,让一般人裹足生畏,不敢信仰佛教。其实金钱本身没有罪,如果善于运用,金钱往往是推动各种事业的净财;爱情也不是可怕的东西,只要处理得当,爱情也不失为生命力的泉源。
我们的七情六慾好比流水,可以灌溉田园,也可能淹没屋舍。而对这一股载舟覆舟的欲流,如果一味加以堵塞,恐怕弄巧成拙,反而泛滥成灾,只有用疏濬的方法,导入于沟渠,才能收到水利之益,因此佛教现代化的依据,是如何因应众生的需要,将之引导于正途,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加以排斥。拳头固然会打伤人,但是腰酸背痛的时候,拳头也是止痛的良剂!其实拳头本身无善无恶,持之行善则善,握之作恶则恶,如何趋善祛恶,系乎是否能够巧妙运用。
(五)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也是普贤十大愿之中的一愿,意思是说随时将欢喜布施给他人。比方看到别人有成就的时候,不起嫉妒的心,随口说些赞歎的好话;看到别人失意的时候,不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随口说些鼓励的言语。除了随口布施欢喜之外,随手做好事,随心帮助人,乃至给对方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不经意的问安,都是随喜的功德。
佛教的四摄六度皆为很好的随喜功德,譬如四摄法中的慈颜摄,就是以和颜悦色对待别人,也就是脸上的随喜功德。爱语摄就是以柔软语、真实语和对方交谈,也就是口上的随喜功德。同事摄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对方最能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摄化他。譬如父母为了餵小孩子吃饭、喝牛奶,或者以糖果哄骗,或者好言诱之,让小孩子生欢喜心,乖乖地吃饭。同样地从事教化工作的人,对待众生要如父母疼爱子女一般,以慈爱心给予欢喜。而对方欣喜接受布施,才有功德可言。因此经上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仅施的人要欢喜,受的人也欢喜接受,才是真正行布施者。
(六)不舍一法
经上说菩萨不舍弃任何的众生。对菩萨而言,如何顽冥愚昧的众生,都具有佛性,都有得度的可能。因此菩萨为了使众生觉悟其清净自性,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不舍弃任何一法,总想尽办法度化他,甚至因此而贬损自己,也加以运用。
有一次信徒送来一块饼,赵州禅师为了印证弟子文偃禅师的境界,就对弟子说:“我们把自己比喻得最丑陋、最肮脏的人,就赢得这块饼。”最后文偃禅师把自己比喻为在粪便中乘凉的蛆,而赢得了饼,也得到了乃师赵州禅师的印可。从这则公案可以了解禅师们在污秽的粪便中,都能洒脱自在的乘凉,多么逍遥超脱!而为了印证法要,连取譬于粪便的法门都不舍弃,赵州禅师可称得上善教化众生的长者,佛教的四弘誓愿的其中一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因为众生无量无边,而菩萨要度尽无边的众生,因此菩萨要修学一切的法门。为了救治众生的病,要开出种种的药方,有时用补药,告之以正道;有时用泻药,泻去其邪见;有时甚至用毒药,以毒攻毒,祛除其愚痴。所谓善治病者,砒霜毒药,皆能治病。只要善于运用,无情的青山溪流、繁花翠竹,都是上弘下化的好道具!
三.佛教现代化的原则
我们推动佛教现代化,应该遵守一些什么原则?我仅提供几点,以便各位参考。
(一)度生重于度死
一般人的观念里,人死了才需要找个出家人来诵经、超荐超荐,佛教彷佛是专为死人而设立的,和活着的人毫不相干,佛教对社会而言,遂变成多余的存在,和实际生脱离关系。细察其原因,这种风气的形成,佛教界中的一些人士也难辞推波助澜之咎!
