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学期最后的两次课,可是很重要,因为是讲极乐世界菩萨的修持和受用。所以我们也看到,去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去到游乐园去享受,那是真实的修持、用功。这些菩萨之中,最尊的、为首的两位,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成道的因缘,主要就是《楞严经》所说的,这里头把它归纳为四句话,「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过去遇见「古观世音如来」,传授观世音菩萨「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这个三昧怎么修法?就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修行都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比我们这个闻思修深入得多。我们现在的闻思修,你闻了经典、闻了法,你要去思惟,思惟弄清楚之后你就要有行动,要实践。这个意思很浅,不是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所以现在有好些人,就是违反咱们经上那句话,「当信佛经语深」,他们没有信这句话,以为佛经语浅,所以很浅的体会,以为就是这样。所以有人也写小册子,讲观世音这一段。我看了我就笑,我说这个倒是好讲,让人家好懂了,但是观世音当时却不是这么回事。
从闻思修,这个闻字是指的闻性,首先认识了闻性。闻一个是尘,声音,能闻的这个耳根、耳识。耳根、耳识它还有它一个本性,能闻的这个性称之为闻性。从闻思修,先从闻性这个地方下手,安住於这个闻性,然后不断的彻底,这叫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禅定,也不是一般的三昧,是楞严的三昧,大三昧,是一切事究竟坚固。所以就咱们经上这句话「一切皆成佛」是同样的语言。等於我们这个经是登峰造极的一些文句,「一切皆成佛」,你还有什么不了的?还有什么可修的?还有什么可断的?一切都成了废话。正因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严》才有这话,「一切事究竟坚固」。现在都说一切事是虚妄的、是生灭法,《楞严》不是这么提,「一切事究竟坚固」,不但坚固,究竟坚固,说到它本体上去了,这些事相都不离开它本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入的是楞严三昧,没有出没有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这个没有出没有入,所谓大定无出入。
总给它归纳起来,这是文殊给总结的话,二十五个一上来讲的是见道,如何见道,你不见道怎么修道?所以见很重要。所以多少处徵心,阿难求心不可得,最后在见道上有所了悟。底下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时候,就请了在座的二十五个大圣,各人说自己的修持经过。说了之后,释迦牟尼佛说都好,就让文殊根据咱们众生具体的情况、时节因缘,让他品评,然后谁最好。文殊指出是观世音,观音主要的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有时候海外出的书,前头他可以勉强讲,照著禅定去讲,到文殊这两句,他就讲不了了。返闻闻自性,这个是「返闻自性,成无上道」,省了一个字。观音怎么修的?他不是去听外头声音去了,而利用耳根,自己观照能听的这个本性,这个闻性也就是自性在耳根所表现的,所以返闻自性,这个心所缘的悉皆成无上道,这样成的无上道。所以一向都以观音所说的代表禅宗,大势至所说的代表净土宗。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事实上真是要尽快的来证首楞严三昧,一切事究竟坚固,那也确实文殊的总结是不错的。因为他总结的是这样一个条件,谁第一,观音这个第一。如果要去总结,什么是在这一生之中就要出离六道,按这个范畴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大势至菩萨第一。所以有的人在这个地方很抬杠,其实用不著抬杠,就是说你是从哪个方面来总结的。这是观音,我们这个地方再把上次讲的补充一点。
第二位就是大势至。势,我们说势力,这人很有势力、有威势,形容一种威,形容一种力。菩萨的智慧和力量、威势可以达到一切处,可至一切处,这个至字当作到字讲,大势至。可以遍至一切处,可以达到一切处,所以称为大势至。是大势,而这个大势可以遍达一切处,所以称为大势至。在《首楞严经》里头,「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同时说,「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入了无生忍。这是大势至菩萨。所以净宗学会把大势至菩萨做为第一代祖师,因为大势至菩萨真正是念佛三昧,以念佛为法门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除了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我不需要再有其他任何的方便来助道(有什么方便之门,我参禅、作观、参究、持手印、念咒等等),都用不著,自得心开,自然而然心就开了。心开不就是开悟了吗?「今於此界」,这个此界就是咱们娑婆世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干嘛?要摄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归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他跟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三圣,两个脇士。《观经》说,大势至菩萨的名号是「以智慧光」,这个光是智慧之光,「普照一切」,这个势就表现为光,这光是由於智慧,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让一切都离开三恶道的恶趣,得无上之力,能够振奋,能够超脱,「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这是《观经》说这个菩萨名号的原因。这跟前头的一致,不过更把智慧和光明跟这个势结合在一起了。又《思益经》说,大势至说他自己,「我投足之处」,所以大势至菩萨这个大势可以见著了,一下脚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三千大千世界和魔的宫殿都震动,因此号为大势至。所以你们看看,念佛成就的菩萨是这样的威力。而且经典上说,大势至菩萨在极乐世界是永不涅盘的。《观经》还说,刚说他走路,走路十方世界震动,在动的时候有五百亿宝莲花涌现出来;莲花庄严就像什么?像极乐世界一样,各个世界都要现出莲花。《观经》这里头说到大势至菩萨如何作观,这个我们就不说了。
「此二菩萨,於娑婆界,修菩萨行」,这两个菩萨的根本,他们都是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他们就「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后头也说,这两个菩萨跟我们这里是有缘,他本来就在这个世界念佛往生的。这两个菩萨示现了往生,就给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现了一个典范,大家都应当学他们求生净土。现在怎么样?现在当然是往生了,可是还在此界,现居此界。经上说,「现居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他还在娑婆世界。这个没有妨碍,比方像弥勒,弥勒是在兜率内院,但同时也在极乐世界。这些佛菩萨我们不可以拿我们的俗眼来看,只能在一处,不能在另一处,他不离本处可以一时遍现於十方。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作什么利乐?所谓大利乐,就是「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你是念佛的众生,他就摄取你、摄受你,从来不把你放松、丢掉你,把你忘掉,不舍你,让你干嘛?让你离开三途,只要你念佛,而且让你不但是离开三途,更好你能得到无上力。所以我们出这个轮回,能够往生,这个是需要无上力。不是个小缘,不是像现在练气功的,得一点什么功能,这些事情,那是不足道,不能相比的事情。是需要无上力,所以这是有他力门在这。所以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摄取这些众生,来给我们这些力量。「令离三途」,这个令字你看见没有?是他们让这些众生离开三途,「得无上力」。得无上力也是这个令字一起贯下来,就显出他力来了。所以为什么自己修法,修修修,先是很快得点甜头,随后就出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惨剧。昨天晚报上登的那个宇宙语害人,都是高才弟子,后来他就自己拿刀杀他的母亲,杀了母亲要杀自己,这都是练功练得入魔走火。所以不能盲修瞎练,不能看到有些什么便宜,这都是一种诱惑,魔网。得无上力,这个力使我们同生极乐,让大家都同生极乐。
观世音菩萨,咱们都称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所以这就说,「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特别提出观世音菩萨。两个菩萨都在此土摄念佛人,而这里单提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单独有这个愿。因为大势至菩萨是摄念佛人,不是非常广泛。观音菩萨就广泛,你念佛不念佛没有说,你急难恐怖的时候,你临时抱佛脚可以,允许你临时抱佛脚。这个话就在这。你遇见急难恐怖,你马上临时抱佛脚,观音菩萨马上就救度。佛这个心胸、气魄,不是跟常人一样的。你可以临时抱佛脚,临时肯抱佛脚还是不错的。《法华经》也说,苦恼众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这一念观世音菩萨马上就听到你的音声,你就得到解脱。《楞严经》说,观世音菩萨修修修,一切都放下,最后就是灭。连灭也灭了,灭也灭就寂灭,寂灭之后,忽然间就是两个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众生的心就是一个心,三无差别。所以众生的心一有什么事,就是观世音的心,观世音就知道了;观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就在这,佛的力量马上就到了,中间不需要传达。《普门品》说,「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能够给大家无畏,让你无所畏惧。「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都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所以若有急难恐怖,谁都有这个时候,我有一个老同修在电台工作,后来解放了之后就把他解雇,遣散了。给他三个月工资,他就拿这点钱去走单帮,做买卖,维持生活。跑到北方,过河,这河是冻冰的,走到中间解冻了,一块一块冰都解冻了,底下是水,都流了。他这个时候退回去也不行,在中间,退回去也是那么远,只有往前走,这个时候他说念观音。他说一生念观音,就是这个时候念得最好,他也平安度过了。所以有急难恐怖,求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底下是「愿力宏深」。「复次阿难」,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所有现在、未来的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就是现在在极乐世界的,以及将来要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一切菩萨,都应当究竟一生补处,对於一生补处是能够完全证到,彻底的证到。但是也有人有特殊的大愿,他愿意离开极乐世界这种清净安乐的道场,到生死界中来救度众生。所以那个念佛的偈子,「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原来的偈子是这样的。后来有两个人都把这个偈子改了,一个是弘一大师,一个是我的老师夏莲居。他们没有商量,都改了这一句,改的这个字虽然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把第四句「不退菩萨为伴侣」,就在极乐世界不退菩萨为伴侣,在那修;这个就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识」,这是我老师改的。弘一大师改的跟这个意思也是一样的,去了之后,花开见佛悟了无生之后,马上回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这又是一类,在弥陀大愿里头也谈到这个,跟这个是一致的。所以就是有「教化随意愿」,他有本愿力为众生,他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救度众生。虽然他到他方世界是有生死的世界,但是他永离恶趣,他不会堕入恶趣,这是这个愿文的原文。
现在看这段经,「为度群生,作师子吼」。他到生死界做什么?为众生来作狮子吼。佛说法称为狮子吼,因为狮子一吼,百兽、一切兽都震惊,譬喻佛的说法能够降伏外道,能够震醒愚蒙。现在这些人到极乐世界之后,他又来到咱们这世界来,又示现成了某个法师,或者某个居士,在那讲,也称他为狮子吼。为什么?因为他既然往生了极乐世界,悟了无生法忍,他所知道的都是从阿弥陀佛那听到的,他再来转述,因此也称为狮子吼,这些人能够作狮子吼。所谓不好是野干鸣,这是骂人的话,你这是野干鸣。「擐大甲胄」,这个擐字是专门指的身上披挂铠甲叫做擐。他到这个世界作狮子吼,他是披了很大的甲胄。这是个譬喻,就是以他宏深的誓愿,既然到了极乐世界,还愿意到娑婆世界这种秽土,这种五浊恶世来度众生。你怎么才能来?这很可怕,你要武装起来就是。以什么为武装?就是以自己的誓愿做铠甲,誓愿为铠甲。
「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这四句是一小段。虽然是生在五浊恶世,这是很恶的事情,很容易入三恶道,他来示现还是示现有生有死。晋朝有一个人很穷,他发愤念佛,念了几天他真的见了佛。他不是死了之后见佛,就是现生见佛,得了无生法忍,之后当然是往生。往生之后,曾经在清朝之前,曾经七度到这个世界上来,世界上没有谁知道他,从来不知道说有个极乐世界来的菩萨到咱们世界来,没有人知道。他说他来了之后,他示现的跟众生一样,他也有生有死,大家看不出来。虽然是这样,示现的跟娑婆世界一样,「同彼」,彼指的咱们五浊恶世这个世界,可是直到他成佛,他也不会受这个恶趣的报,不会因罪报而入恶趣。而且「生生之处,常识宿命」,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他还能记得,记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极乐世界再来的。
「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弥陀的大愿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之类,都叫他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让他们得到涅盘,无上果。「作菩萨者,令悉成佛」,作菩萨的要叫他成佛。既成了佛之后怎么样?「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所以跟阿罗汉不一样,涅盘就自了,没有了。成了佛之后,还要去教授其他的人,菩萨成佛;就这么转相教授,转相度脱,使大家都度脱。如是这么辗转,辗转也无穷,所度的众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无可穷尽,不可穷尽,「不可胜数」,你数不过来。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虽然十方世界这么多辗转度脱,都在往生极乐世界,然而彼国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它老是这样。这个不好懂,所以打个譬喻,像大海,各处陆地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里头,大海并没有马上看著水往上涨。大海老涨不已,咱们沿海的地方早就没有了,是不是?这说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减。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国是无数的,这么许多人都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没有变化。「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在十方的这些佛国之中,阿弥陀国是最为独胜。咱们回想起来,在弥陀发愿的时候就问过这个问题,问世间自在王如来,我要成就一个佛国,要胜过一切其他佛土可以吗?当然是可以,他就满足他的愿,所以它胜过一切佛国,他发的愿力大。长久是恒常,「如经云:无衰无变,建立常然」,所以长久。「广大」,广是宽广,大是广大。「明」是光明,「好」是美好,快乐,独胜。这就是「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就是因为在法藏比丘作菩萨的时候,他求道的时候,他自己所愿就是如此。所以现在这个大愿成就了,「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所以阿弥陀佛普施真实之利,不仅仅是咱们一个地球上,十方无穷无极的世界,一切的众生,这个恩是深大、是无量,不可胜言,言说是说不尽。