当我们问某人:“你为什么出家学佛?”一般人总是回答说:“为了了脱生死。”本来解脱生死的根本烦恼,是佛教最终的目标,但是了脱生死并不是逃避现实生活,要从日常的身心净化中去下功夫。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出家?我绝对不敢说为了了脱生死。我十二岁的时候,看到家乡的一位大和尚,对着众多的信徒讲经说法,威仪具足,令人敬慕!我心想:假如我也能出家度化那么多人,让大家在有生之年,就能蒙受法益,不必等到断气了,才麻烦一些人来唱唱念念,那该有多好!根据经上记载,替去世的亡魂超荐,固然也有功德,但十分利益亡者只领受三分,其它的七分还是生者受益,如果超度的法会做得不如法,功德就愈小了。因此度死固然重要,度生则更为迫切,生者、死者都能度化,才能了脱生死。
时下佛教有一种弊病,青年发心出家学佛,有些寺院不知施予教育,而青年本身也不知如何精进,有些于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到处赶经忏。更有甚者,一些在家人士也加入此行列,竞争激烈,“经忏公司”乃如雨后春笋,到处林立,徒然造就一批靠死人吃饭、使佛教趋于末流的焦芽败种者。因此佛教要步向现代化,“度生重于度死”的原则,是第一要务。
(二)奉献重于祈求
台湾的宗教界一片重于祈求的现象,要求佛菩萨保佑他添丁发财,要求神明赐给他功名富贵,把宗教的信仰建立在个人的私欲、贪求之上,使宗教的格调不能特出,人性无法透过宗教的薰陶而提高升华,我以为现代化的佛教应该发扬服务、奉献的精神,为大众付出一片热诚,为社会献上一份关爱。
在平时的修持中,我和佛光山的徒众一样也拜佛祈愿,只是我不曾祈求佛菩萨保佑我长命百岁,保佑我发财腾达。我总是如此的祈求着:“佛菩萨!请将一切的苦,难都降在我的身上,让您的弟子考验自己,能不能为众生担当苦难?请将所有的挫折都加诸于我,使您的弟子在挫折中,把自己训练得更坚强,为众生挑负一切的责任!”
我们不曾想过要从菩萨那儿得到一些什么?我们只是因为信仰了佛教而如何为大众尽一份心力,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们觉得奉献的心愿,才真正能和诸佛菩萨慈悲的精神契合!
(三)生活重于生死
前面我们提过,当我们问佛教徒:“你为什么学佛?”佛教徒一向的回答是:“为了了脱生死!”“你为什么出家?”“为了解脱生死!”我们也提倡了生脱死,但是在了脱生死之前,先要把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能达到真正的了脱生死之境。眼前的生活都无法解决了,还奢谈什么生死解脱呢?
为了某些人要了脱生死,放弃人间的责任,到深山幽林中去清修,我们这些人就要辛苦的工作,供养他生活所需,让他躲到山林中去修行。此人成佛作祖了,而佛教也因此被讥为社会的包袱!其实这种只求自度自了的思想,是无法成佛作祖的,因为缺乏大悲心,是成不了佛的,而大悲心是在渡引大众,利益群机之中养成。我们认为了生脱死并不是自私自了,绝非偷懒享受。我们应该先在人间辛劳播种,从生活上去健全身心,解决生死的问题,而不是当社会的逃兵!
过去太虚大师提倡佛教要从事生产,我们以为出家人也要学会社会的技能,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譬如我对佛光山的大众,要求每一个出家男众要具备教师的能力,女众要成为护士或幼教人员,以自己的劳力,换取所得来办道修行,不必仰赖社会养活我们。自己的生活没有匮缺了,进而服务社会,奉献人群,协助众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解脱生死的根本烦恼。因此推行佛教现代化,虽然最终的目的是生死的解脱,但是必须从生活的完成着手,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种人间佛教,生活佛教的推展,是佛教走上现代化的必行要径!
(四)事业重于庙堂
放眼今日台湾的宗教,三步一寺,五步一庙,已经到了近乎泛滥的地步,其中佛教的寺院也不在少数。而这些林立的寺院,不但不能为佛教提供什么贡献,反而分散了佛教的力量,使社会人士对于佛教所投入的物力,以及佛教本身的才力,分散于各个寺院,无法集中于一处,充分发挥佛教教化社会的功能,阻遏了佛教的进步!
寺院本来是传播佛法的道场,是大众心灵寄托的地方,但是今日佛教界,有许多人将寺院视为个人清修的场所,是安养天年的养老院,是逃避世间责任的收容所。使佛教取诸于社会,而对社会却不能有所回馈,担当起福利社会的责任,肩挑起引导人生的大任,使佛教成为社会诟病的对象。
慈航法师说过:“宗教生存的三大命脉为教育、文化、慈善。”一座寺庙盖得如何的富丽堂皇,如果没有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做为内涵,不是完整的道场,只是虚有其表的建筑而已。我当初开建佛光山时,有一些名家送我一些宝贵的字画,由于当时经济拮据,捉襟见肘,有人就建议我,将这些字画义卖了,以建设佛光山。我一幅也舍不得卖,保留了下来,因为我们以为有了历史文化,宗教才有生命。我们自从创建佛光山以来,一直在创办这三种佛教事业,在教育方面则办了培养弘法人才的佛教学院,以及社会一般的学校,乃至以社会各阶层人士为对象的各种讲座、夏令营,务求僧众信众,出家与在家都受到教化。在文化方面则办有出版社,编辑佛教丛书刊物。在慈善方面则设立养老院、育幼院等福祉设施。我们的宗旨是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利益社会,以朝圣净化人心。希望透过佛教事业的创办,为佛教开创新纪元,担当起弘法利生的任务,使佛教免于寄生社会之讥。因此佛教现代化,吾人应有事业重于寺庙的认识!