这个地方如大海,说是「常如一法,不为增多」。也可以浅近拿个数学来做比方,咱们数学有个数,就是把这个8字横写,叫做无限大。∞是无限大,无限大,大家要知道,什么数加无限大还等於无限大,无限大减多少还是无限大,无限大被什么数除还是无限大。它既然叫做无限大,它就是不可能减少,它要有个定数才能减少。是无限大,减一点就小了,那就不是无限大。你减多少它还是无限大,你加了它也无所可增,也就是无限大,你除,你多少人去分,每得的一份也是无限大。这就是说「常如一法」,这个一法可以用无限大做为譬喻。所以都不可以有有限的、机械的这种思想。所以过去牛顿他那时候的科学,当然这个数学老早就有了,像现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概念,物质是妄念,这是新的,过去都不是这个样子,那就是跟佛学格格不入。
再底下,第三十品是「菩萨修持」。这就到第四卷,我们对第四卷里头,把「菩萨修持」最后两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再一起把它研究一遍。「复次阿难」,这是又叫阿难了,「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彼佛刹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佛刹里头一切的菩萨,这一切菩萨他们的禅定、他们的智慧,禅定是六度里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这两个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这两个来代表六度。他们的禅定的境界和他们的智慧,这两个之间也很有关系。《会疏》就说,如果有定而无慧就变成二乘,声闻,罗汉,沉空滞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滞下来,就没有智慧,不能起观照。「有慧而无定」,只是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思」,他没有定。还有一种比喻也很好,说慧和定的关系,像是灯笼里头的光明和灯罩。过去的灯外头有个罩,现在电灯当然没这问题,过去是点蜡烛、点油,没有罩,风一吹,那个灯就灭了。所以有慧没有定,像那个没有罩的灯;有定无慧就像没点著的灯,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没点著,没点著你根本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这是禅定、智慧。
底下是「神通、威德」。天眼通、天耳通,这都是神通。还有六通,我就不说了。这些通在证果的人都是自然就得到。神通确实是佛教里头,你修持、你精进所应当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这就往往容易出现偏差。神通是圣末边事,是圣道里头的末了上的边边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禅定,尤其是智慧,这更是根本的根本。这个智慧不是说你写文章什么这类的智慧,而是你识心达本,明白你本来的自心。你只要得本,你就不愁末。就像一个人,还没有长胡子,小孩,一个小男孩,你不要发愁说怎么他没有胡子?他大了,他自然会长出胡子来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什么说这个小孩的智商太低,不长胡子,这个没有关系,时间到了他自然就长出来了。我对於神通就是这样的看法。佛菩萨就是这样,他的神通、威德,威是威势、威神,德是功德,这些没有不圆满的,佛一切都圆满。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这些菩萨都是境界很深,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仅仅是明了,是彻底的明了。密藏是什么?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如来语深,如来所说的是深密玄奥,这一些真实的语言,凡夫这种分别心,你听了之后不能理解,你往往就是错解,或者听了跟没听一样,因此这个叫做密藏,这是一个含义。再有《僧史略》里头它讲说,密藏者是什么?陀罗尼,是咒,这个咒只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佛才能了解它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萨所能够理解的,这也是诸佛密藏的解释。其实两个不妨合起来,就是说诸佛这种深密的语言以及诸佛的陀罗尼,这些大士都能够究竟明了。
「调伏诸根」,调就是调和,伏者是制伏。因为我们这个根,眼耳鼻舌身这个根就要造业,我们就需要来调制身业、口业、意业,叫它不要造恶。根就是我们的六根,所以我们调伏诸根就是控制,能够调制自己的身心,离开尘垢,离开邪,离开恶。能够调伏诸根,身心就柔软了。柔软跟刚强是相对的。还有很多人很自负,实际上不知道正是缺点,正是刚强难化,非常刚强,自己成见很深、很自负。这些菩萨他们不是这样,「身心柔软」。因为身心柔软,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无邪,离开了颠倒才叫做正。你能够契真入实叫做正,能够契会这个真如,能够入这个实相,这才叫做正。所以这个正就离开了虚妄分别,这种离开虚妄分别能够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都是能够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够了,「了即业障本来空」,这个了字很深,「未了还须偿夙债」。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不了,那个债还都在那,一样也少不了。所以这个照和了,这个了字在照字的后头,你能照之后才能了。这个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所以深是很能穷自心的根源。
「无复余习」,没有余习了。什么叫余习?我们烦恼断了以后,可是还存在一点习气。《大智度论》做个比方做得很好,他说阿罗汉、辟支佛能够破贪瞋痴的三毒,断了烦恼,所以阿罗汉了分段生死,证有余涅盘,但是「气分不尽」,余习还有,这点要很注意,他断了烦恼之后还有余习。譬如香摆在一个盒子里头,香拿开了,没有香了,可是这个盒子里头还有香的气味。香已经不存在了,气味还存在,这个气味就比方这个余习。你贪心、瞋心、痴心已经没有,去掉了,就像香已经去掉了,可是过去他放过这些东西的盒子还有这个气味,这就是余习,贪瞋痴烦恼的余习。断这个余习,彻底断这个余习,只有佛彻底才能断尽。当然二乘是断不尽,大乘菩萨也是,随著水平而能断掉一些。它又做比方,像咱们烧炭,把木头烧完了之后,可是还有灰在,为什么还有灰在?因为这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最后的大劫,大火烧须弥山,烧须弥山的时候是一点余炭不留(不然太空中还有好些炭,还有好些灰粒),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烧光了,粉碎为一些微中子,大概就是这样,不留下烟也不留下炭。这个就像佛能够断余习一样,他的智慧猛,譬如这个劫的大火,火力大。阿罗汉的火就像咱们烧柴烧炭的火,烧完了这个柴,冒著烟,木头是没有了,但是还有灰。这个余习。它又打个比方,举了舍利弗有瞋恨的余习,它举了几个例子,我们就不念了。「譬如人被锁初脱时」,当然可以开锁,也没有人锁著你了,可是你还是一瘸一瘸的走。都是譬喻。所以不但要断烦恼,还要断余习。这些菩萨无复余习,刚刚说这个余习只有佛才能断,这些大士无复余习,就是说明极乐世界的大士功德成就很殊胜,要知道。
「依佛所行」,他是按著佛所行的,行佛所行,依佛的道路来行,行什么?先是「七觉圣道」。七觉圣道包括两个内容,七觉支和八圣道。我这个《大经解》里头举了两个内容,我们介绍一个就够了,介绍《会疏》说的七觉支,那一种也把它补充一点,必要的时候。七觉支第一个觉支是「择法觉支」。修行我们要知道,择法非常重要,你要有智慧来选择、来分别,哪个法是真,哪个法是伪,头件事,不要去取错了虚伪之法。昨天来了一个客人到我这,他是五次上当。因为择法很难,不是容易,所以头一个说择法觉支。所以首先我们要能够分别真伪。省庵大师分得很好,真伪、邪正、小大、偏圆,能够分别,自己能够知道抉择、知道拣择。
第二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於无益之苦行」。有的人盲修瞎练,这个事情很多,以为自己就这么练,一定会什么。你不知道,你光是在大海中走,你罗盘错了,你罗盘错了,你这个船要触礁的。所以你不把这些工具什么都准备好,你船上水也预备得不够,燃料也不够,莽莽撞撞的你就往海里进发,这个事情是智者不取。像提婆达多,他提倡那个戒律比释迦牟尼佛严格,你说这个更严格,跟著提婆达多跑了,你就没有智慧。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顶,里面夏天热,冬天冷,这都不近人情,是不是?你要身调才心调,你总要使身有可以避风雨才行。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抉择。比方有很多这些北京城的老太婆,好多东西不吃,苋菜也不吃,这都是。这些苦行没有意义,外道的苦行,练种种的苦,以为受苦就解脱了,其实都是荒谬的。这个精进觉支,「常勤行在真法中」,这叫做精进。你盲修瞎练,再用功,那叫做胡闹,叫糊涂。
三是「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这个喜我是正法而生的喜,不因颠倒的法而生欢喜。至於第四「除觉分」,除觉支就是别的上头说的「轻安觉支」,轻安觉支的解释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烦恼断除了,感觉得很轻快、很安,这种感觉。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有轻安的感觉,很轻安。除觉支就是那个轻安之外更深一层意思,它就说,你断除烦恼之后要觉了,要把虚伪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这叫做除。除的时候你要善除,你除了这些烦恼就轻安,但是你除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於善根不要损伤。五是「舍觉分」,也有叫做行舍,就是自己所念,自己心中有时候所住的这个法、这个境界要能觉了,要能够明白,不要在虚伪的境上去追忆,这叫做舍。第六是「定觉分」,在发禅定的时候,要知道有许多禅有假相,很多是假相,不要生这种见爱,喜欢这个禅。禅本来是个好事,但是有的时候也就成了一种障碍。所以菩萨怕三禅,因为三禅是十分的快乐,菩萨到了三禅也贪这个快乐,也出不去,出不去三禅就不会再进步。所以对於发禅定的时候,你要觉了这些禅的虚假,不要有见爱,这叫正定,定觉支。第七是「念觉分」,就是说修出世法的时候要知道定慧均平,有的人是定多慧少,有的人是慧多定少,也就要想办法。如果心里头很沉,你就要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来观察;如果心浮动,你就要用除觉支、舍觉支、定觉支来收敛,这就是七觉支的修行。
八正道,根据《弥陀疏钞》,一是「正见」,正见要「以慧安立,谛理分明」,要用智慧,见理体要分明,不要有谬误。所以八正道里头第一件事就是正见,这个是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决定见宗,见修行果,以这个见为第一关。禅宗,沩仰宗,仰山跟沩山问答,仰山他谈了一谈,沩山就表扬他。仰山就说,这个只是我所见,不是我所证,不是我的行履。沩山就说,「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我所贵是贵你的见地,不是贵你去做到的那个情况。当然这个话理解得不好就成了毒药,做不做都无所谓,不是那个意思。你真正要是见,要真正见对了之后就不会起这个误解,你起这个误解就是那个见还没对。我见行了,行不行无所谓,这就是你那个见还不行。第一是正见,要谛於理。第二是「正思惟」,你见到了这个理,要以无漏的心相应来思惟,不是以有漏法这种执著、这种取舍,而是无漏的心跟它相应来思惟。刚才说的闻思修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个闻就是你既然有正见、有闻性,底下是思惟,是无漏心的相应,在这个闻性上。所以没有很好的用功,没有很好的看经,大开圆解等等的,在这些地方上还确实是有困难的。思惟使得自己这个见增长,能够入涅盘。第三是「正语」,不但心不生邪念,而且以无漏的智慧来摄住四种口业。口业,四恶业就是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不但不做这四恶业,而且我们用口来行善,来传播正法,这就是正语。「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到了正字就不是有漏。漏是什么?漏就是见惑、思惑,你在见惑、思惑之中就是有漏,离开了见惑、思惑就是无漏。思惑就是贪瞋痴慢,见惑有十种: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贪瞋痴慢疑,这都是称为惑,也就是称为漏,你无漏的智慧就离开这些。
「五、正命,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三业都有)五种邪命故」。你维持你的身命,有五种是邪命。这五种邪命,第一种就是给人家现出种种的奇特之相来求利养。所以现在有人他说我要去得神通,得了神通我现神通来弘法,这都是不对的。你要在人间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这就是邪命。第二,自说功德求利养,我自己说我有什么功德,什么功能。第三就是学占卜,像国外的林明、卢胜彦他们,就是会算卦、看风水,无所不能,他们都发财了,其实这都是违反佛法的。也就是他们那个地方水平还是低,如果群众水平高一点,上当的人也就少一点,大家不明白。现在香港已经将这些事,对卢胜彦已经是连续几期都在批判。说人吉凶,你这个好、这个不好,给人算命看相。医卜星相,这个比丘是戒的。第四,高声现自己的威势,故现威势,来要求人家进供,来求利养。这是引证的注解,《大经解》里没有,这是我补充一下,书里没有写这五种邪命,书里只有一个总的五种邪命。五种邪命是什么,现在补充一下,第五种就说所得的利,在台湾就说我在美国多少人供养我什么什么,到了美国说我在台湾多少人供养我什么什么,就号召大家来供养。这都是属於邪命,行八圣道就没有这些。「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盘道故」。「七、正念者,以无漏智於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第八是「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於理」,理是本体,正住在本体,「决定不移故」。
正是什么?就是以不偏不邪,就叫做正。能至涅盘叫做道。八正道就这个意思,因为不偏不邪所以叫做正,能够达到涅盘所以称为道。《华严》说八正道都是菩萨道(小乘也修这个法),它说像正见就离开一切邪见,正思惟就舍一切分别心,随顺一切智,乃至到正定就是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说这很深玄,不限於小乘。所以这个是小乘的法,可是跟大乘是相通的。《弥陀疏钞》后来就说「道品是一」,但是你观的智慧有大有小,因此这个也就不定。
底下,「修行五眼」。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照真」,能够见到真空,所以是照真。因为能够照真,所以自觉就能够圆满,能达到究竟。不但照真,而且达俗。《无量寿经》的好处就是照真达俗这四个字,达俗就能够知道有为的世间里头种种的情况、种种的根机、种种的病、种种的药,来随机设教,来度生无量。所以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能够达俗,天眼也能达俗。净土法门正是如此,就是因为你是照真,所以是如实,这都是真实的,真实之际,真实之慧;你达俗,所以才能普度,普惠真实之利。所以修行五眼就照真达俗,而照真达俗正是净土宗最主要的内容。
「肉眼」,我们很明白,就是咱们人长的眼叫肉眼。「简择」,看见东西都清楚,什么是什么,什么是什么。这是肉眼简择。「天眼」,是天道所得的眼。天眼能看到自地(就是他的天界)与下地,人属於他的下地,他都能见得到,种种的人和东西,是近是远、是粗是细,种种色相(不一定是颜色,就是形相,这个色就是形相),都能够明了,都能够照,俗话说眼睛都能看得见。这是《大智度论》说天眼的定义。《净影疏》里头说,「一切禅定,名为天住」。所以叫一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禅天,你进入到某禅你就达到某天的境界。一切禅定名为天住,天当然有天眼,依这个禅定你得到的眼就叫做天眼,能够看见众生从哪生哪死,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从人变成狗,又变成老鼠,这些都知道。所以天眼两个含义,这两个含义都包括在内的。当然一个只说了一种,但两个才是具足。但是这两种都是指的修得的,你是达到了什么。真正生到色界天的不一定等到修,你一生到天,大家最近说有七公主,什么什么天上的公主,她生下来就是天女,就是公主,她何曾要修?她一生下来就有天眼,这属於报得。所以很多事情,有的是修得,有的是报得。也有很多人一生不修,一生下来之后就带一些神通,这也都有。有的人不但能看见,眼睛可以放光,他看书,过去没有电灯,他眼睛就放光看书,夜里可以看书。有的小时有,大了就没有,种种的,这都属於报得。有的有神通,能知道很多事情,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有的是修得,你坐禅就得了这些,有的是你自然就报得,前世带来的。所以天眼就通达。为什么说天眼通达?肉眼就是看见近看不到远,看见前就看不见后,看见外,外头看得见,里头心什么样、肺什么样,根本不知道;白天能看,夜里没有光就不能见;天上能看,地底下什么样看不见。所以要求天眼,天眼是远近、前后、上下、内外都能看,没有障碍,这是天眼的好处,所以叫做通达。但是在咱们这个秽土得的天眼通,他眼睛所看超不过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阿罗汉也是如此,超不过三千大千世界。现在我们这有人说能看,从这看见湖南什么就了不起,这都太小了,能看三千大千世界。极乐世界的天眼,那就恒沙世界他都知道,恒沙世界众生生此死彼、死此生彼都知道,他这死到哪生都清清楚楚,都能看得见。这是第二种类。