(五)大众重于个人
佛教的教团称为僧伽,僧伽的意思就是众,僧团本来就是六和合众,因此佛教是个非常重视大众的宗教,离开了大众,就没有佛法。而社会是由大众组成的有机体,所以佛教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佛经上说:诸法因缘和合所成。世间上的万相,不能单独存在,一切都彼此相互依存,才能成其事。譬如我们所穿的衣服,要经过工人的纺织、缝制,才能适合地穿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所吃的米饭,要经过农夫辛勤地播种,商人的搬有运无,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饭食;我们出门的舟车、生活上的所需品,没有一样不是取诸于社会大众的辛苦结果,没有了社会大众,个人必然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大众是我们的恩人,大众如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报答大众的恩泽,所谓报众生恩,取之于大众,回报于大众。
我们如何报答众生的恩惠呢?慈航法师说:“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地藏菩萨的大誓愿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教重视的是大众的福利,而非个人的解脱。只要有一个众生尚在受苦,菩萨是绝对不自己证入涅槃,享受快乐。这种以众为我,利他即自利的大乘菩萨行,才是佛教现代化的真正精神所在!
(六)法乐重于欲乐
不管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生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乃是人之常情、共同的目标。但是如果仔细地思考,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得到快乐呢?有人以为拥有亿万的财产就很快乐,但是有钱的人也有他的痛苦,有时担心金钱周转不灵;有时为了事业的推展,忙得无法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团聚、共享天伦。有的人以读书为乐,但是如果不能活用,满腹的经纶也无济于世。有的人以爱情为乐,但是人间多怨偶,法庭上互相控告的,不少是当初恩爱的夫妻。有的人则在信仰中寻找快乐,只是不幸信了邪教,不但人格不能升华,并且危害社会。那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真正的快乐不在欲乐,而在法乐。维摩诘经上说:“吾有法乐,吾不乐世俗之乐。”来佛光山出家的大众,他们牺牲了世俗的享乐,献出了青春年华,看似愚笨,其实他们自有一种法乐。我们所提倡的是佛法的快乐,也就是真理的快乐。佛法的快乐不是以感官五根去感受的人间快乐,而是一种虽然不看不听也陶然自在、发诸于内心的宁静之乐,参禅者有禅悦,诵经者有法乐,拜佛者则有法喜的智能之乐。我们对于世间上的一切,自有与世俗不同的看法,我们所追求的是简朴勤劳、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我所向往的是内在生命的显发、精神上的解脱自在的般若之乐!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确实地去体会这种法乐,使我们的身心更安住!
(七)国情重于私情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有父母亲人、乡里故旧,爱家乡固然很重要,但是爱国家更是要紧。即使是从事宗教工作的人,也一样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加以爱护。佛教说要上报四重恩,也就是说除了要报答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之外,还要报答国恩家恩。如果没有国家的庇护,我们就无法安乐地过日子,更遑论安心办道了!
佛陀在世时,听说琉璃王要大举攻打祖国迦毗罗卫国,虽然已经成佛证道的佛陀,也只好挺身而出,在大军经过的路上静坐,来劝阻这一场战争的发生。依照印度的习俗,如果大军遇见了沙门,今日就偃兵不战。琉璃王一看,阻道的是佛陀,只好退兵。第二天、第三天再出兵,佛陀仍然静坐在炎日下,琉璃王于是对佛陀说:
“佛陀!这里太阳酷烈,请您坐到那边有树荫的地方,比较阴凉。”国王的意思是请佛陀离开此地,以便军队前进。佛陀于是说:
“亲族之荫胜余荫。”亲族的庇荫,胜过树木的荫凉。眼看自己的国家即将遭到灭亡的不幸,到树下去享受习习的凉荫,又有何意义可言呢?身体都不存在了,毛发将何以安附?国家灭亡了,个人也无所依靠,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佛陀也如此的爱国家,我们应该提升对私人、亲族的感情,把这种爱乡的感情扩大,去爱护国家,培养忧戚与共的爱国情操,为保护我们的国家尽一份责任。
四.如何推动佛教现代化?
我们已经确立了佛教现代化的目标原则,那么要如何推动,才能达成佛教的现代化呢?我仅提出四项供各位参考:
(一)配合国家需要的发展
国家的需要,就是佛教的需要。我们佛教徒对于政治,并不希翼什么,但是对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前途,却不能不关心。
观看今日世界的局势,大致可分为民主自由与极权专制两大壁垒,自由民主的国家讲求宗教信仰自由,譬如政府重视各种宗教的发展,设立宗教科,订立宗教法,辅导宗教的成长。我们希望将来宗教也能如其它团体一样,成立宗教法人,使宗教更组织化、制度化,发挥引导社会前进的效果。反观极权统治之下的国家,虽然表面上也允许人民自由信仰,但是实际上却又限制老百姓的宗教活动,所谓宗教信仰,只是虚应故事而已!