第三,「法眼」。法眼,现在我们说「法眼清净」。《三藏法数》里说,「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八万四千种法,应该一切法我都要知道,而且我还都要能行,知道怎么做,又要知道去修哪一种法,能够证哪种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他怎么才能够学会这个法,能够修这个法,用什么方便让他能够修还能够证,这样的眼叫做法眼。这必须得清净,你没有一些染污,没有一些垢染、爱著,你才能遍知这一切一切。所以,「菩萨於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还知道有种种方便的办法来普度众生,这叫做清净法眼。第三种眼睛就是法眼清净。
第四,「慧眼见真」。
《净影》说,「能见真空」,所以叫做见真。《大智度论》说,「慧眼能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破相空理,把相破了,显出空来,这个空理他能见。所以这个见就不一定是用眼睛看见那个见,这个见就是以心眼见也是见。及见真空,不是一个有形相的事情,实际是了了见。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所以见空是这样子。你是真正清清楚楚的看见了,可是没见到什么;你没见到什么,你真的清清楚楚的看见了,这个见字要这么体会。底下就说,为了实相,你就要求慧眼,你得了慧眼(慧眼是平等法),你不看见众生有生有灭,有一有异,你就离开一切执著,你就不受一切法,这一切都无所谓分别,你也就无所谓简择,你也就不受一切法。底下一句很重要,「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所以佛法之殊胜,有的时候它随时都能流露出来。什么叫慧眼?前头都好懂,能见真空,不见一切众生,不受一切法,而且这个智慧本身自内就灭。再把《思益经》关於慧眼的整句把它念了,问:「慧眼为见何法?」慧眼是要见什么?「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你见到一个什么东西,不叫做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是这样?「有为法皆虚妄分别」,为什么不见有为法?因为有为法都是虚妄分别,我不见虚妄,我离了虚妄。「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虚妄分别,才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无为就无所有,就空,这过於眼道的事情,不是眼睛所能及的,所以慧眼也不见无为法。这两段关於慧眼的解释很殊胜。「智慧自内灭」,这个跟当年,所以黄檗《传心法要》是一部好书,那是一部成佛的书,大家都应当注意,到了最后他就说,无分别智如金刚王宝剑。人就问他,「争奈有智剑在何?」你说无分别智如金刚王宝剑,你不是还有个金刚王宝剑吗?这一问问得很厉害,问黄檗,争奈有金刚王宝剑在?你还有个剑。黄檗答:「剑自害剑」、「智自害智」。这个剑自己断自己,这个智慧自己消灭自己,就用这的这个,「智慧自内灭」。所以说来说去往往就跟这些道理违背,这就不叫佛法,你这跟佛法唱对台戏,你要知道佛经语深,这些道理。所以这些要很深的体会。所以「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你抓住一句话,这句话对头了,我就要依此去做,和你对了头这一句话就是万劫拴驴的橛子。所以是不见一法当情,也是一法不立。念佛你这不就有一法了吗?念佛它妙就妙在这,念即无念,你真诚恳了之后,这个念本身就无念。所以一上来还是有心在那念,慢慢慢慢的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有的时候就会出现暗合道妙的情况。常常暗合道妙,决定往生。再有,你再高明一点,你常暗合道妙,你也就可能有明合道妙。明合道妙你就是带角虎,你就是现在为人师,当来作佛祖。
所以像这个地方,说「智慧自内灭」;「剑自害剑」、「智自害智」,一般人怎么下手?连理解都不容易理解。但是叫你念佛你会,所以阿弥陀佛大恩大德就在这。而实际是什么?实际就都是一个道理,而阿弥陀佛这个法就是一个特殊的方便,极深的、极玄奥的道理,使愚夫愚妇他能够奉行,也能够暗合。你叫他走路,他还不容易,教了一个法,他去修,这有什么不容易?但是妙在还叫你能暗合。无住生心要到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贤只能无住就不能生心,生心他就不能无住,你凡夫怎么无住生心?无住生心是极妙。过去六祖就是听两次就超过神秀,第一次超过神秀,第二次就是天人师得衣钵。好是好,你怎么办?可是念佛的人,你万缘放下就是无所住,一念单提就是生其心。你真的要做到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你不就是无住生心,你就暗合道妙了!所以这个巧入,潜通佛智,潜水艇的潜。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一般的修持是明合道妙,证入无生,难!这个是方便,能够普度一切。这个智慧自内灭,跟这个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这是慧眼,而若有所见就不叫慧眼。所以说有很多人还抬杠、还吵,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这恐怕都不是慧眼,还是吵架眼。这么来看,这个就很精,智慧自内灭。而智慧自内灭,也正是《心经》的「无智亦无得」。他自内就灭了,还有什么叫做智?所以讲转八识成四智是法相,到深的般若无智也没有得,这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底下是佛眼,「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眼都有,这称为具足。憬兴说,「一切种智为体」,佛有一切种智,「无法不照」,所以说具足,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法华文句》说,「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就刚才我说的这个意思,它这个本胜,佛眼本来就胜,前四种眼当然比佛眼就差点,也就是劣了;劣,它也兼备,这五个它都有,所以叫做佛眼。四眼都入了佛眼,这都叫做佛眼。所以圆人就是法法都圆,小始终顿全成了圆法,就无法不圆。到了佛,这一切都成了佛眼。这就是说佛眼是本,本来是殊胜的,是无上殊胜,所以叫做本胜。但是也兼劣,劣就指其余四眼。本胜指什么?就是能够见佛性。所以谁也没有说过这个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印度那么些大德,遍参,没有人说过这个话,一切宗教界也没有说过。前两天来了两个回教的阿訇,他们到阿拉伯去参圣。我以为他是回教,想了解一下佛教情况。不是,他马上就提问题,他是来请教,他们看了很多佛经,问了很多问题,我给他们讲。后来那个老的他还问我,什么叫妙有真空?他们一边听一边称赞,他们是从内心的点头说佛法好,就是好。所以就是说教化。所以佛法不可思议,本胜兼劣。这就是佛眼的作用,能够照真达俗。也有人说,佛不是肉身,怎么会有肉眼?这是《大智度论》说的,说慧眼、法眼、佛眼当然是殊胜,但是不是见众生的法,欲见众生是要用肉眼。要化度众生,就现出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这是说五眼。底下就是「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就是刚才说的有佛性,只有佛提,别的宗教提不出来。所以一切宗教,一切众生,他也有佛性,他虽然信了回教,他也要来请问佛法。这一段是从「究竟密藏」开始,到最后这一句是「觉了法性」。憬兴的话,「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空假中这个中道,即空即假,第一义谛是胜义谛,所以这个叫做觉了法性。
底下我们还要讲,现在我们简单说一说。底下设了一问,别的经里头这个慧眼跟法眼的次序,像《金刚经》的就跟我们这个不一样,它慧眼跟我们倒一倒,我们是慧眼第四,法眼是第三,《金刚经》还有一、二种别的经,倒过来。跟我们一样的也有,所以有两种类型。为什么有两种类型?一种解释就是说,法眼跟天眼跟肉眼所见的都是俗谛。法眼见众生,他应该修什么法,还是没有离开众生,没有离开众生的心念,什么都跟他相合,都是些世谛、俗谛。慧眼它见真,见了佛性,见了真空。真就比俗好,所以应当慧眼在后头,就是说我们这个排列的解释。另外一种排列,就是你先需要了达真空,你才能度众生。所以有的经,像《金刚经》就把慧眼搁在前头,就是因为这个次序,你要先见了真空,你才能够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后。还有证明,「如《华严演义钞》曰:为道养身,先修肉眼」,要利益众生,要先修肉眼。肉眼只看得很粗,不能见细,「次修天眼」。天眼只看见种种的形色,不能见真境,所以修慧眼。慧眼是见理,不能见事,所以就修法眼。法眼还没有圆满,「故修佛眼」。它这个慧眼在前,跟前说一致的,就是先要见真,然后才能度生,是这个解释。因为它是认为达真方能导俗,这就是另外的经典的次序。本经就以为真谛超胜於俗谛,所以慧眼搁为第四。其实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可以要决定必须哪一个好,用不著。
本经这一段,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到最后「觉了法性」,这一段的意思很深刻。我们必须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我们「探水得源」,研究一个问题,你找到它的源流,找到它的根本。「寻枝得本」,树枝、枝叶,树的本在哪里,你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枝末就必然会得到的。「古云:得其一,万事毕」,得其本就不愁末。所以,「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明白佛的密藏,自然就会调伏诸根,因为你手里有金刚王宝剑(刚才说的黄檗的话,你手里有金刚王宝剑),来者俱斩,不管什么来了,佛来斩佛,魔来斩魔,自己也不存,剑也不是剑。所以就善於调伏,善於调伏身心就和顺,就深入正慧。「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这是「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对於七觉圣道就成为自己的履践,佛的五眼也就成为自己所修习的内容。「照真达俗」,我们都要照真达俗,要明白真,还要了达俗,自觉觉他,「从容中道。精进不已」,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彻底知道佛性,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觉了法性」。这个就是说,从开始是「诸佛密藏,究竟明了」,最后是「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所以也就是从佛之密藏开始,到觉了法性又回来了。所以一切妙德,无不从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没有不流回这个海的。这一段的修持也说明这一点,从明了诸佛密藏出发,到最后还是觉了法性。
底下就「辩才总持」。辩才就是说法之才,所谓智慧辩才。说法是很难,所以我们去说就很容易有所偏离。从「辩才总持」到「远离颠倒」这一大段,是说极乐世界菩萨慧辩的功德。「辩才总持」,这个是《宋译》,在《魏译》里头称为「具诸辩才」。所以这个辩才总持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总持、就是具诸,都有,总持、辩才都有,所以辩才总持就是《魏译》具诸的意思。再有一个意思就是,总持是总持陀罗尼,总持一切,就是说这些菩萨都得了辩才的陀罗尼,得了陀罗尼他就是永远不会退失。「自在无碍」,他这个辩才,他是一切无碍。辩才无碍就是四无碍,《涅盘经》说四无碍是「法无碍」,对於一切法都说无有碍,没有一个地方说我这有抵触,我说不了;「义无碍」,义理上无有碍,没有障碍;「辞无碍」,有的时候我言说表达不了,但是辞无碍的人他可以用譬喻来做一些说明;「乐说无碍」,没有说我疲倦了,我不高兴说了。这叫四无碍。「辩才总持,自在无碍」。「九辩者」,我们就不介绍,书里写的有。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这就是差别智。刚才我们说到知道本、知道真,达本,这一切一切是根本智。根本智易会,差别智难明,从根本智就要入差别智。善解世间无边方便,这个是差别智,也可以说是权智。要善於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欢的东西,随他的根器,随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说法,这样才能契他的机。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无量无边的方便,善为说法。「所言诚谛」,所说的话非常诚恳、非常真实,谛是真实。因为你明了根本智,你契实相的理,你有真实的智慧,所以真实。而且你现在又有差别智,你知道他的机,你可以随他机而说。所以听的人就觉得「深入义味」,他又知道有意思,他又有趣味。又有意思就是说你有内容,他又觉得有趣味,就是对他的机。你说的都是些低级庸俗,他很有趣味,但是你这不叫说法,你这叫做绮语。你说的这个很有内容,他也很感趣味,就是这的情况,「所言诚谛,深入义味」。
「度诸有情」,这样就度诸有情,闻法就得益。「演说正法」,因为契理,所以说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如是正法是什么样?正法就是「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都还是拿著练功的心来学佛,希望很快又怎么怎么样,都是有相有为,不是佛法。「《净影》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上次说过无相与空就跟眼跟目两个字一样,眼跟目写出来不一样,意思是一回事;无相跟空写出来不是一个字,意思是一样。因为诸法是空,所以叫做无相。涅盘就是叫做无相。这个无相说了十个,没有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男、女的相都没有,所以称为无相。「无为者,无因缘造作曰无为」。不是靠一些条件,一些有计划的在那安排、在那造作,所以称为无为。无为也通於无作,无为、无作过去解释过了,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无缚无脱」,没有谁捆住你,也没有什么叫解脱。所以祖师,有人说我业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脱,祖师说谁捆你了?听话的人当时就悟了。「无缚无脱。世以无明烦恼为缚,断惑显真为脱」,但不知道无明跟法性是一体,无明实性即佛性,所以无明跟法性本来是一体。法性就像水,无明像冰,水就无碍,到哪都能适应,冰就有碍,到哪都不适应。冰跟水不是一个相,可是本体都是氢二氧,没有两样东西,无明这个冰全体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说无明跟法性没有分别。既然冰跟水是一样,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叫做缚,什么叫做脱。这就把刚才那个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我们这解释了。
「无诸分别」,没有种种分别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唯以妄想执著,妄想执著都是分别,妄想就是分别,你著在上头就是执著,就不能证得。法界本来的实际理体,它的本体是不二的。所以《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是平等的,它没有差别,所以叫做如,如的意思就是这样。「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称为如如。根据《大乘义章》的话,《大乘义章》是这么说的,「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都如,所以称为如如。「如非虚妄」,如我们说是实际的本体,不是虚妄,所以就称之为真如,是真谛。这都是名相,总之是表真实平等,非虚妄之法。《文殊般若经》说:「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这是简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刚经》就有这话,「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都跟这个「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坚固」,这都是一脉相传的。所以你听了这个法,你不生惊怖,你不害怕,也不怀疑,你能够如是坚持著,你很快成佛。这就是文殊给大家授记了,如果你听到一切法皆是佛法。《大宝积经》说:「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就是一切法(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诸法就是佛法。它也做个解释,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就好像冰,有各种各样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样。冰,你可以现在到哈尔滨看把那个冰做成千奇百样,也有的很怕人,也有的很好看,做那个老虎,跟老虎一样就很怕人,有的很漂亮,千奇百状,但实际它就是氢二氧,所以说一如。一如,然而有千奇百样,就是这样。所以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好些分别、斗争、区别、爱憎、取舍。所以我们爱憎取舍就是毛病。「远离颠倒」,这样的话,没有分别就远离颠倒。