政府自从来台之后,一直努力于将国家建设成民主自由的形象,况且民主自由乃是二十世纪不可遏止的世界潮流,我们宗教界也应该配合国家,以及世界这种走上自由开放之途的时代需要,站在宗教的岗位上,献出我们的力量,以佛教的慈悲平等,来消除极权国家的残暴阶级;以佛教重视精神、唯心的思想,来对治共产世界无神、唯物的谬论。
(二)提高生活品质的内涵
台湾目前的经济生活已经相当的进步,物质享受也非常高,但是我们的道德并没有跟着进步,生活内涵也不曾因此而提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冠楚楚的人,随地吐痰便尿;上下舟车,争先恐后,不守公共秩序;缺乏道德心,破坏公物。不久前,政府开放观光,无论在飞机上、旅馆中,大声吵闹、到处走动的,一定是来自台湾的观光客。我们不能以一个暴发户为满足,我们更要提高生活的内涵,把社会建设成礼貌守法、充满爱心的理想境地,而宗教正是担负这种提升社会道德品质的最佳角色。
我常觉得政府有时表扬寺庙的根据,实在有待商榷。那间道观捐出了几十万、几百万,政府就颁给奖牌;那间寺庙兴办养老院、医院、赈灾济贫,政府就发给奖状。一些末流者,就以平日取诸于信众的钱,捐给政府二百万、三百万,得到政府的奖励,然后再以奖牌奖状为号召:我们是受到政府表扬的慈善团体,以取信于老百姓,而获得更大的利益。使原本负有净化人心、敦风懿俗使命的宗教,成为慈善机构。这种作法,使宗教失去存在的意义,无异加速宗教走上没落、乃至灭亡的悲运!
佛教是宗教,慈善固然也是佛教事业的一环,但是我们所要从事的是佛法无上妙谛的宣扬,借此以收到人心根本的净化之效,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而已!翻开报纸,今日社会抢劫案件之多,已经到了悚目惊心的地步。世面上膺品假药,到处充斥,一片虚伪的风气,到处是欺骗陷阱,随时随地必须提防。我们认为针对这种时弊,遵守佛教的五戒,是培养大众守法的最佳良药。如果人人能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不会伤害别人的生命,侵犯别人的财产乃至名誉,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片祥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树立因果的观念,就不敢作奸犯科,我们的社会将充满爱心。有人也许会以为二十世纪的科学时代了,还迷信因果。二十世纪的时代,为何就不相信因果?其实因果非常合乎科学精神,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那一件事能违背因果的原理?犯了罪业,虽然一时逃了国法,但是终究逃不了因果。前不久雾峰地政事务所的主任,犯了变更地籍的罪,判了死刑。更换了一位新的主任,才上任不久又重蹈故辙,判了死刑。社会上犯罪已经到了前仆后继的阶段,为什么会如此呢?主要是没有因果观念,以为自己能侥幸逃过,不会受罚。其实善恶因果终有报应的一天,只是来速来迟而已。因果的观念,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世间上绝对没有侥幸的事,前途的好坏,决定于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这种因果观念,是上进的一股动力,可以丰富我们生活的内涵;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是如何将佛法导入社会之中,将现今的社会生活,由追求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提升至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层次;将社会导向健康富足之道!
(三)建设心理健康的道德
政府提倡十大建设,心理建设是十大建设以外更重要的建设,在九全大会中曾经提出纲要,可见其重要性。今日的社会,富有的穷人很多,物质上虽然很富裕,但是精神上都很贫困。我们常常自满说:中华民族渊远流长,是个优秀的民族,但是一般人的心理又如何呢?看到别人富有了,就怀疑地说:“那个家伙,不晓得从那里弄来那许多钱,大概是偷窃的。”看到有人升官,就酸溜溜地说:“哼!那个人就会奉承阿谀,终于攀上了骥尾。”别人有任何好处都不欢喜,没有与人为善的随喜心,没有众生与我一体的胸襟。
中国社会流行一句话说:“同行是冤家”。我们在佛光山上全心全力推动佛教现代化的工作,而阻碍佛教进步的,不是基督教、天主教,却是佛教人士。佛教里有一种可怜的现象,看到会讲经说法的法师,有一些佛教人士就批评说此人不会做事,只是靠一张嘴说说而已;看到兴办佛教事业的,又说此人只会做事,不懂修行;看到注重修行的,却又说此人只知盲修瞎练,不能着书说玄,总之佛教一无是处,大家一起同归于尽最好。我们应该以佛法的正确信仰,来匡正这种不良的风气,增进大众的心理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