「於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上面讲说法,这就讲到各个佛刹去,极乐世界的菩萨遍游十方佛国去供养、去听法。他知道一切皆无,他没有颠倒,他对於极乐世界的受用,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他就没有要摄取,不想要什么;遍游十方的佛刹,他也无碍无厌,没有所喜爱和讨厌。所以有一天我跟人说,我说你不要把咱们这个要求往生这个愿,欣求极乐,厌离娑婆,这个厌当作讨厌讲,你要当作讨厌讲就错了,不是讨厌。我们往生之后,刚才不是说吗?还有很多人擐大甲胄,还要来,还要永久的来,是不是?不是讨厌,这个地方真讨厌,我再也不来了,不是这种情绪。这个厌离就是说我们没有留恋,对於娑婆世界没有一件什么事情我们舍不得。还是音乐太好了,跳舞太好了,或者是烧鸭子好吃,这些事情我们很想,还想再吃一点,还想再享受一点,这就叫留恋。你留恋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不是讨厌,对於它起了一种讨厌心,我再也不来了,那就不对了。都遍,平等,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於要平等普度。而且对你都很有缘,我们要知道,我们所接近的这些人,不管是有好、有坏都是缘,都结了很深的缘,这些有缘的众生你不度度谁?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金刚三昧经》:「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入道有多种路,但是重要的不出两种,一种是「理入」,一种是「行入」。一种从本体,理来入这个道的门,一种是从实行入。行入有四,「其中第三为无所求行。世人长迷」,世人就是迷,处处都贪求,我要求这要求那,求利养,求名闻。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这是不好,不知道求名闻,愿意人家恭敬,愿意人家都知道我,这跟那个求利、求黄金美钞是一样的事情,一点也不高。所以名闻利养我们要警惕,名闻还在利养的上头。所以不贪财是不错了,但是你还在求名闻,你跟那个贪财的人没有多少分别。长迷,他贪求,这叫做求。「智者悟真」,悟到了真谛,他就「安心无为」,一切法本来无所有,本来寂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在这个地方安心,他那是真正的安。我们就没有法子来形容这种安,那超过一切世间了。他无所为,他还为什么?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还为什么?无所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真正的无求。这个叫做无所求行,这是《金刚三昧经》里头的。所以我们这的无希求想,对於一切佛刹无爱无厌,也没有爱,也没有讨厌,也没有希求想,「无希求想,即无所求行」。可是还有「亦无不希求想」,就是对於不希求也没有。「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无求。
「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所以禅宗的话,「有佛处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著。无佛处怎么办?「无佛处急走过」。所以禅宗它不给你留一点点的叫你执著之处。我们的净土宗,你先不要求离相,你先执著就执著,你先念起来,暗合道妙。等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讲「菩萨修持」,极乐世界的菩萨修持,他这个境界就不是我们这个境界。他就是这样,他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法,不著有为,不住无为。你说我就是要无为,我不要有为,我就要无为,这是什么?这不就是求了吗?你不就有爱有厌了吗?爱无为,厌有为。所以它这个里头,他这个智慧他才能够自己能够排除自己的。所以这个不著有为,我们在著有为。所以我们现在不著有为,到了无为也不住在无为上,不住无为,这才契入中道,这叫理入。先不要去希求,这是行入,到了亦无希求也无不希求,从容中道,这就理入。
由於平等,所以就没有彼我违怨之想,这个人我是非,彼我就是人我,这个和这个,人和人之间好多意见,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对方非,这些问题,他都没有这些。同意我的时候是顺,和我相违就是跟我结怨,他就没有这些「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於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这一切菩萨,对於一切众生,他有大慈悲,要给大利益之心。「舍离一切执著」,这些妄想执著他都要舍离。「成就无量功德」,他已经成就了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刚才已经说过这个如如,这个地方我们就不重复,就是彼此都如。引一句《会疏》的话,就是说「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净影疏》它解这个如如,「解法如如」,就说明这些大士的理解。这个如如是《楞伽经》所说的五法之一,这个说一点。《楞伽经》的五法就是唯识最宝贵的一些东西,有五法,「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这是法相宗最宝贵的东西。五法是什么?就是相,一些现的现相的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一是相,第二是名);第三是分别,有的旧译译成妄想;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无漏心的妄想,并不是完全是智慧,但是它里头有无漏心。这个就是说真正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说会出现这样的,你能出现无漏心,但你还是有妄想。你还没有证果以前,你这里头就是说,既然有的时候还没有离开妄想,但是这里头有无漏的气分,或者有无漏的成分,这就叫正智。要不是这个过程,他从妄想怎么能一下子跳到真如,到了如如?那只有禅宗,迷则众生,悟即是佛,一下子妄想顿然断了,他是顿然断的。别的方法修是让你的意根枯萎,不起作用。禅宗是折断,它又是教外别传,又是一条路子。所以我们这有正智,从正智而如如,这个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这是《净影疏》的解释。彼此都如,不一不异,所以他就没有彼我违怨之想,能平等普度,也就没有执著,这样就成就一切功德。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这个集灭音声,集是指的四谛法中的集谛,灭是灭谛,苦集灭道,集谛里头就包括了苦,灭里头就包括了道,所以他说了集灭两个字,实际代表了四谛法,这个四谛的教就称为音声方便。所以善知集灭音声方便,就是善知四谛法这个教里头的内容和他度生的方便。所以善知,这些就是对於教理解了。习善的教叫做习音声,灭恶之教叫做灭音声,这个音声就是指一些教里头的教言。所以集灭音声方便,音声就做为教言,它的教里头的话。菩萨对於这个能够了解,而且善知,而且还巧知,所以叫做方便。所以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不喜欢世间这些谈话,乐在正论。我们人平常谈话,有的时候真是一个人开口见心,他来之后说几句话,一个人什么水平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段,「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维摩诘经》:「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会疏》说:「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般若殊胜的智慧,就可以能证到一切都寂灭。所以,观世音菩萨就证到「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证到寂灭,证到平等,观音是平等,跟佛跟众生都齐了。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这四句就这样,「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当然这个空要知道,这个就是说不可得,没有实性,但是是不断的,不是断灭的空,不是断空。「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上头这个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这个肉身,还有变易生死的身,这个又有残余,烦恼也有残余,这两种残余就是余习,这两种余习(残余)都尽了,叫做二余俱尽。所以就是诸法空寂,二余俱尽。这样的话没有余习就出了三界,「离父母生身」,余习也就尽了,这一切有漏的果缚也都断尽了,所以说俱尽。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来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虽然生三界,还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精修,究竟通达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圆最顿的教法,就称为一乘法,就是《法华》、《涅盘》,一乘法。《法华》就是譬喻,父亲把孩子骗出来,统统给他的,没有给牛车,没有给羊车,没有给鹿车,完全给了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表示佛乘,都给他一乘法。《法华》它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说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独要除掉,佛慈悲,看见众生根器实在不够,方便而说成三乘,若论实际真实的,都是一乘法。所以在《法华》中佛就说,我说的这个阿罗汉是化城,不是真有一个城,就是化城让你休息一下。所以实际说来还是没有三乘法,还是一乘法,它那是化城。佛法虽然是化了有很多种,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也好像有很多乘,而实际是没有两样的,实际最后都是要大家证到涅盘三德。所以「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所以说是一。对於这样的一乘你能够穷尽,你没有还有什么不懂,没有什么没了,就叫做究竟,究竟一乘就是这样讲。极乐世界大菩萨悲誓宏深,虽然是在极乐世界,可是还是示现在三界之中。「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习,平等勤修,最后就究竟了达实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涅盘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
「决断疑网」,决断疑网也有两个解释。《净影疏》说是「除妄显真」,你妄除了,当然真就显现,还有什么疑?叫做断疑网。《会疏》也是这么解释。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决断疑网者,能断众生疑」,就是说这些菩萨能够让别的众生断疑。其实这两个还是没有什么差别,虽然不一样。你要是能够给众生断疑,他必定自身也无疑了,也包括那一种;自身既能断疑,也就会智慧出来了,也就会给别人断疑。所以这两个都是各人说了一半,我们可以把它合起来就完了。决定「证无所得」,最后证什么?证无所得。也就是《心经》「以无所得故」,三世诸佛因,般若波罗密多就讲个无所得,以般若波罗密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无所得。底下说得很好,《涅盘经》的话,「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无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我想这个话大家都应该做为座右铭。一旦你觉得有所得,那就是无明现前了。无所得名为慧,有所得就名为无明。底下再说,「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你只要有所得,所以《圆觉经》,你说我证了、我悟了,都是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无所得就名为智慧,有所得就名为无明。所以无所得心就是无分别智。《维摩慧远疏》就说:「菩萨破去情相」,离开情执破相,到了无得之处,达到证到无得之处,这个名字叫无所得。所以经上说「证无所得」,就是到了无得之处。
「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权智,就是了达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权智跟实智是相对的,你能够了达诸法的实相,叫做如来的实智;了达诸法的差别,这叫如来的权智,都是如来的大智慧。密教里头把莲花那个八瓣代表权智,莲花中间那个心代表实智。「增长了知」,就是形容莲花一开,莲花那个瓣不就都开开了吗?都大了,这个就是所谓了知。「以方便智,增长了知」,刚才说莲花的八瓣不是代表方便智吗?莲花开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长,莲花在开的时候不就显出那个花台来吗?显出那个花台,我们刚才就说,那个花台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实智。所以这也可以启发我们知道,以方便智的开明,又回过头来,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彻底的显露。所以这个就是说以方便智增长了知的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加了方便,这个方便愈用愈熟,而且这里头对於实智也有,因为你花瓣开了,那个花心就明显了。
「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权智、实智都明,神通自然就出现。而且一切妙德都圆满,就入於实相,证无所得,无所得就得一乘道,无得就故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心经》讲无所得、无所得,最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要以为就是断灭的无,但是当你有所得的时候,你绝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难就难在这。你真正无所得,你证到无所得,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在有所求、有所得的时候,你所得的一切那是无明。咱们这里讲的是无明,那不是正智,那不是智慧。不由他悟,真实的明悟是发於自心。所以《魏译》本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们这个「不由他悟」,我们这个用的是《唐译》本的话。「不由他悟」这个更明显一点,《魏译》本是「慧由心出」,这个智慧,真实的智慧是从你自心出来的。《净影疏》说,「真解发中」,这个叫做慧从心出。都是说明这一个意思,它解这个「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释我们这个「不由他悟」,真实的明悟是发於自心。
望西在《无量寿经钞》说,「疑网既断,实理忽证」。忽然,这个忽字用得多好,不由你思议的,不由你安排的,忽然触著、碰著。所以古人这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忽然,证了。能证的智,你能证的智慧,不是从他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他这个话来解释这个「不由他悟」更好,不是从他生,必定是从你自心出来的。所以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什么是门?眼睛是门,耳朵是门,这都是门。从这些地方进来,你看来的、听来的,从外边来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宝,你自家的珍宝要从你自心出来。「盖谓纤疑永断,朗然大悟,顿证实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这样得。能证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从自心出,绝不从他处生。所以不由他悟。这是无师智、自然智,这些不从他得。「综而言之,则为朗然大悟,证入实相。无师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齐现」,在这个时候忽然就得了。观世音说得两种殊胜,那些殊胜都炳然齐现。悟是由於自心,不是从外面得到的。所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六祖答覆人的话说,「密在汝边」,你要问我密,密在你那边,都是开示这个。所以诸佛密藏,你本来具足,悟了就明现,「不从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也愿我们早早晚晚都得一乘道,但是绝不由他悟,都是每位每位自心的朗现。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大经解)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第二十九集) 1991 档名:51-001-0029
版权所有:药师经问答网